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作為學生,還是步入社會後作為專業人士,我們的傳統教育壹直是,壹個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是壹個高尚的人,會受到尊重和愛戴。所以在現實職場中,很多人也希望在同事心目中樹立“無私”的形象,期待在工作中遇到“無私”的工作夥伴。然而,經過壹系列的調查,社會心理學研究者得出了壹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論:那些樂於在工作中做出貢獻的無私的人,往往是最不受同齡人歡迎的。在壹項名為“我希望將無私的成員驅逐出團隊”的研究中發現,那些無私的隊員往往會成為合作夥伴怨恨的對象,因為他們“擡高了外界的期望值”,使得和他們壹起工作的人的表現看起來不盡如人意,影響他們的工作情緒和節奏,有時甚至會讓他們陷入尷尬的境地。
美好的願望顯示錯誤的時間。
艾米是壹個剛剛進入職場的新手。短短壹年的工作經歷讓她苦不堪言。艾米告訴記者,她是壹個內向的女孩。她找到現在的工作很不容易,但也讓她感到欣慰和滿足。因此,她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並在工作中表現出極大的細心和努力。艾米說,她所在的公司是壹家咨詢公司,文書工作很多,查資料,做問卷,做統計,很繁瑣,很忙。為了給領導和上級留下好印象,她經常把最費時間、最需要耐心的工作都攬下來,所以經常在辦公室加班。壹開始大家都覺得她是個很努力的女生,壹些課外活動豐富的大齡學長時不時會找她做點工作。她從不拒絕這樣的要求,總是欣然接受,認為這是別人的信任,是自己能力和價值的體現。但她卻因為想代替同事加班而被當場嘲諷諷刺,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和處境。
今年五壹假期,領導要求相關人員假期加班,因為要趕壹個調查報告。然而,參與工作的瑩瑩和其他壹些人員因不滿領導臨時加班提議而投訴,瑩瑩甚至拒絕了領導的加班要求。就在他們因為協商無果而僵持不下的時候,艾米提出代替瑩瑩加班。領導生氣了,不知道該怎麽懲罰瑩瑩。她的樣子正是我想要的。於是當著大家的面,領導責怪瑩瑩工作不負責任,覺悟還不如壹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這些話的強烈刺激下,盈盈憤恨地看著她。領導壹走,瑩瑩就開始反擊。盈盈的話很難聽,加上別人的冷嘲熱諷,她覺得很委屈。從此,她在辦公室裏被同事孤立。甚至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們也不和她交流,把她當成隱形人,讓她幾乎無法工作,想到了辭職。
艾米想不通。她的初衷是幫助人。她希望通過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讓盈盈和領導們能有個臺階下,不至於僵。這樣的善意願望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僅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甚至連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
表現出善意是沒有意義的,損害了別人。
其實,在如今的職場中,還是有很多“新手”有著自我犧牲的精神,但是缺乏經驗和閱歷。他們把復雜的職場想得太簡單,以至於會在不經意間陷入尷尬。雖然他們值得同情,但由於他們處事方式的不成熟,有時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麗麗是壹家廣告公司的高級文案。她告訴記者,自己在職場就遇到過這樣的“幼稚小孩”。麗麗說她是壹個喜歡自由的人。因為她為公司做了幾個成功的文案,得到了高層的高度贊揚和重視,所以在工作時間和安排上非常自由。前不久,領導給了她壹個小女孩,據說是某名牌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她文采不錯,想讓她帶。目的當然是訓練新手,減少她的工作量。麗麗說她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不怕被搶飯碗。她經常找壹些小案例給新手練習。聰明的新手很尊重她,工作中總是搶著做瑣碎的事情,經常主動加班,整理資料,尋找靈感。她對新手的表現基本滿意。但是久而久之,新手無條件無節制的主動工作和加班,無形中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廣告公司加班是常事,但麗麗認為加班只是壹種形式,關鍵是出好效果。所以,她從來不把加班當回事。她習慣在輕松休閑的環境中完成工作。這種堅持招致了其他員工和壹些領導的批評,但礙於她的能力和貢獻,她只能欣然接受。但是新手來了之後,這種工作方式在改變。新手覺得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經常會主動承包壹些小雜務。這種主動,在別人看來,體現了她的懶惰和懈怠,常常讓她左右為難。
