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外地人可以參觀上海復旦大學嗎?

外地人可以參觀上海復旦大學嗎?

妳好,復旦大學是對外開放的。妳可以隨意參觀校園,因為現在復旦大學有很多分校。建議選擇楊浦區的老校區,即邯鄲路校區,參觀最方便,校園環境好,交通便利。

路線:半日遊

中央草坪-林蔭大道-科學圖書館-燕園-數學樓-香會館-校史館-復旦大學博物館-逸夫樓-光華樓

1.由於區與區之間的交通幹道分隔,交通交織,走路時要特別註意安全。

2.校園內各主要路口都有詳細的地圖和完整的路標。

推薦方法:騎自行車/步行

自行車是大多數復旦學生校園出行的首選,但校園內的壹些景點實在太有趣了,除非妳步行,否則妳無法體會到“動來動去換換口味”的美妙。

中央草坪-毛主席像

當我們到達中央草坪時,毛主席的雕像迎接了我們。在毛主席眼裏,壹批批年輕人懷揣著憧憬聚集在復旦,懷揣著理想奔赴祖國和世界其他地方。主席的遺像在校園風雨中屹立了幾十年,既是時代的象征和精神的召喚,也是復旦生活的壹部分。在壹代又壹代復旦學子的記憶中,它是這所學校最鮮明的象征,也成為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復旦印象”之壹。

大街

復旦校區的林陰道在上海高校中久負盛名。樟樹、水杉、銀杏和懸鈴木...隨時為每壹個走在其中的人補充氧氣,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春夏之交,各種樹木郁郁蔥蔥,為校園搭起了綠色的傘棚;秋風起時,地上金黃的樹葉踩上去沙沙作響,引發人們無限遐想;隆冬時節,鉛花雕謝的枝頭依然千姿百態,也有壹種令人心寒的靜謐之美;樹蔭下有夾竹桃、櫻花、月季、月季花等植物,渲染出壹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當然,還有上海的市花——廣玉蘭。

曾幾何時,這些路都沒有名字,於是學生們創造性地把這兩條東西向的主幹道分別叫做淮海路和南京路,因為這裏總是人來人往,就像學校裏的“上海第壹街”。如今,這樣的名字在復旦學子中已經越來越陌生,因為2000年,復旦利用學校的歷史資源,正式命名並豎立了校園內的主幹道。以前的淮海路和南京路現在分別叫做王璐路和光華路。

科學圖書館

在中央草坪西側的瞭望路上,有壹座簡單樸素的復旦大學理科圖書館。和街對面的文科圖書館壹起,構成了復旦最豐富的精神源泉。復旦大學圖書館,原名五五閱覽室,由五五年級(1918)學生集資購書建立,於1922年正式建成。今天的圖書館藏書370多萬冊,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

透過科學圖書館的大玻璃窗,總能看到學生們埋頭苦讀,朝霞的霓虹燈和漫溢的中國燈籠伴隨著他們度過每壹個伴隨著書籍的晨曦微明。在這種情境下,我們可以感受到壹所大學最樸實、最紮實的壹面。

燕園

從側門進入,就像壹個公園。這是燕園。關於燕園的來歷,還涉及到當時的復旦大學校長、上海青幫頭目杜·。燕園是建校時毗鄰學校的私家別墅花園。它占地約五英畝。茂林有小橋流水,有亭臺樓閣,有怪石假山,有竹林。是壹個優雅而理想的課余休閑場所。1934年,為了迎接復旦大學30周年校慶,擴建校園,老校長派了幾個人和園主談判收購事宜,但是要價太高。所以老校長只好把收購燕園的事推給了杜。當時杜先指定了壹個代理人,代理人多次與車主聯系協商。無果後,杜只好親自出馬,幾經周折宣告成功。

基石

1920首任總統李登輝先生遷江灣現址的奠基石嵌於此,作為紀念。

老學門

復旦大學的老校門是復旦歷史的見證,校門牌匾上的“敬業樂團”是復旦精神的象征。

舊校門-南邊

舊校門-北側

老校門前,停著壹架飛機。原來這裏的機械工程系有飛機設計的專業。

蘇雕像

再往前是蘇、蘇老的塑像。"求異顯示壹切,問幾何壹生",蘇把壹生獻給了數學和復旦大學,是復旦人的精神支柱。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將使後人受益終生。

紫賓書院——“小白宮”

這裏是著名的數學大樓。這座具有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總有四層,門前有四根石柱支撐著二樓的圓形陽臺,顯得雍容華貴。也是數學人才的搖籃。姓名蘇、顧朝浩、...都與這座優雅的建築緊密相連,讓她的氣質由內而外的蔓延開來。雖然如今的復旦花園高樓林立,但數學樓的異域魅力依然吸引著壹代又壹代的復旦人,是大家心目中最美的建築。

