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甘肅農村土地政策,哪個是國家免費推的?還是自己掏錢?

甘肅農村土地政策,哪個是國家免費推的?還是自己掏錢?

妳好,當然是國家政策引導,地方政府推動,不收費。甘肅省最新農村土地政策,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的通知

贛政辦發[2015]27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甘肅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65438+2005年3月2日

(此作品公開發布)

甘肅省農村土地承包

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計劃

為做好推進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下簡稱“地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結合我省試點工作,制定本方案。

壹.壹般要求

農村土地確權工作要在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的前提下,摸清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和承包土地的面積、四至範圍、空間位置,依法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和承包經營權證書,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發證信息管理系統, 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妥善解決承包土地面積不準、四至面積和空間位置不清、登記簿不完善等問題,依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全省農民家庭承包經營的耕地都要登記發證。對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耕地,經當事人申請,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登記發證。村民小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宅基地、集體機動地、林地、草地不在本次確權登記發證範圍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必須確權到戶到地。確需確定份額不準確的,必須報省級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從2015開始,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在全省所有縣市開展,用三年時間完成。其中,在2014年金川區、臨夏縣、金塔縣土地確權的基礎上,2015年完成40%的縣市(名單附後);2016基本完成;2017匯總驗收。

二、基本原則

(1)把握政策,確保穩定。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是對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的進壹步完善,不可能借機調整或收回農民的承包地。以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證書和臺賬為基礎,確認承包土地權益的歸屬。對個別村、組要求土地流轉的,要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規定,慎重辦理,妥善處理。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先流轉後確權的方式解決農民承包地的“碎片化”問題。對延伸配套不完善、權利不落實、管理工作不規範的,依法予以糾正。

(二)依法確權,規範登記。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解決;沒有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通過民主協商、村民決議解決的;有爭議糾紛的,先依法解決,再登記發證。要按照規範的程序和標準開展確權登記,加強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結果的保密管理,保護土地承包權人隱私。要實行程序、內容、方式、結果“四公開”,切實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三)縣級,分級負責。土地確權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層層落實責任。省級承擔組織領導責任,市州承擔組織協調責任,縣鄉兩級承擔組織實施責任。

(4)抓進度,抓質量。堅持質量第壹,科學把握進度。充分利用現代空間信息技術,選擇符合國家標準規範、因地制宜、農民認可的技術方法,明確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提高工作效率。堅持進度服從質量,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註重關鍵環節,確保質量優良。

三、方法步驟

(1)準備工作階段。

1?制定工作計劃。各市州要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各縣市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將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報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15 4月15備案。

2?宣傳動員部署。各地要及時做好宣傳動員和部署安排,廣泛宣傳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政策、目的、作用和程序,使之家喻戶曉,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3?專註訓練。要制定業務培訓計劃,分層分階段開展培訓。省級培訓市縣兩級農業部門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市級培訓縣級業務部門和鄉鎮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縣級培訓農村幹部和工作人員,進壹步提高各級幹部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4?清理檢查土地承包檔案。全面收集整理村集體組織土地權屬證書、現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經營權證、承包經營權登記簿、農戶戶口本和土地測繪成果,按村、組核實確認承包權屬關系信息。

5?進行技術投標。以縣為單位,組織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技術招標,中標單位負責編制本地調查專業技術設計書。農村土地確權所需的調查軟件、數據庫軟件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由省級統壹采購配置,確保系統的兼容性和統壹性。

6?建立健全基層工作機構。各村應成立土地權屬工作小組,組織協調本村範圍內各村民小組的土地權屬工作。村民小組應當推薦公道正派、有威望、有經驗的老黨員、老幹部和群眾代表,組成監督小組,負責監督本小組農民承包地權屬調查、地塊認定和審核公示工作。

(2)權屬調查階段。

1?調查並確認雇主。組織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稱、村民小組集體土地權屬界線、農民家庭承包土地權屬界線等農村集體土地權屬調查確認工作。

2?調查並確認承包商。組織完成農民家庭土地承包代表、* * *人等土地承包方身份和權屬的調查確認工作。對於外出的農民,要采取多種方式及時告知群眾,充分保障他們的知情權、選擇權和決策權;確實無法取得聯系的,可以暫緩登記,但不得收回承包地。

3?調查和批準農民承包土地的合法所有權關系。組織村民小組發包方代表、承包土地農戶代表和承包經營相鄰地塊的農戶代表,完成農戶承包土地的邊界確認,核實農戶承包土地的四至界限、空間位置等法律權屬關系。

