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崆峒區馬務旅遊景點介紹平涼馬務旅遊景點

崆峒區馬務旅遊景點介紹平涼馬務旅遊景點

平涼市崆峒區馬務鄉有哪些行政村?

馬務鄉位於平涼市崆峒區南部山區。東鄰麻川鄉,南接華亭縣,西接寧夏靖遠縣,北接崆峒鎮,與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壹脈相承,隔溝相望。東西長15.5km,南北寬8.5-12km。鄉政府所在地官莊距離市區23公裏。全鄉轄7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62個自然村,1085戶,4708人。轄區面積122.6平方公裏,耕地3.68萬畝,人均8.3畝。境內群山環抱,溝壑縱橫,海拔1800-2230米,最高點僅低於平涼最高峰太統山4米。馬武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無霜期90-110天,年降雨量5-680毫米,自然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23.6%,天然草地65438+10萬畝,宜林宜牧。中藥材資源豐富,主要有柴胡、秦艽、黃芩等。據明代平涼府誌記載,多達104種。蠶豆、土豆、蓧麥等作物種植環境得天獨厚。油面,風味小吃,綿軟獨特,回味無窮。

尹達位於哪個省?

陰山山脈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其東部進入河北省西北部,連續長度超過1,200公裏,南北寬50 ~ 1,000公裏,是黃河流域的北界。

陰山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黃河在陰山南麓畫出了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吉”,滋養了河套平原的沃土。

千百年來,自人類在陰山地區繁衍生息以來,農耕文明、河套文明、遊牧文明在這裏激烈碰撞交融,書寫了人類歷史上壹部史詩般壯麗的歷史。

擴展數據:

幾億年前,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導致地形擡升,形成了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陰山和內蒙古高原就是這次板塊運動的副產品。地質時期地殼活躍,所以火山地震多。

火山噴出的巖漿冷卻後形成的厚達幾百米的熔巖臺地,構成了今天內蒙古高原的主要地貌。

目前,諾敏河火山群北起大興安嶺,經阿爾山-柴河火山群、錫林浩特-阿巴加火山群,南至察哈爾右翼後旗烏蘭哈達火山群,綿延近千公裏。

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橫貫烏拉特後旗南部,全長100多公裏,群峰高聳,南陡北緩。橫幅中峽谷兩岸有各種栩栩如生的象形石景觀,溝中卵石嶙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陰山山脈

自駕遊,宜昌最佳景點路線指南推薦,去宜昌周邊自駕遊哪裏好玩?

1、芝罘山南邊村2、張喜安洞3、三峽瀑布4、老林溝整理了壹份宜昌周邊景點路線今天是周末,穿上休閑裝去戶外吧!

南邊村1

看點:大量明清古建築,舊社會地主的房子。如果妳不覺得累,可以走到山頂(大涼山),那裏有壹間小屋(貓兒寨)。

2.芝罘山和張喜安洞

看點:張顯東,爬芴山。

據傳說,太白金星將此事告訴了玉帝,從而形成了“直瓦山”。山峰的塑像栩栩如生,額頭圓潤,方臉,手拱背彎,宛若壹片水,生動地表現了太白金星在雲霧繚繞中的仙姿。因此得名。它的主峰像壹個直立的人,旁邊還有壹個小峰,很像壹個水體。(水:古代君主和大臣要在宮廷相見時,臣子們手持的狹長板是用玉、象牙或竹子制成的,可以在上面寫筆記。連接主峰和小峰的小石橋叫田童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它是連接水山頂的宣帝景觀和總理陪同下的玉皇閣的橋梁。長6米,寬3米,橋梁內部空間160米。起初,它是壹個木制結構。清朝康熙年間,天下太平。住在山下的劉開先先生捐了122元,建了壹座石拱橋。這座橋陡峭雄偉。

過了立交橋就可以到達芝罘山景區的最高點→宣帝寺(又名金星閣)。乾豐元年(公元666年)二月,高宗皇帝李治世親自由周霞周知前往芝罘山,選址、籌款,在盤山上開鑿石梯,在芝罘山頂創建宣帝觀,祭奠禦座老君,倡導國教。這座宣帝廟是周霞(義昌)地區唯壹壹座供奉田璇皇帝的廟宇。明洪武二年,正月初九、九月初九是舉行水杉宣帝觀的廟會。金星亭位於支瓦山頂,正對玉帝亭,與太白金星牽手祭拜玉帝的民間傳說不謀而合。整個山形很像壹個朝臣供奉天子。相傳盛水的山是太白水山。

3.三峽瀑布

三峽瀑布原名白果樹瀑布,位於宜昌孝豐景區。它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也是被譽為“中國十大瀑布”的第四大瀑布。它是展示震旦紀、奧陶紀、寒武紀等多個地質時代的自然地質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罕見的集峽谷、洞穴、景觀、化石文化於壹體的國家地質公園。

4.老林溝

老林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崆峒區夏門回族鄉西山與白家山交界處,東臨平華路,西接馬務鄉,南接關良馬夫嶺關,北接西山村麻章社。因森林蔥郁、溝壑縱橫、歷史悠久而得名,是集自然與人文景觀於壹體的自然風景區,花香四溢,四季如春。境內東西長,南北峽谷,西南高東北低,草山、森林資源豐富。境內棲息著麝、豹等動物10余種;有山茶花、石榴花等20多種花卉;有鳳凰嘴、牛鼻子山、二擔山等獨特的自然景觀10多處。尤其是元代石像遺址,是老林溝最著名的人文歷史景觀。天然瀑布10多處;這是人們郊遊的理想場所。

崆峒區在哪裏?

