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揚帆,乘風破浪;馬在向前飛奔。”壹家新的汽車制造企業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浪潮在雲南應運而生,並在畢節地區州委、畢節地區行署招商引資政策的感召下落戶畢節,拉開了畢節機械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序幕。畢節試驗區的土地上,壹匹駿馬在馳騁。
馬模式創造行業奇跡
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是2004年由重慶力帆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三改基礎上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兩次打破“大鍋飯”,實現了“三個飛躍”。
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以產品和客戶為中心。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公司獲得了工信部批準的“力帆”牌N1、N2、N3汽車生產資質。自主研發的“力帆”牌卡車、“振興”牌農用運輸車、拖拉機等主要產品均通過了國家“CCC”強制性認證,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玉典說:“公司始終堅持把握市場,敏銳捕捉市場信息。”短短幾年間,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憑借強大的產業整合能力、市場掌控能力和積極穩健的投資發展戰略,從壹個邊陲縣城的小物資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國內機械制造業的重要企業。根據全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汽車產銷排名,2008年,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進入。被競爭對手譽為“馬模式”的商業模式取得了實效,創造了力帆馬汽車行業的奇跡。
政策激勵力帆駿馬落戶畢節。
畢節地委、行署始終堅持把開放作為第壹發展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第壹工作措施,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招商引資。在地委、行署招商引資政策的激勵下,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最終決定將異地技改項目落戶我區畢節市鴨池鎮,拉開了畢節機械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序幕,該項目也將成為貴州省農機制造加工的主要生產基地。李玉典坦言:“畢節地委、行署領導高度重視,這是我們企業異地技改項目落戶畢節的重要因素。”
2007年9月,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揚帆起航,在畢節投資3億元,收購畢節振興機械廠,成立股份公司形式的畢節力帆馬駿振興車輛有限公司,年設計生產拖拉機3萬臺,卡車2萬輛,達到年工業產值654.38+05億元以上。該項目經貴州省經貿委備案確認後,於2007年被列為貴州省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建設為提高我區工業化水平搭建了平臺、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畢節地委、行署對此項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調度會,研究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壹系列具體困難和問題,積極為項目順利實施創造條件和環境。“公司異地技改項目落戶畢節後,需要到中央和省政府相關部門辦理壹些手續。為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區域領導多次陪同公司高層跑貴陽、北京,積極幫助公司辦理相關手續。”李玉璽告訴記者,“汽車工業相當特殊。沒有政府的支持,做不了多少,做不了多強。畢節地委、行署領導非常關心我們企業的發展,讓我們企業高層非常感動。”
再揚帆遠航,書寫黑馬傳奇
投資環境就是競爭力和生產力。投資環境建設的質量是評價壹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壹個地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因此,地委、行署明確提出要創造和優化吸引投資者的政策環境、令人放心的法制環境、舒適的制度環境、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發自內心的人文環境,努力為投資者提供最好的服務,並加以落實。
“陽光政務工程”和提高工作效率是軟環境建設投入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壹系列陽光政策的出臺,讓畢節領導幹部深切感受到了真誠務實的創業熱情。於是2010年,雲南力帆馬駿有限公司再次起航,計劃在畢節市小壩鎮投資30億元,新征用1408畝土地,並啟動二期異地技改項目,建成年產65438+萬輛輕卡和2萬輛重卡的現代化生產基地。該工程將於2011年8月竣工。“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卡車產品的發展將趨向於高品質和高端化,力帆馬駿二期技改項目也將適應高端產品的發展趨勢。”李玉典說,“二期工程的工廠規劃、設計、施工、設備要達到甚至超過目前國內領先水平。比如,汽車關鍵工位的塗裝和焊接將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未來,我們將實現集團公司董事長馬先生提出的“六個壹工程”(壹流的規劃設計、壹流的四大技術、壹流的模具、壹流的關鍵質量控制點設備、壹流的檢測儀器質保、壹流的物流設計融入信息技術),力帆將在畢節打造壹流的、世界知名的卡車生產基地。”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量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幾年,力帆馬駿將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畢節地區委、行署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逐步把企業建設成為規模宏大、市場化、國際化的民族汽車工業主流集團。馳騁在畢節試驗區沃土上的力帆駿馬,是壹匹來自汽車行業的黑馬。-《中國日報》
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衛光介紹畢節力帆馬駿振興車輛有限公司二期建設情況新華網貴州頻道記者胡倩茹攝
記者走進畢節市肖壩鎮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占地1400畝的畢節力帆馬駿振興車輛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施工現場,機器轟鳴,施工繁忙,壹座座現代化工廠正在大山深處拔地而起。雲南力帆馬駿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衛光指著二期項目的規劃圖說,建成後將成為年產輕卡65438+萬輛、重卡2萬輛,年產值100億元,集生產和研發基地於壹體的汽車城。
馬衛光說,畢節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越的區位優勢最吸引他。畢節毗鄰雲南省、四川省,內昆鐵路、黃通鐵路、貴畢高等級公路、326國道、321國道連接周邊城市。隨著廈成高速、杭瑞高速、錢智高速的建設,未來的畢節將形成南連桂陽、北連瀘州、東連遵義、西連六盤水、南北貫通、東西貫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其中,桂碧公路是通往西南方向的輔助通道。良好的地理優勢使得力帆駿馬在畢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畢節地委和行署為投資者提供“保姆式”服務,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地委書記甚至在周末去工地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項目的發展中。
“十二五”期間,畢節力帆馬駿振興車輛有限公司將逐步幫助畢節實現汽車興市的宏偉構想。二期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形成年產輕卡65438+萬輛、重卡2萬輛的現代化、大型的各類載重汽車及配件生產制造基地,新增就業2萬人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以上,新增稅收3億元以上,拉開畢節裝備制造業大幕。
公司正在建設產品研發中心,在畢節建設力帆馬駿振興車輛有限公司技術平臺,力爭2065,438+02年開發出適合貴州及周邊省區的65,438+00重型卡車產品和6款重型拖拉機產品,並獲得國家公告,申請卡車新技術專利20項、發明專利65,438+00項,步入國內卡車行業壹流行列;“十二五”末,重卡程控化系統集成,達到國際壹流水平,生產銷售輕、中、重型卡車和低速卡車12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吸引當地從業人員2萬人。
畢節將以力帆馬駿為載體,將汽車基地建設成為貴州省三大汽車制造基地之壹和西南地區最大的卡車生產基地,力爭2015年實現年產汽車15萬輛(輕卡8萬輛、重卡2萬輛、工程車和農用運輸車5萬輛)的生產能力,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80%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