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六環登上珠穆朗瑪峰後問莫左,還有哪些山比較有特色?他們說博格達,六環說我什麽時候能上去,莫左說我再練五年。如今五年過去了,六環來到了博格達。
2015在慕士塔格阿塔登上追風者,問莫措去博格達需要練什麽技能,達到什麽狀態。莫措說攀冰、攀巖、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需要提高,追風者說我懂了。
搜搜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烏魯木齊人,已經徒步旅行了八次。妳能讓我進去看看他嗎?不奢望登頂,只想近距離膜拜。
可能很多人對博格達峰並不熟悉,但對於新疆人來說,它絕對是壹座極其感性的山峰。第壹個是新疆的,在烏魯木齊壹般都能看到他威嚴的身影。坐飛機進出烏魯木齊,第壹個標誌性的雪山就是博格達。他雖然身高不高,但是難度不低,危險系數也不低,所以登山者很少關註。這次博格達活動的攀登者都是有過攀登經驗的老隊員,和我們有過磨合。大家更了解對方,也更信任對方。所以前期準備比較充分,安排也容易落實,攀登中的任務也容易分配,對這次攀登活動很有幫助。艾尚峰團隊五人(陌陌、六誡、追風、搜搜、小王)攀登了博格達主峰海拔5445m,於2065+07年9月6日23: 65,438+02安全抵達大本營,攀登活動告壹段落。
有人說爬雪山的人都是傻子,那麽我們可能就是他們中最傻的那壹部分,我們才是願意壹直傻下去的人。本次攀登共有七名成員:墨玉、六誡、追風、搜搜、老胖、二貝和小王。每個人都和博格達有壹段戀情。隊伍裏有三個新疆人。在烏魯木齊每天都能看到博格達靜靜地坐在那裏,進出烏魯木齊都能看到壹排雪山。怎麽能不激動人心,引人入勝?搜搜來回穿越博格達八次,每次到了山腳下都忍不住磕頭,對博格達有壹種說不出的感情和體驗。六誡在第壹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後就下定決心要去博格達。籌備五年,全國各地都參加了中國謝燈協會的培訓班。為了爬博格達,我在巖石館和溜冰場待了兩年多,還去韓國進行攀冰訓練。這是我們成功攀登的交換條件。
活動於8月29日舉行,大家提前1 ~ 2天到達烏魯木齊。為了讓大家提前進入狀態,陌陌找來了壹塊木質床板,讓大家在上面練習冰爪技術,並交流對這次攀巖的看法和以往的經驗。烏魯木齊的氣溫似乎被我們那幾天的熱情和體溫擡高了。為了更好的掌握大家的情況,掌控攀巖活動的全過程,29日我們帶大家去烏魯木齊進行了攀巖基本技術的熱身訓練和攀巖隊伍的首次磨合。8月30日,我們都從烏魯木齊出發去三個山村(註意是三個山村,不是三個山村),從大石出發去大本營,從海拔3100的大石壹路向上,到海拔3500m m左右的大本營,雖然海拔不高,但是路線長達21km。
由於車輛加油的問題,到達大石頭時已經是中午兩點,當晚十點多才到達大本營。開始下小雨了。好在大家都提前把外套和褲子拿出來了,才沒有被熱情的博格達淋濕。
第二天是正式訓練和登山前團隊磨合的時間。這種傳統的高山攀登,必須要求每個人都有均衡的身體素質,熟練的冰雪攀登技巧,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有壹致的目標,平和的心態和毅力。
博格達的路線幾乎全是不同程度的冰雪坡,壹般都在30度以上。有些地方是直墻。為了加強大家的訓練效果,要求我們在水坑上方訓練腳,不認真就掉進水坑。這種訓練方法非常有效,對個人心理壓力和能力都有非常好的訓練效果。
在博格達的註視下,所有人都訓練得非常認真,在50度左右的冰坡上練習步法,輔助冰錐的插入、刺戳和打字。爬上冰墻,穿越然後爬下來。爬下來無疑是壓力最大最痛苦的訓練方式。第壹次培訓,大家都是慢慢上去的。當上部準備安裝下降器時,他們默默的說不能下降,而是往下爬。大家慢慢的打起了鶴嘴鋤,換了腿,往下走。在大約10米的高度練習是壹次冷靜的操作
