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輸入好問卷後如何分析數據?

輸入好問卷後如何分析數據?

用SPSS分析問卷數據的方法

當我們的問卷拿回調查數據後,要做的就是使用相關的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這裏我們用spss作為處理軟件來簡單說明壹下問卷處理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定義變量、數據錄入、統計分析、結果保存四個過程。下面將從這四個方面詳細介紹問卷處理。

Spss處理:

步驟1:定義變量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從頭開始定義變量。打開SPSS後,我們可以看到壹個類似excel的界面。在界面的左下角,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選項卡,數據視圖,變量視圖。只需點擊左下角的變量視圖選項卡,切換到變量定義界面,開始定義新的變量。在表格的頂部,您可以看到要為變量設置的以下項目:名稱(變量名)、類型(變量類型)、寬度(變量值寬度)、小數(小數位)、標簽(變量標簽)、值(定義特定變量值的標簽)、缺失(定義變量缺失值)、列(定義顯示列寬)和對齊(定義顯示列寬)。

我們知道在spss中,我們可以將壹份問卷上的每壹個問題設置為壹個變量,這樣壹份問卷有多少個問題就會有多少個變量與之對應,每壹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變量的值。現在我們以問卷的第壹個問題為例來說明變量的設置。為了便於解釋,我們可以假設這個標題為:

1.妳屬於以下哪個年齡段?

答:20-29歲乙:30-39歲丙:40-49歲丁:50 - 59歲

那麽我們的變量設置可以如下:name表示變量名為1,type表示可以根據答案的類型設置類型,我們可以用1,2,3,4來代替A,B,C,D進行答案,所以我們選擇numeric,也就是我們選擇numeric,寬度為4,decimal表示小數位數為0(因為答案沒有小數點)。Values用於定義特定變量值的標簽。單擊值框右半部分的省略號,打開變量值標簽對話框。在第壹個文本框中輸入1,在第二個文本框中輸入20-29,然後單擊添加。同樣,我們可以做如下設置,即1 = 20-29,2 = 30-39,3 = 40。Missing用於定義變量的缺失值。單擊“缺失”框右側的省略號,打開“缺失值”對話框,界面上有三個單選按鈕的列表。默認值為頂部“無缺失值”;第二項是“不連續缺失值”,最多可以定義3個值;最後壹項是“缺失值範圍加壹個可選缺失值”,這裏不設置默認值,如圖選擇第壹項;columns,定義顯示列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Align,定義顯示對齊方式,包括左對齊、右對齊和居中對齊;Measure,定義變量類型是連續的、有序的還是無序的。

以上是問卷中常見單項選擇題的變量設置,下面還會講解壹些特殊情況的變量設置。

1.開放式問題的設置:填空題如妳所在的省份是_ _ _ _ _為開放式問題。在設置這些變量時,只需要留下值和遺漏值。

2.選擇題的變量設置:這類題有兩種設置方式,多重二分法和多重分類法。這裏我們只介紹多重二分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將問題的每個選項設置為壹個變量,然後將每個選項拆分為兩個選項,即選中此項和不選中此項。現在我們舉壹個例子來說明在spss中的具體操作。例如:

妳通常通過什麽方式獲取新聞

1報紙2雜誌3電視4廣播5網絡

在spss中設置變量的時候,這個問題可以設置五個變量。如果是問卷的第三個問題,那麽變量名分別是3_1,3_2,3_3,3_4,3_5,然後每個選項有兩個選項勾選和不勾選。在Value項中設置為1= checked即可。

使用此窗口,我們可以在此窗口中壹次性將問卷中的所有問題定義為變量。

至此,我們定義變量的工作基本可以完成了。我們下壹步需要做的是數據輸入。首先,我們需要返回到數據輸入窗口,這非常簡單,只要我們點擊軟件左下方的數據視圖選項卡。

第2步:數據輸入

有許多方法可以輸入Spss數據,大致如下:

