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快樂蝸牛中學教案

快樂蝸牛中學教案

作為壹名專門教人解惑的人民教師,經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麽,妳學過教案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快樂蝸牛中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快樂蝸牛中學教案1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會唱歌。

2.感受3/4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蝸牛無憂無慮的愜意心情。

3.了解更多蝸牛殼的神奇功能。

要準備的活動

1,歌曲CD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先出示蝸牛的圖片,引出歌名。

老師:快樂的小蝸牛,背著他的房子旅行。妳想成為這只快樂的小蝸牛嗎?

老師:我們來學壹首關於小蝸牛的歌。名字叫快樂小蝸牛。仔細聽聽這首歌裏小蝸牛是怎麽唱的。

第二,欣賞歌曲。

1,老師唱歌。

師:歌裏唱的是什麽樣的小蝸牛?蝸牛想做什麽?

2.第二次欣賞這首歌。

老師:蝸居有什麽好處?

3.第三次欣賞這首歌。

小蝸牛有壹個神奇的後殼,就像房子壹樣。它不怕風吹雨打。它可以到處旅行,多麽無憂無慮。

第三,孩子學唱歌。

1,小朋友根據歌會拍手,感受歌曲。

2、孩子跟著唱,重點唱輕松的情緒。

第四,分組演唱和表演歌曲。

快樂蝸牛2班教案的設計理念;

這首歌節奏輕快,歌詞有故事,主角是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能很快引起小朋友的濃厚興趣。於是,我按照導員的要求,設計了這個活動,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旨在讓孩子們感受到微弱的3/4拍,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和輕盈的動作唱出蝸牛無憂無慮的愜意心情。

活動目標:

1,學習三拍子唱歌,初步感受四三拍的節奏特點。

2.能夠創造性地表達歌曲所表達的場景。

3.感受旋律的氛圍,和同伴壹起參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我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歌和演奏中感到快樂。

5.培養孩子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歌詞圖集,蝸牛圖片

2、滾筒側

3.壹架鋼琴

活動流程:

1,小朋友們,先哼哼再唱。

2.介紹:今天壹班來了壹位小客人,我們把他請出來吧。哦,小客人有點害羞,我們要大聲喊出來。聽老師喊,小蝸牛。請小朋友壹起學喊小蝸牛。

3.展示真實的蝸牛圖片,引導孩子觀察小蝸牛的形狀特征,激發孩子對小蝸牛的興趣。

(1)蝸牛長什麽樣?

(2)小蝸牛爬上去是什麽感覺?它的表情是什麽樣的?哪個孩子來描述壹下?(引導孩子用肢體或語言表達自己)

4.欣賞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節奏特征。播放歌曲《我是壹只快樂的小蝸牛》,引導孩子完整地欣賞歌曲。老師和孩子們壹邊聽著歌壹邊打著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5、出示歌詞圖,老師完整教唱,(教唱時註意三拍誇張表現的特點)

逐句教唱,和孩子討論如何用動作表達每壹句。和孩子壹起教唱三四遍。

6.讓孩子戴上蝸牛頭飾,用音樂表演歌曲。

7.老師總結:好可愛的小蝸牛!它跳得很好。美麗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們壹起去旅行吧。伴隨著《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音樂伴奏,帶著孩子們走出活動室。

活動擴展:

引導幼兒以自然的角度觀察小蝸牛,進壹步了解小蝸牛的特征和習性。

活動反映:

我覺得我設計的活動比較適合我班孩子的特點,但是由於我經驗不足,各方面考慮不當,活動中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和孩子很好的溝通,活動中出現了很多失誤,比如孩子對歌曲不熟悉,身體沒有很好的動起來,有的孩子動起來不唱歌。我覺得還是我自己缺乏引導。有的孩子上課心不在焉,沒有良好及時的個別教育。導的實際拓展不夠,沒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好在孩子們對這次教學活動的內容選擇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後面的內容。讓他們變成小蝸牛壹起行動。他們很開心,覺得自己的努力在壹定程度上得到了回報。但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必須認真準備每壹次教學活動,準備好每壹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只要我努力,很多問題都可以考慮,及時采取措施。我相信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快樂蝸牛中學課堂教案3活動目標

1。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理解並拍攝3/4拍的節奏特點。

2。能以跳躍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創造性地表現歌曲所表達的場景。

要準備的活動

1。圖片:蝸牛

2。頭飾:蝸牛

3。音樂帶

活動過程

首先,謎語介紹

走路的時候千萬不要回頭,背著房子去旅行。伸出兩只小犄角,邊走邊看。(蝸牛)

二、觀察小蝸牛的形狀特征,激發孩子對小蝸牛的興趣。

1。展示真實蝸牛的圖片

2。問個問題

(1)蝸牛長什麽樣?

