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計劃(壹)壹、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壹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盡管課堂教學存在壹些固有的缺點和缺陷。但是,目前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發展的主要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正式課程與信息技術在學校中有效整合的作用,並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壹步改善校園信息環境,重點是局域網的優化配置。采用合適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提高內網運行速度。在部分樓層和辦公室建設無線網絡接入設備,逐步改善校園信息環境。
2.結合《學校工作人員手冊》的編寫,通過健全和完善現有的校園網絡和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形成完整規範的學校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並納入《學校信息化實驗管理手冊》。
3.充分發揮我校的辦學特色,營造學生主動學習的網絡環境,探索“立交橋”教學的辦學模式。根據二期課改需要,完成實驗化學、實驗物理、生命科學數字化實驗室和遠程教育實驗室建設,推進TI技術教學。
4.建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重組現有網站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源,逐步豐富教學資源。形成集師生能力和“新通互動教學平臺”於壹體,具有校本特色,深受師生青睞的資源網站。在現有電子圖書館的基礎上,開發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庫,優化合並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頻資源信息存儲,努力與學校教育平臺融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和下載服務。
5.在完善和更新學校數學學習網站、信息技術學習網站、攝影學習特色網站的同時,還將建設若幹個學科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個人網頁的鏈接(學科網站主要面向市、區學科帶頭人)。為了改善學校網站信息更新慢的現狀,我們嘗試培養壹批年級、學科的師生在信息中心的統壹協調指導下更新網站相關模塊的信息,加快更新頻率。
6.搭建校長管理平臺,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利用網站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的後臺管理,及時發布和更新各類學校管理信息,提供學校基礎數據查詢、信息檢索等服務,初步實現學校教育行政自動化,提高協作效率。
7.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線存儲和在線交流平臺(網絡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成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營造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園網,更新購置電腦。
2.加強軟件建設。豐富和完善學校主頁並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豐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
3.強化應用服務教學。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了解。
讓教師了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在學科教學、五項嚴肅工作、課件制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並讓老師們受到它的誘惑,享受它的便利。
(2)加強管理。
制定校園網絡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和持續改進。(比如軟件升級等。),保證校園網的暢通。
(3)實際應用。
5.對所有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加強培訓和信息技術培訓,形成壹支具有壹定信息技術水平的教師隊伍。
第四,網絡管理
1.加強校園網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加強對師生的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絡高效有序運行。
第五,加強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整合,推進信息化在德育中的全方位應用。
通過幾個學期的積累和探索,德育室建立了專門的德育工作網絡,形成了壹套集學校社工、心靈花園、學校法制、大隊部、KWHL項目網於壹體的管理網絡。同時在網上開展了壹系列活動,如借助博客討論進行視頻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討論答辯、通過網絡以動畫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上學期以網絡電視形式糾正學生不良行為規範等。本學期,我們將更加紮實地配合德育室的工作,落實到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推進信息技術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深度融合,提高德育信息化的整體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信息化融合的契機,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對學校德育信息化的認可,進而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六、繼續加強校園網的管理和維護,更新學校現有網站。
經過幾個學期對學校計算機網絡的調整和重新布局,將學校局域網升級為域管理,各方面的問題已基本解決。本學期重點解決服務器機房web服務器和域控制器的軟件升級,web服務器中資源的重新調整和校園網的安全。
經過幾年的積累,學校網站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本學期將進壹步聽取意見,對如何深化學校網站,如何進壹步完善特色平臺進行修改。
七、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個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壹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的過程,絕對不是壹個獨立的分支。任何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壹次成功的活動,其實是學校各部門默契配合的體現。在整個活動中,資料室要積極征詢工作人員的意見,引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擇信息技術,充分、恰當地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計劃(二)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校長和教務處對我校信息工作作出的安排,為我校信息工作提供服務,以不斷發展創新和最合理、實用、安全的應用效果為主要目標,加強計算機應用與學科整合的教育教學實踐。
工作重點:
1,根據學生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
2、根據學校的工作重點利用學校信息服務。參與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學校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綜合實力。
