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大學是公立性質的。
榆林學院概況榆林學院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陜西省榆林市,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歷史文化名城和陜甘寧蒙陜邊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是壹所以工科為主,工、管、文、理、農、法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院校,是玉林市唯壹的省屬本科院校。學校的前身是Xi師範大學綏德分校,創建於1958。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創辦的綏德師範學校。1978更名為陜西師範大學榆林專科分校,80年代初遷至榆林西沙。196544更名為玉林師範學院。2016,學校成為國家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8年,學校被陜西省確定為壹流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單位,被教育部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23年,第壹所公辦師範學校招生200人,錄取分數線遠超壹本線,生源質量大幅提升。
學校有漁陽和綏德兩個校區,占地800多畝,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二級學院15,本科專業55個,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項目3個,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工作站4個,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試點院校1個,省重點學科1個。擁有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7個壹流專業建設項目、6個壹流專業培育項目、4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4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教學名師、23門省級精品課程、6部省級優秀教材和省級教學。近年來,學校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壹等獎1項,二等獎9項。目前正在廣泛整合資源,努力創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波蘭、西班牙、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臺灣省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與英國胡弗漢普頓大學聯合開展教育部批準的1本科教育項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每年都有許多教師被派往國外的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和國際漢語教育,許多優秀的大學生被派往國外的大學攻讀學位或參加交流項目。有資格在中國招收和培養留學生。目前有來自15國家的近40名留學生在校學習。與Xi交通大學等6所高校簽訂對口支援協議;與西北A&F大學、Xi尤氏大學合作培養農業推廣碩士和工程碩士;與西北A&F大學、西北大學合作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工作站。與玉林市共同與中科院清潔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建立中科院清潔能源創新研究院玉林分院,與華為合作建立建華為ICT學院,與華大基因合作建立生命科學學院,在科研、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進入新時代,榆林學院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榆林市委市政府將榆林學院作為榆林科創新城建設的核心,以榆林學院新校區建設為重要抓手,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力打造國內獨壹無二的沙漠公園大學。目前,新校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五年來承擔國家、省、市項目近1,000項,資助經費約850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7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兩年來,高水平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4項,全省排名16。2023年,在國家基金總量減少的情況下,我校獲批項目數量實現歷史性突破,共獲批23個,實現了資金和數量不低於60%的逆勢增長。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0余項。目前,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基地1個,陜西歷史文化博物館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四科壹結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教育廳青年科技創新團隊2個,市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
榆林學院領導張新柱
張新柱,男,漢族,6月出生,1965,陜西武功人,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黨員。1988 7月畢業於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1畢業於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碩士。曾任楊淩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宣傳部副部長兼精神文明辦主任,楊淩示範區科教發展局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楊淩示範區科教發展局黨支部書記, 銅川市耀州區委副書記(正縣級)、楊淩示範區經貿發展局局長、楊淩示範區中小企業局局長、楊淩示範區企業工委副書記、楊淩。 2016 10任Xi安郵電大學黨委委員、副書記,2023 12任榆林學院黨委書記。
兼任陜西省創意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陜西)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教育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許雲華
許雲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江蘇金壇人,黨員,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榆林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持行政工作,分管教師事務部(人事部)、財務部、審計部、教師發展中心(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聯系化學化工學院。
他曾任Xi建築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2010 12任Xi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7 12任榆林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
許雲華教授長期從事復合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研究,主持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863”計劃、國家九五、十五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40余項。發表論文212篇,其中SCI收錄72篇,EI收錄107篇;已申報國家專利167項,授權專利93項(其中發明專利70項);參與編寫出版著作2部。被授予“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十大傑出發明家”、“教育部新世紀傑出人才”等榮譽稱號。
李誌山
李誌山,男,漢族,1963年8月出生,陜西榆林人,黨員,1980年8月參加工作,教育學學士,榆林學院講師、黨委副書記。分管組織部(統戰部、黨總支)、工會、離退休人員工作部、校史辦(檔案室),聯系文理政法學院。
1986年7月榆林學院(原榆林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留校工作。歷任輔導員、黨辦書記、宣傳部副部長、校辦主任、黨辦主任兼機關總支書記、黨政辦主任。2006年3月5438+0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長,2005年6月繼續擔任榆林學院組織部長,2065年5月任榆林學院黨委副書記。
2002年至2004年,我參加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並獲得了研究生同等學力證書。2006-2008年參加陜西師範大學教育專業學習,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
張福林
張福林,男,漢族,1961年2月出生,陜西省米脂縣人,黨員,本科學歷,教育學碩士,教授,學科帶頭人,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分管教務處(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評價與建設中心)、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圖書館、網絡信息中心、陜北歷史文化博物館,聯系能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1981玉林學院數學系畢業,1982以來先後就讀於西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1994任數學系副主任,1996任教務處副主任,2000年1任黨總支書記、教務處副主任。2005年起任教務處主任、評估辦主任。在此期間,他於2006年以訪問研究員的身份在日本立命館大學科學技術系學習了半年,研究代數數論。2010年3月至6月參加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舉辦的第十八期陜西高校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20110年5月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他還是榆林數學學會的副主席。
