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彭場跨海大橋介紹?

彭場跨海大橋介紹?

彭昌跨海大橋,即山東省蓬萊-長島跨海大橋,利用我國渤海海峽的有利地形,修建壹條跨海捷徑通道,即蓬萊-長島-旅順之間的“南橋北隧”公路鐵路線,由“C型”繞道變為“I型”直達通道。利用這條跨海捷徑,可以縮短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距離。蓬萊-長島大橋是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壹期工程,具有重要的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意義。長島縣南部距蓬萊市7公裏,水淺,地質條件好,便於架橋。計劃在長島和蓬萊之間修建壹座海上公路鐵路橋,長約8公裏,雙向四車道,高28米。建設成本約為6543.8+5億元人民幣。

項目背景和建設必要性

長島縣概況

1,自然地理和交通條件

長島,歷稱廟島群島,又稱長山群島,位於膠東和遼東半島之間,黃海和渤海交匯處,是山東省唯壹的海島縣。全縣由32個島嶼組成,包括10個居民海島和8個鄉鎮,陸地總面積56平方公裏,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裏,海岸線146公裏,人口5萬。縣城位於南長山島。

長島縣是典型的海島縣,海島眾多。近年來,長島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全縣1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上建成了11個陸上交通碼頭和1個專用旅遊碼頭,實現了有人居住島嶼的島對島輪渡服務。目前在運客船(包括滾裝船、普通船、高速船)17艘。島上的電力供應主要靠海底電纜解決。目前輸配電系統有110KV壹套,35kV壹套,但運行維護成本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海島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和海水淡化。

2.經濟發展

2002年以來,長島縣委、縣政府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發展、大轉變,經濟發展進入全國海島縣前列”的宏偉目標,提出“三個翻、兩個大轉變”的發展思路,力爭實現三年漁業、工業、旅遊翻壹番的目標,實現城市建設和綠化美化的大轉變。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6543.8+0.7億元,同比增長23%;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41億元,同比增長20.5%;地方財政收入2885萬元,同比增長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同比增長3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9億元,同比增長14.4%;出口總額達2374萬美元,同比增長55.2%;漁村人均純收入4969元,同比增長15.5%。

項目的由來和建設的必要性

“彭場橋建設工程”提出至今已近10年。1993由煙臺市政府辦公室牽頭成立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組,研究成果由鄒家華副總理批復國家計委、鐵道部、山東省政府進壹步研究。為此國務院成立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項目由八個部門詳細論證。在論證過程中,兩個課題組重點研究了彭場跨海大橋,都將彭場大橋列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提前開工的重點工程。此外,彭場橋的建設將對解決海島交通的制約,促進海島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建設彭場橋是為了從根本上改善海島交通的落後狀況,滿足經濟和人民生活長遠發展的需要。長島縣對外交通以海運為主,不方便且運力有限,等待時間和轉場時間長,成本高,受氣候影響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進出島的交通量必然會大大增加。如果輪渡不改為橋梁,必然會在我縣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交通瓶頸”。比如彭場跨海大橋的建成,不僅使我縣具備了陸地縣和市區的優勢,還能充分發揮長島本身的獨特優勢,從而為長島的工業革命創造條件。

2.修建彭場橋是開發旅遊資源、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需要。長島縣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但長期以來,由於進出島交通不便,大量遊客只能望島興嘆。如果彭場橋建成,長島縣、蓬萊、威海以及整個膠東旅遊區將形成壹個大的旅遊板塊,入島遊客將大大增加。同時,大橋建成後,本身就是壹道非常吸引人的景觀,必然帶動我縣房地產業的崛起,地價必然大幅度升值,促進海島經濟的整體振興,真正成為山東的“海上明珠”。

3.彭場跨海大橋與水、電、氣跨海工程的結合,將進壹步提高島內基礎設施的配套水平。彭場橋建成後,可有效解決島內用水、用電、用氣問題。同時,可以利用海島的地理優勢,建設654.38+萬噸級深水碼頭,對我縣及周邊地區的海上交通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4.彭場橋的建設將有效提高長島要塞的軍事防禦能力。長島要塞是鎮守海口、保衛京津的前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彭場橋建成,可以連接長島要塞與陸地,有效封閉渤海,保衛京津。同時,未來國家呂鵬跨海通道工程的建成,將把海上的島嶼串成壹條線,形成機動支援的整體防線,使長島要塞成為真正的“鋼門”。

