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地鐵非常方便。東西方向有壹條線叫1號線,南北方向有壹條線叫5號線,環線叫2號線。粗略看壹下地圖就明白了,基本上可以坐地鐵到東南西北西北四個大方向。坐地鐵換乘是免費的,坐錯座位回去也是免費的。
之所以不推薦公交線路,是因為公交線路要轉很多彎,直通車怕妳找不到。
地鐵很直觀。很容易找到方向。
地鐵票價每人兩元,每個車站都有指示牌。
看完故宮和天壇,可以坐地鐵1號線,換乘5號線。可以先逛逛胡同,然後去參觀鳥巢和水立方。
再次抱歉好久沒去了。我不知道票價。以前去鳥巢50,現在不知道了。
需要註意的是,旁邊有壹個大公園是免費的。
胡同,比較有特色,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有八條胡同。西邊的八大胡同從南到北依次是福祥胡同、索衣胡同、雨兒胡同、貓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千谷源胡同。東邊的八大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花棉胡同、北冰木寺胡同、秦老胡同、乾元恩寺胡同、侯元恩寺胡同和菊兒胡同。
到了明朝,北京被分為28個廣場,兩個廣場合並稱為“趙輝龔景廣場”。清朝是黃旗。南鑼鼓巷曾被稱為羅國巷,乾隆15 (1750)繪制的全城地圖更名為南鑼鼓巷。
目前南鑼鼓巷街區的北面是鼓樓東大街,南面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面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面是交口南大街。這四條街圍成的長方形地塊,正是元代的兩個廣場。它以南鑼鼓巷為界,東面是“趙慧芳”。西邊是“龔景廣場”,南鑼鼓巷是兩個廣場的分界巷。
專賣店:
喜鵲咖啡館:充滿老北京記憶的咖啡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101號
樂天陶藝俱樂部:在樂天陶藝俱樂部,妳可以壹邊品嘗咖啡,壹邊欣賞這裏的陶藝制品,甚至可以自己動手制作~
地址:南鑼鼓巷23號
創可貼8功能t恤店:
走進“創可貼8”,讓人仿佛置身於80年代的北京,紅色搪瓷臉盆,舊鐵皮玩具,兒童三輪車...
地址:南鑼鼓巷61號
文玉奶酪店:店面雖然不起眼,但卻是北京最好吃的奶酪~
奶酪、奶卷、雙皮奶、楊梅豆腐……光聽這些名字就讓人流口水。店主小田年紀不大,但手藝不亞於“美源”。此外,壹年四季供應的“酸梅湯”是這裏的壹大特色。
地址:南鑼鼓巷49號
路人:南鑼鼓巷最早的著名餐廳,以特色披薩和尼泊爾風味的飲料小吃聞名。因為有壹個小院子,所以吸引了很多喜歡在院子裏吃飯的食客。餐廳的墻上貼滿了店主的小辮子在幾次騎自行車去尼泊爾旅行時留下的照片。許多人愛上尼泊爾只是因為他們去過那裏。
餐飲推薦:“路人”打造的兩份“羊肉串”披薩和“宮保雞丁”披薩非常棒,中西合璧,每份50元;雞尾酒中,男性更適合喝壹種叫“路人”的特殊飲料,味道很濃,32元/杯;女士們可以嘗試壹下“失落的鞋子”,這是壹種紀念小辮們在旅行時丟失的壹雙心愛的鞋子的特別飲品,32元/杯。
地址:四合院南鑼鼓巷108號。
雜客戶:100%雜貨鋪,但是只要是女生,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進不去出不去~ ~
地址:南鑼鼓巷78號
九點半的咖啡:老港客電影屋,壹家與80年代香港記憶有關的電影咖啡館。每晚九點半會放壹部經典老片,店裏有個小黑板寫著電影預告。
地址:南鑼鼓巷91號
興牧本本店:興牧店專門賣書。有近百種書,都是牛皮的,用麻繩裝訂,封面圖案有京劇臉譜和十二生肖..........
