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等問題來和父母開始對話。
?如果妳和家長的第壹次談話是討論妳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擔憂,妳面臨的挑戰和障礙可能會非常大。相反,妳可以嘗試在學期開始時聯系這些學生的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讓他們知道妳會希望與他們合作,幫助他們的孩子取得成功。這樣,當學生有健康問題的擔憂時,妳會慶幸自己做到了這壹點。
2.不要單獨行動
當妳註意到妳的壹個學生可能有潛在的心理健康障礙時,妳最好聯系妳學校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專業人士。他們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知道如何在學校裏幫助這些學生和家長(比如學生問題篩查、咨詢、危機幹預的流程)。除此之外,還可以聯系有經驗的班主任,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樣妳就可以選擇最好的方式和家長分享妳對孩子心理問題的擔憂,並確認可利用的資源和下壹步可以做的事情。
3.不要做最壞的打算。
?當妳和父母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時,不要以為妳和父母是對立的關系。大多數家長都會感謝老師基於事實分享信息,客觀準確的描述很重要。(比如他有xx行為,就會對他產生xx影響,對同學產生xx影響)。而且有些家長在老師提出來之前可能會有這樣的擔心,但是又不敢和家長討論。老師主動提及孩子的心理問題,可以讓家長的擔憂成為壹個可以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第二,選擇合適的聯系方式
?每個家庭都是獨壹無二的。以下是使用不同聯系方式的壹些建議:
1.使用微信或其他文字聯系方式時:
1)用父母熟悉且能讀懂的語言接受信息。如果有些父母不識字(比如爺爺奶奶),可以考慮發語音信息。
2)信息盡量簡潔。過長的信息會妨礙閱讀。
2.使用電話聯系時:
1)正面電話比負面電話多。即使您打電話的目的是分享您的擔憂,您也應該對您的孩子做出積極的陳述。重申三個“不要”中的第壹個,只有當孩子有問題時,才第壹次嘗試避免聯系父母。
2)邀請家長分享他們的擔憂。
3)分享前要征得他們的同意,讓他們有時間回應妳說的話,並討論決定解決方案。
4)盡量使用積極的傾聽策略,比如在家長對妳的話的回應中重復妳認為重要的信息,確保妳聽到的信息是準確的。
第三,註意家長會或面對面的談話:
1)和打電話壹樣,要平衡好正反信息的比例。
2)多列舉這個孩子積極的壹面,而不是問題,為孩子的成長發掘更多的資源。
3)如果可能的話,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父母交談或安排時間進行後續談話。
第四,建設性的談話
當然,建設性的對話並不簡單。以下是壹些建議,可能有助於妳與父母溝通:
1.表達同情
?在父母願意聽妳描述妳觀察到的問題後,邀請父母分享他們在家裏觀察到的孩子的行為,以及他們過去采取了什麽措施來解決他們觀察到的問題。用開放式問題(即不同於封閉式問題——對,對)和反饋傾聽(用自己的話復述他們說的話)來表達妳能理解父母的難處和擔憂。
2.幫助家長看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理想情況的差距。妳可能需要幫助他們明白維持現狀和做出改變之間的區別。
避免爭吵
?妳沒有去證明壹個觀點或者證明妳說的是對的。而是幫助父母/監護人理解妳的顧慮,看到問題改變的積極和消極方面(比如改變的結果和不改變的結果)。
4.承認家長和學生迄今所做的積極嘗試。妳的樂觀可以減少父母可能感到的不適。
表現出尊重
作為壹個有同理心、有見識的老師,我們也應該尊重家庭的選擇,尊重家長自己的判斷和能力。
6.理解並尊重文化差異
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如少數民族),尊重不同文化下的個人空間距離和眼神交流習慣。
7.接受反抗,而不是因為反抗而迎合父母。
動詞 (verb的縮寫)壹個完整的溝通過程(僅供參考)
1)和家長握手表示歡迎。
2)面對面坐著
3)做好討論的時間範圍,在討論問題之前做好鋪墊。
4)溫和、冷靜、自信地溝通。
5)強調正面,委婉提及負面。肯定、強調和表揚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方面。
6)歡迎對正在討論的建設提出批評和意見。
7)記住妳和妳的父母是盟友。
8)關註問題本身,而不是人身攻擊或隨意貼標簽。
9)分享客觀記錄(如成績、出勤)。如果妳對妳提到的問題有客觀的數據和記錄,分享給妳的父母。
10)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停留在問題本身,提出妳的建議,和父母商量。
11)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可利用的資源,以及更多妳認為重要的家長在科學上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