3.根據制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做好日常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升級更新系統軟件,定期升級殺毒軟件的病毒定義庫。
工作措施:
1,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任務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鞏固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研究精神和合作互助精神。
2、完成學校信息化督導評估的準備工作。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努力完成課文的電子稿,提高打字速度。
3.保護好學校的電腦設備,讓它有效的輔助我們教學。
電腦設備是學校的重要財產。如何管理和利用好這些設備是壹個重要的課題。所以要時刻關註它的使用情況,定期檢查各種設備的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樣才能在使用過程中得心應手。
4.及時清理電腦中的病毒,保證電腦的有效運行。
網絡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便利,但也帶來了許多不安全的問題。比如windows操作系統本身就有很多漏洞,再加上病毒的猖獗,很多電腦會很慢,經常死機,這就需要平時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首先,我們應該防止病毒和特洛伊馬計劃,以確保教育教學的正常發展。
二是防止非法攻擊,安裝防火墻軟件保護電腦免受攻擊。
第三,我們應該在網上安裝反色情軟件,讓學生在幹凈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地學習。
第四,做好局域網的日常工作,備份重要數據。
總之,我們將認真落實學校的信息化工作,把學校的信息化工程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腳踏實地,迎頭趕上,開創學校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計劃(三)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省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深化“三大改革”和建設“六大工程”為重點,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動力,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突出重點,創新發展,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目標和任務
1.加大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力度,做好所有小學合並的準備工作,實現_ _ _國籍學生秋季開學時按時在相關學校註冊;對朱莊小學做進壹步的深入研究,爭取各方力量的支持,實現與朱莊中學的合並,辦壹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
2.抓住機遇,創新發展。象山、尚坤小學新校舍砌築工程完成;向塘小學新校舍搬遷,力爭破土動工;西圩小學教師公寓改造有新進展;育傑小學綜合樓要裝修並投入使用;向陽小學給水泥籃球場澆水。
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以學校為基礎的“教育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的享受,推動校園網的全面建設。中心、禦街、龍騰、靈山等4所小學按標準建設了機房並投入使用;育傑小學建成多媒體教室並投入使用。
4.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重視教學和科研,鞏固和發展“三級教研網”和校本教研活動;堅持“送教師下鄉”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做好年度過關工作,各年級、各科通過率達到90%以上,畢業班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5.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做好工作的能力;重視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6.創建“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素質教育學校”等活動。玉潔小學將爭創省級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白沙中心小學爭創市級素質教育學校,白沙中心、龍騰等小學爭創縣綠色學校。
7.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學校減債解困的有效途徑,努力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8.重視和支持幼兒教育,確保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9.大力營造文明、穩定、積極的教育環境,努力打造安全率100%,兒童犯罪率0,重大事故率0。
10,重視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管理率達到100%。
具體措施
壹是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
1.增強委托人法定代表人的責任感。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民眾最迫切的願望是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民眾最願意的投資是投資女兒的教育。“辦好讓群眾滿意的教育”是在農村實踐_ _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校長是教育的生命線。有什麽樣的校長,就有什麽樣的領導班子,就有什麽樣的教師,就要辦什麽樣的學校。因此,作為壹名校長,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法定代表人的職責,“壹心壹意來,寸步不離”,用自己模範的言行激勵身邊的老師,讓他們團結壹致,同舟共濟,完成學校的中心任務。
壹年來,在學校經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很多學校在教學建設上取得了雙豐收,有很多值得推廣和無私奉獻的經驗。本學期將舉辦1-2校長交流會,暢談新時期如何當好校長,學習推廣各校先進經驗,在校長崗位上營造做校長、當校長、當好校長的良好氛圍。
2.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長遠之計在於教育,教育之計在於教師,教師是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中堅力量。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要教好書,教育好人,就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這學期,我們要以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壹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和新修訂的《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進壹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充分發揮教師在黨員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進壹步建立和完善教師的業務檔案和評價體系,為下壹步的評聘工作提供歷史依據,使做得好和做得差有所區別,形成講學習、講工作、講奉獻的校風;第三,認真召開教師會議,對學校的大事、重要事項集中教師意見,使教師從學校任務的執行者變為學校管理的參與者,* * *要承擔學校興衰的重任;四是分別在三八、五四、七壹期間舉辦以“先進性”為主題的師德師風講座,表彰壹批“三八紅旗手”、“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取得進步。
