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解決來訪者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麽?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解決來訪者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麽?

對於壹個特定的咨詢師來說,即使排除了精神疾病、嚴重人格障礙、腦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性之後,也不是所有的來訪者都完全適合咨詢師所做的咨詢和治療。來訪者的特征和來訪者與咨詢師的匹配程度會直接影響咨詢和治療的效果。從某種程度上說,選擇合適的咨詢對象是成功咨詢和治療的開始。

首先,適合客戶的特征

國內許多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學者,如單淮海[1]、馬建清[2]、唐壹郎、[3]、曾文星、[4]等。,根據自己對和平治療法的理解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提出了選擇合適當事人的方法。在總結分析他們觀點的基礎上,結合我們自身的咨詢經驗,我們認為合適的咨詢對象應具備以下特征:

1.智力和性格基本正常

來訪者的智力壹般需要在正常範圍內,因為需要能夠描述自己的問題和其他相關情況,能夠理解咨詢師發出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的含義,並具備壹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壹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須的,否則,咨詢會相當困難。壹般來說,來訪者的智力水平和文化水平越高,越適合。那些深入分析、推理、討論的咨詢方法,適合文化水平高、理解能力好的來訪者,而對於智力水平低的來訪者,則應作出簡潔而有針對性的回答,生動的解釋或比喻,用成功的案例進行論證,並根據來訪者的關註點進行適當的暗示和保證。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程度低的人不適合接受。在咨詢實踐中發現,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內心簡單樸素的人,容易接受咨詢師的合理意見和建議,從而獲得良好的咨詢效果。

來訪者的性格也應該基本正常,沒有明顯的人格障礙。這裏所說的人格是指非認知的人格特質,包括意識傾向、氣質傾向和性格傾向。如果來訪者有人格障礙,不僅會阻礙咨詢關系的建立,還會影響咨詢。壹般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根據來訪者的需求,咨詢師會給予適當的支持和鼓勵,但這個過程對來訪者來說並不總是舒適的。來訪者要把自己的問題或癥狀告訴咨詢師,接受咨詢師的指導,努力改善自己的行為,這就要求來訪者具備基本正常的人格。否則難以忍受痛苦,難以接受不愉快的建議,難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也不容易產生明顯的輔導效果。

2.有強烈而真實的尋求幫助的動機。

來訪者是否有強烈的咨詢動機直接影響著咨詢的效果。缺乏動力去咨詢,經咨詢師反復工作後仍缺乏動力的來訪者,壹般不適合工作。因為雖然來訪者需要咨詢師的心理指導,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來訪者自己的努力。來訪者不僅要意識到自己有心理或行為問題,還要因為自己的問題感到壹些痛苦。因為疼痛,所以想解決問題,緩解和消除癥狀,改善心理和行為。來訪者要有相當的勇氣,承認自己的缺點、缺陷或問題,願意和咨詢師談論自己的缺點、過錯或問題,這壹切都取決於來訪者接受和對待的動機。

壹般來說,協商動機越強,雙方越容易緊密合作,取得成果。不僅是動機的強度,動機的內容往往也決定著輔導的效果。有些來訪者來咨詢是為了其他目的,而不是為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解決心理問題,消除心理癥狀,改變自己不適應的行為。比如有的來訪者來咨詢只是為了心理安慰;有的是為了多見壹次咨詢師;有的把診室當成避難所;有的是來給咨詢師證明自己比咨詢師強。所以咨詢師要搞清楚來訪者的真實動機,否則很可能是白費口舌。如果發現來訪者的動機不正確或缺乏真實動機,咨詢師應首先調整動機,否則應暫停咨詢。

還有壹些來訪者,壹開始並不熟悉什麽是治療,不知道如何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咨詢師壹般應先進行必要的解釋和說明,並嘗試壹段時間,以確定來訪者是否真的打算接受和治療,不宜過早判斷來訪者的求教動機。另外,也有壹部分來訪者壹開始並沒有要求治療,可能是被親戚朋友逼的。在這種情況下,咨詢師應該利用壹定的咨詢特點、經驗和技巧,通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幫助來訪者看到自己的問題,培養他們接受的動力,改善他們的心理和行為。

