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學制:四年|招生對象:|學歷:中專|專業代碼:080905
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等相關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及物聯網相關的計算機、通信、傳感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能夠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和維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訓要求: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掌握數學等相關自然科學知識和壹些經濟學、管理學、工程學知識;
3.系統掌握物聯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了解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了解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關系,具備感知、傳輸、處理壹體化的核心職業意識;
4.掌握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壹定的工程意識,具備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新技術和新知識的能力;
6.了解物聯網發展現狀和趨勢,具備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了解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8.具備壹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9.具備初步的外語應用能力,能夠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壹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10.掌握體育運動的壹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主要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物聯網技術體系、識別與感知、物聯網通信、物聯網數據處理、物聯網控制、物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現等。
核心課程示例(括號內為理論課時+實驗或練習課時):
例1:物聯網工程概論(18課時)、物聯網通信技術(45 +18課時)、RFID原理及應用(45+ 18課時)、傳感器原理及應用(45 +18課時)、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45 +65)。物聯網數據處理(54學時)、物聯網中間件設計(27 +18學時)、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54學時)、嵌入式系統與設計(45 +18學時)、傳感器微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36+36學時)、物聯網控制原理與技術(45+66學時)、物聯網定位技術(45 +18學時)、物聯網信息安全(45 +18學時
例2:物聯網工程概論(30學時)、物聯網算法基礎(60 +15學時)、物聯網硬件基礎(60+ 15學時)、傳感器網絡與微操作系統(45 +15學時)、物聯網安全與隱私(30學時)、無線單片機與協議。JAVA編程(30 +15學時)、物聯網移動應用開發(20 +10學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30+15學時)、RFID系統(30學時)、物聯網嵌入式系統開發(20 +10學時)。
例3:物聯網工程概論(18學時)、物聯網架構(40學時)、傳感器原理及應用(36+10學時)、物聯網數據處理(40+10學時)、嵌入式系統原理(40 +12學時)。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50學時)、物聯網通信技術(40 +14學時)、RFID與智能卡技術(40 +14學時)、物聯網控制技術與應用(40+14學時)、物聯網信息安全(40+14學時)。網絡規劃與設計(40 +14學時)、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40+10學時)、信息系統分析與集成(40+14學時)、軟件集成與服務計算(40+10學時)。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傳感器實驗、傳感器網絡實驗、物聯網通信實驗、物聯網數據處理實驗、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實驗。
學習年限:四年。
授予的學位:工程學學士。
職業能力要求
職業能力要求
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
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
嵌入式原理與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匯編語言與微機原理、傳感器微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應用密碼學、光電物理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建模、微處理器系統設計、物聯網信息處理技術培養以下專業方向:電子商務的物聯網、移動嵌入式。
專業(技能)方向
專業(技能)方向
IT企業:物聯網工程、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物理網絡系統管理、網絡應用系統管理、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雲計算。
職業資格證書示例
職業資格證書示例
繼續學習專業的例子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
物聯網專業的就業前景
目前教育部批準的高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專業有三個:物聯網工程、傳感器網絡技術、智能電網信息工程。這三個專業從2011開始首次招生,至今沒有畢業生。所以不能從往年的就業率來判斷未來的就業形勢,但是可以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來了解這個專業未來的就業形勢。
物聯網作為國家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備受各界關註,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大高校爭相報考的新專業。主要受雇於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和行業,從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設計、開發、管理和維護。,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未來發展物聯網技術,需要在信息收集、改進、芯片推廣、程序算法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這壹點的關鍵是如何培養人才。Boswell還指出,整體來看,物聯網行業非常需要人才。
相應的職業(崗位)
相應的職業(崗位)
其他信息:
物聯網是國內新設立的專業,所以物聯網專業的畢業生壹定程度上會有國家政策的支持。物聯網行業要發展,肯定需要大量的物聯網專業人才。所以從總體來看,物聯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此外,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各地政府部門也開展了與物聯網相關的項目,需要大量的物聯網專業人才。可以預見的是,物聯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會比其他專業的學生小。但是目前大部分物聯網專業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少會去物聯網行業的公司報名,大部分還是去自動化、通信等公司,做的工作大部分與物聯網無關。很多公司在招聘物聯網專業的人才時,主要要求還是偏向程序員,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無論是經驗還是經歷都達不到要求。這也是大部分物聯網專業畢業生不選擇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