第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
今年是小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的建設年。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預防青少年犯罪、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立體屏障,構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情況的學校德育新格局。該縣已決定開展八項活動:①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結合3月份“學雷鋒樹新風”活動,舉辦“中小學生行為規範”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知識競賽;②開展以“關愛祖國,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愛國閱讀教育活動,5月開展全縣閱讀活動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③開展“中小學生民族精神月”活動,結合國慶慶祝活動,努力做到“每班有歌,人人歌頌祖國”;(4)開展“平安學校”和“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活動;⑤開展各種創建文明校園的活動;⑥開展校園文化創建活動;⑦開展“手拉手、壹對壹”活動,幫助貧困學生,關註“留守”學生,建立檔案,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健康成長;⑧開展“雙十”評選活動,即評選出10名優秀班主任、10名優秀德育工作論文和班主任工作論文,計劃在8、9月份進行交流。以上活動將對小學生良好行為規範的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學區將根據每個學校的發展情況對他們進行評估和選擇。各學校要抓緊時間,做好規劃,責任到人,積極參與,取得成效。
第三,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
在過去的壹年中,我們的課程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這在全縣年度教育工作會議上得到了肯定。但是,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個別學校還停留在口頭上的等待和觀望,思想上還沒有真正重視起來,更談不上從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和祖國下壹代終身發展的全局和長遠的戰略高度來考慮。所以管理,配套設施,教學理念,綜合素質等等都差得很遠。本學期要組織教師再次學習、討論、實踐新理念,形成濃厚的課改氛圍;(2)搞好師資培訓。實驗班教師要以縣級培訓為主,盡可能做到“不培訓就上崗”。非實驗班教師要堅持“校本培訓”,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③加強對教學科研的領導和監督,積極開展以“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為總課題的研究,堅持“送教師下鄉”的做法,加強對新課程實施的指導、跟蹤和評價;④重視綜合評價體系的建設,著手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⑤繼續邀請專家來我校講學和培訓;⑥抓典型,按照“整體推進,點上深化”的方針,把中心校確立為首批課改示範校,把育傑小學確立為教研實驗基地,發揮其示範、輻射和引導作用;⑦各校應正視困難,不要省課改,勒緊褲腰帶,為實驗班教師添置必要的教學設備,保證單位時間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四,創新融資渠道,自救。
我們縣是教育大縣,財政窮縣。財政差辦大教育確實困難,學校公用經費不能按時足額到位。目前,由於壹費制的全面實施,大部分學校負債累累,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探索減債解困的有效措施和辦法,努力多渠道籌集資金償還學校債務。同時,也需要從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高度正視困難,立足現實,積極尋求自救發展之路;不要怨天尤人,喪失信心,而要在困難中尋找突破點和突破口,推動學校教育不斷發展。壹是要抓住政策機遇,爭取壹點;二是充分挖掘本地人才優勢,多渠道爭取資金;三是密切村校關系,發掘和激發幹部群眾捐資教育的積極性,盡力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四是科學合理預算,勤儉節約,實現自我救濟;五是盤活教育資源,在創新中尋找出路,建立激勵機制,對集資建校、解決困難成績突出的學校給予適當幫助和支持。
第五,進壹步優化教育環境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安全是家長的心。學校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第壹”、“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要完善安全防範措施,加大學校食堂、教學樓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重點防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疫情、交通、溺水等危害師生安全的事故,強化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切實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要建立各級安全責任制,積極鼓勵家長為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確保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安全。
婦、工、團、少先隊要積極配合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真正落到實處。教育要註重實效,貼近社會,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成長的實際;寓教於樂,要用說服、參與、討論的方法,用他們能接受的方法。本學期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的作用,註重社會實踐育人。同時,要配合有關部門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努力形成三位壹體的教育。要增強依法辦學意識,依法維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維護教育發展大局。切實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理,發揮老協、關工委的教育作用和輿論導向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相關文章:
★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計劃
★年度學校信息化建設計劃(2)
★2016-2017學年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計劃
★ 2017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
★ 2017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
★ 2017學校信息化工作方案範文
★ 2017教育信息化工作計劃
★ 2017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計劃
★ 2017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二)
★2065 438+07-2065 438+08學年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