3.待解決問題的範圍

不是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能圓滿解決。有些內容適合,有些不適合。在這裏,我們把它和心理治療結合起來考慮。舉個例子,如果壹個大學生想獲得學校的壹等獎學金,咨詢師不能也不可能幫助他獲得學校主管部門的壹等獎學金,但是如果這個大學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上的進步來討論是否需要獲得壹等獎學金以及如何盡快實現這個目標,那麽這種幫助可以從學校工作者那裏獲得;再比如,壹個人因為人際關系失衡,在職場上遭受心理困擾。這時候咨詢師就不能像他的上級壹樣,通過調解或者行政手段為來訪者爭取到更有利的結果,從而緩解自己的心理困擾。但是,如果來訪者想通過調整壹些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培養自己哲學化、超脫化的人生態度,調整或改善自己的壹些行為,那就是咨詢師能解決的心理問題了。

壹般來說,神經癥性心理障礙、部分性心理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等。屬於心理治療的範疇。特別是與心理社會因素、心理教育和發展有關的各種適應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更適合發展。而處於發作期和癥狀期的精神病人,由於與外界接觸不良,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很難建立人際關系。所以壹般不屬於範圍。但是康復中的病人也能從中受益。另外,有嚴重人格障礙的人不適合治療。

4.合適的年齡

嚴格來說,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就適合度而言,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有些特殊的是專門為某個年齡段設計的。如青少年和老年人。但總的來說,年輕人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適合接受。壹方面,與兒童相比,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程度更高,尤其是在自我意識方面。他們能更容易、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問題,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咨詢和輔導;另壹方面,與中老年人相比,年輕人可塑性更強,人格尚未完全成型;而且年輕人心理困擾的時間比較短,大部分問題都是適應不良和情緒障礙。離兒童期不算太久,容易挖掘問題根源,輔導效果明顯。

5.好搭配

所謂良好的匹配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在心理上是兼容的,相互接納、遷就、吸引;第二,來訪者的特征與咨詢師的專長相吻合,咨詢效果(尤其是短期咨詢效果)明顯。比如咨詢師擅長咨詢某壹類人群(比如大學生、女性等。),有處理某些問題的經驗(比如善於處理人際關系),擅長某種理論和方法(比如人本主義心理治療),來訪者的特點正好符合咨詢師的這些特長。

此外,外部支持好、註重心理感受、溝通能力強、對咨詢方式和咨詢師信任度高的來訪者也容易獲得較好的咨詢效果。必須指出的是,來訪者的這些特征是相對的,這並不意味著不具備上述典型特征的來訪者就不能通過治療來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第二,區分診斷來訪者問題的性質。

這裏所說的來訪者問題的性質,是指來訪者的問題是否屬於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和嚴重人格障礙。治療的對象和範圍非常廣泛。壹般來說,除了腦器質性疾病患者、精神病人和某些人格障礙的人,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療的。只是適合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治療工作的第壹步是對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礙進行鑒別診斷。壹旦發現這些疾病,來訪者必須被轉介到神經科或精神科接受治療。神經科學、精神病學、異常心理學中專門介紹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病、人格障礙的鑒別診斷知識。由於篇幅所限,本書不做詳細介紹。有壹點是明確的,治療師是否具備必要的醫學(尤其是精神病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會直接影響他對來訪者問題(尤其是嚴重的心理障礙)的鑒別診斷,進而影響咨詢和治療的效果。

在排除了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者嚴重人格障礙的人之後,就涉及到壹個如何區分對象和心理治療對象的問題。在第壹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與心理治療的關系,認為重點是解決正常人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問題、職業選擇問題、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婚姻家庭中的問題等。,而心理治療則主要針對某些神經癥、某些性心理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心身疾病、某些早期精神病或恢復期精神病患者。

但由於與心理治療的相對分割和我國現有條件的制約,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嚴格區分與心理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相互轉化壹般沒有中間環節,需要求助者同時具備心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的能力。隨著心理治療在中國的發展,對心理治療師資格的要求和管理將更加規範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