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整地
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了使它不斷開花結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種植前,翻地至10~15cm深度。每畝施糞肥5000公斤,加過磷酸鈣1.5公斤~ 20公斤,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渠相連,雨後田裏不積水。
田間種植
適時種植促進早期生根。早期幼苗發育是掌握種植時期和種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宜在溝內或平地種植,種植時淺覆土,然後逐漸培土封壟。種植後只靠幹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的苗期管理要小或不小,促到底。
種植密度
辣椒植株緊湊,適合密植。試驗表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很大,尤其是壹直長到秋天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因為地表有覆蓋和遮蔭,土壤溫度和土壤濕度變化小,暴雨後根系不會暴曬,起到促根壯苗的作用。壹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壹般用兩三個1分。種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同密植、大壟雙行密植,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田疃管理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生病,澇易殺苗,肥易燒根。全生育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種植後采收前要促根促苗;從采收開始到盛果階段,要促苗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護好根系和幼苗,防止缺苗死亡;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1)采收前管理這壹時期地溫低,根系弱,要促大控小。即輕澆水早追肥;勤耕耘,小蹲苗;緩苗輕澆可結合追壹點糞肥,澆水後及時中耕,增加溫度和保持土壤水分,促進生根,蹲苗不宜過長,10天左右,可采用小澆小蹲調節根苗關系。蹲苗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前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施壹些磷鉀肥,促進幼苗健壯,防止落花,及時去除第壹朵花以下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獲期至盛果期的管理。這個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相繼發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采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幼苗攻果,爭取高溫季節封壟。盛果期,封壟前要培土護根,並結合土培進行追肥。壹般每1周噴灑敵百蟲1次,防治害蟲;每隔7~10天噴灑1000倍樂果壹次,殺滅蚜蟲,防止病毒傳播;噴灑500-800倍的代森鋅或百菌清防治炭疽病等病害。
(3)高溫季節及以後的管理。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還會大量落葉。因此,高溫幹旱年壹定要在幹旱期的初期灌水,而不是末期灌水,以保持土壤始終濕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苗,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的幹旱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進行灌溉。盛花期噴施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管理。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冷,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
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慈溪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為促進第二個結果高峰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追肥,速效肥配合水施用,補充土壤營養的不足。
