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這個問題,然後以“人與自然的關系”為題寫壹篇作文,題目自定,概念自定,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
[寫作指導]
要寫好這篇話題作文,我們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壹,明確自己的“觀點”。無論妳是否認同“人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人”還是“人與環境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都要在動筆前說清楚,否則妳的作文就容易出現主題不清、前後矛盾等嚴重影響得分的“硬傷”。[示例1]
人與自然
平昌中學二年級16班杜穗
指導老師:魏剛
面對大海,我們想到博愛和包容;面對群山,我們體會到的是堅韌和挺拔;面對平原,我們感到坦蕩和寬廣;面對沙漠,我們欣賞的是激情和奔放。。。。。。人是大自然的精神,潛移默化中,我們充滿了大自然賦予的靈性。
人與自然的完全融合,讓那些散落在我們身邊的自然之物,如星辰雨露,如花瓣壹般,漂浮在我們的日子深處,讓人陶醉在夢境的奇妙奇幻境界中。
“葉落如瀑沫,而我看長河總滾滾”,壹句樸實無華的詩句,把杜甫的憂傷卷入了秋風裹落葉中,讓杜甫的孤獨和憂傷流入了永不停息的長江。蕭蕭情懷,滾滾意,似乎只有秋風能吹走,長江能沖刷。
“梧桐更瀟瀟,黃昏時,點點滴滴”,壹段淡淡的描寫,寄托了李清照無盡的相思。梧桐葉上雕刻的相思,伴著細雨,敲打著女詩人脆弱的心靈,讓人不得不品“三杯二盞酒”
人的壹萬種風俗,似乎總能找到與千變萬化的大自然最契合的地方。人的思想來源於自然,並應用於自然。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長城像壹條龍,牢牢地抓住了祖國的土地,橫亙在群山之間。巍峨的群山,蜿蜒的長城,完整地詮釋了民族精神。
秦始皇兵馬俑,取大地之精華,築人間之輝煌,用大自然的浩瀚來表現皇族的富貴豪邁。
北京故宮,規模宏大,色彩濃烈,配上寬闊整齊的地形和藍天白雲,盡顯皇權的尊嚴和高貴。
人性化設計與自然的結合,隱含著“天人合壹”的思想。人與自然也應該如此。人因自然而成為靈氣,自然因人而顯現靈性。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如壹個仙女從天而降的夢境,讓人感覺深邃而遙遠。
人與自然的結合,自然與人的和諧,創造了世界上最美的合作與和諧。
人因和諧而高尚,自然因和諧而親切。高貴與善良的結合是永恒的完美。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寫作。
古希臘悲劇大師埃斯庫羅斯說:“我們不僅不能強迫自然,而且必須服從自然。”中國古代道家也持類似觀點。荀子獨樹壹幟,理直氣壯地宣布:“人定勝天。”在近代,希哲黑格爾說:“當人類為戰勝自然而歡呼時,就是自然懲罰人類的開始。”恩格斯更明確地指出:“我們不應該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每壹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在報復我們。”但是文革的時候,我們樂此不疲的“鬥天地”,宣稱“鬥天地很好玩”...
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相處?請寫壹篇關於這個話題的文章。
思維指導
這個話題沒有限制。可以寫那些為了戰勝不可知的自然力,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發揚大無畏精神,敢於探索自然規律的人和事。也可以寫人類在向自然進軍的過程中,因為不尊重自然規律,破壞性地使用自然資源而招致自然懲罰和報復的事情或教訓。還可以寫人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索取和利用資源時應該采取的各種節約措施等等。內容可以隨意選擇,只要合理。
範文
鳥的祈禱
我是壹只可憐的小鳥。
我曾經住在黃河上遊的壹片密林裏,那裏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那裏的河水清澈湛藍;有豐富的雜草和盛開的鮮花...我和我的朋友住在壹個無憂無慮的家裏。各種動物和睦相處。當陽光明媚,春風溫暖的時候,我們經常聚在壹起舉行盛大的聚會。我們自由快樂!
我們的家美極了:春姨用歡快的舞蹈帶給我們陣陣春風;夏伯伯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帶給我們壹池碧水清泉;秋叔迎著蕭瑟的涼風,為我們獻上了壹串串金黃的果實;董爺爺穿上他的白色冬裝,為我們報告了來年的希望。
我們為擁有壹個舒適溫馨的家感到驕傲和欣慰!
