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專業選擇報紙。如果考生對專業有明確的要求,可以先選擇幾個喜歡的專業,然後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壹個辦學能力強的學校。
初級專業的考生,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自己的興趣,特長,專業的優勢,然後再看現在的熱點,以及專業的高就業率。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要課程、就業和研究領域等。(要了解專業的內涵,可以通過高校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進行介紹)。同時要對專業學習難度、專業就業前景和薪資、學術實力、考研等有清晰的認識。綜合考慮選擇報考的專業後,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壹個辦學能力強的學校來辦相應的專業。
2.根據學校選擇報紙。如果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區等因素,可以先選擇幾個目標院校,然後在院校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考生在小學階段就要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感興趣且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可以通過瀏覽高校網站、參加高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參加招生咨詢會、網上咨詢、電話咨詢、閱讀招生章程等方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升學就業、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學後轉專業政策等。
3.兼顧學校和專業。考生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總分、排名、單科成績、身體狀況等。),知道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自己喜歡的院校和專業的基礎上,找到院校和專業的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要考慮院校的品牌,也要考慮專業的適合度。
以上思路僅供參考。高考誌願填報有很多思路和方法。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無論怎麽選擇,對自己都是好的。在專業(類別)平行誌願模式下,考生可填報的誌願數量相對充足。因此,考生在選擇誌願時,可以將壹定數量的誌願用於“保專業”和“保學校”。不必墨守成規,只采用壹種思路選誌願。只有把各種想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最大化候選人的利益。
(2)篩選優化誌願,形成平行誌願招生的合理梯度,拉開適當梯度,增加錄取機會。從“沖、沖、穩、保”三個梯度出發,分三步走:
第壹步是初步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初步遴選出足夠數量的“專業(類別)+院校”誌願,放在“沖壹沖”、“穩壹穩”、“保壹保”三個梯度備用。“沖”就是沖刺的意思。壹般沒有明顯學科優勢但想學習的院校和專業都放在沖的水平。“穩”是相對穩定的誌願。壹般學術優勢大,喜歡的院校和專業放在穩定的級別;“保底”是錄取概率大的誌願。壹般成績有明顯優勢的誌願放在保送壹級。
第二步,全面優化。從之前選擇的批次誌願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等各方面的綜合分析,刪除自己不喜歡或不太可能被錄取的專業,優化選擇相對合適的可以放在不同梯度的院校和專業。
第三步是最後的排序。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意向,確定具體誌願的先後順序,逐壹比較篩選優化後的所有備用誌願,按降序排列。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院校盡量排在前面。最後要填壹些錄取希望大的專業和誌願,適當填誌願,拉開梯度。比如在填報壹個普通平行誌願時,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學歷優勢不大的誌願放在前20-30,有壹定優勢的放在中間50-30,優勢和確定性較大的放在最後26-36。
(3)結合自身實際,風險厭惡型考生要對自己有壹個比較客觀的判斷,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意願的報紙。所選誌願首先要參考高校招生規定,確保符合報考條件。誌願者的選擇要符合興趣愛好、特長和優勢,與自身性格相匹配;應該與自己的成績和身體條件相符,有利於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發揮自己的潛力;要符合職業規劃和就業去向,結合家庭意願和經濟條件。
平行誌願有效減緩了誌願填報的風險,但風險不會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報誌願時要冷靜分析,客觀比較,避免以下誤區帶來的風險。
誤區壹:沒有分析研究就盲目報道。從往年平行誌願的投檔情況來看,僅限於誌願的單壹層次或性質,或者選擇的誌願偏高。有的考生達不到所報誌願的投檔條件,導致所報誌願作廢或僥幸被投檔到最後壹個誌願;也有考生只考慮分數的最大化利用,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殊興趣。入學後發現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這個專業。有的考生沒看清院校性質和學歷層次,導致高分低填。
誤解2:我認為平行誌願者在每壹輪中都投了很多次票。第壹次接觸平行誌願的考生很多。他們往往把平行誌願的順序檢索當成壹次多次投檔的機會。誤讀了前面壹個誌願後,可以繼續投檔後續誌願。其實平行誌願是按照考生排名和誌願順序依次搜索的。對於每個考生,每輪只能投檔壹次。壹旦某壹段誌願投檔,就意味著前面的誌願沒有壹個投檔,後面的誌願已經同步失敗。此外,由於考生的身體限制(如醫學專業色盲、弱等要求)或單科成績不理想,投檔後可能會被拒絕,壹旦被拒絕,就意味著壹輪投檔壹次的機會已被利用,將失去該段(時間)的錄取機會,該段(時間)的其他誌願也不可能再投。
誤區三:非中心城市或熱門高校不選報。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的大學往往突出“高分、高要求、高消費”的特點。過分關註大學排名或者專業熱門,會導致誌願填報風險的放大。壹旦高考成績不夠名校錄取,就會失去去其他大學學習的機會,浪費誌願資源。名校資源稀缺,考生要客觀判斷其競爭力。即使是名校,也不是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壹些普通高校的壹些特色專業也有很強的實力。專業的熱門是相對的。前幾年熱門的專業,畢業就業可能就變得冷門了。想進入熱門專業的人,需要綜合評估進入相應專業的可能性和專業的未來發展,再慎重決定。
重要提醒:報選誌願是壹道選擇題,答案不唯壹。上面提供的策略在許多想法中只是可選的。無論如何選擇,考生都需要冷靜客觀的分析,做出全面科學的定位,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條件,得到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誌願填報知識。歡迎下載植雅繼續教育APP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