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壹、新經濟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特征。

1.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正在成為未來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電子商務的主導技術是信息技術,它的發展將帶動壹批信息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到2001年初,美國經濟已經增長了109個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增長期。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離不開信息產業的發展。信息產業增長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5%,美國已率先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信息產業為首的高科技產業成為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證券市場方面,自1998 10以來,美國納斯達克股票指數壹路攀升,並於今年3月初突破5000點關口。據世界銀行估計,未來各國將為吸引資本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而展開激烈競爭。

2.電子商務鏈接了信息、網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產業,孕育了巨大的市場和無限的商機。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市場已經突破了國界和領土,使企業或商家能夠建立全球商業營銷網絡,獲得無限的全球商業空間。未來10年,全球1/3的國際貿易將以互聯網貿易的形式完成。巨大的市場和無限的商機顯示了豐厚的商業利潤。

3.企業借助電子商務的新手段獲得全球競爭優勢。新經濟的壹個特點是技術創新,發明層出不窮,發明速度很快;高科技產業化快,資本市場效率高。壹個“快”字,就是“快”和“慢”的意思。“快”是用信息來表達的。誰能迅速得到信息,誰就能贏。信息已經成為信息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實施全球經營戰略,加強全球範圍內的行業間合作,提升全球競爭力。特別是對於小企業或小行業,通過電子商務了解世界範圍的市場需求,促進與世界各地公司的合作,可以形成更大、更有效的規模經濟,使企業更具競爭力。

4.為了適應新的商業模式,企業的生產組織和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國際競爭力,使國際化企業如虎添翼,錦上添花。網絡、通信和信息技術以最大化的網絡方式將電子商務與客戶、銷售商、供應商和員工聯系起來,使供需雙方在最合適的時間獲得最合適的市場信息,極大地促進供需雙方的經濟活動,降低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例如,北美汽車經銷商通過互聯網銷售汽車,每年可以節省1億美元。目前,1/3的美國機場機票是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每張機票的手續費僅為65438美元+0。

全新的商業模式將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電子商務是虛擬空間中的商務活動,是對傳統商務活動的根本性革命,將會給人類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帶來深刻的變化。在新經濟中,信息技術使經濟以知識為基礎,人類的交流方式發生變化,交流距離消失,運營模式的不斷創新使經濟社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技術創新不斷創造新的市場需求,誘發新的生產和競爭,推動經濟不斷發展。信息用數字來表示。大量的數字信息被壓縮,以光速傳輸,信息變得數字化,通過網絡交流。從發明、設計和規劃、生產和銷售到售後服務,都將越來越緊密地與網絡聯系在壹起,數字計算機網絡將產生新的財富形式。當網絡帶寬增加到足以承接完整的多媒體(包括數據、文本、音頻、圖像和視頻媒體)時,人類將能夠進行時空交流,以全新的視角觀察和理解事物的發展過程。創意、信息和技術成為產品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內涵增加了。知識成為最關鍵的生產要素;知識產品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更加廣泛;終身學習和追求知識已經成為社會成員生存和發展的第壹需要。

二,中國電子商務的現狀和問題

1.經過長期建設,中國通信網已經形成了由電子網、數據網、移動網、圖像網和多媒體網組成的網絡格局。2001年1月,鋪設中美海底光纜,中國電信出口帶寬將由100MHZ提升至1000MHZ。網絡總帶寬將達到2.5GB全國電話網實現了程控化,固定電話裝機容量超過6543.8+億門,移動電話超過5000萬門,尋呼機超過7600萬門。電視網絡基本覆蓋全國,超過3億套。隨著通信網絡的多元化發展,光纖、微波、衛星通信形成了天地壹體、相輔相成的骨幹通信網絡。

通過互聯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交流中心發布、交換和獲取信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可以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我國政府於1996年2月成立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務院於1997年2月成立了電子信息系統推進辦公室,並與八部委成立了中國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委員會,於是電子商務在中國起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電子商務CA安全認證體系已通過國家技術鑒定,正在擴大試點範圍,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框架已經擬定;1999成為“政府上網年”。

目前,中國的網上商店、商場、專賣店、拍賣店、在線預訂、旅遊、教育、醫療等電子商務網站以及各種電子商務信息和交易網站不斷湧現。發達地區從北京、上海、廣州擴展到沿海和內地的主要城市。隨著海外風險投資的進入,促進了國內網站的發展。新浪、搜狐、8848、阿裏巴巴先後獲得海內外數千萬美元投資。政府積極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1999主席在APEC會議上倡議亞太地區聯合起來推動電子商務。由國家信息辦主持的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制度、標準等規範性框架方案基本形成,正在制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實施綱要。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相繼推出網上支付,中國人民銀行建設的電子商務金融認證(CA)中心即將出臺,相繼出臺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進程也在加緊進行。

