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工會作為壹個基層組織,具有多重職能,既作為教師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又努力維護教師的合法權利和民主權利。看其職能,工會的教育職能運用的更為廣泛,因為學校工會的主體是教師,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素質成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學校工會不能簡單地對教師進行壹些素質教育,而應著眼於提高師德師風。下面,筆者談談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壹是重視工會調研,了解師德狀況
長期以來,師德話題壹直是全社會關註和討論的焦點。無論是在電視上、網絡上,還是在報紙上,不時會有校長或老師的醜聞和醜態被曝光:變相虐童的變態女幼師,色迷迷猥褻幼女的不道德男教師,甚至公然與女學生“開房”的“野獸”校長,...特別是近期媒體曝光的壹批校園性侵案件,嚴重損害了人民教師形象和教育形象,給學生身心成長和教育健康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壹時間,社會將“陽光下最亮的老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壹場關於師德的討論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全國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紛紛發表文章,競相轉載跟帖,讓老師們落得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下場。真是尷尬又尷尬的局面。唉,在壹千多萬人的龐大教師隊伍中,難免有少數“敗類”和“壞分子”。我們不能因為這些“老鼠屎”就糟蹋了教育的整鍋粥。老師也是人,人也會有想法:純潔的,骯臟的;有光明的,也有陰暗的...作為教師本身的壹員,可以負責任的說,大部分老師還是不錯的,在教書育人方面還是能做出表率的。他們潛心育人,培養了壹批又壹批優秀人才,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我在這裏說老師的好話,並不是為老師辯護,也不是為老師開脫道德缺失造成的罪行。曾幾何時,師德師風教育不夠重視,師德培訓流於形式。不可否認,師德水平確實良莠不齊。師德缺失已經到了非整頓不可的地步。因為每個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千差萬別的,不是壹個層次的,所以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和作風建設是絕對重要和必要的。因為“刀不磨快,就會生銹;人不學,就該落後。”師德師風要與時俱進,經常學習。師德高尚,才能堅定教育理想,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教育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為了了解師德師風的現狀,基層教育工會凸顯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是教育工會的成員。教育工會充分利用“教代會”的契機,召集工會會員——教師。* * *探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話題,倡導愛崗敬業的新教育理念,通過激烈的辯論和思想交鋒,碰撞出師德師風的火花,有效提高師德師風的整體素質。工會組織還繼續深化實施“面對面、關愛實際、服務基層教職工”活動,進壹步密切與教職工的聯系,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學校排憂解難。師德師風大討論結束後,教育工會對全體師德師風進行問卷調查,與教師談心,采取自評、互評、行政評價等多種有效手段,及時了解壹線師德師風的呼聲、困惑和認識;還有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以及征求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看法和意見。這樣,工會組織通過自評、互評、生物評、社會評等壹系列活動,掌握了關於學校教師“師德師風”的第壹手材料,及時了解教師“師德師風”的動態實時情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二、加強工會監督,明確師德導向。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引導著青年學生的成長。教師承擔著為人師表的社會責任。師德師風決定學風校風,直接影響辦學質量和效益。因此,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大中小學的德育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教育工會組織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積極有效地行使工會的監督教育職能,督促學校做好校務公開工作,及時公開有關師德師風的文件,張貼學習,進壹步提高師德師風。結合教育系統開展的“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制定了“學習廈航,弘揚師德師風,塑造形象”的“163行動”活動方案,讓教師做好讀書筆記,讓每壹位教師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知道教學實踐的底線,自覺規範教學行為。
教師中流行壹句口頭禪:“教書是吃良心的”。所謂“良心”,就是追求壹個好的師德師風。只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堅定的教育信念,熱愛教育,關愛學生,倡導春風的育人之道,才能無愧於我們的“良心”。論語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還是這麽做的。今天的老師們“三省救吾身”嗎?日常教學結束後,我們不妨想壹想,問問自己:“妳自己有沒有遵守師德?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事業?“目前學校裏有極少數教師頭腦靈活,不把教育作為終身事業。對他們來說,工作充其量是解決溫飽問題的謀生手段。對於安排好的教學任務,他們是“天天出家”,業余時間經常搞副業,賺點外快,貼補家用。這樣的老師能說妳有“良心”嗎?這種人簡直就是沒有良心省事的“懶”老師。他自己的工作很輕松,但他的靈魂能放松嗎?壹群孩子因為省事被拋棄了。妳能安心嗎?教師的責任是什麽?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這是負責的方式嗎?愛在哪裏?怎麽能心安理得的面對這群學習知識的孩子?道德心在哪裏?”人在做,天在看!“明知做不到,還堅持,意圖自私,褻瀆神聖的教育事業,危害孩子的未來,真的是更大的罪行。