(2)蝸牛通常做什麽?

(3)小蝸牛爬上去是什麽感覺?它的表情是什麽樣的?哪個孩子來描述壹下?

(引導孩子用肢體或語言表達自己)

三、欣賞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節奏特點。

1。放《我是快樂的小蝸牛》這首歌。

引導孩子完全享受歌曲,老師和孩子壹邊聽著歌曲壹邊打著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

2。提問:

(1)妳聽完這首歌有什麽感受?

(2)教師通過語言或肢體動作引導幼兒表現出三拍的節奏特征。

第四,重新欣賞歌曲,學習演唱。

1。欣賞第二首歌,孩子們根據音樂節奏學習歌詞。

問題:妳在歌曲中聽到了什麽?說說妳覺得哪些歌詞最有意思?妳喜歡哪首歌詞?

並且試著唱出來或者用行動表達出來。

2。老師根據孩子們喜歡的歌詞將他們分組,老師邊彈邊唱,孩子們試著跟著音樂壹起唱。

老師表揚並糾正了唱歌中的錯誤。)

第五,用不同的形式演唱來表達歌曲。

1。引導孩子以男女對唱的形式練習唱歌。

2。鼓勵孩子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創造性的動作去演唱。

3。老師和孩子* * *決定了表演和練習的動作。

六、請戴上蝸牛頭飾,隨音樂表演歌曲。

老師總結:好可愛的小蝸牛!它跳得很好。美麗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們壹起去旅行吧。

伴隨著《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音樂伴奏,帶著孩子們走出活動室。

快樂蝸牛中班教案4活動目標:

1.觀察蝸牛,用生動的文字概括蝸牛的形狀和特點。

2.初步感知不同姿勢的蝸牛,大膽展示。

3.體驗做螺螄的快樂,萌發關心和愛護螺螄的感情。

4.引導孩子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孩子大膽創新的能力。

5.培養孩子的鑒賞能力。

活動準備:

壹只活蝸牛,享受作品,橡皮泥,蝸牛,扭桿等。

活動流程:

壹.觀察活動

1,老師和小朋友壹起養小蝸牛,引導小朋友觀察小蝸牛,用文字總結蝸牛的形狀和特點。

老師:蝸牛上有什麽?

老師:這只蝸牛還有什麽?

老師:蝸牛的小眼睛在哪裏?

老師:蝸牛的小眼睛在它的觸角上。

2.欣賞蝸牛的不同姿勢

老師:看這只蝸牛在做什麽。

老師:它在做什麽?

第二,壹邊教孩子做手工,壹邊講故事。

1,那天在壹片綠色的草地上,小白兔看到了壹座圓形的房子。圓形的房子有壹種像纏繞的線球壹樣的圖案,非常漂亮。

操作:取壹只蝸牛或螺絲釘。

2、小白兔蹲在那裏靜靜的看著,看著,嘿!長長的脖子和圓圓的腦袋從房子裏伸出來,像壹團線。

操作:用橡皮泥做壹個身體。壹端是圓的,另壹端是尖的。

3.有壹雙大眼睛,壹張小嘴,頭上有兩條長長的觸須。哦,原來是壹只小蝸牛。

操作:用扭桿做觸角和表情。

第三,啟發孩子想象蝸牛家庭,做出不同的手勢。

老師:孩子們,妳們家有誰?

老師:那妳再想想,誰會在蝸牛的屋子裏?

老師:蝸牛壹家是怎麽玩遊戲的?

第四,作品欣賞

老師:請告訴我,妳認為哪只蝸牛最漂亮?

活動反映:

開放式教學可以讓孩子自由活動。首先,他們很快樂。第二,他們是認真的。第三,他們在不會的時候想請教老師。效果很明顯。妳可以看看世界第壹強國美國的課堂記錄,他們就是這麽問幼兒的。他們以孩子敢於提問為出發點,以孩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為終點,方法的核心是讓孩子自由活動。

活動更多的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

快樂蝸牛中學課堂教案5活動目標

1,了解磁鐵能吸引鐵制品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利用磁鐵的特性對物品進行分類,並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發現的東西。

3.對研究磁鐵的秘密感興趣,體驗嘗試的快樂。

4.能夠用清晰的語言講述妳的觀察和發現。

5、能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壹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欲望。