蓬萊-長島大橋作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壹期工程,具有重要的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意義。經過多年論證,已經具備開工條件。大橋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蓬萊市和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長島縣之間,隔海直線距離7公裏。海域淺,地質條件好,可利用地形多,投資少。長島縣政府擬采取優惠政策,以BOT、合資、合作土地和旅遊景點等方式吸引外資,並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項目建成投產後,長島的國民經濟發展將呈現幾何級增長速度;同時,國民經濟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以服務業為主要支柱的國民經濟發展新體系將迅速形成,長島的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將大大增強。

建築場地的自然條件

1.地貌長島的主要特征是裸露的丘陵和海岸地貌,丘陵和山脈大多與地層走向壹致(特別是南、北長山群島)。島陸起伏較大,基巖裸露。最高的島嶼海拔202.8米,最低的島嶼只有17.0米..石英巖風化成脊,板巖風化成谷,近海微地貌極為發育。

島嶼多為平頂山和半裂山,山體坡度壹般為10 ~ 40。除南長山、北長山、大黑山、喬吉、大秦、北皇城諸島外,均為山地谷地和部分小平地,大部分島嶼為孤立的丘陵(山丘),有裸露的海面。

大多數島嶼的海岸是基巖海岸。其中,南龍城、大秦、高山、後集、車友、大黑山島的基巖海岸占其海岸總長度的50%以上,多為懸崖和沙灘。由於基巖性質和產狀不同,形成了各種海蝕巖、海蝕巖和怪礁巖,在南長山、秦曉、螳螂、小黑山、浪蕩島的南端都有沙嘴。在大黑山島與南亂子島之間,廟島與羊亂子島與牛亂子島之間,以及南、北長山島之間,都有島嶼相連的沙洲。在大珠山、南皇城、小黑山等島嶼的港灣,沙堤堆積,形成現代瀉湖。

在應時有島嶼分布的地方,有許多礫石海灘,它們與海岸線平行,呈階梯狀分布。由於各港灣的口向、岸坡、潮流不同,礫石的自然分離度和圓度差異較大。

2.在地質上,長島縣的島嶼北鄰遼東隆起,南接膠東隆起,位於膠遼隆起的交界處,西臨渤海坳陷。出露地層為上元古界“蓬萊群”,出露巖性多為泥質地層的石英巖、千枚巖、板巖、石英巖,地表風化強烈。島陸結構簡單,地層多為單斜,斷裂規模小,巖漿活動弱。

除基底長期隆升外,島嶼主要受北東向沂沭斷裂帶和北西向威海-蓬萊斷裂帶控制,為長期繼承性活動斷裂。新構造運動期間也有明顯的活動,推測這些島嶼是斷塊的上升部分。島嶼陸地上的構造線方向與區域壹致,但不發育,規模較小。

495年至1995年,長島發生5級以上地震11次,城市建設地震烈度7度。

3.氣象長島縣屬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大陸度53.2%。受冷暖空氣交替和海水溫度調節的影響,四季特點是春季風大、恢復晚,夏季多雨,氣候涼爽,秋季幹燥降溫慢,冬季寒潮頻繁。

(1)氣溫全縣年平均氣溫12.1℃,最高年份13.2℃(1994),最低年份10.7℃(1969)。極端最高氣溫36.5℃(1959年7月30日~ 31),極端最低氣溫-13.3℃(1970 65438+10月4日)。10月最低平均溫度為-1.6℃,8月最高平均溫度為24.5℃。年變化範圍為26.65438±0℃。

②降水量全縣歷年平均年降水量537.1mm。其中,春季占14%,夏季占59%,秋季占22%,冬季占5%。最大年降水量881.4mm(1973),最小年降水量204.7mm(1986)。全縣降水量自南向北遞減,年差100 mm以上。