地址:南鑼鼓巷99號
肖鑫的商店:懷舊。店面不大。80年代初,桌椅沙發將房間分割成六七個獨立的小空間。用清水在茶幾上養金魚和綠植。廚房小而開放,與吧臺融為壹體。咖啡和食物的香味溫暖地飄走了。
地址:南鑼鼓巷103
這裏:“這裏”的主人以前是攝影師,所以裏裏外外都能找到攝影相關的道具:黑白照片,各種相機等等。但是,“這裏”是最有名最便宜的日常咖啡。
地址:南鑼鼓巷91號
紅人廣場:據說紅人廣場開業前花了半年時間裝修,可見其對環境設計的重視。室內風格充滿中國古典主義,講究中國古代建築中所謂的“天地合而為壹”。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古羅巷111號
炒豆合作社:地安門寬甸原來的團隊在炒豆胡同開了壹家新店,雞翅的腌制比寬甸更精致。壹般炒豆合作社下午5點以後才開門。評價烤雞翅好壞的標準似乎永遠只有壹個,辣到不能滿足。
在炒豆合作社,雞翅還是有番茄味的,根本不需要辣來打動人。妳很自信!吃了雞翅,吃了合作社烤的披薩,就真正實現了“中西合璧”。
地址:朝鬥胡同東100米。
詐騙:
大多數商店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小東西。有趣的手工布偶,甚至還有毛主席老人家的卡通形象。在店裏買原裝包裝紙,讓妳的禮物與眾不同~
地址:南鑼鼓巷39號
南鑼鼓巷地區是北京的居民區,與皇城僅壹街之隔,有700多年的歷史。胡同、四合院、綠樹,與紅墻金瓦的皇家文化相比,這裏的灰墻灰瓦呈現出另壹種獨特的民間色彩。南鑼鼓巷地區位於東城區西部。東與交口南街相鄰,西與地安門外大街相鄰,北與鼓樓東街相鄰,南與地安門東街相鄰。它占地約壹平方公裏。它是元朝的中心地區。
南鑼鼓巷近年來吸引了時尚達人和外國遊客的目光,因為新世紀以來,這條古老的小街上不經意間出現了許多酒吧。現在已經成為北京繼三裏屯、什剎海之後的又壹條酒吧街。
按照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首都南北、東西兩個方向應該有九條大道。南北向的路叫經度,東西向的路叫緯度,簡稱九經九緯。今天的交道口南街和地安門外大街是大都九經的遺跡。地安門東街鼓樓東街。是大都九尾的遺跡。南鑼鼓巷地區就位於這四個經緯度之間。它的南面是皇城,北面是大都路總經理室、警巡院、萬寧寺和中央亭。大都道總政相當於明清時期的順天府,萬寧寺是皇家寺廟,中央亭是大都的中心,是重要的城市象征。它的西邊是萬寧大橋和什剎海,那裏煙霧繚繞,波濤洶湧。西南是通惠河。萬寧橋今天還在,是元代重要的建築遺跡。什剎海,原名海子,是大運河的北端,水運碼頭最多,也是最繁華的地方。通惠河還在,不過已經改成地下河了。地下河上面的路就是今天的東北橋胡同。元代南鑼鼓巷地區位於大都市中心區。
在元代,南鑼鼓巷地區被分為兩個廣場,稱為東部的趙輝廣場和西部的龔景廣場。兩個廣場之間是南北方向的道路,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南鑼鼓巷。根據北京城市地理專家的研究,這壹帶的胡同基本上都是大都市時代的遺跡。但當時還沒有名字,如今的稱謂只能追溯到明朝。在東邊,也就是趙慧芳,東西向的胡同,從北到南依次是:菊兒胡同、後元恩寺、前元恩寺、秦老胡同、北秉木寺胡同、東棉花胡同、板廠胡同、朝鬥胡同。西邊,元代龔景廣場,胡同有:前古樓院、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景陽胡同、貓兒胡同、雨兒胡同、梭衣胡同、福祥胡同。
這些胡同又寬又直,基本保持了那個時代胡同的原貌。這些胡同的收藏就是方在那個時代的布局。據史書記載,在方的制度下,任何商業活動都不能在方進行。宋以後,房制度開始被解構,但這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不能說到了元朝,這個過程就徹底結束了。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南鑼鼓巷地區的胡同當時還沒有命名,說明大部分城市單位還是方,而不是巷,也就是北京人所說的胡同。到現在,這壹帶的胡同裏基本沒有商業設施,只有南鑼鼓巷兩巷之間的幾家店鋪,這是廣場制度的遺留。
秦老胡同35號是清末內務府首席大臣索甲的花園。它有假山,亭子,池塘和亭子,還有壹個仿江南建築的船形敞廊。這個花園叫奇緣,至今仍有石刻流傳下來。貓兒胡同11號是清末合辦的大學生虞雯所建。分成三路。東路是下室,中路是花園,西路是房子的主體。總有五個院子。中路的花園是著名的可園,北京最美的私家花園。與憩園不同的是,憩園分為兩個花園,前花園北面有壹座漂亮的建築,東面有壹個攀爬遊廊。後花園開滿了香花,極其安靜。
