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研究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研究

合理適度的遊戲讓人類在模擬的環境中挑戰和克服障礙,可以幫助人類開發智力,鍛煉思維和反應能力,訓練技能,培養規則感。下面給大家帶來壹個幼兒園遊戲活動的案例。歡迎參考!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1壹、案例描述

今天早上看的活動是托班的體育遊戲“蝴蝶飛舞”。

目標是:1。願意和老師,同伴壹起學做蝶飛。

2.孩子能聽到信號,飛到指定的地方。

3.鞏固對紅色和黃色的理解。

老師是壹個剛參加工作的新老師,但是她很努力,這也是她為這次活動做了很多準備的原因:她為每個孩子做了壹個精致的蝴蝶頭飾(紅色和黃色),還在現場布置了兩個漂亮的花園(紅色花園和黃色花園)。

活動開始了,因為活動前老師已經戴上了蝴蝶頭飾,所以老師直接問孩子:“我是誰?”孩子們爭著說:“蝴蝶媽媽,蝴蝶媽媽……”“那妳就是我的小蝴蝶。”可能是因為很多老師看了,很明顯老師有點緊張。她匆匆介紹了遊戲的名字和規則:今天我帶妳去玩壹個叫蝴蝶飛舞的遊戲,待會兒妳要聽媽媽的話,好嗎?“我知道。”於是老師送頭飾,組織遊戲:“春天來了,公園裏的美言花開了。小蝴蝶會和我壹起去花園裏采花采蜜。”於是孩子們跟著老師,壹個接壹個飛向會場。“這裏有兩個花園。妳看,壹個是紅園,壹個是什麽園?”“黃花園。”"小蝴蝶會先和媽媽壹起去紅花園采蜂蜜."孩子們立刻飛到紅色的花園去采花和蜂蜜。摘了壹會兒,老師說:“蝴蝶寶寶,聽說黃花園的花很香。跟我去黃花園采花蜜。”孩子們立即飛到黃花花園去采集花蜜。遊戲重復了兩三遍後,老師說:“現在請紅蝴蝶飛到紅花園采蜜,黃蝴蝶到黃花花園采蜜。”最後老師說:“天快黑了。我們馬上就要回家了。”遊戲就這樣結束了。我從大多數孩子的表情中發現,孩子對這個遊戲並不是很感興趣。

第二,分析

應該說這個活動的目標是比較合適的,活動的內容也是符合幼兒園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的。壹開始,老師創造了壹個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遊戲場景。(老師是蝴蝶媽媽,孩子是蝴蝶寶寶。),同時老師還準備了能喚起孩子參與活動的材料(蝴蝶頭飾、美麗的園林場景)。

但由於是新老師,缺乏壹定的組織經驗,在遊戲組織過程中,老師並沒有考慮到幼兒園小朋友的年齡特點。(此時孩子在遊戲中的自主性較弱,依賴大人造成的想象情境。)所以孩子的興趣不高,孩子對遊戲的投入也不高。

第三,反思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在遊戲中,孩子們可以鍛煉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學習周圍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識。孩子們喜歡遊戲,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說,幼兒園的孩子通過遊戲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無知,形成經驗。但是幼兒園小朋友參與遊戲有著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特點,不了解這些特點是老師在這項活動中失敗的主要原因。