4?測量批準的承包土地面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土地測繪成果,合理選擇符合當地特點的測繪技術,組織完成農田測繪,對已批準的農民承包土地的面積、界線和空間位置進行測量,形成反映農民承包權屬關系和信息編碼的地籍圖。航測或購買衛星測繪圖片由市、州、縣組織實施;如果采用外業調查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甘肅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參考站網等測繪技術和設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規範所有權調查表的填寫。規範填寫各類土地承包權屬關系調查表,形成合法、規範、完整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屬關系調查核實文書。

(3)審核和公示階段。

1?準備壹份宣傳表格。根據權屬調查結果,以發包方為單位,編制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信息公示表》。

2?審計公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信息公示表》經村工作組和鄉鎮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後,在村內張榜公示,公示期不少於7天。

3?勘誤表更正。公示過程中,發包方、承包方對權屬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就有關問題進行重新核實和修改,並將核實和修改後的結果再次公示。

4?結果得到證實。公示無異議的,以村為單位,根據調查和公示結果,填寫公示結果到戶表,由發包方、法定代表人和承包方簽字、按手印確認。

(4)完善數據信息管理階段。

1?建立數據庫。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數據庫,完成農民承包土地地理信息和承包經營權權屬數據的存儲。

2?建立管理信息系統。以縣級土地權屬登記成果和現有資源為基礎,建立中央、省、市、縣四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調查數據管理、合同管理、權屬登記發證管理、土地流轉管理、合同糾紛仲裁管理等信息動態管理功能。

(5)完善締約法律關系階段。

1?完善土地承包。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核實批準的農戶土地承包信息和國家制定的合同文本重新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土地承包合同原件由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機構存檔,長期保存。土地承包合同的備案期限應從當地統壹組織第二次延期承包時起算,承包期為30年。

2?建立和完善登記簿。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要按照壹戶壹冊的原則建立健全登記簿,明確承包土地的範圍、面積和權屬。登記簿應當記載發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稱和地址、承包方、承包方式、面積、位置、界址、編碼、用途、權屬、土地類型及是否屬於基本農田、合同編號、設立時間、期限、權利內容及變動等內容。

3?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根據完善後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在確保信息準確、權責明確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向農民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收回並銷毀。承包經營權證載明的戶主或者所有人應當體現男女平等原則,落實婦女的土地承包權。

(6)整理成果階段。

1?建立和完善檔案管理制度。以縣為單位,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檔案管理主體。檔案管理與權屬登記發證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檢查、同步驗收,做到組織有序、門類齊全、責任明確、保管安全。

2?整理檔案。收集、整理、鑒定、保管、匯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數據等材料,以電子和紙質形式存儲媒體材料。

3?形成標準成績數據。鄉鎮將土地確權登記成果逐級匯至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經檢查匯總後形成標準成果數據,分級歸檔管理,用於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和農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使用。

(7)檢查和驗收階段

1?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階段性檢查制度,各級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領導小組采取縣級自查、市級綜合檢查、省級抽查等方式開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整改,確保工作質量。

2?對確認結果進行驗收。土地確權工作全面完成後,各級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領導小組按照國家統壹標準,采取縣市自查、市州核查、省級驗收等方式組織驗收。

第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省裏成立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公安廳、省林業廳、省政府法制辦、省檔案局、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省婦聯等部門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牧廳,承擔日常指導、管理和協調工作。市州要成立由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縣鄉兩級是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重點主體。要成立由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工作機構,選派業務骨幹,充實工作隊伍,精心組織,認真落實。

(2)加強協調配合。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密切配合、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農業部門負責牽頭組織、統籌協調和政策指導;財政部門負責資金保障和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國土資源和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免費提供最新的全國土地調查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成果,提供本區域現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做好測繪監督管理和測繪技術指導工作;公安部門應當配合調查土地承包人的身份和戶籍;檔案部門負責指導農村土地承包檔案的管理;政府法制部門負責研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指導工作;婦聯指導農村婦女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維護工作。

(三)落實工作經費。土地確權工作經費按照分級承擔的原則納入各級政府年度預算,不得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在中央財政每畝補助10元的基礎上,省級財政每畝補助6元,其中:甘南、臨夏、隴南、天水、定西等5個地貌復雜的市州每畝補助7元,其他地區每畝補助5元,從2015起分3年安排,不足部分由市縣兩級按現行財政管理體制解決。各地要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執行預算法律法規和財政資金管理規定,嚴格控制支出標準,嚴禁擠占挪用,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4)加強工作指導。建立和完善土地權屬定期報告制度。根據認證進展情況及時上報月報、季報、年報,掌握工作流程,定期上報各地進展情況。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情況,認真梳理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和解決辦法。我們要註意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互相交流和學習。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將農業設施產權確權登記發證與承包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壹並考慮,統籌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