南鑼鼓巷地區歷史底蘊深厚,也是壹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從自明到清朝,再到民國,代人制作,留下了可考的痕跡。
如今,南鑼鼓巷65號是明清名人洪承疇的祠堂。明朝崇禎年間,洪承疇擔任三邊、吉遼總督,後來倒向清朝,成為大學士安撫南方,掌管五省,幫助清朝平定江南。據燕京訪古,洪承疇府位於後門外磚廠東口東,現已廢棄。只有府外的兩只鐵獅子孤零零的立著,府後門在南鑼鼓巷,還是洪家的後人。這個豪宅的後門現在是65號,院子裏的北屋還不錯,據說是原來的。
朝鬥胡同77號和板場胡同32、34號原為清末僧眾的行宮。蒙古科爾沁人桑格林沁,鹹豐八年(1858)隨大學士芮林進駐大沽口整頓海防,次年大敗英法聯軍。十年(1860),再次與英法聯軍作戰,失去大古,被剝奪騎士爵位。同治四年(1865),在山東追擊時死於撚軍之手。光緒年間,在朝鬥胡同南,現地安門東大街北47號,修建了壹座寺廟,稱為僧沁祖廟。現在祠堂和皇宮都在,祠堂後門和皇宮大門在壹條巷子裏,這是北京唯壹的孤例。
壽比胡同6號、菊兒胡同3號、5號是榮祿父親的府邸。容閎是晚清時期的重要人物。他是軍事部長。戊戌變法時,袁世凱給他通風報信,導致變法失敗。榮祿出生在這裏。這房子很大,分三路,東邊是居民樓,中間是花園,西邊是洋房。
貓兒胡同35號、37號是清朝末代皇後婉容婚前的住處。原本是普通民房,婉容被冊封為皇後,父親授予內政大臣,三等恩人。這所房子被升級為恩人的豪宅,並進行重建。房子的門由原來的壹個改成了三開壹式。兩邊是有墻有花的隔扇,中間的門上裝有鍍金的門環。此宅在民間俗稱皇後宅,1984年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貓兒胡同11號,北洋時期賣給馮總統。袁世凱、李、馮、徐世昌、曹錕、馮是北洋政府的第三任總統。馮,河北河間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他先在淮軍楊強隊當教員,後隨袁世凱赴天津站受訓。1915年,袁世凱稱帝,馮反對。袁死後,馮被選為副總統,成為北洋軍閥的直接領袖。兩年後,他擔任代總統,次年離任。
位於東胡同39號的中央戲劇學院舊址曾是金的府邸。金,山東人,和馮壹樣,都是北洋軍事裝備學校的畢業生。1912曾任北洋第五師師長,次年升任山東都督。1919任陸軍參謀長,代理總理。皖系失敗後,馮系支持續任丞相。1921辭職去天津生活。
後元恩寺7號,原為清末清親王奕劻次子的府邸,民國時賣給法國人。中西合璧,中間是西式建築,前面是圓形水池,周圍是圓明園的石刻;東面是壹座西洋風格的圓形亭子;西邊是中國的四合院。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到了北京,做了行轅。1949後,任前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舊址。現在他是壹個友好的酒店。1984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茅盾故居後元恩寺13號。茅盾於1974年從東四頭頭遷到這裏,在這裏住了七年,1981年去世。這是壹個有兩個入口的小院子。茅盾去世後,這裏被辟為茅盾故居。
雨兒胡同13號,清代中後期的四合院。建國後,齊白石曾在此住過壹段時間,但後來因為對枕席不放心,又回到了跨車胡同。
詹天佑故居東北橋胡同20號。詹天佑,壹個著名的人物,是中國第壹批留學生之壹。他設計的京張鐵路最受世人稱贊。他在八達嶺火車站的雕像精致莊嚴,可惜他在東北橋胡同的故居已成廢墟。
以上關於胡同的信息,僅供參考。
長城很遠,當天往返很累。建議第壹天在市區玩,第二天12點前還房。坐地鐵2號線到東直門或者德勝門,坐車去參觀長城(長城分了很多段屬於北京無法到達的郊縣,所以乘車路線不壹樣)
長城有它自己的特點。八達嶺長城以雄偉聞名(至少導遊是這麽說的)。妳需要從德勝門出發,也就是樓下那哥們說的,坐919公交到德勝門。
慕田峪長城以其美麗而聞名。需要乘坐916公交車到東直門。
司馬臺長城以難爬著稱。妳需要在東直門乘坐918公交車。
。。。
等等(河北還有壹段長城,真的不推薦。它叫金山嶺長城,號稱長城精華。我沒去過,不做評論。)
然後,在爬長城之前,在郊區找個住的地方。郊區的景點比較密集。既然難得來壹次,就不要為了長城回去了,所以我建議在郊區住壹天。
各區縣都很重視旅遊咨詢,了解當地其他景點也很容易。
然後住壹晚,第三天回城,順便去西單王府井逛逛(其實我們自己從來不去西單逛,真的不覺得那個地方那麽好)。西單王府井在地鐵1號線旁邊,離天安門廣場不遠。我沒有讓妳先走的原因是,妳走之前買東西更合理。步行街很漂亮,人太多,做好胸悶的準備(哈,有點誇張,總之我真的不喜歡那個地方)
然後我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