1)幼兒園的兒童遊戲壹定很有情境性。

幼兒園的幼兒遊戲壹定要有很強的情境性,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壹定的情境,通過適當的材料,用教師自己誇張的語言、表情、動作來誘導幼兒進入遊戲場景,註重幼兒對遊戲過程的體驗,讓幼兒感受遊戲,促進發展,不要過分追求遊戲的結果。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很弱,依賴大人造成的想象情境。遊戲中,雖然老師準備了材料,也創造了蝴蝶媽媽帶著蝴蝶寶寶去花園采蜜的場景,但她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沖淡了這些場景:今天,我帶大家玩壹個遊戲,叫┈ ┈.如果這時老師說,蝴蝶正飛進教室,今天天氣多好啊。媽媽在花園裏看到美麗的花。我們壹起去花園采花采蜜好嗎?這樣從活動壹開始就能很好的誘導孩子的想象力。飛入場地後,老師不需要介紹遊戲的名稱和規則,只需要用誇張的語氣說:哇,有兩個花園,壹個紅色的花園,壹個黃色的花園。寶貝們,我的肚子餓了。妳餓了嗎?“妳喜歡在哪個花園采集蜂蜜?給孩子遊戲的自主權,把遊戲的規則滲透到場景中:過壹會兒,老師可以說:唉,X園的甘露已經點燃了,我的肚子還沒吃飽。我們去X花園采些蜂蜜吧。當孩子采蜜興趣下降時,蝴蝶媽媽可以焦急地喊:不行,不行,雨下得很大,躲在花叢裏,紅蝴蝶躲在紅花園裏,黃蝴蝶躲在黃花園裏。很自然的對孩子提出要求,讓外在的目標要求轉化為孩子的需求。

2)孩子的遊戲也很隨意。

孩子們的遊戲也很隨意,經常根據自己的奇思妙想變換玩法。這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園幼兒遊戲的特點,采取有效的策略,靈活地引導遊戲。

在遊戲中,我發現了壹個總是在蝴蝶蹲著的時候趴在地上采蜜的孩子。老師也關註到了這個孩子,於是老師先簡單的介入:不要躺在地上采蜜,要像媽媽壹樣采蜜。當幹預不起作用時,老師不予理會,聽之任之: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像他壹樣躺在地上采蜜。其實這個時候,我覺得孩子壹定有他好的理由。我猜他壹定是在地上摘花。因為幼兒園小朋友的很多假設和奇思妙想,有時候不合邏輯,但即便如此,小朋友也會樂在其中。如果老師在這個時候采取不限制,不支持,不關心的態度,任由孩子的心血來潮,孩子的興趣就死了。但是,如果老師這時候順應他的需求,巧妙地利用他的需求:豆豆的眼睛真的很亮,在地上找到了壹朵花,但是這樣采蜜,他漂亮的衣服就會臟了。這樣既鼓勵了孩子的新變化,讓孩子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又間接對孩子施加了影響,效果壹定不錯。

3)兒童遊戲具有很強的從眾性。

幼兒園孩子的遊戲有很強的從眾心理,這使得他們在遊戲中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就像看到孩子躺在地上摘蜂蜜壹樣,很多人也跟著他。這時,教師可以采取玩伴幹預的策略,用情感語言來影響兒童遊戲的方向,幫助兒童積累積極的遊戲經驗。老師們看著這些孩子的衣服,著急地說:不行,不行,妳的衣服臟了,妳的翅膀也臟了。我相信這些孩子也會在妳的情緒感染下改變遊戲的內容,所以不會有那麽多孩子盲從。

另外,在這個遊戲中,我們老師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發掘孩子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比如在采蜜情節中增強同伴合作意識;進行情感教育尊重長輩等等。

幼兒園遊戲活動案例2的設計思路;

民間遊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跳房子”是廣為流傳的經典民間遊戲。遊戲玩起來很好玩,材料簡單,不受環境和材料的限制。孩子們永遠不會厭倦玩它。在兒童遊戲中,我發現遊戲中包含了很多關於數字和形狀的知識。基於新大綱提出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整合的新理念,我對這壹優秀的本土資源進行了進壹步的挖掘和利用,將其與健康、科學等領域進行了有機合理的整合,為民間遊戲“跳房子”註入了整合教育的活力,讓孩子們通過壹系列的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動,大膽嘗試遷移和再創造遊戲性,從而做出這壹民間遊戲的遊戲性。

活動目標:

1.我願意和同伴壹起參與探索和創造活動,體驗合作和分享的樂趣。

2.能夠調動和運用各種數學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和建造經驗,大膽再造民間遊戲的玩法。

