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空港產業園的發展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與省國防科工辦溝通,空港產業園已納入省政府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空港產業園的發展註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二是項目引進實現新突破。投資3000萬美元的易捷山東公務機服務項目、投資6543.8億元的濟南郵政速遞處理中心項目先後落戶濟南空港產業園。三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機場北大門已經打開,真正實現了空港產業園與濟南國際機場的零距離對接。四是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太古培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彩虹、項目建成投產,曹山東石油有限公司項目運行順利;航空生態園完成投資2800萬元,建設溫室大棚3200平方米。投資340萬元建設日產沼氣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濟南機場貨運中心、濟南郵政快件綜合郵件處理中心、太古航空設備維修中心等3個在建項目相關手續已完成,正在進行籌建。新加坡飛機顏料調配中心及飛機地毯項目、山東迅吉安國際貨運代理項目、埃尤諾飛機潤滑油項目等在談項目進展順利,即將正式簽約。第五,支持村級企業發展。位於相公莊村的章丘正安活性炭廠和位於村的金安新宇硬質合金項目相繼投產。引進的濟南潤騰醫療器械廠投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完成濟南東方結晶器有限公司熱變形技術省級創新項目申報。
積極打造品牌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完成羅家、胡加庵、賈茜、川心村土地銜接工程,新增耕地1.020畝,投資300萬元對新增耕地進行綜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54.38+0萬元在徐寨建設500畝優質核桃基地,種植優質核桃樹苗2.8萬株,並提供相關設施。投資50萬元實施姜家莊蘆筍基地推廣項目,新打機井10口並全力支持。投資12萬元實施“農田水利重點小縣”工程,力爭建成2000畝胡家庵“黃育”牌水稻種植基地。官莊甜瓜基地新建甜瓜交易市場1.35萬平方米,投資1.7萬余元,建設春季大棚300個,冬季大棚1.2個。首屆官莊甜瓜采摘節成功舉辦,促進了甜瓜采摘旅遊的發展。
加快小城鎮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不斷加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加強主要街道環境綜合整治,規範整治鎮內主要街道兩側廣告牌匾,順利通過濟南市驗收。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重點建設新晃社區,1.2萬平方米農民公寓樓正在緊張建設中。投資25萬元建設鎮級汙水處理站,確保汙水達標。同時,加大S321線城鎮段開發力度,引導群眾改造舊城鎮面積5000平方米,引進中國郵美百泉連鎖超市、秦龍家電、供銷超市等商貿集團投資我鎮,成功申報省級生態城鎮,努力打造輻射周邊鄉鎮的區域發展中心,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和承載能力。
實施奶業振興戰略,促進奶業穩步發展
完成羅家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壹期建設項目。投資570萬元建設青貯池3個,儲存玉米稭稈3000立方米,建設帶床全封閉標準化擠奶牛舍3785平方米,擠奶廳、產房、辦公樓等配套車間3000平方米。2010 6月18與佳寶集團簽署合作協議,註冊成立濟南佳寶高官寨現代牧場有限公司,發揮各自優勢,* * *將羅家標準化養殖牧場建設成為省級奶牛科技育種示範基地,確保“山東奶牛第壹鎮”的榮譽。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償還義務教育集資債務247萬元,壹次性解決了2000年機關幹部教師集資。為137民辦教師補繳未繳養老保險93萬,化解2007年前累計債務11.7萬元。完成投資6661萬元,硬化三山、孫六裏、東安、湯頭、胡加安等13個村道路201公裏,投資1 . 5萬元修復鄉鎮道路。投資11.7萬元對新馬河小學、羅家小學、杜家小學進行校舍安全改造,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實施“戶戶通”自來水工程,完成投資95萬元,為火石、姜家、孫劉裏等9個村通自來水,惠及8000余人。
高官寨鎮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壹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辛過程。1966年,在只有壹個紅爐子和幾個木匠的條件下,宣布成立農機廠,拉開了全鎮工業發展的序幕;後來煤礦井、磚瓦、建築、建材、化工、家具等企業相繼建立。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企業結構逐步優化,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形成了煤炭、建材、機械、冶金、乳制品、生物制藥、農產品加工、木材、家具等八大主導產業,有力地促進了全鎮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企業改制,以“退公促民”為發展主線,深化企業改革,創新企業機制,原鎮村集體企業全部改制,激發了經營者的積極性,使企業充滿活力。1994年8月,在章丘市體改委的具體指導下,成立了企業改制領導小組和清產核資領導小組。首先,企業是在農機廠改制的。經過40天的緊張工作,通過了市審計局的審查,並得到了市體改委的批準。以凈資產654.38+0.4萬元轉讓產權,成立了高官寨鎮第壹家有限責任公司——章丘鑄造機械有限公司。隨後,三五二零分廠、加油站、綜合商店、乳品廠、家具廠等鎮村企業以拍賣、出售、產權有償轉讓、租賃等多種經營形式,實現了責、權、利的有效結合,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外出辦礦的高官寨鎮,地處黃河故道,礦產資源匱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明水街道辦事處滕棚村和官莊鄉三趙村先後開發經營了煤礦,鍛煉了壹批人才,積累了壹定的開采經驗。從1998到1999,經過多次考察論證,先後承包了文祖東村和山西和順兩個煤礦,經營情況良好。通過“借雞生蛋,借樓梯上樓”等方式,為煤炭企業跨區域發展走出了壹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