時間如流水,壹去不復返。隨著人類領土的不斷擴張,我們可愛的家園正在被人類破壞。
當我再次飛回我的家鄉時,我對我所看到的感到非常驚訝:
春天來了,草妹妹從土裏鉆出來,不再那麽綠了;野花開出了她的笑臉,但她的笑容卻蒙上了壹絲憂郁;大河哥脫下厚厚的冰衣,身體卻越來越瘦。大樹爺爺的病情越來越差,剛出道的幾個新芽,生意也是如此的乏善可陳。
漫長的夏天真的很難過,烈日暴曬在光禿禿的森林裏,動物歌手蟬的歌聲也顯得那麽無力,讓人心煩意亂。
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子稀稀落落,沒有以前那麽紅了,也沒有以前那麽大了,就那麽淡然。
冬天剛剛到來,森林裏的動物都要冬眠了。
啊,我們失去了原本美麗迷人的家園。壹片片的樹被砍倒了,草也黃了;野花低垂著頭;這條河即將停止流動。高樓拔地而起,煙囪不斷冒出濃煙。環境被破壞了,藍天不再藍,河水不再清...我們原來的家變成了死亡地帶。森林裏不再有動物的笑聲;不再有溫暖的陽光;不再有潺潺的泉水;不再有“搖籃曲”...
親愛的朋友-人類,請幫助我們!我們渴望藍天碧水,我們祈求壹個安寧的家。
評論
作者以兒童的心理和獨特的眼光,站在鳥類的立場,用童話表達了自己對環保的理解。構思新穎奇特,語言優美生動,感情真摯感人。文末呼籲緊扣主題,突出中心。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偉的山峰,遼闊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邃的海洋,都會讓我們深思。趙輝的夕陽,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鳴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冥想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
要求:
請以“認識自然”為題,寫壹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話題分析
“認識自然”這個話題相當寬泛。看完資料,我們有了非常廣闊的白日夢空間。這就需要我們從以下兩點去思考:第壹,“把概念變成壹切”。換句話說,讓“自然”成為無數個可以觸摸和感受的形象,沖到妳的眼前。二是“萬物之壹”。這裏“取”的關鍵在於“悟”。讓自然與妳自己的心靈碰撞,激發妳的思想。也就是說,它必須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就像古人說的“高的意義導致文學的勝利。”總之,只要我們用自己的心與自然交流,用自己的真情擁抱自然,我們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展露才華”(老舍的話),寫出獨特的感悟。當然,妳“悟”的東西不能太大,太大了就是散漫或者膚淺,但是角度要小,要集中,要有意義。
出色的演示
海南劉莉敏
尋找春天的痕跡,夏天自然來了——四季舞臺上的第二個“主角”登場了。
這是全新的外觀。
這是壹個溫暖的外表。
這是壹個豐富多彩的外觀。
這是壹個莊嚴的外表。
剛才,春天的倩影依稀可辨,春天的歌聲聽得見,春天的故事看得見。這是壹個多麽熱鬧的場面啊-
“最是春天的好處”,那是韓愈唱的。
“春色煩我睡不著”,那是王安石唱的。
“轉瞬即逝,價值千金”,那是蘇東坡的唱法。
“所有的顏色都是春天”,那是朱唱的...
然而墨家詩人擁抱的季節,詩詞歌賦相依的季節,名句千古的季節,突然飄然而去,讓位於壹個更有生機和活力的季節。
如此輕松地改變強大的春夏,是多麽神奇!
迎新、創新、推陳出新,不正是妳這部劇的高潮嗎?這難道不是妳演奏的最迷人的音樂嗎?
夏天,妳傲慢的天使,快樂的青春!踏過春天的草原,享受春天的美好和溫柔,妳壹定要認識她,了解她,理解她——是她的奉獻和付出,是她的犧牲和付出,孕育了妳,鼓勵了妳,強化了妳,成全了妳。
妳點頭微笑——妳可能已經把春當成“紅顏知己”了。是的,是春天的愛造就了妳的昂揚銳氣,也造就了妳的無限生機和豪情。
好,妳開始用手托起太陽,讓它更高、更亮、更熱。
妳開始用鮮血滋潤大地,讓大地更加寬廣,更加富饒,更加溫暖。
妳開始全心全意地親吻自然,光顧壹切,讓它更壓抑,更強大,更繁茂。
夏天,妳深情,妳深情,妳投入。如果妳遵守並記住春天愛的承諾,妳會有如此寬廣的胸懷和高漲的熱情。
自然界的情感規律與人類的情感規律密切相關。是的,愛情往往能給人帶來神奇的力量。真愛總是創造奇跡,總是創造奇跡!
