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計劃招生
高中10班450人(其中市區藝體專業30人,縣城藝體專業30人,韓國留學30人)。
初中計劃:4個班160人(面向全市招生,免擇校費,小班教學,雙語,象棋,書畫,禮儀,詩歌班)
第二,優惠政策
1.縣域學生填報第五中學,第壹批城鎮學生填報第五中學,並被錄取的考生:第壹中學壹次性獎勵654.38+0萬元(含三年學費);壹中擇校線、三中合並線壹次性獎勵5000元(含三年學費)。以上學生均就讀於縣實驗班(培正班)。小班教學,封閉式管理,最好的老師。
2.對縣區內品學兼優家庭貧困學生實行四免(被褥、住宿、校服、學費)壹補(生活補助)政策。
3.800元獎勵給那些通過學校專業加試,第壹誌願第二批次進入五中,成績達到壹本線,被學校錄取的藝術體育特長生。在免除擇校費1萬元的基礎上,特長生成績不得低於高中最低控制分數線。
第三,素質教育碩果累累,百年名校新篇章。
幾年來,徐州市多次進行統考和質檢。這所學校的高三矯正班很多學生都進了全市500強。在高三的質量檢查中,只有壹中和五中拿到了學生成績的前20名。2010,培訓班第壹次高考成績顯著,90%以上的學生過了二年級。王曉聰(初中高中就讀於五中)以全省前50名的成績考入南大,劉恒同時被美國三所名校錄取。近幾年高考捷報頻傳,二版人數穩定在100以上。學校的初中教學成績有了長足的進步。2010中考在2009年大幅增長的基礎上,再次前進了10個名額,超越多所熱點學校,進入全市優秀初中行列。
l 2009年4月,在江蘇省學業水平考試中,該校高二壹次性通過率(95%)和四年在校人數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該校4年改錯班率為13.33%,僅次於徐州壹中的16.39%。
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彭銳參加了江蘇省高考美術專業統考,獲得徐州市第壹名。
2010年3月江蘇省學業水平考試中,該校學生的A率和合格率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4年改錯班率與徐州壹中持平。
l學校有五個專業工作室,四個音樂教室,壹個書法教室。常年聘請南京藝術學院、徐州師範大學老師進行專業輔導。近幾年美術、音樂、書法專業學生參加江蘇省高考統考,通過率100%。
徐州五中江蘇三星級高中。
現在,她以花園般的校園風光,熱情敬業的教師,民族特色的素質教育,抓住發展機遇,歡迎立誌做人,務實的學生。
走進徐州五中,有十塊帥氣的石頭,上面刻著“念奴嬌赤壁懷古”四個字,意味深長,氣勢磅礴。左手邊“優雅的琴湖建築群”熠熠生輝。花園般的風景,濃郁的民族風格,彰顯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基因。亭臺樓閣,碑廊小橋流水,竹林綠杉,都在這裏,涼風習習,豁達動人;徜徉其中,窺視經典以資反思,追憶古人以資今人借鑒。書的聲音在我的耳朵裏很響,我的眼睛裏充滿了水。這些都讓人陶冶性情,陶冶修養,讓人睿智睿智。五中融入了幾千年的文化。她在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在素質教育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曙光初現,傲雀巍然,徐州五中將在新世紀揚帆遠航,再創輝煌!徐州五中創辦於1905。壹百年過去了,五個名字都變了。1953,名為江蘇省徐州五中;2003年更名為省三星級普通高中。人民音樂家凱爾,解放軍第壹炮兵司令員朱銳將軍,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胡秀英女士等都是從徐州五中走出的。
2011的畢業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張天宇、張顯鵬等人相繼進入徐州市重點高中。《左傳》有雲:“有大德,其次有功,其次有見。”簡稱“李三”,從道德標準、建功立業、著書立說三個層面談成功,儒家稱之為“三仙”。徐州五中的“李三橋”體現了學校希望所有學生都取得進步,成為有前途的人的殷切願望。徐州五中雖然經濟不寬裕,但為了實現“以人為本,弘揚扶貧助學精神”;盡壹切努力支持和培養國家的人才,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獎勵生活困難的優秀學生。2009年,* * * 52名學生獲得“品學兼優獎學金”,總獎金77萬元。(此段摘自官網,徐州五中)
徐州第五中學創建於1905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徐州最長的完全中學。她的前身是壹所教會學校,即私立培新書院,後改名培新中學、培正中學。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定名為山東省徐州第五中學。1953年,徐州劃歸江蘇省,更名為徐州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