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完善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 * *享受機制?

如何完善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 * *享受機制?

教育資源與社區資源共享機制探討

金丹

(義烏工商學院旅遊系,浙江義烏322000)

摘要:社區教育的有效發展離不開對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的有效享有。目前,制約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 * *享有實現的主要因素是應試教育盛行、社區意識淡漠、缺乏統籌協調機制等。,從而影響* * *享受的效果。因此,需要進壹步加強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增強社區意識,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提高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整合效果。

關鍵詞:教育資源;社區資源;社區教育;* * *盡情享受。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和“建設學習型社會”口號的提出,社區建設和社區教育在全國範圍內逐步開展並越來越受到重視。社區建設和社區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的支持。為了充分利用社區內的教育資源和其他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在資源整合的條件下更好地開展。

在社區教育中,有必要探討教育資源與社區資源的共享機制。

首先,分析了社區資源、教育資源和社區教育資源的關系

目前,社區資源的概念還沒有統壹的定義,但是壹些地方政府和壹些學者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對社區資源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比如,他們認為“社區資源是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區域部門特別是學校所擁有的文化、教育、體育、娛樂設施和場地,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要素”;“社區資源是指社區內可用於提供服務的資源”;“社區資源是可用於社區需求的所有資源”;“社區資源是壹種特定的社會資源,是特定社區能夠掌握、控制和動員的各種現實社會資源”。從這些概念可以看出,社區資源的內容是豐富的。其實社區裏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包括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種社會公共教育資源,企事業單位個人掌握的各種教育資源,能教的都有。

教育是壹種資源要素,豐富的教育資源滲透著各種社區資源。隨著社區教育的發展,社區教育資源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提及。社區教育資源不同於教育資源。不是所有的教育資源都是社區教育資源。比如大學的教育資源沒有向社區開放,這種教育資源就不能稱為社區教育資源。社區教育資源應該是社區能夠掌握、支配和動員的開展社區教育的各種現實的社區資源。要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共享,就必須整合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從而形成社區教育資源。

二,社區教育的兩個主要環節

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的目的是為了整合更多的社區教育資源開展社區教育。社區教育以社區為依托,以全體社區成員為對象,以提高居民整體素質為目標,是教育社會化和社會教育的統壹。社區教育可分為文化基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科學普及教育、生活情趣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公民文明教育等。按年齡層次可分為未成年人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教育、老年人教育。除了上面的分類,為了更好地研究社區教育,根據教育對象主要是系統化教育序列中的學生還是社區居民,可以將社區教育分為以學校為基礎的社區教育和以社區組織為基礎的社區教育兩部分。校本社區教育是根據學校的條件和需要,與社區開展教育合作,以達到培養學生對社區的歸屬感和公民責任感的教育目標,努力培養學生和年輕壹代的道德、學習、技能和對社會的歸屬感,鼓勵青少年不斷追求新知識,勇於創新,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同時也讓社區有機會享受學校的設施和活動,學校也為社區提供及時的教育活動。基於社區組織的社區教育是建立在與公民建立互助關系的基礎上,鼓勵公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提高公民意識,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建立相互尊重和團結的社區。

三、當前制約* * *享受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實現的因素

1.應試教育的盛行,社區意識的淡漠,使得社區教育無法深入開展。

要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共享,必須推進社區教育。然而,社區教育的兩大板塊,即以學校為基礎的社區教育和以社區組織為基礎的社區教育,都有各自的制約因素。應試教育的盛行,使得校本社區教育難以深入開展。在壹定程度上,應試教育也是選擇市場經濟競爭機制的手段,這是壹種嚴酷的生存法則,影響著教育領域,加劇了考試的應用。近年來,由於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客觀環境,應試教育在中國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愈演愈烈。所以出現了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現象。應試教育的盛行,使得學校過分關註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的個人興趣被抹殺。每天都陷入各種奇奇怪怪的題海中,這些關於學生品德、修養、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的寶貴知識都被忽略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校往往忽視甚至不屑於以開展教育為目標。

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活動。這些社區教育活動包括政治、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的培養等壹系列教育活動,以及融科技、文化、藝術、體育於壹體的課外興趣活動。沒有推動學生社區教育的內在動力,學校就不會積極參與建立享受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機制。社區居民社區意識的淡漠,也使得社區組織舉辦的社區教育無法深入廣泛地開展。目前中國社會流動性大,居民異質,地域觀念變得淡漠。再加上城市生活節奏快,社區居民普遍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社區內的居民交流,也很少和鄰居交流。他們只在涉及個人經濟利益的情況下才會聯系別人。社區的發展還不完善,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比較淡漠,動員社區資源推動社區教育、社區建設和發展還比較緩慢。