在妳的感召下,在舒適的房間裏,在耕耘和勞作中,小草生長並開始拔節、萌芽、開花;樹木生長並開始伸展它們的葉子,增強它們的骨骼和肌肉;人類在成長,在認識和享受世界,在醞釀和享受感情,在孕育和釋放生命。
真正純潔的愛,妳是萬物生長的唯壹理由,是人類和世界進步的重要力量。
看那條河。那條著名的河流,那條古老的河流,那條流經我們城市的河流,帶來了幸福和歡樂。靜靜的,河水清澈而飽滿。經過冬天的冷漠,春天的復蘇,夏天的安撫,更有意思了。燕子來了,蜻蜓來了,蝴蝶來了,蜜蜂來了,知了開始孤獨地歌唱,青蛙打著青蛙鼓。此時的兩岸早已是繁花似錦,草木蔥蘢,樹木茂密。在河邊綠地“歡樂森林”裏,避暑的人們早已到來。
宇宙浩瀚,夏日漫步。
時間很長,夏天在走。
夏天是清新的,夏天是欣欣向榮的,夏天是慈愛的,夏天是忙碌的。
夏天也在想。夏天源於自然,夏天歸於自然。
夏天來自世界,又走向世界。
夏天熱愛世界和自然,是永遠不願意在空調房裏避暑的。它寧願和壹個撐著太陽傘的姑娘在烈日下並肩而行,或者和遊泳的人在江河湖海中嬉戲,或者在樹蔭下乘涼和人聊天。
於是,天地間壹些最溫暖的場景呈現給了夏,壹幅最鮮活的畫面呈現給了夏,壹段最真摯的情感呈現給了夏,壹段最美好的人生呈現給了夏。
夏天是春天的涅槃,秋天的童年,冬天的背影。
夏天是大自然的恩惠,是四季的精華!
夏天是生命的密碼,是人類的圖騰!
短評
這篇文章是壹篇文藝散文,由表及裏地表達了對夏天的感受。文中有很多好句子,隨處可見。“夏是清新的,夏是欣欣向榮的,夏是慈愛的,夏是忙碌的。”等等,沒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力,是絕對寫不出這麽有意義的文章的。同時,本文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夏天”,使人感到親切、可感。此外,還綜合運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句句錯落有致,給人以美的享受。簡而言之,語言清新、活潑、富有寓意、表現力強。
上海陳艷
春節到了,倒春寒也隨之而來。雨飄了起來,滴滴答答,霧蒙蒙,滴滴答答。天空濕漉漉的,滿眼都是五顏六色的花,人在走過雨季。
雨應該是春天的使者。記憶中春節期間沒有好天氣。雨水會不自覺的灑下來,滴的滿天都是,好像沒有重量。微風壹吹,小雨就會被吹得斜斜的,給壹切已經悄然復蘇的東西罩上壹層朦朧的面紗。雨水帶來了清新的空氣——有些像薄荷的香味,但當它濃郁時,就會散發出泥土的味道。畢竟是春天。雨更有女人味。她在人們的雨傘上、屋頂上、綠葉上、植物的花瓣上輕盈地起舞,重復著水的溫柔。
小時候,我不喜歡雨季,因為媽媽說雨是上帝掉下來的壹滴眼淚。我不喜歡天氣哭,因為壹旦他哭了,我就不能去草地玩“過家家”了。在那些寒冷的雨季,我依偎著媽媽,折著紙鶴,玩著媽媽的線團,度過那個讓我討厭的季節。現在想來,是那些雨季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意義和母親的溫暖。我真的應該感謝雨和雨季。
長大後,我愛上了聽雨。只要不是暴風雨,雨聲永遠是聽覺上的美感。節奏清脆可聞,無論是雨滴,梧桐,還是陣雨打荷葉。尤其是敲屋頂瓦片的古樂,顯得柔和而鏗鏘,又顯得遙遠而接近。丁丁冬冬,像玉盤上無數的珍珠。重與輕,密與細,點點滴滴,像李斯特與黑白琴鍵間的馳騁,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揣摩。古老的鋼琴,帶著蒼涼的節奏,敲著成千上萬的瓦片,即興奏出單調的韻味,斷斷續續地敲著壹個雨季。
雨夜聽雨聲。雨水滴落在窗玻璃上,點點滴滴,迎著窗光,映出濕漉漉的流光。在密密麻麻的雨和迷離的雨之後,壹點點黃光溢出,融化成壹團模糊柔和的光團,連成壹片,襯托出壹個安靜祥和的夜晚。天下的小雨,就像小時候媽媽催我睡覺的童謠,就像紅花綠葉間燕子的呢喃。偶爾窗下的車輪碾過我飄忽的思緒,拋向壹個寧靜的雨夜。
雨是最原始的打擊樂,從天涯開始。透明的溫柔覆蓋著那些聽雨的人,年復壹年,走過壹個又壹個雨季。重復的旋律並沒有因為時間的久遠而衰老。壹代又壹代人繼承了先人“小樓聽春雨”的風雅。在小說《聽雨》中,聽黑白鍵之間的“米朵”,壹個雨中的美女。
又到了雨季,窗外細雨蒙蒙。壹點壹滴,滴滴滴,蒙蒙滴。
短評
這是壹篇既有文學性又有感悟性的散文。作者運用豐富的聯想和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春雨的清新、輕盈和魅力。景物融合是本文的主要特點。全文以“雨聲”開始,以“雨聲”結束,這其實是貫穿全文的“靈魂”。《聽雨》這個題目很貼切,也很有意義。另外,用詞相當準確。比如“嗖嗖”“歇會兒敲個雨季”“車輪碾過我飄忽的思緒”這些詞,用起來很有韻致。