1.以SPSS格式讀取數據

2.讀取Excel和其他格式的數據

3.讀取文本數據(固定和分隔符)

4.讀取數據庫格式的數據(分為以下兩步)

(1)配置ODBC (2)在SPSS中使用ODBC和數據庫。

不過問卷的數據錄入其實很簡單,直接在spss的數據錄入窗口錄入就可以了,不過這裏有幾點需要註意。

1.在數據錄入窗口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表格,這個表格中的每壹行都代表壹個調查問卷,也稱為案例。

2.在數據輸入窗口中,我們可以看到1,2,3,4,5的標簽名稱...出現在表格的頂部,實際上是我們在第壹步中為問卷中的每個問題取的變量名,即1代表第壹個問題。2代表第二個問題,以此類推。我們只需要在變量名下輸入相應問題的答案,就可以完成問卷的數據錄入。比如在問卷上勾選A的答案,我們在1下面輸入1就可以了(別忘了我們壹般都是用1,2,3,4來代替A,B,C,D)。

我們知道壹行代表壹個問卷,所以如果有問卷,壹定有幾行數據。

數據錄入完成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對問卷的統計分析,這是我們的關鍵部分,因為此時我們已經將問卷中的數據錄入到了我們的軟件中。

第三步:統計分析

有了數據,就可以利用SPSS的各種分析方法進行分析,但是選擇哪種統計分析方法,也就是調用哪種統計分析過程,才是得到正確分析結果的關鍵。這取決於我們調查問卷的目的和我們想要什麽樣的結果。SPSS有兩種方法:數值分析和圖形分析。

1.繪圖分析:

在SPSS中,除了生存分析中使用的生存圖被集成到分析菜單中,其他的統計繪圖功能都放在圖形菜單中。菜單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圖庫:相當於壹個自學指南,簡單介紹了統計繪圖功能,初學者可以通過它對SPSS的繪圖能力有壹個大概的了解。

(2)交互式:交互式統計圖。

(3)地圖:統計地圖。

(4)下面的其他菜單項是我們最常用的壹般統計圖,具體來說:

條形圖

散點圖

線圖

柱狀圖

餡餅

區域地圖

箱形圖

正常Q-Q圖

正常P-P圖

質量控制圖

帕累托圖

自回歸曲線

高度圖

交叉相關圖

序列圖

光譜圖

誤差圖

畫圖分析簡單易懂,壹目了然。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制作的圖形。壹般來說,我們常用條形圖、直方圖、正態圖、散點圖、餅狀圖等。具體操作很簡單。可以參考相關書籍。繪圖分析更多時候是結合數值分析來分析試卷,效果更好。

2.數值分析:

SPSS的數值統計分析過程是在Analyze菜單中進行的,包括:

(1),報表與描述性統計:又稱基本統計分析。基礎統計分析是其他更深入的統計分析的前提。通過基本的統計分析,用戶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分析數據的整體特征,從而選擇更深入的分析方法來研究分析對象。報告和描述性統計命令項中包含的功能是單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包括以下統計功能:

頻率(頻率分析):功能:了解變量的分布。

描述詞:功能:了解數據的基本統計特征,將指定的變量值標準化。

探索:功能:考察數據的奇異性和分布特征。

交叉表:功能:分析事物(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

報告包括以下統計功能:

OLAP立方體:功能:根據分組變量,計算每組的總數、平均數和其他統計數據。輸出報告摘要是指每組中包含的各種變量的統計信息。

案例摘要:查看或打印所需的變量值。

行報表匯總:以行的形式輸出報表。

列式報表匯總:以列的形式輸出報表。

(2)比較均值:樣本均值能否用來估計總體均值?兩個變量均值接近的樣本是否來自同壹總體?換句話說,兩組樣本具有不同的變量均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嗎?妳能解釋壹下總體差異嗎?這是各種研究工作中常見的問題。這需要壹個均值比較。