要準備的活動

1,磁鐵;每個孩子有兩個小相框和壹個大相框。大框架裏放滿了回形針、鐵絲、釘子等鐵制品,塑料勺子、積木、雪花、紐扣、壹角硬幣等非鐵制品。

2.白紙,帶回形針的立體兔子,兩筐雪花。

3.每人壹張記錄單。

4.這兩種材料各壹毛錢。

活動過程

1,遊戲“兔子跳舞”,引起孩子的興趣。

“小朋友,為什麽能看到兔子跳舞?”老師把立體兔放在白紙下面,來回移動,讓立體兔跳舞。“哦,兔子的底部有壹個回形針。是磁鐵讓兔子跳舞。妳這麽聰明,能發現。”"然後請想壹想磁鐵能吸引什麽."2、幼兒操作練習,自主探索磁鐵吸引鐵的特性。

(1)“小朋友,老師給妳們每人壹包各種各樣的物品,請猜壹猜,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鐵吸引?什麽東西不能被磁鐵吸引?如果妳認為妳能被磁鐵吸引,妳可以在“猜想”壹欄打“√”,如果妳不能被磁鐵吸引,妳可以在“猜想”壹欄打“√”。現在就開始吧。”(2)“好吧,現在請妳試壹試,看看妳是否猜對了。做實驗時,能被磁鐵吸引的在“驗證”欄打“√”,不能被磁鐵吸引的在“驗證”欄打“╳'”。

讓孩子們互相檢查結果並交流他們的發現:磁鐵能吸引什麽?哪些物品不能吸起來?磁鐵為什麽能吸住大頭針、回形針、鐵絲、釘子?

總結:磁鐵可以吸鐵絲、回形針……因為都是鐵做的,吸不了木塊、紐扣、雪花。因為不是鐵做的,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絲、釘子等鐵制品。他們是鐵吸收的專家。

孩子們,看壹看。老師,這裏有兩個不同的壹角硬幣。我們壹起來試試哪壹個可以被磁鐵吸引。哪個不能。"引導孩子發現兩種硬幣的不同材料. "原來吸上去的硬幣是鐵鈷鎳的,吸不上去的是鋁的。" 3.引導孩子在周圍環境中尋找鐵制品,鞏固對磁鐵的認識。

(1)“妳想知道磁鐵還能吸收什麽嗎?請用磁鐵吸教室裏的其他東西。”互相分享他們的發現。

(2)“妳在哪裏找到磁鐵的?”門吸、衣櫃門、媽媽包上的按扣等。,加深對磁鐵的理解。

4.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孩子用磁鐵解決實際問題。

遊戲情境:“今天早上老師準備的回形針不小心掉進了雪花盒裏。請幫助老師找到回形針。看誰找的快,找的多。”組織孩子分組獨立玩耍,找回形針。

引導孩子交流,想辦法辨別針頭,多打幾次。

總結:“有的孩子很聰明,他通過轉動磁鐵吸引了很多回形針。”老師又示範了壹遍。加深對磁鐵用途的理解

教學反思

課前1的介紹太直接,不貼近生活。

教具太少,沒有掛圖。

師生互動太少,課堂上要穿插各種遊戲。

快樂蝸牛中學課堂教案6活動目標

1.了解並拍攝3/4拍的節奏特點。

2.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旋律,學習唱歌。

3.了解蝸牛的特性,體驗它們的快樂感受。

要準備的活動

鼓,蝸牛PPT,美景背景,蝸牛屋等圖片。

活動過程

壹、了解弱3/4節奏的特點

1.聽著,孩子們,這是什麽聲音?(擊鼓,咚,咚,咚,咚四次)

那我們壹起學吧。(擊鼓並說“咚,咚,咚,咚,咚,咚”)

現在老師要敲出兩種不同的鼓。聽著,有什麽區別嗎?第壹種:敲,敲四下,第二種:敲,敲四下。

4.告訴我,有什麽不同?(小朋友隨口答)

5.第壹鼓聲壹樣,鼓(和說),第二鼓聲強弱,鼓和說,強弱。那麽我們把這種第壹拍是強拍,後面兩拍是弱拍的節奏叫做弱三拍。那我們壹起來學習吧,伸出我們的小手,和他們壹起拍手。

6.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發出微弱的聲音?妳告訴我。讓我們學習。

7.那麽今天我們就用這種微弱的聲音學壹首歌。

第二,學會唱歌

1.在學歌之前,我們先認識壹個好朋友。看啊!他是誰?(展示PPT)(蝸牛)

2.那只小蝸牛長什麽樣?