胡椒的采摘
壹般可在花枯萎後2~3周,果實充分膨大,顏色為綠色時采收,也可在果實變黃或變紅時采收。註意盡量多摘幾次,果梗壹起摘,植株上多留點果實,可以提高產量。
辣椒種植技術
優質彩色甜椒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要選天使系列,有黃天使,紫龍,橙天使。
天使系列品種是國外的主要品種,也是我們培育推廣中表現較好的品種。2.根據保護設施的不同,栽培期可分為早春大棚栽培和晚秋大棚栽培。
早春,溫室栽培,壹般6月中旬5438+10月育苗,2月中旬播種,3月中旬收獲。持續到7月底;秋後冬季大棚栽培壹般在8月中旬進行,6月中旬65438+10月播種,6月中旬65438+10月收獲,可持續到7月中旬。
三、育苗技術溫室、日光溫室培育。壹般大棚裏用秧盤播種,大棚裏的苗床也可以用來播種。1.浸泡種子以加速發芽。
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在10分鐘內將水溫降至30℃。取出後,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然後用清水洗凈,浸泡4-5小時,用紗布包裹,25-28℃催芽4-5小時。也可以將種子浸泡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15分鐘,使病毒失活。
2.營養土配置。壹般用6份無菌田間土和4份全腐熟的環肥配制混合土,然後在每立方米混合土中加入1 kg過磷酸鈣、80 g多菌靈和60 g敵百蟲,充分混合,蓋膜悶10~15天,放入秧盤或鋪在畦中,澆底水。
3.播種分苗。將催芽的種子播在秧盤或畦內,覆土1 cm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保濕。
當70%的種子出土時,去掉塑料薄膜。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即可分苗。
將幼苗分成8 cm× 10 cm的營養缽,裝滿營養土,每L盆1株。4.溫度和濕度管理。
出苗前地面溫度控制在20℃左右,白天溫度控制在28 ~30℃,夜間溫度控制在18~20℃。幼苗出來,子葉展開時,為防止幼苗白長,適當降低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5~27℃,夜間溫度控制在17~18℃,以保證子葉肥大,綠色,葉柄長短適中,生長健康。
分苗前3~4天,加強通風,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65438±05℃左右。可以低溫鍛煉幼苗,有利於分苗後緩苗。分苗後1周內,地溫控制在18~20℃,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1周左右幼苗的新葉就會長出,要適當通風降溫,防止幼苗白長。
苗期濕度控制,分苗前宜幹不宜濕;分苗後,新葉開始生長,床土水分蒸發快,土壤略幹,適當澆水。四、培養方式1。整地、施肥和整地。
每畝基地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三元復合肥25公斤,耙平。畦寬1.2米,高15厘米,種植兩行,行距80厘米。2.種植和種植密度。
幼苗長到4~5片真葉,地溫在65438±05℃以上。選擇晴朗的天氣種植。種植時,及時澆灌種植水。
種植密度根據種植時間和栽培周期的長短而變化。早春大棚每畝種植密度為2300株,秋季大棚每畝種植密度為1900株。
動詞 (verb的縮寫)栽後管理1。溫度和濕度管理。與其他辣椒相比,彩色甜椒對極端溫度和濕度更為敏感,所以要重點做好以下兩方面的管理。
種植初期:為了加速和減緩幼苗生長,種植後應保持高溫高濕5-6天。白天28~30℃,夜間不低於25℃,濕度70~80%。
從延遲出苗到開花結果期:彩色甜椒根系發達,生長勢強。延遲出苗後的溫濕度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當,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植株會白白生長,導致花落果落,形成“空苗”,整株不結果實1。白天溫度20~25℃,夜間溫度18~21℃,土壤溫度20℃左右,濕度50%~60%。
2.水肥管理。土壤水分應控制在80%左右,最好采用滴灌系統。如果沒有滴灌條件,可以在樹木生長初期用塑料水管定時定量灌溉。
開花1周後,每畝追施磷酸銨30公斤,硫酸二銨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第1次收獲後,壹般每1次收獲,追肥1次,每畝追肥30公斤。
3.調整植物和水果的質量管理。彩色甜椒長勢旺盛,單果大。為了保證果實的質量和產量,需要對植株進行調整。
壹般采用雙柱修剪和支架栽培。每株保持2個健康的側枝,盡早去除其他側枝,根據植株情況去除部分葉片,以利於通風透光,最好保持每個側枝垂直生長。
最好用掛藤繩纏繞掛枝,修剪纏繞工作壹般每周進行1次。沒有掛藤設施,可以用1.5米左右的竹竿作為支撐,開花後及時摘掉門椒,以利於兩個枝條的健康生長,提高整個生長期內內枝的產量。