3.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4.在活動中,讓孩子體驗到和同齡人壹起玩的快樂,願意和他們壹起玩。

5.通過活動學會玩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知識經驗,生活經驗,施工經驗。

2.材料準備:筷子、吸管、棍子、PC管、羊毛針、呼啦圈、平衡板、平衡磚、沙袋等戶外活動用品。從1到10的數字卡;紙、筆、作業托盤等。

活動流程:

第壹,爭房子

1,引發了孩子玩民間遊戲“跳房子”的體驗。

老師:最近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在玩跳房子。能告訴我玩這個遊戲需要什麽材料嗎?怎麽玩?

楊:老師要提前幫我們在工地上畫房子。

老師:今天,我們玩跳房子,但是今天,老師不會幫妳畫房子。讓妳自己想辦法準備房子。

2.引導孩子討論建造房子的材料和方法。

老師:想想吧,孩子們。除了粉刷,還有什麽方法可以用來準備房子?

楊:可以拼壹下。

楊:這麽說吧。

老師:是的,這些方法都很好,那麽用什麽材料來拼和裝修房子呢?

楊:可以用塑料制品。孩子們很自然地使用構建遊戲的經驗。)

楊:可以用木棍。

楊:用氣球棒。

楊:用樹枝。

楊:用筷子。

楊:用毛線針。

(孩子們之間相互啟發,調動和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經驗。)

老師:孩子們有這麽多的思考方式。沒錯,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來拼“房子”。但是老師還有壹個問題:妳想拼什麽樣的房子?

楊:(毫不猶豫)就是那種跳房子的。

楊:就是老師畫的那種。

老師:我只能在這樣的房子裏玩遊戲嗎?除了老師畫的房子,妳還能想到別的房子嗎?

楊:妳可以有壹個三角形的屋頂。

楊:妳可以有壹個梯形屋頂。

妳也可以有壹個半圓形的屋頂。

老師:房子的屋頂是可以變化的。房子的主體呢?

楊:房子的主體可以是長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

年輕:底部可以寬壹點,頂部可以窄壹點。

楊:我也見過像鐘樓這樣又細又高的建築。

3.鼓勵孩子自己選擇伴侶和經營材料,嘗試拼房子。

老師:妳有沒有想過:有什麽辦法可以幫妳盡快把房子拼起來?是自己拼還是幾個人壹起拼?

楊:幾個好朋友幫忙是最快的方法。

老師:說得好,人多力量大。妳覺得幾個人壹起蓋房子要註意什麽,才能減少糾紛,盡快把事情辦好?

楊:我們應該好好討論壹下。

年輕:分工。

老師:是的,看起來孩子有很多合作經驗。現在,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建造壹棟10層高的房子。讓我們看看誰能最快最好地拼出房子。

幼兒自由合作建房,教師綜合觀察幼兒合作建房的情況。因為孩子們有豐富的搭建遊戲和合作的經驗,所以他們的活動有條不紊,很順利。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並沒有幹預,很快,形狀各異的房子就被蓋了起來。

老師:哇,孩子們真了不起。他們很快就把房子組裝好了。現在請互相拜訪。

第二,跳房子

1,小朋友可以自由組合玩跳房子。

老師:房子完工了。現在,請用妳自己的房子做遊戲。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和他們的夥伴玩跳房子。

2.引導孩子綜合運用多種體育動作,創新跳房子玩法。

(1)啟發孩子嘗試多種“跳”的動作,大膽創新玩法。

老師:妳剛才是怎麽玩跳房子的?誰來跳給大家看?

我讓壹個孩子上臺演示跳房子的動作,他很自然地用默認的雙腳並攏跳躍的方法玩遊戲。我請大家觀察他的玩法,並提出質疑。

老師:想想吧,孩子們。只能這樣玩跳房子嗎?除了這樣跳,還能怎麽跳?