平涼市崆峒區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隴東黃土高原腹部,東經106 25′-107 21′北緯35 12′-35 45。東至涇川,南至華亭、崇信,西至寧夏回族自治區靖遠、固原,北至彭陽、鎮遠。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西去北往的第壹個重要關隘鎮,也是陜甘寧三省的交通要塞和隴東傳統商品集散地。它被稱為“幹船塢”。全國都已經開化了。現在是平涼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新興的工業、貿易和旅遊城市。

崆峒區轄3街4鎮13鄉(含7個民族鄉):東關街道、中街街道、西郊街道、四十裏鋪鎮、崆峒鎮、白水鎮、曹鋒鎮、安國鄉、劉虎鄉、花所鄉、索羅鄉。

全區轄13個鄉、4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開發區,252個村、14個城市社區。區域總面積1936.18平方公裏,城市規劃面積48平方公裏。總人口48.73萬人,人口密度為251.7人/km2。有回族、滿族、藏族、布依族等18個少數民族。

崆峒鎮簡介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

崆峒鎮位於平涼市崆峒區西南郊,涇河上遊河岸,東臨市區,北接安國鄉,南接馬務鄉,西與寧夏靖遠縣接壤。因國內外著名的道教勝地、國家5A級景區崆峒山而得名。市內唯壹的五星級酒店——廣成大酒店、中國崆峒古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桐山等都坐落在鎮內。全鎮面積180.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0422畝,其中川水澆地7779畝,丘陵地52466畝。2006年末人口18680人,全鎮有14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2006年末人口18680人,全鎮有14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旅遊業發展迅速,在全鎮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帶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成為全鎮經濟的支柱產業。民間廣為流傳的“楊子寨”、“龍隱廟”、“寨子街”、“聚賢橋”等許多悠遠神奇的傳說,創造了獨特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形成了淳樸醇厚的民俗風情。

鎮上公安、法院、工商、稅務、金融等機構健全,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平京公路、崆峒風情大道、在建的平定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崆峒鎮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國務院體改辦和原勞動部、國家計委確定的中國小城鎮發展政策改革-規範發展示範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全鎮以建設生態旅遊名鎮為目標,突出新農村建設重點,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積極發揮項目引領作用,城市建設、旅遊產業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到2006年底,全鎮農業增加值2484萬元,財政收入達到1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50元。黃帝問聖地、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山、省級太統森林公園、唐代龍隱廟等旅遊景點都在崆峒鎮,還有30多個齊家、仰韶文化遺址。該鎮旅遊業蓬勃發展,投資近2億元的五星級酒店廣成大酒店即將開業。總投資654.38+0.5億元的中國崆峒古鎮正在建設中;仿明清“古鎮”風格,投資2586萬元的崆峒文化街正在規劃中,即將建成。隨著旅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農家樂”的品牌效應日益增強。全鎮管理規範、具有壹定規模的農家樂農戶近40戶,9戶農家樂通過星級評定,5戶達到壹星級標準,4戶達到二星級標準。全鎮“農家樂”年產值300多萬元。壹系列旅遊產業的開發利用,為崆峒鎮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圍繞“讓旅遊成為生活小鎮”的總體目標,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在農業生產中嫁接旅遊,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遊,實現第壹產業和第三產業就地融合互動發展”的思路,重點挖掘利用崆峒山沿線的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風情和特色農業。廣大幹部群眾進壹步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在蔬菜種植、果園建設、畜牧業等方面大力投入,積極發展壯大特色種植,9個村種植全膜玉米2003.7畝,長勢喜人,豐收在望。培育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重視發展品牌、無公害、拳頭熟蔬菜,積極引導甘溝、榆樹等地群眾種植大蔥3100畝。景區綠化面積4701畝。積極配合崆峒山景觀綠化工程,共綠化美化面積1.374畝,種植樹木22.3萬株。產業互動促進勞務服務

崆峒鎮把項目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和加快發展的總動力,強化親商共贏的理念,始終堅持發展。平涼市新民生豬屠宰廠,總投資520萬元,占地8畝,建成生豬屠宰、肉類深加工、肉類分割生產線,投資3654.38+億元,今年內可建成投產。投資80萬元的泰通農工商有限公司活性炭生產線全面建成;潮河養雞場占地10畝,是投資80萬元新建的現代化養雞場,現已正式投產。投資500萬元的崆峒莊園項目,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已完成勘察設計,現已開工建設。在發展項目的同時,有計劃地組織勞務輸出,拓寬勞務輸出,完善“培訓、就業、維權”三位壹體的發展模式,使勞務經濟真正成為富鎮富民的捷徑。鎮上有很多農民在鎮上20多個城區和重點項目基地輸出勞務,比如崆峒山、廣成山莊等。人均年收入1540元,占凈收入的56%。崆峒鎮的農民不出門也能掙大單。

崆峒區馬務鄉行車路線及時間

行駛路線:全程約24.7公裏。

起點:崆峒區

1.從起點向東方向出發,行駛220米,右轉進入西街。

2.沿西街行駛830米,稍微右轉,進入西門坡。

3.沿西門坡行駛670米,左轉進入崆峒大道中路。

4.沿崆峒大道中路行駛270米。經過右側的羅曉便利店約70米後,向崆峒山方向稍微左轉,進入崆峒大道西路。

5.沿崆峒大道西路行駛2.6公裏,左轉。

6.行駛10米,直行進入泰通路。

7.沿泰通路行駛7.3公裏,左轉。

8.行駛1.7公裏,然後右轉。

9.行駛11.0 km到達終點(道路左側)。

終點:馬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