哦,蝸牛背上有壹個圓殼,那這個殼有什麽用呢?這個殼就像房子壹樣,可以藏在裏面,很安全。我是壹只快樂的小蝸牛,喲喲,背著我的房子旅行,喲喲。(展示圖片,貼在紙板上)

4.它頭上有什麽?(天線)

那我們就給他起個好聽的詞,叫小喇叭。

6.好,現在伸出妳的兩個小手指,做小蝸牛的小犄角。伸出兩只小喇叭,壹邊走壹邊喲喲。呦呦(展示圖片)

7.小蝸牛開心的時候會唱歌。它唱道:咿呀但是喲,咿呀但是喲。讓我們學習。

8.小蝸牛唱得那麽開心,會轉身嗎?(否)

9.小蝸牛說,我從不回頭。

10.老師現在已經把我們剛才說的編成了壹首童謠。看,指著地圖讀兒歌,讓孩子壹起讀。我是壹只快樂的小蝸牛。。。)

11.現在讓我們用三倍的時間讀這首帶有來年節奏的兒歌,跟著老師讀。(邊打鼓邊看書)

12.老師把這首兒歌編成了壹首好聽的歌,叫快樂小蝸牛。聽:開始唱歌,敲鼓。

13.妳喜歡哪句話?讓我們學習。(鋼琴伴奏,打鼓)

14.現在老師彈鋼琴,老師大聲唱,妳小聲唱。(彈鋼琴和打鼓)

15.現在老師輕聲唱,妳大聲唱。(彈鋼琴和打鼓)

第三,有趣的演唱和表演

1.(展示ppt)現在老師有三只蝸牛,壹只蝸牛媽媽和兩只蝸牛寶寶。蝸牛媽媽那麽大,應該怎麽走?老師大聲地敲著鼓。那只小蝸牛那麽小,走路怎麽樣?(輕輕地走)所以小蝸牛悄悄地走。所以三只蝸牛走路的聲音應該是咚——沒有聲音(邊敲鼓邊解釋,第壹拍敲鼓,不敲兩三拍,把前壹拍的動作延長到兩拍)

2.讓我們學學三只蝸牛壹起走的聲音,伸出手來拍手練習“咚——”的節奏。第壹次拍手和最後兩次拍手會繼續拍手後的拉伸動作。要求老師安排擊鼓。

3.練習結束後,讓孩子邊唱邊拍手,然後拍腿。老師和孩子壹起拍手唱歌,要求壹個老師打鼓,壹個老師彈琴。

4.現在,我邀請小朋友做遊戲,邀請5個小朋友按照咚咚咚的節奏打鼓,其他小朋友會唱小蝸牛的歌。請輕輕擡起小椅子讓大家坐,然後給每個孩子壹個鼓和壹根棍子。老師說孩子們開始打鼓,老師用鈴鼓穩定節奏。其他孩子大聲唱歌。

5.現在我是蝸牛媽媽,蝸牛媽媽要帶著她的寶寶們出去旅行了。誰想成為壹只小蝸牛?(點5,10,全班都上去備用教室。)

6.隊列排好之後,老師做前面三拍節奏左右的動作,後面孩子學著做,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想到的三排節奏動作。要求壹邊做動作壹邊大聲唱歌,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也壹起大聲唱歌。要求壹個老師彈鋼琴,壹個老師打鼓。

快樂蝸牛中班教案7活動目標:

培養觀察力,嘗試各種造型方法,挖掘創作潛力。

理解和領悟裝飾畫的藝術美。

能夠呈現自己的作品,欣賞別人的作品。

引導孩子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孩子大膽創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體驗準備:觀察蝸牛的外貌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環境布置: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兒童觀察記錄。

3.材料:水彩筆、油畫棒、線描筆、裝飾畫。

4.視聽設備:投影儀。

活動流程:

導入:

上課前在幼兒園找壹群大小不壹、顏色各異的蝸牛,組成蝸牛家庭。

(兒童)讓孩子在課堂上通過投影儀放大觀看和欣賞蝸牛的家庭。

知識點:

1,提問,引發孩子探究蝸牛的生活習性和簡單的生物學知識。軟體動物,吃植物葉子,會傷害農作物和花卉,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2.觀察蝸牛的爬行動態,想想他們家在做什麽。喚起情緒。螺旋形的外殼,半透明柔軟的身體上有花紋,兩條觸須非常靈活。

3.妳能想象蝸牛壹家嗎?他們在做什麽?構思壹幅可愛的“蝸牛壹家”的畫,互相交流他們的故事。)

建模性能:

1,欣賞壹些兒童裝飾畫。妳知道什麽是裝飾畫嗎?(幼兒總結裝飾畫的特點:誇張、變形、想象、設計圖案。)

2.通過裝飾畫創造壹個“蝸牛家庭”。妳如何裝飾這幅畫?(構圖小技巧:大小,密度,遮擋。模式提示:發現課堂上和身邊的各種模式。)

3、工作要求:自己選彩筆,油畫棒,線描都可以。

加深漸變:能不能註意壹下整個畫面的色調?