我們學了很多跳躍動作。

楊:妳可以單腳跳。

老師:單腳跳壹定很有趣。妳能演示壹下嗎?

孩子上臺演示跳房子的方法。他搖搖晃晃,所有其他的孩子都被逗樂了。他還沒跳完,另壹個孩子馬上舉起了手。

楊:我可以倒著跳。

老師:那妳也試試。孩子2迫不及待的上臺演示向後跳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新穎,其他小朋友更是躍躍欲試。

司;那很有趣。孩子當然可以想出更多的辦法。妳們都試試看誰能玩得最開心,玩得最盡興。

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忍無可忍,紛紛想出新的玩法。

(2)提供輔助材料,支持孩子進壹步拓展遊戲性。

老師:老師在會場周圍給妳準備了很多資料。妳有什麽?

楊:有平衡塊和沙袋...

老師:如果讓這些素材幫忙,誰能玩出不同的方式?

青年(迅速舉手):老師,我有個主意。

老師:好的,妳可以演示壹下。

孩子邊跑邊搬棒,放在“地板”的線上,玩障礙跳躍。隨著難度的增加,他跳起了勁舞。

老師:真聰明。妳把我們體育活動中的所有動作都用上了。我們再試壹次,找到妳需要的材料,看看誰能玩出更有趣的遊戲。

有了輔助材料的幫助,孩子的積極性更高了,思維也開闊了。有些孩子搬了壹些平衡塊放在房子上,在上面跳。還有壹個孩子頭上頂著沙袋跳過房子,其他孩子也跟著跳。

3.引導孩子遷移數學經驗,進壹步修改遊戲玩法。

(1)展示1—10的數字卡,用倒數的方法啟發孩子玩跳房子。

老師:老師也想到了壹個好玩的跳房子的方法。請先數數。妳的房子有幾層?

楊:10樓

老師:會場旁邊有壹些數字卡。請用這些數字卡標出妳房子的樓層。孩子們在每層樓自己的房子上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司;我的新方法是讓孩子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跳,邊跳邊讀數字。誰想試試?壹個孩子上臺演示了壹遍。

司;妳發現了嗎?他從下往上跳的時候這些數字有什麽規律?從上往下跳的時候數字定律怎麽了?

年輕;數字自下而上越來越大,自上而下越來越小。

老師:對,這個遊戲方法就是用我們在數學裏學過的序貫倒數法,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新遊戲命名為序貫倒數法。

(2)啟發孩子進壹步發散思維,探索利用各種數學經驗創造不同的玩法。

老師:還有哪些數學知識可以用來創造不同的玩法?

楊:可以用奇數和偶數。

老師:真聰明,但是這種奇偶法怎麽玩呢?

孩子沈默了壹會兒,但顯然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老師:我們壹起想想。奇偶法應該怎麽玩?比如:玩這個遊戲需要幾個人?

楊:可以兩個人玩。

老師:怎麽玩?

楊:他說單數,或者雙數,我就跳。

老師:他的方法不錯。別的孩子可以幫他想想,為此可以玩什麽遊戲規則。比如:如何輸贏?輸的結果是什麽?贏了的結果是什麽?

楊:妳可以用石頭、剪刀和布來決定誰報數,誰跳。

楊:輸的跳,贏的報數。

老師:誰有什麽要補充的?舉報的人到底怎麽算?

楊:妳可以說奇,讓他找奇跳,說偶,讓他找偶跳。

老師:對,這個方法不錯,有點像考試。

妳也可以像我們考試的時候壹樣,報個單數或者雙數,讓他下壹個跳。比如我報1,他就跳到3,5,7。

老師:哇,這個方法真好,也很細致。讓我們給他壹些掌聲。這樣吧,要不妳找個朋友上來試試?

兩個孩子的演示遊戲非常有趣,進壹步激發了其他孩子的創作欲望。

老師:這個遊戲很有趣,遊戲的方法和規則都是孩子們自己編的。嗯,除了奇偶法和互易法,妳還能想到別的方法嗎?

