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南京旅遊

南京旅遊

中山陵景區

南京中山陵景區,古稱金陵山,紫金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站在城市東郊,是寧鎮山中支主峰。東西長7公裏,南北寬4公裏,綿延10公裏左右。雄偉的中山,松柏匯聚成壹片浩瀚的森林,其中隱藏著200多處名勝古跡。

中山風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主要景點有:中山陵景區、明陵景區、梅花山、靈谷寺景區、紫金山天文臺、中山植物園、北極閣氣象臺、雞鳴寺等。它還包括玄武湖、環湖傅貴山、九華山、小紅山、城墻和城堡,集中了28個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陵,原名總理陵,是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西有明陵,東有靈谷寺。山陵在前排,障壁在後。氣勢恢宏,氣勢磅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於6月1929日安放於此。陵園整體呈警鐘形狀,其中紀念館為三拱宮殿式建築,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的橫幅。紀念館內擺放著孫中山先生的大理石雕像,墻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綱要》全文。

中山陵於1926年春開工,1929年夏竣工。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墓門、碑亭、紀念館、墓室。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看起來像壹個躺在綠色地毯上的“自由鐘”。山腳下的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塔尖,半月形的正方形是鐘頂的弧形,墓頂的墓頂像壹個鐘擺錘。

當時孫中山先生的喪事籌備處廣泛征集陵墓設計方案。結果,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鐘”圖案獲得了壹等獎。呂彥直還被聘為陵墓的總建築師。這組建築在造型的組合、色彩的運用、材料的表達、細節的處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色彩和諧,從而增強了莊嚴的氣氛。

陵墓入口處有壹座高大的花崗巖牌坊,上面有中山博士用金字書寫的“博愛”二字。從拱門到祭壇,共有392級石階和8個平臺。臺階由蘇州花崗巖制成。

紀念館是中山陵的主體建築,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它高29米,長30米,寬25米。紀念館南面的三個牌坊用銅雙葉雕刻,門上刻著:民族、民權、民生。中門嵌有孫中山先生的書法“天地正氣”。在紀念館的中央,供奉著壹尊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它是由法國雕塑家保羅·朗特斯基創作的。底座上刻有六個浮雕,是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的寫照。

紀念館東西擋土墻的大理石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親筆遺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綱要》。廳後有雙墓門,兩扇前門為銅質,門框為黑色大理石。有壹幅孫中山先生手書的橫幅“偉大的精神終結”。雙扇為單扇銅扇,門上刻有“孫中山先生墓”石刻。入口為圓形墓,直徑18m,高11m。中間是壹個長長的墳墓,上面放著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雕像,下面埋著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墓深5米,用鋼筋混凝土密封。

中山陵正面面臨廣闊的平原,背面巍然挺立,氣象雄偉。音樂臺、光華閣、面食小王子閣、楊誌閣、藏經樓、行健閣、永豐社、楊誌閣、中山書院等紀念性建築環繞陵墓群星捧月,構成了中山陵風景區的主要景觀,不僅寄托了海內外捐贈者對孫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懷念,也是著名建築師的傑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整個景區約31.1,000平方米。