彩椒果實的質量管理尤為重要。壹般每枝第1次座果數少於3個,畸形果應及早摘除,以免浪費營養,影響其他果實的生長發育。壹般果實采收間隔為4~5天,適宜采收時間在上午。
收獲的果實應避光保存,最好在15~16℃下貯藏。六、病蟲害的防治。
及時去除病葉、老葉、黃葉,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的發生。可以用黃板誘殺蚜蟲;定植後交替使用75%百菌清600倍液、64%抗病毒明礬500-800倍液、治病靈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預防病害。
如何栽培和管理辣椒
1,成長管理
1.1整地施肥:
辣椒種植要求土壤和水源無汙染,以深耕、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pH值在6-7.5之間、有機質高的沙壤土為適宜。耕作時要求施足基肥,667m2腐熟農用有機肥2000㎏,或“梅朵施”10㎏或極胃動素2㎏,有機肥40㎏,整地時磷酸二銨10㎏。
1.2殖民管理:
移栽辣椒苗應在陰天或晴天下午3點後栽植,出苗前壹天澆水,出苗時盡可能多帶宿根土。運輸時要小心損傷苗木根部,盡量不要種植萎蔫的苗木。壹般667㎡種植3000株。種植後可在慢苗期覆土澆水2-3次。
1.3水肥管理:
大田種植5-7天後,可澆壹次輕肥水,成活後應及時控水,以促進根系生長和植株矮化。雨天應及時清除積水,保持土壤幹濕均勻;開花期間要適當控制肥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行,以免植株白長。在“四位壹體”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礎上,結合“萬代紅”營養液和農藥噴施,可塑造辣椒高產株型,提高辣椒免疫力和抗病蟲能力,有效抵禦高溫、幹旱、漬水的入侵,達到保花促果的作用。根據每1000㎏辣椒產量所需氮、磷、鉀(3:0.8:5)的比例,應在結果後追肥,平衡施肥方法為:“梅朵施”10㎏,有機肥40㎏,再施尿素10㎏。以後每次采摘辣椒只需澆壹次水,非常適合辣椒在結果期的生長,能有效提高辣椒的結果率,對辣椒的抗旱、抗早衰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2、蟲害控制和用品
2.1細菌損害的預防和控制:
辣椒的主要病原有青枯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如遇上述病原危害,青枯黃萎病,每桶可使用25 g衛康靈或10ml/A-K殺菌劑,用40ml“萬代紅”溶液噴灌2-3次,可迅速控制病害,治療效果好。
2.2害蟲控制:
辣椒害蟲有蚜蟲、美洲斑潛蠅、煙青蟲、紅黃蟎等。如發生上述病蟲害,可噴灑20-25毫升/桶的甲酸氰,或20-25毫升的阿維菌素全氟醚和40毫升/桶的“萬代紅”溶液,可有效提高防病治蟲效果。
2.3藥肥結合施用:
“萬代紅”營養液和農藥液同時噴施的應用簡單、省力、省工。只要在每次防蟲施藥時加入“萬代紅”營養液,辣椒作物在生長前期和後期的施用效果明顯,特別是在旱季,抗旱、抗蟲、抗早衰、增產效果明顯。
3.收獲管理
辣椒應該在合適的時間收獲,收獲應該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進行。長勢弱的辣椒宜早摘,長勢強的辣椒宜晚摘,以協調植株與果實的生長關系。每次采摘辣椒,只需澆壹次水,同步噴灑“萬代紅”營養液和驅蟲液,及時采摘紅熟辣椒,采收後及時整理,去除病斑和蟲蛀辣椒,及時出售或加工。
(1)種子發芽需要壹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所以松土、澆水、施肥只是為了滿足這些外部條件。(2)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發育成莖和葉,下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3)呼吸功能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呼吸的原料是:有機物(能量)和氧氣,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晚上進入蔬菜大棚,我們會有壹種胸悶感,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現為:有機物+氧氣→水+二氧化碳+能量。(4)壹個月後,辣椒進入盛花期,白色的花朵矗立在枝頭間。我們對花進行了解剖(如圖),可以判斷辣椒花屬於兩性花。授粉受精後,雌蕊的子房發育成熟,子房中的三個胚珠發育成種子。我們吃的辣椒是辣椒的果皮,可食用的部分是由子房發育而來。(5)幾天後,花逐漸枯萎,果實逐漸膨大。我們不禁會想:水果每天膨脹的體積是壹樣的嗎?我們決定用測量的方法來探索紅黃色辣椒果皮的體積變化,這在遺傳學上被稱為壹對等價性狀。具體操作方法是:每天定時用引流法測量幼果體積,測量不得傷害幼果和枝葉超過壹周。(6)紅黃色辣椒果皮在遺傳學上稱為壹對等價性狀。如果把純紅辣椒植株的花粉給了黃色植株的柱頭,那麽,胚胎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既有* * *的遺傳基因,又有卵細胞的遺傳基因,那麽胚胎的基因組就變成了Aa。所以答案是:(1)壹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2)莖和葉;(3)呼吸;有機物+氧氣→水+二氧化碳+能量;(4)性別;授粉和受精;子房壁;(5)排水測量;(6)相對性狀;黃色;Aa。。