幾個孩子立刻舉起了手。

楊:有加減法。

楊:鄰數法。

Young:成分分解法。

孩子的思維變得非常活躍。我覺得這個時候,更多嘗試的時間和機會應該留給大多數孩子。

老師: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已經想到了,所以請妳們自己找夥伴壹起嘗試壹下。記住,每編壹個新遊戲,都要先和朋友商量怎麽玩。規則是什麽?

孩子們又壹次自由分散去尋找同伴,協商遊戲玩法去玩。其中壹組孩子嘗試了相鄰數字的方法,兩個人壹起玩,壹個報數字,另壹個跳進對應的兩個相鄰數字。另壹組孩子嘗試數字的構成,壹個孩子報出數字,另壹個孩子跳到兩個分解數字。

三、引導幼兒整理創作經驗,交流和分享創作成果。

老師:剛才孩子們編了很多有趣的玩法。我覺得應該邀請大家互相介紹展示壹下我們創造的新方式。

楊:我說,我說。

老師: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想談論它。有壹個辦法大家說說。在桌子上的盤子裏,有筆和紙。隨後,每組的孩子們可以用圖案展示妳今天創造的所有新遊戲,然後畫完後粘貼在展示板上。

孩子們開始用圖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創造成果,有的用簡單的符號,有的用簡筆畫,有的在紙上列出壹個數學組合。我幫助孩子們把他們的作品貼在展板上,參與其中,鼓勵他們自由獨立地介紹他們的作品和他們的遊戲。

老師:孩子們真聰明,他們想出了這麽多有趣的方法來玩跳房子。以後可以編更多更好的方法玩跳房子,比如節奏法,音階法。我們可以把這些創造性的成果裝訂成壹本書,名字叫《跳房子遊戲方法大全》。讓別的幼兒園,別的班的孩子過來玩。

活動反映: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情緒活躍,創作熱情高漲。他們不斷地與活動資料、同伴、老師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在活動結束時依然流連忘返。通過反思,我認為活動成功的原因在於活動過程中凸顯的幾個亮點:

亮點壹:善於發現和利用民間遊戲潛在的教育價值,使其充滿活力。

民間遊戲“跳房子”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既有趣又為孩子們所熟悉,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氣息。教師可以在兒童遊戲中仔細觀察,發現遊戲中蘊含的豐富教育價值,並以此為生長點,將民間遊戲的趣味性與健康、科學、藝術等領域進行有機合理的融合,讓兒童利用已有的經驗不斷創新遊戲玩法,賦予民間遊戲新的生命力。不斷豐富和拓展的遊戲玩法,進壹步激發了孩子們對遊戲的興趣,促使他們在整個活動中壹次次以激昂的熱情投入到探索和創造中。整個活動集趣味性、教育性和藝術性於壹身,讓孩子們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在遊戲中獲得學習和應用數學的經驗,培養他們對節奏的敏感度和表現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合作、協商和交流。

亮點二:自主合作探究貫穿於幼兒的活動中,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

在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為核心,立足於《綱要》中“以孩子為本”的教育理念。從教育目標的制定到每項活動的每壹個環節,都體現了獨立、合作、探索的教育精神。教師在活動中為孩子提供了廣闊的自主活動空間,讓孩子自主選擇材料和夥伴,自主思考和創造,讓孩子真正成為自己學習和發展的主人。在充分把握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學會探索、與同伴協商、討論,並及時組織有益的集體交流和分享活動,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糾正和補充自己的錯誤,相互分享自己的創作成果,享受遊戲的樂趣。在這種體驗中,孩子得到的遠比得到壹些結論更有意義,更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但是,在反思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的壹些不足:

未能根據不同能力水平的兒童提供不同難度的探索內容。

個別孩子在活動中大膽創造表現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師要更加註重對個別孩子的鼓勵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