長期從事數學與應用數學領域的代數教學與研究,主要講授高等代數、近世代數、代數選讀、初等代數研究等課程。主編《21世紀高校教師課堂規劃》教材壹本,獲榆林學院“優秀課堂教學質量獎”、陜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壹等獎”、“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從事代數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如《SEABullMath》、《數學論證》、《模糊系統與數學》、《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等。主持陜西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廣義BCI-代數與阿貝爾課題組”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曾獲榆林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特等獎”、陜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十余項獎勵。
張曉
張曉,男,漢族,1965年4月出生,陜西省橫山縣人,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管理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後勤管理辦公室、基建辦公室、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教育學院)、後勤服務組,聯系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6月65438+7月0987畢業於Xi安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分配到育林學院工作。歷任榆林學院英語系公共外語教研室主任、院系黨支部書記、系工會主席、系副主任;榆林大學後勤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玉林大學Xi辦公室主任;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2008年6月任榆林學院總會計師兼財務處處長,2008年6月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
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承擔了英語系和管理學院的多門主幹課程。系統講授過大學英語、管理學原理、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產業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產品管理、管理與溝通等課程,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模範黨員。主持和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學術專著4部,具有較高的教學科研水平。《黃土高原主要小雜糧降水生產潛力研究與開發》獲榆林市科技壹等獎、省科技廳二等獎。
2001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工作者稱號。
尚艾君
尚,男,漢族,9月出生,1968,陜西吳堡人,黨員,教授,博士,榆林學院黨委副書記。分管宣傳部、學生處(學生處、武裝部)、團委、保衛處(綜治辦),聯系信息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1993 7月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同年進入榆林學院任教。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我在西北A&F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她在西北A&F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獲得農學博士學位。2008年6月,他被提升為教授。
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任河南省鄭州市農業局副局長。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任榆林學院學生處部長(學生處主任)。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任黨政辦主任。2016 10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期間於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在陜西省教育委員會(教育廳)舉辦的廳級幹部培訓班學習,2065年3月至2065年3月在陜西省高等教育委員會(教育廳)舉辦的第十九期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
長期從事農學、農業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系統講授植物生理學、農業氣象學、農業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等課程。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主持完成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研究項目、榆林自然科學基金、港何教育基金等6項科研項目,在《水土保持學報》、《中國人口資源環境》、《幹旱區農業研究》、《水土保持研究》等重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華北旱作農業區域治理與綜合開發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8月獲榆林市第二屆青年科技獎。
康偉
康偉,男,漢族,9月出生,1970,籍貫陜西省綏德,黨員,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榆林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綏德師範校區黨工委書記。分管發展規劃部(高教研究中心)、研究生部、科研部、期刊編輯部、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聯系體育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
1993畢業於延安大學政治教育系。同年被分配到綏德壹中任教。1995-2000年任學校團委書記。期間就讀於陜西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研究生,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1調入榆林學院,任社會科學部秘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副主任。2004年至2007年在陜西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7年6月165438+10月晉升教授職稱。2008年任榆林學院藝術系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2009-2014榆林學院藝術學院院長。2065438+2003年9月-2065438+2003年6月,165438+2003年10月,在全國幹部教育行政學院第十四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任政策法規與發展規劃處處長,兼任榆林學院建設推進辦公室主任。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在省政府信訪局任省信訪督察員;201165438+10月-2017 65438+2月參加教育部在澳大利亞舉辦的“第十壹屆中西部千所大學校長海外培訓項目”培訓班。2019年9月至2019年6月參加陜西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1班培訓學習。2016 10歷任榆林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
從教以來,系統講授教育學、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學等課程。近年來,在《外國教育研究》、《教育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等重點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兩篇被NPC轉載,兩篇被NPC收錄。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1部,主編教材1部。主持項目6項(其中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教育廳資助項目2項,榆林市政府資助項目1,學校內部重大科研項目1,均已結題)。
獲榆林市“優秀團支書”稱號;陜西省“青年突擊隊員”稱號;2009年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009年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010、2014入選榆林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2011獲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 * *黨員;2019獲陜西省委黨校秋季壹年級優秀學員稱號。
姜金波
江金波,男,漢族,8月生,1967,陜西蒲城人,黨員,1992年7月參加工作,全日制本科學歷。現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榆林學院監察專員。在榆林學院全面主持校紀委、省監委監察專員辦公室工作。
1992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7月1992至6月1995,在Xi安公路交通大學工作。1995 10至2010 10,陜西省工作,歷任陜西省市縣兩級部門副主任、業務處副處長(期間:2003年110至2007年3月任陜西韓城市委副書記)。2010,10至2016,12任陜西省編輯體制改革處(政策法規處)處長。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任陜西省紀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組副組長、內設辦公室主任。2065 438+09-2023年6月在省委宣傳部任陜西省紀委紀檢監察組副組長。20438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榆林學院任榆林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監察專員。
如果妳對自考/成教考試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教考點的內容,不知道自考/成教考試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