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水晶之都浦江水晶產業崛起的原因

水晶之都浦江水晶產業崛起的原因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深入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村出現了大量剩余勞動力,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但是,早期水晶玻璃工業中低成本的設備和簡單的生產技術和方法,非常適合當時空曠的農村,這是浦江水晶工業興起的經濟背景和必要條件。但浦江水晶的崛起和壯大,光有這些因素是遠遠不夠的。正如1998年帶著技術來到浦江的上海沈師傅所說:我們離開俞宅後,也在江浙其他地方辦了類似的工廠,但都沒起來。浦江大大超出了我們在玉寨覆蓋壹個鄉鎮的初衷,發展成為壹個縣的支柱產業。水晶紮根浦江有壹定的偶然性,但也與其獨特的人文氛圍密切相關。我們可以把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即原料供應市場、加工企業集團和銷售市場。其中存在* * *耦合關系。水晶中小企業對專業生產要素的強烈需求催生了專業要素市場,中小企業生產的特色產品催生了專業產品市場。

浦江水晶的發展和浙江其他很多塊狀經濟壹樣,資源為零。浦江縣及其周邊地區沒有任何水晶玻璃的原料供應資源。目前最優質的原料直接從捷克或奧地利進口,中低檔玻璃毛坯也從千裏之外的河北、天津采購。由於水晶企業對原料的大量需求,水晶原料正在湧入浦江。隨著生產加工企業的增多,原材料專業市場形成。小企業集群的發展為區域專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並使區域專業市場形成規模。在浦江水晶塊狀經濟的形成過程中,水晶中小企業群與原料專業市場的發展是壹種互動、協調發展的關系。可以說,中國最大的水晶原料市場是浦江水晶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它的出現直接影響著浦江水晶產業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地位。如今,浦江在20年內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水晶加工集散地,也是中國最大的原料聚集地,占全國水晶玻璃銷量和產量的60%。整個行業的發展體現了規模經濟,以低成本大規模占領市場。要繼續保持寬松的發展環境,不僅要在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還要創造合適的發展空間。目前,浦江工業園區的建設是促進水晶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建設工業園區可以將分散的企業集中起來,可以產生集聚效應,更有利於企業間的專業分工與合作,促進企業更新設備,提高管理水平,特別是在控制水晶加工原料對環境的汙染方面。同時,工業園區的建設也改善了企業投資環境,有利於招商引資。

拓展水晶銷售市場的最佳途徑是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改進信息交流手段,加強開發中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化建設。比如舉辦中國水晶玻璃博覽會,在互聯網上建立水晶玻璃產品的相關網站,把水晶的銷售推向全世界。政府有意識創造的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活動,可以使企業家及時掌握國內外市場的供求信息。優化企業管理。浦江水晶企業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這就不可避免地決定了其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和管理體制上的不足。企業要真正發展,就要從管理體制改革入手,積極探索科學的企業內部制度和管理模式,借鑒省內其他成功的經濟管理模式。

企業要註重制度和觀念的創新。目前浦江乃至整個水晶玻璃市場的水晶玻璃廠家產品基本壹致。大部分是做磨珠,工藝品之類的,大壹點的只有水晶燈飾。水晶的市場遠不止於此,如開發大型水晶雕塑、水晶裝飾材料等,市場前景良好。水晶的發展必須本著創新的精神,生產新穎獨特的水晶產品,努力擴大水晶市場。

重視人才引進。高科技人才的引進是浦江水晶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雖然浦江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上海玻璃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但真正的專業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產學研發展道路將對提升水晶產業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建立幾個典型的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利用自身在品牌、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與小企業建立緊密或松散的分工合作關系,讓小企業成為龍頭企業的配套廠、外包廠,與龍頭企業形成利益壹致。

我們應該繼續保持技術設計的文化優勢。產品設計仍應依托浦江傳統文化,結合水晶行業固有的藝術文化特色,形成專業、開放、藝術的水晶玻璃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優勢占領市場,打響文化品牌。完善以行業協會為中心的中介機構,成為企業的信息窗口和技術窗口,成為與國際市場溝通的橋梁。為人才、營銷、技術提供壹個交流和獲取信息的平臺,從而提升水晶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藝術水平。加強專業市場的規範化管理,提高專業市場的檔次。目前,浦江水晶產業發展已形成原料和產品銷售兩大專業市場。市場的規範管理將制止無序競爭和競相降價,增強企業主的公平競爭意識和良好信譽,最終促進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提高。行業協會在管理專業市場時要有長遠目標,做好周密規劃,註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理制度。還要註重專業市場建設的水平,用公平和發展的眼光對待每個市場的商家和企業,努力使水晶產業進壹步集聚,進壹步規範發展,發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