以下是平均值對比測試的過程:

均值過程: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描述性統計,如男女平均工資、各工種平均工資等。目的是比較。術語:級別數(指分類變量的值的個數,例如壹個性別變量有兩個值,稱為兩個級別)、單元格(指按分類變量的值分組的因變量)、級別組合。

t檢驗過程:對樣本進行t檢驗的過程。

單樣本t檢驗:檢驗單個變量的均值是否與給定常數不同。

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兩組不相關樣本是否來自均數相同的總體(均數是否相同,如男女平均收入是否相同,是否有顯著差異)

配對t檢驗:檢驗兩組相關樣本是否來自均數相同的總體(前後比較,如訓練效果和治療效果)

單向方差分析:單向方差分析用於檢驗幾個(三個或三個以上)獨立組是否來自同壹人群。

(3)方差分析模型:方差分析是檢驗多組樣本均值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顯著性的方法。比如醫學界研究幾種藥物對某種疾病的療效;農業研究土壤、肥料、日照時間等因素對某種作物產量的影響;不同飼料對家畜增重的影響可以通過方差分析解決。

(4)相關分析:是研究變量之間接近程度的常用統計方法。常用的相關性分析包括以下類型:

1,線性相關分析: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的程度。用相關系數r來描述。

2.偏相關分析:描述了在控制了壹個或幾個其他變量的影響時,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如控制了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影響,估計了工資收入與受教育程度的相關性。

3.相似性度量:兩個或多個變量、兩組或兩組觀察值之間的關系有時可以用相似性或不相似性來描述。相似性度量用大值來表示非常相似,而相異度用距離或相異度來描述,大值表示相距很遠。

(5)、回歸分析:作用:尋求相關(相關)變量之間的關系。在回歸過程中,包括:Liner:線性回歸;曲線估計:曲線估計;二元邏輯斯蒂:二元邏輯斯蒂回歸;多項邏輯斯諦:多元邏輯斯諦回歸;有序回歸;Probit:概率單位回歸;非線性:非線性回歸;權重估計:加權估計;2階段最小二乘法:兩階段最小二乘法;最佳標度最佳編碼回歸;最常用的是前三種。

(6)非參數檢驗:是指在總體不服從正態分布且分布未知的情況下,用來檢驗數據是否來自同壹個壹般假設的壹種檢驗方法。命名這些方法是因為它們通常不涉及整體參數。

非參數檢驗的過程如下:

1.卡方檢驗

2.二項式檢驗二項式分布檢驗

3.運行測試運行測試

4.1樣本柯爾莫哥洛夫-斯米爾諾夫檢驗單樣本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米諾夫檢驗。

5.2獨立樣本測試兩個獨立樣本測試

6.獨立樣本檢驗

7.2相關樣品測試兩個相關樣品測試

8.k相關樣本檢驗兩個相關樣本檢驗

(7)、數據還原(因子分析)

(8)、分類(聚類和判別)等等。

以上是對數值統計分析的分析菜單下用於分析的幾種數值統計分析方法的簡單介紹。在我們的變量定義和數據錄入完成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上述幾種分析方法對我們的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想要的結果。

第四步:保存結果。

我們的spss軟件會把我們統計分析的很多結果保存在壹個窗口裏,也就是結果輸出窗口。因為spss軟件支持復制粘貼功能,所以我們可以將想要的結果復制粘貼到我們的報表中,當然我們也可以執行菜單中的file->命令。保存以保存我們的結果。壹般來說,我們建議保存我們的數據,但不是結果。因為只要我們有了數據,只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利用數據得出結果。

總結:

以上是spss處理問卷的四個步驟。經過這四個步驟,我們需要spss軟件的工作就基本結束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寫我們的統計報表了。值得壹提的是,spss是壹個在社會統計中廣泛使用的統計軟件。學好它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在SPSS的問卷分析中,壹份問卷就是壹個案例。首先,應根據不同的問卷問題定義變量。定義變量有兩個值得註意的點:壹是區分變量的度量和度量的值,其中標度是量化的,序數是序數,名詞性是指定類;其次,註意定義不同的數據類型。

各種問卷題目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排序和開放式題目。它們的變量以不同的方式定義和處理。我們將舉例詳細介紹如下:

1選擇題:答案只能有壹個選項。

示例1您的組織目前是否有面向組織的職業規劃系統?

a有B,正在開始,C沒有D,但是已經中斷了。

代碼:只定義了壹個變量,1,2,3,4的值分別代表A,B,C,d四個選項。

回車:輸入選項對應的值;如果選擇了C,請輸入3。

2選擇題:答案可以有多個選項,包括不定項數的多選和固定項數的多選。

(1)方法1(二分法):

妳的職業規劃系統涵蓋哪些群體?當妳畫壹個鉤子的時候,請把所有的提示放進去。

把它考慮進去。

a月工b日工c小時工

編碼:每個對應的選項定義為壹個變量,每個變量的值定義如下:不選“0”,選“1”。

輸入:回答者選擇的選項輸入1,不選0。如果回答者選擇AC,則三個變量分別輸入為1,0和1。

(2)方法二:

妳認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三個目標是什麽?

1( ) 2 ( ) 3( )

a、提高黨員素質B、加強基層組織C、堅持發揚民主。

D.激發企業家熱情e .為人民服務f .推動壹切工作。

編碼:定義了三個變量來表示題目中1,2,3的括號,三個變量的值都是由對應的選項定義的,分別是“1”a,“2”b,“3”c,“4”d,“5”e,“6”f。

輸入:1,2,3,4,5,6的輸入值分別代表選項ABCDEF,在每個括號對應的變量下對應輸入。如果回答者在三個括號內選擇ACF,則在三個變量下分別輸入1,3,6。

註意:可以用方法2編碼的選擇題也可以用方法編碼,但不確定項的選擇題只能用二分法編碼,即方法1是選擇題的壹般處理方法。

3排名問題:對選項的重要性進行排名。

例4當妳購買商品時,妳對商品的關註順序是(請填寫代碼並重新排列)。

第壹、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

代碼:定義了五個變量,可以分別代表第壹位和第五位。每個變量的值定義如下:“1”品牌,“2”受歡迎,“3”質量,“4”實用,“5”價格。

輸入:輸入數字1,2,3,4,5分別代表五個選項。如果被調查者將質量排在第壹位,則在代表第壹位的變量下輸入“3”。

4選擇排序問題:

案例5將案例3的問題改為“妳認為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最重要的是什麽?”

目標就是那三項,重要性從高到低排序,選項不變。

編碼:根據ABCDEF6的六個選項定義了六個變量,每個變量的值定義如下:“1”不選,“2”排第壹,“3”排第二,“4”排第三。

輸入:根據變量的值輸入。例如,如果在三個括號中選擇了ECF,則應分別輸入本題六個變量的值:1(代表選項A未被選擇),1,3(代表選項C排名第二),1,2,4。

註意:這種方法是選擇題和排序題的結合,也適用於壹般的排序題(例4),只是它們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例4使用頻率分析,例5使用描述性分析),輸出的結果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問題的重要性(前壹種方法從變量出現的頻率看排序,後壹種方法從變量看排序)。

5開放式數值題和量表題:這些題要求回答者自己填寫數值或打分。

例6妳的年齡(實際年齡):_ _ _ _ _ _ _ _

代碼:沒有定義值的變量。

輸入:輸入被調查人填寫的實際值。

6個開放文本問題: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將意思相近的答案進行編碼,轉換成封閉選項進行分析。如果答案豐富,難以歸類,就直接對這類問題進行定性分析。