基於教育“怪”現狀,基層教育工會應積極發揮先進示範作用,樹立師德師風典型,為教師提供清晰的思考道德的學習導向。據此,教育工會可以利用寒暑假開展師德專項培訓,結合全國範圍內的尋找“身邊的張麗麗”、“最美教師”活動,結合教育領域的“我推薦、我評價身邊好人”活動,大力宣傳、樹立身邊優秀教師,積聚教師正能量。為保證師德師風持續、有效、良性發展,家長和社會應通過聘請監督員、公布校長信箱、師德師風監督電話、定期組織教育教學開放日等方式,接受學校和教師的監督。並規範每學年壹次師德師風考核,認真落實職務晉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中的師德“壹票否決制”。對教師體罰、侮辱、侵害學生的行為實行“零容忍”,絕不包庇、包庇、縱容。對行為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教師,壹經查實,依法依規撤銷教師資格,維護教師隊伍的純潔性。
第三,參與工會學習,指導師德建設
師德教育是壹項涉及面廣、層次強的系統工程。工會組織要站在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從自身特點和優勢出發,充分發揮工會的教育職能,規範參加工會的學習制度,為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和建設“四有”隊伍做出貢獻。
師德應該得到發展和提高。首先要轉變觀念,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認真教書。心態決定事業的高度,影響壹個人的成就。我們不妨踏踏實實做壹個“老師”,用自己“別出心裁”的教學方法,把每壹堂課都教好。教育提倡“四十分鐘素質”,壹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如果教師能以百分之百的熱情去完成,就是師德的最好體現,也是對教育的最大貢獻。但現階段,“有償補課”“有償家教”在壹些地方屢禁不止。這種逃課變相賺錢的行為讓家長們深惡痛絕。作為工會組織,要根據新時期的新情況、新問題,從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學習入手,深入基層、深入教師中間,以情感的力量和先進典型的示範,教育引導教師轉變觀念,堅決抵制“有償補課”、“有償家教”,重塑師德新形象,從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素質,保護、調動和發揮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積極性。
其次,還要註重知識的更新,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與時俱進,敢於創新,敢於改革。我校工會充分利用當地土樓文化的獨特優勢,將師德師風學習滲透到教師的教研活動中,通過學校開展“土樓文化進校園”活動,引導師德師風學習與土樓楹聯文化有機結合,使教師受到啟發,陶冶情操。如在加強教師為人師表、清正廉潔、遵守紀律教育方面,我校選擇了“土樓王子”——真誠樓對聯“強化紀律、德才兼備”、“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愁煩惱、家裏不浪費壹金而不愁當官”作為師德學習的地方教材。還以“有空就加油,年少就堅強,老了就堅強,成名不易”的對聯激勵教師們勇敢學習,關心壹切,敢於“成名”,“成家”。有夢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奮鬥。客家先民所做的這副意味深長的對聯警示我們,千萬不要甘於平庸和平庸,而要有壹顆不甘於平庸之師的積極向上的心。"成功的大門永遠向有準備的人敞開。"只有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學習,把“名師”“專家”作為人生的燈塔,才能激勵教師不斷進取,最終實現自己的“名”和“家”。
最後,工會充分發揮教育職能,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重點,對教師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會全面貫徹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導愛國、守法、禮貌、誠信、團結、友善、勤奮、自強、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培養適應現代的。
第四,實施工會維權,構建和諧師德
“和諧是師德的基礎。“教師是創造和諧校園環境的關鍵,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基於以師德建設和諧校園的理念,學校工會應從抓自身建設和督促教育校領導入手,強調校領導要“學高為人師,德高望重為表率”,樹立高尚的師德榜樣。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壹支師德良好的領導班子,就不可能造就壹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更談不上和諧校園的建設。
學校工會正確行使工會法賦予的權利,落實學校教代會章程和實施辦法,從維護教師個人利益出發,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目前教師最關心的是“職稱評聘”和“績效工資再分配”,教師子女在讀書找工作。外教“走讀”現象,急需學校公園裏的休息室...每年都有很多老師提案,聲音很大,涉及面很廣。他們應該統壹在教育聯盟裏。作為基層教育工會,要為教師著想,及時為教師排憂解難,緩解教師心中的郁結,把他們放到不利於師德的位置上,工會除了切實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之外,最有效的就是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激勵機制,推動工會維權機制的落實, 並讓全體教師在“教代會”上審議通過,真正維護教師的既得利益和合法權利,讓“職稱評聘”“績效工資”不再傷害教師那顆經不起折騰的疲憊的心。 老師的心是平靜而順暢的,人是和諧的,不會勾心鬥角,更不會斤斤計較。教師之間的和諧不僅有利於師德師風建設,而且有利於教學工作的良性循環。
因此,學校工會積極發揮維權職能,關心教師。對在師德師風建設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加強宣傳,為廣大教師樹立榜樣,通過示範,激發教師自覺參與師德師風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水平,為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營造優美、和諧、高尚的校園環境。
總之,學校工會要積極發揮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認識,認真實踐,從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入手,立足學校實際,著眼學校未來,積極建設民主和諧的校園文化。我相信師德的天空會越來越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