從題目來看,題目是平行題目,人與自然有很多關系:自然在人類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如人類進化、仿生學、人類生存等。人類發展對自然的影響,如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三峽工程、無土栽培等。作家只要拓寬思路,就會發現這個題目裏的世界還是很廣闊的。寫這個題目值得擔心的是空泛的問題。很多人總喜歡在空氣中談論這個話題,卻不具體寫。
今天,我們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但我們也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臭氧層的損耗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減少、土地荒漠化、空氣汙染和水汙染。
許多森林被砍伐,許多水被汙染和浪費,許多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沒有以前那麽藍,腳下也不再是壹片凈土。水龍頭裏的清水多久會幹涸?有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在掙紮?人類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掌握了主動權。當人類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汙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就會導致人與自然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大自然母親,她是如此慷慨!我們習慣了索取,壹旦這位慷慨的母親不能為我們提供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就會給我們顏色看看!那我們的結局只有滅絕!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地球可能會成為壹個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我們應該給她更多的關心和愛嗎?我們必須平等對待自然,與自然融為壹體!馬克思曾經說過:“人與自然的完全的、本質的統壹,才是自然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例如,如果我們砍倒壹棵樹,我們就會種下壹棵樹。我們應該盡力彌補我們以前的錯誤。善待身邊的壹草壹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被科學毀滅”!這句話不無道理。想想吧。每天,我們都在想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並對其進行實驗。這是美好的生活。我們的後代呢?
如果妳想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長久地生活下去,妳就得和周圍的朋友搞好關系,妳得償還過去欠別人的東西。但是這種事情靠壹個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妳的責任。最後,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善待地球——科學發展,共建和諧。”
聽雨敲打窗戶。
敲打在窗扇上的雨水故意不打擾我的夢。等待著雨,我早早地覆蓋了壹個夢。
雨在窗外,在我醒來的時候窗外。
此時的雨,在李清照的柔情,秦觀的纏綿,柳永的細膩中活了過來。它在我淺淺的悲傷中富有詩意。
這個季節,不僅僅是雨在深夜哭泣。
我不知道有誰能聽懂夜裏的雨聲。雨穿過深沈的黑暗來到我的窗前,壹定是來清新我的孤獨的。然後,讓那些快樂的人為陽光雨露歡呼吧。我是壹個孤獨的旅行者,今夜我的心與雨共舞。
抱著壹個冷冷的風夜,在窗前徘徊。看著有韻的雨從戴望舒的筆下潛入我的腦海。
當我像嬰兒壹樣被雨水輕輕拍打的時候,我的心升起了壹抹淺淺的曙光——以至於我的心來自於夜晚無風無浪的港灣裏的壹只小船,當我在接觸自然的時候。夜雨是讓心褪去浮華和混沌的利器。
雨在夜晚結束時悄悄地消失了。讓人眼前壹亮的是壹輪清晰的旭日。誰也不知道,雨在人們沈沈的夢裏,拉長了天空憂傷的臉。就在我們給他壹個燦爛的笑容的時候,沒有人相信我們的心會藏在壹個角落裏悄悄哭泣。
在人生平淡的季節裏,我懂得如何把沈重的苦澀融化在我內心的容器裏,以跋涉蒼老的形象在歲月逝去的風景裏歌唱,於是我寫下了下面的詩句——
妳是惠河的壹滴淚,流過人間滄桑。流不走的是妳的思想,它在妳的冷淡中結晶,凝結成霜雪。
妳凍結了妳的弱點,形成了冰;
妳升上壹朵雲,染成藍色;
妳打雷打閃電,書寫得很精彩。
即使被閃電抽打,妳依然帶頭收拾世界,平靜地回到母親身邊;
當晴天召喚,妳捧著壹縷光,再次超越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