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張依靠火鍋店的成功壹舉逆襲,前來學習交流的老板絡繹不絕,辦公室的門檻已經被踢出了六個。
為了減少老板們的拜訪次數,節省自己的時間,小張列出了自己最近咨詢最多的“績效考核”問題,算是對自己經歷的壹次梳理。
近年來,績效管理壹直被視為眾矢之的。《績效管理毀了索尼》這本書的中心論點是,公司日常管理的重點是繁瑣的量化考核,考核結果與薪酬和晉升相對應,使得R&D人員的創新理想和激情受到打擊,導致產品平庸,最終將市場份額讓給了蘋果和三星。
另壹個偉大的公司叫谷歌,它以前偉大,現在仍然偉大,將來很可能繼續偉大。他們的家庭不使用KPI評估,而是使用另壹種叫做OKR的工具來管理目標和任務。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員工設定壹個O(目標),然後設定3-5個主要結果(KR)來衡量目標是否達成。這裏的KR應該是清晰的、可測量的、通用的。
02.
早些年,小張只是簡單地設定了具體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指標,比如茶杯裏茶葉的高度,給戴眼鏡的客戶送眼鏡布,桌面裝手機等。這些過度的服務壹度讓火鍋店熱鬧了壹段時間,引起了部分顧客的反感。
後來小張覺得餐飲行業最重要的周轉率應該考核。結果有壹天,小張在北京某分公司的電梯裏,聽到幾個四川人在聊天。其中壹個說,我想讓妳看看北京的四川火鍋有多牛逼。如果不預訂,絕對沒有位置。如果妳預定了,就沒有位置了。
壹般來說,需要排隊的用餐客人太多,但晚幾分鐘取消預訂是不人道的,堪比高考的時間控制,會嚴重影響客人對餐廳的好感。經過調查分析,小張意識到因為翻臺率考核,預約的客人可能不會按時來,現場還有很多客人在排隊。如果等的是空桌,翻臺率會減少壹輪,為排隊的客人讓出晚訂桌。
所以預訂座位後晚到了幾分鐘的客人需要再次在門口排隊吃飯,翻臺率這個指標在穩步上升。
03.
崩潰的小張痛定思痛,終於明白,績效考核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怎麽做的問題。
對於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小麻雀也有很多具體而繁瑣的工作,比如供應鏈管理、人員招聘與保留、資金周轉規劃等。這些任務通常在初始階段由壹個或幾個核心成員承擔。當公司成型後,隨著人員的增加,職責會更加明確,溝通協作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小張的火鍋店通過溝通分析得出結論,要把“打造滿意度最高的餐飲企業”定為全公司的終極考核目標,不僅包括客人的滿意度,還包括員工的滿意度。考核方式是通過總部派出的“秘密調查組”到各個門店試吃,並對客人進行隨機調查和走訪。沒有規定時間和區域範圍,績效考核是隱形的,存在於每壹個細節。
在設定了大前提後,各部門開始了自我管理、公開透明、團隊合作、挑戰創新、責任承諾、建議和坦誠溝通的工作方法。
負責接待的人會盡量讓客人第壹次感受到火鍋店的真誠和熱情。即使是在門外排隊的人,也會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小桌子上擺著撲克、跳棋、零食、糖果、茶水娛樂,還沒上手他們的心就融化了。
店內服務人員會貼心地向客人推薦合適的菜品。如果客人點的菜太多,也會建議減幾個,不考慮營業額。飯前擦手的幹凈熱毛巾,保護衣服的小圍裙,還有擦鞋修指甲等壹些免費服務。PS:不僅對這個行業有影響,對其他行業也有很大影響。
廚房是酒店的靈魂。采購部會選擇最好的原料,送到廚房加工。廚房的工作人員還會提取食材最鮮美的味道,然後提升菜品的創意和風格。
以上內容並無新意。很多年前就被幾乎所有的火鍋店知道並采用,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從知道到做。每壹個環節,每壹個動作幾乎加起來就是十萬八千裏。
04.
好的薪酬體系和目標管理,不是簡單粗暴的加薪和談思路。為了說明這壹點,小張和廚師討論“打造全宇宙最強火鍋店的靈魂廚房”是否可以作為我們鼓舞人心的目標,並列出了壹份廚師的工資表明細,工資構成中有八個關鍵指標。
K1是最常用的銷量,每個崗位的用工成本都有壹個盈虧平衡點,超出這個平衡點的收益可以用來分配,比如保底銷售10W,每增加1W獎勵1K。當然,這個保底價格是真正的保底價格。
K2是菜品的成本率。除了開源,還應該節流。在保證菜品質量和新鮮度的前提下,減少浪費,控制成本。成本下降1W,獎勵我們5000元。當然,餐飲行業需要嚴守道德底線。
K3讓人創造食品銷售,相當於零售行業的平均效果(零售店每平米銷售額)。用所有菜品的銷售額除以廚房員工創造的人的銷售額,可以更好的衡量每個人的產出。很多時候,老員工為了工作方便,要求給部門加人,但是人加的福利更多。最合理的狀態是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發四個人的工資。
05.
作為領導,沒有辦法跟著每個員工去檢查他壹天的所有工作內容。我沒辦法,只能用幾個指標來衡量他的工作成果,提高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在沒有真正接觸這個崗位的時候,我經常會安排壹些高效和低效的任務,卻不知道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問題叫做主觀能動性。
金錢的激勵簡單有效,但有壹個缺點就是不持久。加薪的興奮在半年內會趨於平淡,大部分會被焦慮和壓力所取代。是不是應該給員工更多的主動權,信任他們,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個人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制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實現自己的工作成就感?
當我們對迷茫的生活舉棋不定的時候,有人可以給我們指明方向,當我們面臨艱難的工作時,有人可以遞給我們工具。獲取信息和方法在這個時代變得極其簡單。
難的是知道壹件事和真正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之間有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