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小南嶽景區簡介

小南嶽景區簡介

山頂上是漢代修建的南越寺(俗稱南越寺),碑文現為趙樸初題寫。其西門建築保留了石刻“漢高祖璽”四個大字,東門建築為阿明朝建築,正門“小南嶽”題詞為於右任所書。寺內有前殿、後殿、三宮和觀音殿。主要景點有南嶽天池、石心崖、旗桿夾、左慈洞、珍珠湖、大風洞、小風洞、九崖古楓、烈士陵園等。南嶽被稱為“皖西名山”,位於霍山縣城南2.5公裏,海拔405米。丁嶽占地面積約1815平方米。相傳漢武帝登高大典時封此山為名。今天,寺西門有四個大字:“漢風”。。這座山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長3000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緩,山峰東西兩側向南延伸。南嶽,原名天柱山,又名霍山、恒山,現代又稱小南嶽。

南嶽四面環山,壹峰突起。如果住在青田,也叫天柱山。晚唐詩人皮日休在皖西漫遊時,寫下了著名的《南獄賦》,說“北與地之角,勢與天之和”,“有水如脈,有石如骨,有窪如腹,有谷如結”,並對山水洞天作了細致的描寫。山頂上的袁嶽廟、萬卷殿等古建築。萬卷堂;相傳是宋代狀元屍佼的哥哥中考前讀書的地方。迄今為止,該網站仍然存在。磚木結構小瓦廟16座,重建於1937年。正殿是國民黨著名書法家甘信托先生題寫的“小南嶽”牌匾。飼料旁有壹池,大口清澈,俗稱“南嶽天池”,曾是“霍山八景”之首。相傳池下有泉眼,與東海相通,壹龍臥池而不見。曾有古詩曰:“南嶽山頂水逢天,芙蓉倒插芙蓉。不知被漢武封後能否滋潤山前田地。”山南的懸崖上有大大小小兩條風洞,可以幫助石頭爬上洞口。這個大洞可以容納數千人坐臥其中。小洞外窄內寬,像個曲室,又像個復合室,透過光線能達到好幾重。

洞西北上方,有旗桿夾、白虎巖、試心巖等怪石。其中,核心巖石向外延伸約三米,面向深淵,非常陡峭。傳說有邪念的人不敢上船。有詩日:“風洞飄谷低,程心巖色猶迷,松綠葬唐棕,野草荒丘失。”山北的山谷裏有壹個石洞,叫“石窗洞”。相傳漢末左隱居於此。洞旁有壹深潭,名曰日龍樹。古詩雲:“關禪主題猶存嶽附近,前山淩波,壹路有強梯。龍遊池中去方靜,風高古洞迷。突然,我懷疑左方圓還在這中間的樓裏。”生動地描繪了南嶽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這座山的東坡有數百級臺階,通向山頂。我看見東、南、西三面都是山,壹望無際;向北望去,碧水如綠,蜿蜒向東;霍山古城和新城盡收眼底。身臨其境,冬聽山泉叮,西看風景,沁人心脾。

據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山》所載,“大山小丘,霍。”“霍山是南嶽。”前壹句話的意思是:群山環抱,是霍的意思。後世《史記》中對“霍山”的解讀,大多沿用了《爾雅》的解讀。而且是壹致公認的“霍山”,除了山西霍州附近有座山叫霍山,就是皖西的霍山。現代大多數權威辭書在解釋“霍山”時,也引用了上述兩條註釋。所以南嶽又叫霍山。但是現在霍山已經不是指嶽山或者其他山了,而是指行政區域內的霍山縣。

明末清初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在《卷二十六》中關於霍山的記載:“霍山,在五裏縣以南,原名天柱山,亦稱南嶽,亦稱恒山。文帝分淮南為衡山國,故名。..... "天庭“黃帝封五嶽,南嶽恒山最遠,錢月為副。舜首航南嶽,即霍山。漢武考蔔以霍山為南嶽,故供奉其神。”因此,南嶽又稱恒山。根據民間傳說,南嶽山從縣城看起來像壹個“天平”,可能有壹定的道理。

小南嶽景區可謂融雄、險、美、奇、巧、玄於壹爐,集山、湖、園、村、寺、洞、塘、松、竹於壹體,大自然的大師們的巧奪天工,使其美輪美奐,別具壹格。整個景區峰巒起伏,青山如花,山谷碧綠,古寺幽靜,陡壁倒伏,林間翠竹,果香四溢,鳥語花香,懸崖玉雨,湖光山色,風清霧潤,向人們充分展示了她的美麗姿態,吸引了無數遊客為之傾倒。

走上寬敞幹凈的柏油路,不到兩公裏的路程內就有花園般的南嶽山莊、神奇的九枝古楓、莊嚴的烈士陵園、風景如畫的珍珠湖、古樸典雅的天王廟等景點供遊客觀賞。從土地塘沿著南嶽東側的土路上山,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到達百步。途中步雲亭,人山人海,可供遊客休憩俯瞰古城,還有龍井泉水供遊客品嘗。如果從土地塘沿著柏油路繼續向南,可以到達南嶽山南大門,沿途還有神秘的南嶽石佛和二仙石供遊客參觀。從南嶽山南側,可以沿著石階爬上樓梯。首先可以看到南嶽高聳的仿古牌坊門。大約走了700步,就可以到達青龍穴。青龍點有壹個六角形仿古亭,不僅供遊客休息,也是近距離觀賞南嶽雄姿的最佳場所。然後走過300步,穿過旗桿夾,即到達100步;300米臺階途中,有“三蟾打坐”和“龜探海”供遊客揣摩和了解,有試崖供遊客探索和探險;在幾百級臺階之前,妳可以沿著臺階西側崎嶇的小路看壹眼風洞的風景。爬百步進東門樓有無頭石龜、南嶽天池、功德碑、重修南嶽廟碑、碑文、南嶽廟、電視塔、八仙檀香。走出西門樓,壹段平地就是白虎崖,沿著西門樓樓下的竹園小路可以到達壹個小風洞。從西門樓往北,穿過後山壹條崎嶇的小路,再穿過荊棘,就可以到達石窗洞,如果從李佳原的村組往南走就更方便了。

逛完景區所有景點,登上南嶽山頂,感覺非同壹般,如入仙境之感。放眼望去,南方群山蒼翠,群峰浩瀚,如浩瀚煙雲,朱家寨、獅子山、桃花寨近在咫尺。在北部,妳可以看到楚天、古城和新城。壹彎腰,水就像白練壹樣飄走了,田野如畫,池塘水庫如鏡。東指山之獨立側,山蹲如獸;西邊竹海松嶺懸,很有詩意;十八羅漢山,據說是供奉南嶽的十八羅漢,在東北和西北兩側壹字排開,別具壹格。它如畫的風景真的很美。

1987年,經省政府批準,小南嶽風景區正式成立,成為全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3小南嶽森林公園經省林業廳批準成立,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小南嶽景區”東起曹家沖,南至茅嶺角,西至山河窪,北至烈士陵園,占地4.5平方公裏。從縣城主幹道中興路往南再沿穿仙路,或者從縣城西邊的恒山路往南再沿柏油路,也可以進入景區。景區內有壹條橫貫南北的寬敞柏油路,轎車、面包車可直達南嶽東西兩側的山上。可以從南嶽東側的山路或者南側新鋪的石階到達山頂。南嶽是小南嶽景區的核心和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