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帶著寶寶背著書,去紐約大學讀碩士!

帶著寶寶背著書,去紐約大學讀碩士!

帶孩子出國留學,絕不是壹般人眼中的壹次灑脫的徒步旅行。需要多大的心理準備、勇氣和毅力,才能支撐起這樣壹種在常人看來超負荷的生活。但是雷切爾的手裏似乎有壹根魔杖。她不僅把緊張的學習安排得有條不紊,還配合孩子,讓這份不平凡的留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是什麽讓她選擇帶孩子出國留學?孩子在新環境下的成長有哪些考慮?Jing kids邀請了去美國留學的Rachel給我們講講她帶著寶寶留學的故事。

去就是找。

大學畢業後,第壹次參加工作,開始成為壹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從那以後,我的社會經歷和交往範圍都緊緊圍繞著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確,這是壹份穩定而高尚的工作,教書育人,學為人師,為人師表,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壹直銘記於心。

十年的從教生涯,有很多感動的瞬間,也有很多無奈的瞬間。令人感動的是見證了壹屆又壹屆優秀少年的努力、奮鬥、成長、祖國建設和美好未來。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深感自豪。無奈,同時也見證了壹些學生的成長煩惱:有的被考試和學習壓力折磨,卻無處傾訴;有的經歷了青春期的無知和沖動,但《愛的種子》卻遭到了各種各樣的批判和指責;還有的來自貧困或單親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帶來了壹系列的挫折、煩惱和心理問題。

在職業生涯的第五年,我認為要想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業,就要不斷磨練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教與學的內在關系。所以通過教育局的選拔和考核,我獲得了去英國讀教育碩士的機會。

然而,在職業生涯的第十年,我突然發現,僅僅教學生如何學習,如何運用知識,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心理困境。經過壹番思考,我終於明白,所有的學習問題,說到底,都是社會、家庭、心理的問題。這也是促使我去紐約學習的原因。

思考和行動齊頭並進的“間隔年”

從我離開教職到我去美國讀第二個碩士學位,我給它起了個名字——間隔年。我利用這段時間思考了下壹步的方向,接觸了教職之外的社會領域。我加入了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參加了助學活動。和誌願者壹起到文成、泰順、永嘉貧困縣了解貧困學生的教育情況,尋找合適的受助對象,組織大學生給雲南、四川、貴州的受助家庭寫慰問信。同時,我還發起了“有益回收”環保箱活動,鼓勵市民捐贈閑置的舊衣物,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過冬。

在此期間,我對自己的職業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學校心理咨詢這個領域深深吸引著我,紐約大學是最受認可的領域之壹。當然,紐約大學的獎學金金額也很可觀。新的學習計劃讓我期待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惑和問題。

學習是壹場馬拉松。

在我的家庭教育觀念裏,每個階段上學的目的都不壹樣:小學看世界,陶冶性格;中學打基礎,養成習慣;大學求知識,掌握技能;工作長經驗,考真知。如果妳在工作中遇到問題,那麽研究生階段就是回答問題的過程。我認為學習是壹場馬拉松。終身學習,終身受益。

小學階段,課業相對輕松,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生活,探索自然。於是我就想,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麽不帶孩子出國留學呢?希望給他壹個相對廣闊的平臺,開闊他的視野,了解他的興趣。

當然,我可以去外國繼續我的學業,這取決於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為他們的鼓勵和信任,我可以專心學習,和孩子壹起重新開始。

但是,帶孩子出國留學和開心的旅行是很不壹樣的。在撫養孩子、照顧學業、管理生活,以及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平衡壹切,我都感到了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剛到紐約的初期,孩子要適應新的語言環境,我也要適應趕論文的快節奏。於是,熬夜成了家常便飯。

好在之前的留學經歷讓我有了壹定的心理建設和經驗準備,省去了我很多試錯的時間。目前我也在探索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在排隊、坐地鐵的時候,我會整合利用業余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在紐約的地鐵上,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手裏都拿著壹本厚厚的書。這裏的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在和時間賽跑。

壹切順其自然

來美國後,總有朋友問我,孩子在美國上學是什麽感受?美國的小學教育有利有弊。缺點是數學基本功沒有國內小學紮實。強調閱讀策略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校給每個孩子發了壹張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壹次可以借50本書。

這裏的學校註重體驗教育和品格教育,比如傳播善意活動、愛心教育(情人節互贈禮物)、職業體驗(參觀博物館和消防站)、成立籃球隊培養團隊精神等。老師非常重視與家長的溝通。這裏的家長會形式多樣,有全班討論,也有家長和老師壹對壹的交流。

當然,對於孩子來說,這裏的壹切都是新鮮的,和國內相比肯定有很多不同。我帶孩子出國留學的初衷是想給他提供壹個相對廣闊的平臺,讓他開闊視野,探索自然,體驗生活。之前有個朋友曾經問我,這麽小,他懂嗎?我無法回答。我只知道人的認知能力是從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那壹刻開始的。我不指望他能記住每壹處風景,說出每壹個地名,或者寫出每壹個典故。我只希望他能隱約意識到,世界上不僅有黃皮膚黑頭發,還有白巧克力和黑巧克力;世界上不僅有我的價值觀,還有妳的,別人的,甚至還有別人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和權威的理論,只有經過探索和驗證的科學健康的世界觀。

我對我兒子的未來沒有太多想法。壹切順其自然。

瑞秋目前在紐約讀書,她的夢想是將來為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做貢獻。如果妳有同樣的追求,或者有想和Rachel深入探討帶寶寶出國留學的問題,想知道在撫養孩子、學習課業、管理生活中保持平衡的秘訣和經驗,請在文末的評論中留下妳的疑問。Jingkids會收集整理,隨時和Rachel再聊,探討帶娃留學的方方面面!

——

Rachel Huang,紐約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雷丁大學教育學碩士,工作十年的高中英語老師,公益愛好者,環保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