職場人事很復雜,領導和下屬的關系也很微妙,尤其是像她這樣的資深員工。有時候,和領導的關系就是互相牽制,互相利用。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默契和平衡,因為這個新手的到來而被打破。更讓她郁悶和無奈的是,因為關系的微妙,很多事情只是彼此心照不宣,她的不滿無法直接告訴新手。她承認新人積極工作是對的,不能批評指責,但確實因為新手經驗不足給她增添了不少麻煩。三個月後,她申請將新手調離原崗位。
網友建議治理“壹畝三分地”
心理學家就這個話題做過壹個實驗。他們讓壹些學生分別和“其他四個學生”玩壹個在線電腦遊戲。但實際上,這四個播放器只是虛擬的計算機程序。在每壹輪比賽中,每個參與者都會得到壹些分數。他們可以自己留著這些積分,也可以匯給團隊同樣的積分,讓自己的價值翻倍。之後參與者可以提取部分積分到自己名下,提取金額不得超過其他四人貢獻的* * *積分的1/4。但是,如果他保持* * *積分中的積分,他將更有可能為他的團隊贏得某種獎勵。在遊戲結束時,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將自己的積分兌換成餐券。
四個虛擬玩家大多會做壹個看似公平的交換:從自己身上拿出壹些積分匯給同壹個基礎積分,再從自己身上提取壹些積分。但是,有壹個虛擬玩家,他總是無私地貢獻很多積分,卻很少收回。遊戲結束後,實驗者問受試者他們想和哪個玩家繼續玩。他們幾乎同時表示,不想繼續和那個無私的球員交往,說“那個人讓我很難看”或者“他破壞了規則”,有時甚至懷疑他別有用心。
對於職場中那些無私的人,也有網友給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網友“F丫丫”說:我覺得無私是壹種高尚的品格。雖然職場潛規則很多,但努力工作,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不計得失,是應有的品格,是做人的道理。不管怎樣,我都會堅持自己,堅持道德上正確的東西,不隨波逐流!相信還是有很多好人的!
網友“lynmao”認為適當吃點小虧沒關系,但不要吃無原則的虧。職場是壹個復雜的地方。有時候,妳的冷漠和失落,被別人當成了壹種手段和算計。這樣的誤解對職場新人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凡事都要多用心,也要有度,也要看時機和場合。
網友“紫心有”說:每個人都想得到辦公室領導的重視,無私的人容易搶飯碗。他會做這做那。有時候他覺得自己做多了沒問題,但是容易得罪人。所以,職場上比較合適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三分之壹土地。
努力工作更有趣,更靈活。
不得不承認,職場是壹個充滿競爭的地方,既是做生意、實現理想抱負的地方,也是謀生的地方。很多熱血的職場新手,進入社會後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點成績。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努力和良好的工作效果,還有壹些職場小竅門也是必須掌握的。專家表示:職場雖然紛繁復雜,但總結起來,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壹是如何做人,二是如何做事。怎麽做人和怎麽做事是兩個很復雜的問題。兩者處理不當都會給職業發展帶來麻煩。
作為人,雖然有很多方面,而且都因人而異,沒有相同之處,但也有相似之處。比如,樂於助人是壹種很好的品德,但與人為善需要前提、原則和靈活性。如果任何事情做得過了頭,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雖然我們常說,幫助別人就相當於幫助自己,但如果妳經常像職場“菜鳥”壹樣無私,妳最終會被排擠,被嫌棄,而不是說好的。這種“幫助”本身就已經有問題了。另外,很明顯,剛踏上社會的新人,會因為閱歷的不足,在各方面都顯得不成熟,不成熟,以至於很多事情會適得其反。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職場人士,也認為自己經歷了這樣壹個“不成熟”的時期,通過不斷的敲打,掌握了職場生存之道。所以,不要急功近利,遇到挫折也不需要沮喪。沖動是職場生存大忌。
隨著網絡輕喜劇《司馬塔雅》的廣泛傳播,司馬塔成為了繼杜拉拉之後的第二個職場標桿人物,這壹次他將白領工作精明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有人力資源專家表示,“司馬Ta”在職場引起熱烈反響,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職場的情況,同事和老板都更願意和“有趣”的人交流。所以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除了努力,有時候壹點小聰明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