2.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缺乏完善的協調機制。

目前,社區各個部門和單位對整合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的態度不壹。由於部門和單位之間在人力、物力、財力、設施等方面存在壹定的差異,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參與意識和行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資源充足的部門和單位積極性不高,積極參與的部門和單位缺乏人力、財力、物力和設施資源。這種認識上的差異和動機上的不對稱,無疑是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整合利用的障礙。為了協調各部門、各單位的利益,需要建立有效的資源整合統籌協調機制。但是,目前我國還缺乏相對完善的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的協調機制。政府在推動社區教育、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統籌協調方面做得不夠,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政府相關單位對社區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社區教育很少涉及本部門的工作計劃。在成功推行社區教育的香港,不僅由教育統籌局和民政事務局負責社區教育的整體政策和規劃,而且由生福利署、規劃環境署和廉政公署制訂的政策計劃中也經常涉及提供社區教育。國內很多地方對社區教育沒有整體規劃,但實際上往往涉及很多部門。沒有必要的統籌協調機制,發展社區教育會遇到很多困難,不利於實現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 * *共享。

3.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作用有待提高。

在開展社區教育的過程中,以學校為代表的教育資源與社區資源共享,資源整合帶來的效果有待提高。比如壹些城市的科技館、博物館對學生免費開放。但由於缺乏必要的專業講解,學生只是走馬觀花的遊覽,收效甚微。此外,在對居民進行社區教育的過程中,由於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派出的培訓老師不了解社區居民的需求和特點,社區居民並沒有太大的收獲。類似這樣的例子說明,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提高,只有更好的資源共享效果才能進壹步促進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整合利用。

第四,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享有機制的建設和完善

1.進壹步倡導素質教育、終身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

為了加強以學校為基礎的社區教育,提高以學校為代表的教育機構參與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建設的積極性,應進壹步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立足於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註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身,學會審美。素質教育的目標單靠學校教育是達不到的,必須著眼於廣闊的社會,開發利用新的教育資源,在社區資源的利用上做大文章。教育者應該意識到,社區教育是學科教育內容、學校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延續和拓展。加強以社區組織為基礎的社區教育,還應強化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倡導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努力改善社區環境,包括社區綠化、衛生、治安、人際關系等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小區綠化好,空氣清新舒適;衛生好,處處幹凈整潔;良好的治安讓人有安全感;如果人際關系協調得好,大家相處融洽,那麽社區居民就會有新鮮感、舒適感、安全感和協調感,從而從內心深處萌發出對社區的美好感、信任感和依戀感,而這個過程就是社區意識逐漸形成和強化的過程。此外,還需要社區居民認識到,終身教育其實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壹是生存的需要。在生存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環境,不斷學習新知識是不被淘汰的必要條件。第二是精神需求。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人們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更多的精神享受,而這樣的享受需要足夠的理解和欣賞,只有通過教育和自身生活經歷的融合才能獲得。當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形成,終身教育需求產生時,他們會積極參與社區組織舉辦的社區教育,需求的強化有助於促進社區資源和教育資源的整合與享受。

2.建立完善的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共享協調機制。

在實施社區教育的過程中,要逐步形成政府統籌規劃、多方參與的社區教育格局。可以成立專門的社區教育領導機構——社區教育委員會,由教委、街道辦、公安、團委、婦聯等部門組成,各部門負責人為委員會成員。為分清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協調各部門開展社區教育的工作,可制定社區教育委員會章程,確定包括街道、婦聯、團委、工會、文化、公安、司法、衛生、體育、文明委等社區單位開展社區教育的職責和任務。為了配合社區教育的發展,實現* * *資源共享的目標,社區內各學校都要確定分管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統籌協調的領導。* * *要在街道(鎮)社區教育領導小組的統籌下,互相商量制定* * *共建和* * *共享的方案和具體管理制度,明確社區和學校各自的責任和任務。要確定學校的地點、時間、對象、管理人員、準入要求、註意事項。人員管理費、設備損失費、水電費等。如需使用學校資源,應由學校和社區本著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協商解決。

3.提高教育資源和社區資源的整合效果。

深入挖掘社區資源,開展符合青少年特點的社區教育活動。利用社區資源,引導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和社會化水平,讓他們真正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避免那些形式主義的活動,讓社區教育取得實效。合理利用教育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包括培訓場地的提供、教師的支持和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所需的幫助,都應滿足和滿足廣大居民的需求,以實現基於社區組織的社區教育活動的真正目的。

作者簡介:金丹(1979),女,浙江義烏人,講師,從事旅遊經濟研究。

參考資料:

葉柯南。論旅遊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J].雪海,2002(5)。

[2]吳信業,吳宏發。配置與調整——現階段社區資源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2)。

[3]許雲。社區教育資源的開發、整合與利用[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

[4]蔡誌海。中國的社區意識與社區資源動員[J].蘭州學術期刊,2001(1)。

[5]江漢石油管理局教育處。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大力推進社區教育[J]。湖北教育,2000(7)。

[6]李力剛,何故。城市居民社區資源享有研究[J].雲南社會科學,2001(5)。

教育與區域資源共享機制研究

金丹

(義烏工商學院旅遊系,浙江義烏322000)

文摘:要在區域教育中采取有效措施,必須實現區域教育資源共享

積極地。但也存在壹些問題,如區域意識淡薄,缺乏整體協調機制,

等等。因此,我們應提高素質,發展終身教育,增強區域意識,完善全面協調

從而發揮教育與區域資源的整合作用。

關鍵詞:教育資源;區域資源;地區教育;分享

[責任編輯:楊琳瑩]

世界上沒有不值錢的文章,只有角度不同!希望妳能找到關於它的價值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