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無線谷發展概況

無線谷發展概況

無線谷核心區占地450畝,由六個研究中心和壹個綜合移動通信試驗場組成。建立無線通信產業基地,包括各類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測試平臺和無線通信技術R&D及生產企業,布局三圈。“無線谷”將以內核為支撐,通過中層小規模、中試將技術成果轉移到外圍企業,成為高端通信技術聚集的“能量谷”。無線谷項目建設是推動南京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特別是振興南京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通信產業的重要抓手和引擎。

2008年,“無線谷”項目啟動。

被列為全區科技創新壹號工程的東南大學“無線谷”項目,在市、區領導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得到了有效推進。2008年8月30日,副市長、區委書記李奇,區長白鵬,區委常委、副區長戴華傑,副區長高吉祥等壹行來到東南大學,了解項目最新進展情況,並就急需開展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全力推動項目盡快開工,順利推進。

開發區和東大* * *有東大科技園和無線谷兩個科技項目,這是東大科技資源和開發區產業平臺整合發展的絕佳機會。據介紹,關於東大科技園項目建設,開發區已經成立了工作小組,建立了辦公場所,明確了發展目標,並將聯手東南大學,將東大科技園建設成為全國有特色、有影響力、與園區現有優勢產業相結合的公共孵化平臺和檢測平臺,同時對園區產業升級具有帶動作用。

“無線谷”壹詞在國內尚屬首次。項目具體位置已經明確在開發區,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合作以來,雙方組成的項目工作組積極溝通,加大宣傳力度,為項目建設營造更好的氛圍,項目逐漸深入人心,成為省市重點推進的項目。同時,開發區對園區現有通信產業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對區內通信企業進行了梳理,列出了重點企業,尋求加強與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拉長和延伸開發區現有通信產業鏈。

園區領導吳巨峰在匯報中表示,下壹步,開發區將壹方面重點加快東大科技園江寧園區建設和項目引進,另壹方面積極配合東大加快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申報建設,力爭2008年底開工建設,2009年底前完成建設,2010正式掛牌。在國家實驗室掛牌的同時,啟動了通信技術國家工程中心的建設。根據無線谷項目的發展規劃和目標,開發區還將建設公共R&D和檢測平臺、信息交流平臺、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平臺、創業創新企業投融資平臺四大平臺,建立適合通信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軟環境。

在東大的兩位教授說明了無線谷項目的準備進度和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規劃思路後,大學和政府都討論了可操作的推進措施。“這是壹條‘產學研’的新路。我們希望從人才和R&D的聚集,最終形成產業和稅收的聚集。”白鵬省長提出,項目用地和空間布局要集約;在申請國家實驗室的同時,還要發揮基地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核心作用。

李奇國務卿認為,我們不是在考慮是否建造它,而是盡快建造它,這是壹項基本要求。對於朱提出的項目開工要求,書記進壹步明確了東南大學、開發區和區內相關部門的工作步驟,希望江寧和學校以此為新起點,更好地合作,實現“科研成果在校園產生、在江寧轉化、在開發區產業化”的目標。

2008年9月28日,省市推動的南京市江寧區科技創新壹號工程——東南大學無線谷在江寧開發區啟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朱,南京市市長姜宏坤出席了啟動儀式。江寧開發區對園區現有通信產業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並尋求與國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目前,許多企業和R&D機構願意與東大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建立聯合R&D機構。開發區還將建設公共R&D和測試平臺、信息交易平臺、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平臺以及創業和創新企業的投融資平臺。

2009年最新進展:2009年2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教育部部長周濟、江蘇省委書記梁、省長羅誌軍、科技部副部長曹建林、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南京市委書記朱、副省長何泉、南京市市長蔣宏坤等領導的陪同下,來我院視察工作。劉延東同誌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以及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要求相關部委和省市政府進壹步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籌建進程,早日將“南京無線谷”打造成類似美國“矽谷”的國際工業園區。

黨委書記胡淩雲,校長弘毅,副校長胡民強、沈炯,信息工程學院教授遊小虎、洪煒陪同考察。

在鄭文大廈六樓會議室,胡淩雲書記首先代表學校對劉延東國務委員來我校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弘毅校長向劉延東及隨行領導同誌匯報了學校工作。從校史發展、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目標與戰略等方面匯報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主要工作思路和取得的成績。新壹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大專項副總工程師、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遊曉虎教授介紹了該院的歷史沿革,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國家地方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並就南京通信技術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作了重點報告。

隨後,劉延東壹行參觀了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弘毅院長、實驗室領導洪煒、遊小虎向劉延東等領導同誌匯報了實驗室的研究情況、主要成果和在研項目。劉延東同誌認真聽取介紹,不時饒有興趣地提問,對實驗室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參觀結束時,劉延東同誌對學校作出重要指示。她說,聽了學校的匯報,看到學校,特別是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很開心,很激動,很受鼓舞。多年來,東南大學始終堅持特色發展,特別是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強調,中央提出了“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方針,高校是“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力量。東南大學依托電子信息科學優勢,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建設通信技術實驗室和南京無線谷,是落實中央政策的重要舉措。中央提出了10個產業振興規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等五個產業振興規劃已經討論通過,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創造了廣闊前景。她希望相關部委和省市政府進壹步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籌建進程,早日將“南京無線谷”打造成類似美國“矽谷”的國際產業區。同時,她希望學校繼續堅持特色發展,保持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協調統壹,積極探索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無線谷”2015實現產值1000億元。無線谷不是遊樂場,而是南京江寧區正在建設的基於無線技術的“無處不在的感知世界”。

2009年9月4日,在南京金陵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南京)無線產業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明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寬帶無線通信研究室主任蔔誌勇教授,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希琦教授、江蘇省信息產業廳胡副廳長等就“城市信息化和應急通信與無線城市融合發展戰略思考”、“無線寬帶建設及其產業化發展”、“新壹代移動通信”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到2015年,中國無線谷將實現產值100億元,聚集500家以上通信R&D、制造和服務企業。”江寧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良虎特別介紹了“中國無線谷”發展的戰略規劃——計劃用10-12年時間,以東南大學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為技術依托平臺和持久的核心技術驅動力,依托南京發展無線通信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將無線谷建設成為國際壹流的高端通信產業生態社區和官產學研螺旋創新示範區。

南京刺史朱壹年三次考察。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5438+5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朱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再次赴江寧開發區對“南京·中國無線谷”項目進行現場調研。"這是朱書記今年第三次來項目調研."東南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宋鐵成感慨道:市委主要領導如此重視壹個項目,這個項目非同尋常。東南大學正在申報的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是“南京·中國無線谷”的壹期工程,占地450畝,總投資4.5億元。這個項目進展順利。

江寧開發區與東南大學正式簽署協議,合作建設“無線谷”,成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壹號工程,目標是打造中國無線通信產業集聚區。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視察該項目時鼓勵我們盡快將無線谷打造成類似美國“矽谷”的國際工業園區。

據介紹,國家實驗室是未來科技創新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之壹,而正在建設中的“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是唯壹列入教育部985工程的通信技術發展平臺項目,將搭建“知識創新-戰略性高新技術研發與轉移-實現核心競爭力產業”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