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抓住學生的心
當壹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去玩具店或雜貨店時,我們發現售貨員的重點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他們知道孩子喜不喜歡直接影響家長的決定。
招生工作很像。家長選學校基本都帶著學生。學生是否喜歡和接受這個學校,對家長來說很重要。現代父母普遍願意尊重學生的意見。
雖然學生喜歡,家長不壹定喜歡,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學生不喜歡,家長肯定不會選擇妳的學校。所以在做招生咨詢或者帶家長參觀學校的時候,如何巧妙地抓住學生的心,需要招生人員開動腦筋。
南京有壹所中等職業學校,要求招生人員第壹眼就記住學生的名字、生日、愛好。多表揚學生,多和他們交流。
免費給學生補課,比如假期組織學生壹起開展活動。許多人為了餵奶而親吻嬰兒。抓住學生的心,這裏強調的是匠心和藝術,要真誠,不要庸俗,不要盲目討好學生,否則容易弄巧成拙
第二,巧妙利用父母的從眾心理
人們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會有從眾心理。哪裏人受歡迎,哪裏人就喜歡去哪裏。雖然這裏有壹些盲目消費,但大多數人認為好的東西總是吸引更多的人。不是物美價廉,就是比較大眾化。總之,有值得買的理由。
在招生的時候,也要巧妙利用家長的從眾心理。比如有的招生人員讓家長咨詢報名的時候,給家長提供咨詢報名的家長名單,讓家長產生從眾心理。
北京有壹所中等職業學校。為了提高報名率和繳費率,他們在招生期間的周六、周日組織家長報名咨詢活動,各招生點的招生人員也相應帶家長參觀學校。
因此,該校很受歡迎。因此,許多猶豫不決的父母可以很快做出決定。
3.營銷中的語言暗示
商界有壹個經典案例:有壹家賣早餐的小店。服務員每次問客人對茶葉蛋的需求,總是習慣性地問:先生,您需要茶葉蛋嗎?有人需要,有人拒絕。
後來有人出招了。當服務員詢問客人的需求時,他用另壹種方式問:先生,您需要壹個茶葉蛋還是兩個茶葉蛋?結果大部分客人都選了壹兩個茶蛋,茶蛋銷量大增。看似簡單的壹句話,裏面卻有很多文章。
第二種提問方式,其實是給客人壹種暗示,他們壹定會接受這種服務或商品,只是在不同的服務方式或商品數量之間進行選擇。
招生是中職學校營銷中最重要的工作,每個環節都需要精雕細刻,招生語言的精心設計更是必不可少。學校在招生時,強調招生老師要熟練運用上面提到的語言暗示原則,如:
希望家長註冊的時候說“我幫妳孩子註冊,還是妳直接去學校註冊?”。
希望家長參觀學校的時候說:妳周六還是周日來學校?或者:妳是自己開車來參觀學校還是跟我們的車壹起來?
當妳想讓父母支付時,問:妳選擇支付方式A還是支付方式B?通過這種改變語言交流的方式,在招生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花錢做事,舍得投錢。
找到合適的信息發布渠道,無論是銷售商品還是推廣服務,都是商家的關鍵環節之壹:如何讓別人了解妳,了解妳提供的服務或商品,從而吸引潛在客戶。
這是商家需要考慮的。說到信息發布,很多人會想到各種媒體的廣告。這是最常見的方法,但如果不仔細考慮,很可能花了錢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中等職業學校在招生過程中,也面臨著如何有效發布信息的問題。無論學校是在本地招生還是在外地招生,如何讓社會和潛在客戶盡快了解招生信息,是壹個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南京某中等職業學校在泰州招生時,采取多渠道發布信息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鑒。
學校的招生老師壹到泰州市,就先在泰州市的壹些主要商業街掛上招生橫幅,告訴大家壹個最簡單的信息,歡迎泰州市的優秀學生報考南京的學校(這種信息發布方式的優點是:速度快,價格低;缺點是:信息量少,範圍小)。
第二步是在當地晚報上登廣告。通過對家長和臺州當地居民的調查發現,當地黨報發行量很大,但人們最喜歡看當地晚報。很快,他們在晚報上做了橫幅廣告,發布了學校的相關信息(優點:信息量大,範圍廣,可信度強;缺點:價格高,針對性差)。
第三步,通過郵局的服務機構向臺州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送商務信函(優點:信息量大,針對性強,價格低;缺點:可信度弱)。
第四步,定期咨詢壹些高檔小區和高檔消費場所(優點:針對性強;缺點:工作量大)。通過這壹系列措施,臺州的招生咨詢量激增,當年的招生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據悉,在中職學校招生信息發布上,分析人士提出了以下建議:信息發布前,應進行統籌規劃,考慮成本、可行性、合理性等多種因素。
要考察信息發布的媒介,媒介發布要兼顧特定群體的針對性;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綜合利用多種信息發布渠道。
5.不要拒絕妳的父母。
商場有壹條金科玉律:第壹,顧客永遠是對的;第二,如果客戶不正確,請參考第壹條。
是指在營銷中,銷售人員不要輕易否定客戶的意見或看法,虛心聽取客戶的意見或建議,然後逐步引導客戶認可自己銷售的商品或服務,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懷疑商品的人通常是購買商品的人,這是營銷中常見的現象。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招生老師向家長介紹學校情況或辦學特色時,個別家長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提出問題,有的直接反對妳,有的會提出壹些不切實際甚至違背教育規律的要求。
比如有的家長認為妳的學費相比其他中職學校太貴,要求更優惠的收費;有的家長,因為學生太嬌生慣養,要求學校給學生分配專門的生活老師,家長出錢。有家長要求學校每周帶學生去吃壹次肯德基。
此時,招生老師該如何處理,直接與家長對立,很容易與家長發生爭執,形成溝通之墻。即使爭論占了上風,家長也不會選擇妳的學校。
如果沒有爭議,父母的話顯然是錯誤的,有些要求甚至更加苛刻無理,顯然難以實現。對於這種情況,專家的建議是:首先,不要急於否定父母的話,而要肯定父母思想中的壹些積極因素。
然後通過和家長交談,了解學生的優缺點和家長送學生上學的目的,幫助家長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最後,逐步將其引入到學校倡導的教育理念中,控制談話的主動權,逐步在家長心中建立起教育權威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