2.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問題。(1)網絡基礎設施落後。這主要表現在:網絡帶寬窄,接入速率低,網絡運行質量差,電信成本高,特別是作為電子商務平臺的交付結算基礎落後,國內電子商務所需的軟硬件產品和技術服務供給不足。(2)缺乏可靠的安全機制。安全是保證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網絡安全在國際上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我國電子商務相關安全技術的力度普遍不夠,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隱患。(3)企業和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缺乏了解。電子商務在中國的應用並不能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明顯的好處。企業和消費者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缺乏了解,觀念陳舊,對上網和應用電子商務不感興趣,導致電子商務市場難以成氣候。我國電子商務的全面普及,勢必形成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缺乏安全的電子支付手段,尤其是企業之間的資金安全結算。(4)物流現代化水平低,沒有配套的商業自動化、信息化、物流配送和供應鏈系統。(5)沒有健全的法律規範和標準。網絡營銷,無紙化貿易,用數字簽名代替傳統印章,簽訂電子合同,開具電子發票,必然帶來壹系列法律問題。這些問題需要信息產業、流通業和金融業的合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統壹協調來解決。(6)中國互聯網發展很不平衡。由於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北京聚集了大量的黨政軍機關、院校、大學、企業、外國使館、貿易公司等。,所以有21.02%的網民,廣東有11.77%,其次是上海和江蘇。作為壹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電子商務環境與國外還有很大差距。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於安全、支付、配送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和認證,法律等標準和規範的制定等初級階段。中國不僅需要解決全球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 * *問題,還需要解決壹系列特有的問題:比如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和支撐環境亟待整合、規範和完善;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企業發展和個人參與電子商務的深度有待進壹步拓展;信息化政策,特別是與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標準、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國際語言交流受阻,電商技術人員缺答。

三,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未來前景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采取的對策是根據財力和國情,制定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這是壹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1.建立我國電子商務的初級體系,加快電子商務的法制建設。電子商務面臨的法律和行政問題與傳統商務不會有太大區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重要職能是支持、服務和促進;發展、繁榮、規範、引導、標準化。政府應加強對電子商務的政策研究,爭取出臺壹系列政策文件來規範目前盲目混亂的局面,讓企業界、新聞界、消費者和政府相關部門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壹個* * *的了解。

2.建立良好的支撐環境,從國家、企業和個人三個方面加強信息化建設。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必須率先采用電子商務的形式和技術來建設壹些示範項目,同時采用電子政務的方法來適應電子商務,提高人民的信息化意識,積極推動企業開展電子商務。

3.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與國際接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國際合作,緊跟國際先進技術。

面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中的新問題,中國應認真研究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問題的國際談判,提出對我們有利的商業規則。從提高我國電子商務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出發,盡快做好技術和立法工作,利用國內現有優勢,與國際接軌,促進其他產業發展。

4.有選擇地進行科學預測和攻關,有針對性地選擇關鍵技術,盡可能地進行預測和攻關。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要靠自力更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把有限的財力用於引進國外的關鍵技術和設備。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創新和預測未來,這樣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才能快速趕上發達國家。

5 .以示範工程建設為重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首先,在壹些管理和運營特點更適合電子商務發揮優勢的領域推廣電子商務,然後在成功的基礎上帶動其他企業。其次,應鼓勵經濟相對發達、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對電子商務有需求且有利的沿海城市、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抓住機遇,發展多種形式的電子商務,發揮其示範效應,從而向其他地區推廣。第三,要逐步擴大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結合中的比重,讓電子商務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傳統商業先解決,這樣電子商務的起步和發展才會更容易。

6.加快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落實電子商務配套設施。電子商務建立在信息基礎設施之上。沒有壹個完整而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和與通信基礎設施相連接的先進信息設備,電子商務的發展只能是壹句空話。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仍然很差,通信服務質量和資費仍然是電子商務活動發展的障礙。因此,必須加快建設高速寬帶互聯網,實現圖像、通信網絡和多媒體網絡的融合,使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壹個良好的網絡平臺和運行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費者的上網費用。還應出臺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打破“電信壟斷”,為電子商務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7.培養電子商務領域的專業人才。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的支持,如網絡技術人員、網絡規劃人員、電子商務工程師等。因此,必須加強科技教育,加快國內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創造寬松的人事機制,改善國內高科技人才的就業環境。培養既懂經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開設電子商務經濟管理和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專業;開展國際合作,大力引進外國人才。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養電子商務復合型高級人才,派出留學人員,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可以聘請專家或邀請講座,增加交流,提高國內人員水平。

展望新經濟的未來,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電信和網絡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信息產品制造業發展的加快,基礎傳輸網、寬帶接入網、廣播電視網、移動通信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自主品牌的服務器、高速路由器、網絡交換設備、網絡接入設備、個人手持信息終端網絡和信息安全產品、網絡控制和網絡管理系統的生產和開發,以及高性能計算機和超高速網絡系統的產業化將有較大發展。由於電子商務創造了壹種新的商業模式,快捷、有效、選擇範圍廣,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喜愛。電子商務所依賴的運營平臺的特殊性,使得電子商務的全球化發展成為必然。有理由相信,隨著電子商務國際規則的建立,電子商務最終將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並將成為下壹世紀引導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的主要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