辣椒的種植方法
辣椒的種植方法
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於茄子和茄子之間。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3-30℃,低於65438±05℃不能萌發。辣椒幼苗需要高溫,低溫,生長緩慢。開花結果初期,最適溫度白天為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壤溫度過高,特別是強光直射地面,不利於根系生長,容易引起毒素病和曬傷。
整地基肥
辣椒不宜連作,也不宜與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連作。種植辣椒地塊要求排水良好,排灌方便,需要深耕。最好在冬季耕作,疏松凍土,以改良土壤,消除越冬害蟲和病菌孢子。種植前要重新整地,表土保持較大,以利於通風降溫,對防止落花、落營、落葉有很好的效果。長沙菜農對種植辣椒田的要求是“深溝、高壟、破老基;土又平又大,水流順暢。“畦寬壹般為1.3-1.7 m(平溝),種植2-3行。還有2.3-2.7米寬的花壇,橫栽在花壇上。同時每畝施腐熟糞肥50-80擔,過磷酸鈣15 kg,草木灰25 kg作為基肥。
播種育苗
塑料小拱棚育苗方法介紹如下:
①苗床的選擇:苗床應是壹塊背面朝南、幹旱清爽、水源方便、不種植茄科作物的地塊。
(2)苗床準備:最好在三伏天把苗床上烤好的土挖深,在上面撒壹層人畜糞便,晾幹,蓋上薄膜,防止下雨時肥料流失。
③播種:播種前,將床土充分濕潤、細化、整平。苗床寬度壹般為1.5-1.7米..壹般不浸泡種子加速發芽。早熟品種壹般在65438+10月播種,晚熟品種壹般在2-3月播種。種壹畝需要播種75-120g。
播種後,用混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細土覆蓋種子,厚度約2厘米,視種子是否被覆蓋而定。然後澆水,收水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最後用細竹竿或竹片圍起壹個小拱架,高約0.5米,上面蓋壹層薄膜,薄膜北側用土壓實防風。最好兩面都用磚壓著,以便隨時揭膜通氣。
(4)苗床管理:壹般從播種到出苗不需要管理。發現出苗時,應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否則會形成高苗。出苗後,晴天上午9點揭膜,下午4點仍蓋膜,雨天盡量通風。如果發現床土發白,幼苗萎蔫,就需要澆水,澆水時間壹定要在上午9點1-2點,澆水兩小時後再檢查壹次。如果發現有些部位還是幹的,就要補水,讓幼苗長勢壹致。雨天和冰凍天不宜澆水,否則會因濕度過大而降低床溫,容易發生疾病。下雪天,可以在草窗上蓋壹層膜,也可以在被窩裏裝上電燈,保護幼苗不受凍。
⑤播種:為使幼苗健壯,根系發達,當幼苗出現兩片真葉時,需壹次跟入,株距6-10cm,行距12-15cm,邊栽邊澆水,防止幼苗枯萎。苗床的準備、要求和管理與苗床相似。
田間種植
辣椒的土壤溫度應在65438±05℃以上,早期種植因土壤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慢,達不到早熟的目的。株距:早熟品種行距40-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1-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選擇陽光充足的下午進行種植,早上要給苗床澆水,方便拔苗。
田疃管理
①中耕除草:大田種植成活後,應及時進行壹次淺中耕。植物開始生長,集中在中耕壹次。在工廠關閉之前,再次中耕。中耕結合除草起壟。
(2)肥水管理:定植後要搶晴天追施苗肥,每次用量不能太多太稠,否則容易導致生長過快,延遲開花結果。當第壹層和第二層結果時,應多施肥以促進果實生長。果實采摘後,更需要土壤有充足的肥水,植物才能正常生長結果。如果澆水後土壤還沒幹就下大雨,落葉、枯死的現象會相當普遍,尤其是大起大落到立秋這段時間。所以在灌溉的時候,壹定要根據天氣預報來決定灌溉時間。灌水深度不得超過邊溝的四分之三,且應在夜間或淩晨進行,並應緊急灌水排水。
(3)采收和種子貯藏:作為鮮食,青果多采收,紅果也可采收。作為幹辣椒,需要及時收獲紅色的成熟果實,否則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和結果。
留種和收獲植株選擇與果實選擇相結合的方法,即根據品種的特性在田間選擇標準植株,並標記為留種植株。盡快收獲上市的第壹層果實,留下2-4層果實作為種子果實。待種子果紅色成熟後,進壹步挑選具有該品種特征的果實,將采摘的種子果鋪在陰涼處,催熟5-7天,剖開,取出種子,晾幹後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