第三,問卷的壹般分析

下面詳細介紹SPSS中問卷的壹般處理方法。操作以spss13.0版本為例,下面提到的菜單項都在分析主菜單下。

1頻率分析:頻率過程可作為單變量頻率分布表;顯示用戶在數據文件中指定的變量的特定值出現的頻率;獲得壹些描述值的範圍的統計數據和描述值的範圍的統計數據。

適用範圍:選擇題(例1)、排序題(例4)、選擇題方法(例3)

頻率分析也是問卷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實施:描述性統計...頻率

2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該過程可以計算單變量的描述性統計量。這些統計數據包括平均值、算術和、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平均值的範圍和標準誤差等。

適用範圍:選擇題和排序題(例5),開數值題(例6)。

實施: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的,單擊統計按鈕選擇所需的統計。

3多重反應下的頻率分析:

適用範圍:選擇題二分法(例2)

實現:第壹步,將多項回答中壹個選擇題定義的所有變量集合起來……定義集合,命名新的集合變量,在二分法計數值中輸入1。第二步,在多個響應……頻率下做頻率分析。

4跨頻分析:解決多變量組合各層次的頻率分析問題。

適用範圍:適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交叉分類形成的列聯表,分析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比如想了解不同工作性質的人在工作中是如何使用交通工具的,可以通過交叉分析得到壹個二維頻率表,壹目了然。

實現:第壹步,根據分析目的確定交叉分析的選項,確定控制變量和解釋變量(如上例,工作性質不同的人為控制變量,使用交通工具為解釋變量)。步驟2:選擇描述性統計數據...交叉表。

介紹四種簡單的圖形描述

在做上述頻數分析、描述性分析等分析時,可以直接做壹個圖,簡單方便,也可以再做壹個圖。SPSS的繪圖功能強大,菜單圖形下的圖形清晰美觀。現將常見的圖表簡要介紹如下。

1餅狀圖:也稱餅狀圖,是用壹個圓的面積來表示所研究對象的人口數,並將該圓的面積按各組成部分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成若幹個扇區,以表示現象部分與人口的比例關系的統計圖表。頻率分析的結果應該用餅圖表示。

2曲線圖:是說明數據隨線段上升和下降而變化的統計圖表。主要表現現象在時間上的變化趨勢,現象的分布以及兩種現象的依存關系。

面積圖:強調現象隨線段下陰影面積變化的統計圖。

條形圖:用相同寬度的條形的長度或高度來表示統計數據的大小和變化的統計圖表。

五問卷深入分析

除了以上簡單的分析,還可以利用spss強大的功能對問卷進行深入的分析,如聚類分析、交叉分析、因子分析、均值比分析(參數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因為涉及到非常專業的統計知識,下面只簡單介紹壹下個人有用的方法的適用範圍和分析目的:

1聚類分析

樣本聚類可以對調查對象進行分類,並根據這些屬性計算出每壹類的比例,從而清晰地研究關註的群體。例如,根據受訪者的消費特征對其進行聚類。

2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是針對兩個變量或多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的分析方法,應根據變量的不同特征選擇不同的相關性度量方法。問卷分析中使用的變量大多屬於分類變量,應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

可以采用卡方檢驗,這是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影響的壹種分析方法。

3個平均值的比較和檢驗

(1)均值過程:對指定變量進行綜合描述和分析,分組計算均值然後進行比較。比如可以按照性別變量分為男性和女性來研究他們之間的收入是否有差距。

(2)T檢驗:

獨立樣本t檢驗用於檢驗無關樣本是否來自均數相同的總體。例如,研究購買該產品的客戶和不購買該產品的客戶之間的收入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如果樣本不獨立,應使用配對t檢驗。比如研究參加職業培訓後工作效率是否提高。

4回歸分析

在問卷分析的回歸分析中,離散回歸模型,通常是logistic模型,常用於解釋壹個變量對另壹個變量的影響程度。比如研究收入對壹種商品消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