(3)濕度全縣歷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7%,7、8月份最高,占85%;65438+2月最小,占比60%。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1.6毫巴,8月份最高,為25.6毫巴。65438+10月最低3.4毫巴。

④全年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612小時,年日照率為59.6%。壹年中,5月日照時數最多,269.7小時,65438+2月日照時數最少,151.1小時。

⑤縣城風向以季風為標誌,夏季半年以上偏南風,冬季半年以上偏北風。由於風道的原因,平均大風日為67.8天。全年大風日數冬季最多,夏季最少,最大風速40m/s(1985)。

4.海況

①長島海域的潮汐屬於壹種有規律的半日潮,其規律是壹晝夜漲潮退潮,俗稱“四潮”。潮高北高南低。8月平均高潮位紀昀島為212cm,南長山島為143cm。

(2)潮流長島海域的潮流,主要水道多為東西向流,海灣多為回水流,北部水道為西向流,南部水道為東向流。夏季,南部海域海流壹般在0.6 ~ 1.03米/秒之間,大黑山島最小海流為0.6米/秒;壹般北部海域在1.2m/s左右,墨西哥灣流的流速更小。

(3)長島湧區的波型以“風浪”為主。秋冬季為偏北浪,夏季為偏南浪,波高的四季變化為:冬季(10 ~ 10)月波高為1.1m,春季(2-4月)為0.47年,夏季(5-7月)為0.5m,歷年年高波高為8.6m,極端最大浪高為10m。

④上升水的表面溫度

長島海域多年平均海表溫度為11.5℃,8月最高月平均溫度為22.1℃。2月最低2.5℃,極端最高氣溫27.3℃(1963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2℃(1969年2月28日,1)。

⑤海水透明度

長島海域海水透明度北部海域壹般在3.7~9.5m之間,南部海域壹般在1.7 ~ 3m之間。壹般冬季透明度小,夏季透明度大。

項目投資估算及主要建設內容

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12億元。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建設蓬萊至長島跨海大橋,全長約8公裏,寬6車道。

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壹、評價依據

1、國家計委、建設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和參數》;

2.現行相關稅費制度;

3、類似建設單位的相關資料。

二、經濟效益計算

1,橋梁工程費:

蓬萊到長島直線距離接近7公裏,海水較淺。長山圍1-2km水深2-3m,蓬萊登州角2-3km水深4-5m,中間2km水深12-25m。水不深,地質條件好。建設壹座雙向四車道的跨海大橋,預計造價約為6543.8+0.5億元。

2.收入衡量

項目建成投產後,直接收益和間接收益都非常顯著。直接收入主要來自項目本身的經營收入,包括過橋車輛收入、過橋人員收入、供電供水收入和通訊線路出租收入。間接收入主要包括旅遊收入和土地增值收入。

①過橋的車輛和人的收入(直接收入)。2005年,從長島到蓬萊的輪渡公司的收入是3000萬元,船票15萬元,加起來是4500萬元。因為長島的交通受天氣影響很大,旅行社的車輛基本上每年都不進島。到達長島後,他們從長島旅行社租了車輛。如果大橋架設成功,旅行社的車輛將進入該島。預計大橋架設成功,每年過橋過路費1億元以上。

(2)供電、供水、通信線路出租收入(直接收入)按年均300萬元計算,全部納入項目償債資金範圍管理。

(3)旅遊收入(間接收入)。第壹,旅遊景點的門票收入。長島和蓬萊的旅遊景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蓬萊閣以人文歷史景觀為主,長島以海島自然景觀為主。目前,蓬萊閣每年接待遊客超過長島654.38+0萬人次,由於交通不便,大部分遊客無法入島。大橋建成後,每年將有80%的遊客到島上旅遊。二是餐飲、住宿、購物等收入,按每年增加50萬遊客計算,每年增加凈收入5000萬元。

(4)土地增值收入。由於交通不便,長島土地均價每畝30萬左右。大橋建成後,島上的土地將比蓬萊大陸的地價還要貴。目前,長山島南北閑置土地4000多畝,以每畝50萬元的速度升值20億元。此外,已初步開發的城區和村莊面積約3000畝,按每畝增值70萬元計算,增值21億元。以上兩項加起來是41億元。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