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何自己說,小何之所以會有這些情況,是因為現實中的大學生活和他想象的,和他父母描述的完全不壹樣。
他想象中的大學生活應該是非常輕松美好,享受生活的,但是上了大學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樣,這讓小何的信念崩塌,難以接受。
再加上他的專業是武器系統與工程,學起來很難,也很枯燥,所以小何更加抵觸和厭煩。
小何開始通過打遊戲和看小說來逃避現實,經常到半夜三四點才睡覺...
小何的媽媽說,兒子的學習成績壹直很拔尖。高三的時候還考了全年級第五名,全班第壹名。他的父母壹直很省心,壹直鼓勵他。現在高中,是最苦最累的時候。只要咬咬牙堅持下去,直到將來考上大學!
但這個善意的謊言幾乎毀了我兒子的壹生。
小何的媽媽壹提到小何,就淚流滿面,說兒子像變了壹個人,連她都不認識。他看起來非常沮喪和焦慮!
她和小何的父親壹起說,不惜任何代價要救兒子。他們找了調解員、心理學家,買了很多關於教育心理學的書。
他們還專門驅車1000多公裏到武漢參加電視調解節目,只為讓兒子徹底改變。
小何的父親是高級工程師。為了陪兒子上學,他放棄了北京140平米的大房子,去了南京。他租住在學校外8平米的小房子裏,連農民工都瞧不起。條件極其惡劣。他為兒子犧牲了太多。
他每天在學校的任務就是跟著兒子,對學校的保安和宿舍樓都很熟悉。小何上課的時候跑到窗口偷聽,腿都腫了。下課後,他跟著小何回到宿舍,在那裏說服其他同學做他的線人,及時通知他。
為此我專門寫了壹本陪伴日記,詳細記錄了他和兒子每天在學校的情況,還列出了各門課程的學習計劃...
但是,小何對父親所做的壹切都特別反感。他覺得自己每天都被人看著,很難受,像是背上的壹根刺,感覺不到做父親的痛苦。
聽了小何和他父母的故事,我總結出小何墮落的原因其實有兩個:
第壹,父母的錯誤暗示。我也反復給他灌輸過,上大學是多麽美好,多麽幸福,但事實並非如此。
二是自身的不成熟。壹個大男孩總有貪玩的心態,高中生活太緊張。小何需要適當放松調整,但是尺度把握不好,弦有點太松了。
我覺得小何坐在節目現場,沈默的態度有點過於冷靜,而且是在父母手心裏長大的獨生子。
他媽媽壹直坐在那裏抹眼淚,好像天要塌下來了。自始至終,小何連壹個安慰的手勢都沒有。他在球場上總是沒說幾句話,感覺什麽都不是。
小何爸爸壹直很用心,在和在場的主持人、專家交流。只要兒子能悔改,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他甚至想代替兒子去教室學習考試。
繼承風真可惜!
其實小何已經成年了,我覺得小何的父母有點擔心。
只是他的學習出現了壹些暫時的問題,應該讓他慢慢解決,勇敢面對,而不是像個孩子壹樣放棄工作和生活,天天催他。
這會讓他覺得很丟臉。在他父母看來,可能是為了他好。其實這種行為是壹種變相的溺愛。
父母越著急,小何就越會覺得,不管怎麽樣,總會有父母幫他收拾殘局,他越不會認真對待學業!
妳壹定要讓他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他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和妳沒關系。
妳養育了妳的兒子,任務已經完成。沒必要每分鐘都守著他,然後擔心他的事情。他不會為他承擔任何後果,壹切都要他壹個人承擔!
對於懂事的孩子,妳可能會體諒父母的苦心,但對於叛逆的孩子,可能就有點冒險了。
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壹切都是為了他們好,他們會認為妳管得太多,幹涉了他的自由,最終會適得其反,適得其反。
我覺得小何話不多,但應該不屬於那種性格偏激,和父母作對的孩子,應該讓他慢慢調整。
平時多交流,多問問他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我相信小何壹定會走出困境。父母要信任兒子,在背後支持鼓勵。
而學習是內驅力驅動的事情。那些落下的功課不是壹朝壹夕能補上的,需要壹段時間慢慢趕上。
家長不要太著急。壹切都需要時間。相信小何會盡快走出困境,順利完成大學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