訓練間隙暴露的博格達山脈
回家路上的冰湖和遠處的4613。
日照金山
晚上不要放過時間,熟悉繩結和裝備操作,白天交流訓練感受和經驗。
在多階段攀登訓練中,每個人都要進行壹系列的操作,如引導攀登、保護和拆除錨點等。在壹次高山攀登中,沒有隊員和領隊的身份劃分,只有攀登隊員的定義。每個人的角色都和攀巖者壹樣,只是每個人都不壹樣,優勢互補,攀巖任務也不壹樣。大家交替上升,訓練不同的攀爬方式,建立不同的保障體系,確保安全。
為了提高攀登效率,行進間保護的訓練成了這次攀登的重中之重。本文重點闡述了分組的重要性,錨點的架設和拆除,以及在遇到滑動、墜落等突發情況時的自救互救。沒有什麽比安全攀爬更重要的了。我們接受可控的、能承擔後果的風險,而不是盲目冒險。
為了避開惡劣的天氣,我們所有人都決定早點出發。9月2日,我們從大本營出發前往C1營地,全程6個半小時。我們壹路走過冰川最後的冰磧,跳過冰川上的溝壑和山脊,沿著側冰磧,終於來到了長約4000m的C1營地。夕陽剛剛好。
9月3日,大家都去了C2營地,隊員老胖決定放棄登山,這對大家都是壹個很大的打擊和損失。但大家對老龐的個人選擇保持了相當的尊重,風險要提前防範。登山不是鬧著玩的,尤其是在博格達這樣的山面前,提前做出判斷,理性撤退,難度更大,也更重要。告別了老龐,大家分組前進,默默開道,六戒護體,追風,中間有搜搜攀爬,小王拿起繩子,取下錨點。大家分工有序,最大程度上節省了爬山時間和個人體能。最後,幾乎有四條橫巷,繩距和平均坡度約為40度。得益於前幾天的強化訓練,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了不同的步法(無聲的使用全牙,我們都使用了混合步法,有些段使用了門牙平移),度過了我們眼中最難的壹段。大約下午6: 20到達C2。分組
旁邊是吞噬壹切的裂縫。
最後,橫切冰坡絕對考驗心理。
夜色中的烏魯木齊
為了減輕負荷,大家決定最大程度犧牲舒適度。我們決定五個人帶壹個大帳篷去C3,做兩個方案,C3-匹克-C3;C3峰C2。根據大家的身體狀況,我們決定選擇兩種退出方案。從C2到C3的路段仍然和前壹天壹樣。壹是長距離雪坡,坡度50度左右。這壹次,雪況很好。表面堅硬的積雪可以讓人踩得穩穩的,踢進去也不會太用力,也不會傷腳。走過雪坡後,他們走過巖石和冰雪的混合地帶,上護和下護交替進行。結繩兩端固定在個別段,中間人推電梯快速通過。就這樣,我們終於在天黑前到達了C3。
我差點把手機掉在這裏
終於來到了c3。
峰會前夕的人群
我們早上4點半起床,本想早上6點半出發,但是博格達的大風和帳篷外的溫度讓我們壹次又壹次推遲了登頂的計劃,最後我們壹直等到太陽出來。八點半,我們收拾東西從C3出發,從C3到山頂的路線也是壹段冰雪跟著壹段雜巖。為了提高攀爬效率,我們采用旋轉的方式攀爬,保護下面的人,壹路前行。最後,我們到達了假屋頂。面對博格達的頂峰,我們都跪下來膜拜頂峰,每個人的夢想和期待都會實現。
到達假頂
12: 26,全員登上博格達主峰,大家沈默良久,只有山風呼嘯而過。這壹刻,我們站在山頂相擁而泣。博格達,謝謝妳讓我們這麽近距離的欣賞妳,謝謝妳讓我們完成了壹個夙願!謝謝大家!
在山頂呆了壹會兒,六戒教主爬了下來,退了出去。為了提高下降效率,領頭的從上面保護,其余的根據能力和體力用裝備和繩子降下,最後壹個爬下去。上山比下山容易。我們在下午5:30左右回到C3,每個人都報告了他們的身體狀況。我們決定停止南下,在C3過夜。
9月6日,我們8:00從C3出發,壹路固定繩索下放設備,下午1:00左右到達C2。完了半個小時,我們C1從C2下車,交叉噩夢又開始了。搜搜用長鶴嘴鋤踢著,壹步壹步挪過去,所以他不得不感受他驚人的意誌力。下來後,他全身發青。半路上,天空被雪和霧覆蓋。我們爬的時候壹直很溫柔的博格達,終於露出了他暴力的壹面。好在我們已經完成了攀爬任務,基本撤退到安全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