教學評估:

1,小朋友自我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

2.孩子互相評價,表揚他。

3.老師評價孩子的作品。

教學反思:

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用投影儀展示幼兒熟悉的蝸牛,幼兒對放大的蝸牛很感興趣,加強了對蝸牛的仔細觀察,激起了幼兒主動討論和自主探索的欲望。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的聯想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鍛煉,創作出了不同的作品。他們自由設計色彩圖案,色彩誇張,畫面精美。作為藝術領域的藝術教育活動,我們提倡自由表達和個性展示。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受他們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在評價兒童藝術活動時,我們不應過分強調作品的完成,而應關註活動的過程。要看到孩子情緒和表現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孩子個性化、創造性的表達,在藝術園地裏展示每個孩子的作品,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註重主體參與的個性化評價方式,有利於孩子學習自尊和尊重他人。

快樂蝸牛中班教案8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蝸牛》是壹首節奏明快,曲調歡快的兒歌。旋律親切流暢,歌詞幽默風趣,3/4拍的節奏,連貫的旋律,表達了小蝸牛自由旅行的快樂心情,展現了小蝸牛雖小卻胸懷大誌,不怕困難去旅行的開朗樂觀的心態。中產階級的孩子大多有旅行經歷,對蝸牛也有壹定的了解,對小蝸牛在旅途中遇到的艱難困苦也能感同身受。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通過模仿蝸牛的行進來感受蝸牛的自信、快樂和力量,更好地用聲音、動作、表情來表達對歌曲的感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曲調,能以自然的嗓音唱出3/4拍的“弱力”特點。

用跳躍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可以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內容,用動作和聲音表達自己的感情。

3學習樂觀開朗,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小蝸牛圖片,兒童素質拓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壹、讓孩子猜謎語,練習發聲,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1秀謎語:走路絕不回頭,背著房子去旅行。頭上長著兩只小犄角,邊走邊看。問題:這是什麽小動物?用圖片引導孩子認識小蝸牛。

2.引導幼兒練習發聲:創設“小蝸牛擺動”的情境,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抱著壹個蝸牛娃娃,用搖擺的手勢繞著1圈搖擺,唱壹句“咿呀呀喲,咿呀呀喲”,旋律依次從C升到E。

三、唱歌,引導孩子感受歌曲的旋律,學會唱歌,學會歌詞。

1問題:聽到這首歌有什麽感受?為什麽這是壹只快樂的小蝸牛?引導孩子了解小蝸牛獨自旅行的品質,不怕困難,堅強樂觀。

讓孩子根據琴聲學習歌詞,重點是“咿呀呀喲,咿呀呀喲”,感受音樂歡快悠揚的特點。

三、播放歌曲《快樂的小蝸牛》引導孩子學習唱歌,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3/4拍的特點,鼓勵孩子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1引導孩子感受歌曲的快樂和3/4拍“弱力度”的節奏特點。

請用拍手拍腿、拍手拍肩的方式來表現三拍子的節奏。

引導孩子在歌曲中進壹步感受小蝸牛旅行的快樂,鼓勵孩子用跳躍連貫的聲音唱歌。問題:當這只蝸牛唱“余渺”時,它似乎在做什麽?我該怎麽唱才能表達小蝸牛快樂的樣子?

引導孩子完整的唱歌,表達蝸牛旅行時的快樂心情。

總結:小蝸牛克服了山高、路長、風吹雨打的困難,悠閑地旅行著,感覺很幸福,很興奮。

第四,請孩子用琴聲唱歌,創造性地用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鼓勵孩子學習蝸牛無所畏懼、開朗樂觀的品質。

1問題:小蝸牛怎麽爬?可以用什麽來代表它的小犄角和房子?如果妳是壹只蝸牛,妳會怎樣看起來快樂?

用多變的肢體動作啟發孩子創造性表達。

引導孩子分組或男女聲合唱,進壹步體驗小蝸牛勇敢樂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