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定義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是指學前教育機構教給幼兒的語言形式、語言內容和語言運用的總和。目標是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即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兒童使用語言,並把它作為認識周圍世界的工具。因此,培養兒童的語言能力非常重要,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提高語言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
2.傳統語言教育活動的特點
傳統語言教育活動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它有自己突出的特點,具體表現為:
1)語言教育的形式。在傳統的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基本采用講故事、說話、看圖三種方式來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語言教育活動形式單壹。在傳統的語文教育活動中,老師基本都是用圖片,圖片主要是單幅圖片和漫畫。再豐富的畫面,這兩種方式都是靜態的,孩子喜歡有生命力的東西。同時,用圖片和漫畫說話“生命周期短”,無法滿足孩子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不方便孩子根據圖片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在傳統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對話往往是圍繞壹個主題展開的,對這個主題的描述僅僅是基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幼兒的想象。教師往往無法呈現事物的豐富形象,不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4)在傳統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展示的實物形象不夠生動,無法進行再加工,會制約孩子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創作和設計實物形象時往往會浪費材料和精力,回收的數量相對較少,不符合現代教學的特點。
3.信息技術應用於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優勢
信息技術可以彌補幼兒園正規語言教育活動的不足。
1)傳統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最為普遍。信息技術手段包括投影儀、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機等,可以幫助語言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原有的電教設備已經過時,其生命力也在悄然衰退。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孩子們創造更多的形式和更新穎的形象。它不僅能強烈地吸引幼兒,還能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此外,兒童的活動形式發生了變化,兒童不僅可以看到計算機技術合成的場景圖像,還可以實現聲音和畫面的同步。壹方面開闊了孩子的視野,另壹方面又激發了孩子重新學習的欲望。
2)信息技術可以把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傳統的語文教育活動中,以圖片為例,教師首先要選擇既健康又符合幼兒現有認知水平的素材,同時要考慮圖片再現故事內容的可操作性;其次,老師要花很長的時間描述這個畫面,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最後,圖片壹旦完成,老師將無法更改,也不容易重復使用,造成人力浪費。同時,保存也很難。而信息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節省教師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形成較好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技術日益繁榮的今天,很多教育工作者考慮讓孩子具備壹定的信息素養。在幼兒園,教師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幼兒的知識問題,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
4.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加強幼兒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
1)幼兒教師無論是中等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畢業還是高等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畢業,都只強調了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信息技術的學習。從目前對幼兒教師的調查中發現,只有少部分幼兒教師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壹方面,缺乏對幼兒教師培訓的投入;另壹方面,整個學前教育系統並不重視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所以結果是:壹方面,條件好的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大量購買信息技術設備;另壹方面,幼兒教師缺乏信息素養,使得這些設備大量閑置,造成資源浪費。因此,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應用有著廣闊的空間。
2)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應用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和信息技術的特點,找到最佳結合點。
兒童思維擅長直觀形象的思維,兒童往往對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事物最感興趣。而信息技術在創造這些圖像時有著獨特的條件。從兒童對動畫片的喜愛來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很好地適應兒童的認知特點。從而幫助兒童認識和理解真善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兔子在孩子們的眼中是善良和勤奮的化身。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孩子創造大量生動有趣的兔子形象,不僅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還能使孩子對善良的兔子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從而加強對“善良”和“勤奮”的理解。
另外,兒童在認識客觀世界時,總是先感知其外在特征,再認識其本質。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兒童掌握客觀世界的表征特征,從而準確地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同時,在幼兒園教學中,強調對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但現實中的很多具體操作並不適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往往使幼兒無法理解事物變化的過程。因此,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將復雜的物理或化學變化以直觀的形式表達出來,便於教師講解,便於兒童理解。
5.信息技術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的突出作用
以狼和羊為例;
在中班狼與羊的語言教育活動中,傳統的教學形式如下:
1)老師畫了漫畫《狼與羊》完整展現故事。
2)為了增強孩子對故事的理解,老師用表演遊戲的形式給孩子做頭飾。
教學過程如下:
1)老師用漫畫書《狼與羊》給孩子們講故事。
2)提問,讓孩子熟悉故事。
3)讓孩子復述故事。
4)給孩子發頭飾,讓他們表演,加強對故事的理解。
5)評價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
傳統教學的不足和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優勢比較;
1)老師畫漫畫要花很長時間,既浪費材料又浪費精力。使用信息技術可以節省時間和成本。
2)漫畫書裏的內容是否生動,取決於老師的繪畫水平,信息技術可以彌補老師繪畫水平的不足。
3)老師根據漫畫給孩子講故事,形式單壹,不便於孩子充分理解故事。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故事更加生動,易於兒童理解。另外,如果孩子對故事的某壹部分不理解,老師可以反復播放,方便操作。
4)聲畫完全融合,把幼師從壹些環節中解放出來,方便孩子觀察。但是,傳統教學中,老師壹下子沒有技能。
5)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加工,以便重復使用和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