祥輝堂

鄧輝環城路廣場後面是香會堂,原名鄧輝堂。初次見到它的人可能會驚訝於它的古樸——紅瓦白墻,既不雄偉也不雍容華貴,還有點歷史風霜之感,似乎與其眾所周知的名聲不符。但是,每壹個復旦學子都會自豪地告訴妳,香會堂是我們對復旦過去歲月最真誠的紀念。在這裏,曾經有過很多社團演出和精彩講座,也有很多名人在這裏與復旦學子親密接觸。說來也怪,復旦不是沒有設施更先進的禮堂,也不是沒有環境更廣闊的場館,但重大活動還是會留在這個充滿奇異魅力的地方。這是復旦大學校園裏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也是復旦人的精神家園。它的名字來自馬和李登輝的名字。馬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李登輝是復旦大學的重要建設者。祥輝堂是他們永遠的紀念。祥輝堂見證了復旦百年滄桑。

歷史博物館

占地7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300人。這是復旦大學第壹次設立圖書館,講述百年來的成長史。校史館占地700多平方米,分為十壹個部分,展示復旦百年歷史的滄桑巨變和多年來的發展成就。其間很多文物都很值錢,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文憑,孫中山先後題寫的“天下為公”的條幅。

博物館

香會堂西側壹棟不起眼的灰色二層小樓,是復旦大學文學藝術系的所在地。很少有人知道,獨壹無二的復旦大學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裏。如果妳想深入了解和感受復旦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參觀這裏的博物館是個不錯的選擇。

博物館展廳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分為兩個固定展廳——高山族民間文物展和文物教學標本展,以及兩個臨時展廳。其中,豐富多彩的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物是館藏的主要特色,尤其是高山族的民間文物。這壹系列文物是由已故生物學教授、著名人類學家劉閑先生捐贈的,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文物收藏。

博物館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每周二、四、五14: 00-16: 00,節假日除外。

逸夫樓

逸夫樓是由香港邵逸夫邵逸夫虧損65,438+00萬港元,國家教委撥款256萬元人民幣共同建設的科技樓。是壹座現代化大學的中型多功能科技樓。壹樓有門廳、休息室、200個國際會議報告廳、展廳、校長會議室和接待室。二樓是機房、接待室、辦公室。三至六層為科研單元,包括126平方米的12室和154平方米的4室,每層兩個制備室。設計結合了環境和功能的特點,突破了國內高校科研建築常用的條形街區模式,追求整體環境協調,使用功能高效靈活。

復旦詩魂

復旦詩魂是青銅雕塑。它的主體是兩疊書,兩米多長,70厘米高。這是壹個非常藝術的雕塑。這是復旦詩社校友在復旦百年校慶時捐贈的。也是壹件獨立的藝術品,在詩意的寧靜中蘊含著宏大與力量,在含蓄的沈默中蘊含著激情與包容,為復旦這座著名的高等學府帶來了更多的人文氣息與詩意。

雕塑上的題詞精辟典雅,就壹百個字。復旦詩社的歷史和淵源,復旦詩派的形成,詩友們對母校的感情和期望,都在其中有所體現。題記:丹復旦,日月光,復旦詩社成立於1981年5月27日,以詩歌刊物《詩田》、《聲音》和詩集《海星星》、《太陽河》為藍本,源於上世紀40年代的“詩歌墾荒”,形成復旦詩派。百年校慶,詩人重逢,感恩母校,賜予我們博學,感恩詩人之神。讓我們堅守自己的誌向,特別賦予青銅雕塑“復旦詩魂”。願母校詩意的靈魂永存。

光華鎮

從項伯路向東,妳會看到這座高樓:光華樓。光華樓,百年復旦第壹樓作為復旦跨入新世紀的標誌,被列為上海市重大工程,世界壹流的教學綜合體。整個建築高達142米,號稱“中國第壹建築”,造價約5.5億人民幣,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地上30層(設備層除外),地下2層。其名取自《尚書大傳·夏宇傳》中的校名:“日月爭輝,復旦生輝。”

王道路

望道,為紀念陳望道而得名。

復旦附近的交通

公共交通

邯鄲校區位於中國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公交139、59、942、866、133、854、118、大橋5號線等。

林峰校區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醫學院路138號,護理學院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林峰路305號。

張江校區位於中國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825號。

江灣校區位於中國楊浦區淞滬路2005號。

地鐵

地鐵10線可達江灣體育場、五角場。

復旦附近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