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的獨龍府珠穆朗瑪峰腳下,陵墻環繞達斡爾族22.5公裏。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陵墻環繞達斡爾族22.5公裏。明陵的布局是“北鬥七星”。孝陵的神道以其彎彎曲曲的長度不同於歷代帝王的寬廣和直接,壹直讓人們迷惑不解,也導致了許多傳說。這壹新發現解釋了這壹離奇現象:在古代帝王的陵墓中,有天宮、天象、星辰的圖畫,寓意“天人合壹”、“魂歸北鬥”的效果,朱元璋特別推崇天象,於是在生前將自己的陵墓設計成北鬥七星的形狀,以“勺頭”為導向神道部分繞梅花山壹周,“勺柄”為陵墓朝北方向直線排列。從平面圖上看,孝陵“七星”的排列趨勢與南北朝、遼代、唐代繪制的“北鬥七星”圖相同。考古人員還發現,孝陵地下玄宮呈勺形,朱元璋的埋葬地點恰恰在明陵,而不是民間傳說中的其他地方。這種說法遭到了相關人士的質疑,直接證據是弧形神道是明太祖朱迪所建,而非其父朱元璋是“北鬥七星”的巧合。有學者提出朱元璋葬於明陵和靈谷寺之間。當時眾說紛紜,很難下結論。1999年8月,考古工作又有重大成果。在紫金山的南坡發現了壹個祭壇,這是六朝都城的建築遺跡。祭壇位於紫金山海拔277米,四層結構。壇身背靠主峰,東、南、西三面用巨石圍起,占地8000平方米。是我國封建國家最早、規模最大的祭祀儀式建築,對研究六朝文化和我國古代禮儀制度的演變及其歷史作用具有重要價值。祭壇的主墻由巨大的石頭砌成,其中最重的近2噸。多層墻面和臺面錯開。上下兩層高差超過10米,整個壇體體積超過15000立方米。祭壇南面中間,石階沿山坡而建,道路直通山下。擾動的土壤中還出土了大量六朝磚瓦遺存。千禧年前夕,壹只沈睡了六百多年的石龜,抖落了覆蓋在身上的泥土,以中國第壹巨龜的雄姿破土而出。這只石龜是在梅靈宮東側的樹林裏發現的。當時石龜和石碑在兩個地方,相隔數米,差壹點迷失在淤泥和灌木叢中。文物部門表示,這只石龜的來歷有兩種可能。壹種可能是在明陵四方城制作“聖德碑”時留下的廢料,因雕刻不理想而廢棄(四方城石龜長3.8米,寬2.4米景觀名四方城、神道王鑄、淩杏門、金水橋、文武坊門、香店、寶城翁沖石人巨型石龜下馬坊、大金門、聖德碑及金谷的碑樓、外峪河、石像群、石望珠、淩杏門基、內峪明樓,寶城,保定,東陵王子遺址,埋葬英雄的景點是特色。訪古尋幽,全年開放時間:7:00-18:30。王安石閱覽室、趙文齋中山陵景區、梅花山中山陵景區、紅樓藝文苑附近其他景點?真情碑林海底世界位於南面的賞梅勝地梅花山,東臨夏紫湖、正氣閣、丁琳山莊,林木幽深,山谷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園;東南部的海底世界令人難忘。南京國際梅花節門票:50元電話:025-84437186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石祥路7號公交:可乘坐市區公交:1、2、9路到景區火車:其他交通方式:

妳不需要乘公共汽車。妳可以參觀沿途的景點。妳可以乘公共汽車去中山陵。

南京夫子廟

孔廟,孔廟是孔廟的俗稱,最初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始建於宋代,位於秦淮河北岸宮媛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秦淮河為池畔,南岸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中國最高的照壁。北岸寺前有聚星閣和樂思閣。中軸線上有淩杏門、大城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此外,寺東還有魁星閣。由於時代的要求,夫子廟現在已經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1985,夫子廟古建築修復,周邊的茶館、飯店、商店等建築也改造成明清風格。夫子廟、龔雪和江南宮媛的建築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江的宮媛街是壹條古老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根據歷史上形成的廟會格局,重建了東市場和西市場。這裏有200多種傳統食品和小吃。每年農歷正月初壹至十八,這裏都會舉行孔廟燈會,熱鬧非凡。

夫子廟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六朝,尤其是明清時期。各派的美食和小吃別有風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零散的民間風味小吃進行挖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小吃以幹瘦的方式提供,葷素搭配,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為壹般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餐飲與文化的精致結合,對中外遊客具有長久的吸引力。目前有風味小吃200多種,經濟效益顯著,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和本地區特色文化的重要支柱。近年來,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快餐相繼推出,並保留了部分夜市攤位,形成了中西結合、高中低檔的用餐新格局。如今,夫子廟已成為著名的“美食中心”。獨具特色的夫子廟美食街建於1997,總投資1.5億元。位於夫子廟南端,東起平江府路,西至來燕路。建築造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白墻斜屋,古樸典雅,與夫子廟古建築融為壹體。內部設施壹流,相當現代化。仿古花崗巖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方磚、菱形花壇、蜿蜒回廊、花園式廣場、古典低矮路燈,營造出溫馨典雅的氛圍。沿街有壹批知名的餐飲娛樂企業,如逸仙風味軒、逸仙玄冥、金陵春酒家、夫子廟樂康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那裏聚集了國內外的美食。結合美食街建設,建成了展現六朝文化的王燮古居,恢復了五壹巷,形成了新的景觀區,擴大了夫子廟景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