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威海至劉公島輪渡任務的旅遊船* * *共有22艘,均為鋼殼或玻璃鋼材質,載客量100-200人不等,平均單程航行時間15分鐘。這條線路被交通部授予2006年“文明線路”稱號,5438+0。此外,還開通了劉公島海上遊線路,乘船遊覽劉公島大約需要40分鐘。
2.索道站
從丁公路到七頂山炮臺,可以坐旅遊索道。索道采用單線循環固定抓繩器雙吊籃設計。線路全長708米,運行速度每分鐘60米,車流量每小時300人。* * *有9個支架,60個吊籃,線路最高點22米。控制平臺采用先進的液壓技術,確保索道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坐索道上山,妳可以免費參觀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
3.旅遊大巴
可乘坐敞開式旅遊車遊覽景區主幹道丁公路、鄧公路,主要有:旅遊碼頭、海軍廣場、文化廣場、世博園、索道站、東村、國家森林公園、丁紀念館、海軍學院、黃島兵器博物館、展覽館、鐵碼頭、中國抗日戰爭博物館等。
汽車站(火車站)-→威海旅遊碼頭
公交:乘坐103路公交車(或104、105、106、107、111、1108)。
位於劉公島島候車大廳東北角,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設施齊全,可為入島遊客提供導遊、休息、問詢、醫療等服務。目前,中心配備了30多名專業導遊,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能夠為散客和團體提供全面、準確、周到、熱情的導遊講解服務;配備1值班醫生和壹些常用急救藥品;在旅遊咨詢方面,該中心通過電影、圖片、計算機信息系統查詢等方式,為每壹位來劉公島的遊客提供免費的吃、住、行、遊、購、娛的信息咨詢服務。,讓遊客以最快捷、最簡單的方式了解劉公島和威海的旅遊環境,獲取最有價值的旅遊信息;此外,中心還配備了18皮椅供遊客休息,1 42英寸等離子電視和1觸摸屏供遊客查詢信息。遊客在中心休息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大屏幕電視觀看景點,通過電子觸摸屏了解景區整體情況和各景點情況。
2.威海風景旅行社
位於旅遊碼頭島外的候車大廳,是劉公島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主營業務:國內旅遊;購買飛機、輪船、火車和汽車票;代他人預訂酒店和餐廳;貨物儲存;輪椅和嬰兒車租賃;出售手工藝品和日用品;發布廣告。1,劉公島酒店
位於劉公島島碼頭以東約1km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乘坐島內旅遊大巴5分鐘即可到達。酒店南面臨海,背靠青山,西側毗鄰島上主要景點劉公島世博園和索道站,環境優雅。酒店擁有19間客房,包括普通標間、豪華標間、經濟房和套房,設施齊全。配備閉路電視和高速寬帶互聯網接入。餐廳配有地道的魯菜廚師,人富節儉,讓妳出門在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是妳理想的住處。入住劉公島酒店,您會感到親切、方便、舒適、安全、衛生、周到。
2.劉公島人民賓館
酒店隸屬賓館,位於旅遊主幹道丁公路中段,交通便利。酒店主打生猛海鮮,可提供各種膠東特色海鮮菜肴。酒店裝修很獨特,而且是半開放式的環境。遊客可以壹邊品嘗海鮮,壹邊欣賞海邊的美景。自開業以來,酒店的美食和優美的環境壹直贏得遊客的好評。
劉公島菜以烹飪海鮮而聞名,尤其是海鮮和小海鮮。菜肴特別講究刀工、拼花紋、火候、口感,以鮮、脆、原味著稱。烹飪方法多為烤、炒、炸、蒸、烤等。主要風味菜肴有紅燒海參、手扒對蝦、芙蓉幹貝、紅燒海螺、煎鵝蛋、姜汁蟹、清蒸嘉吉魚、煎萬壽菜、威海清湯等。柳工街1號
位於劉公島海軍廣場北部,是壹條半地下商業街,長190米。主要商品有韓國服飾、韓國手工藝品、韓國食品、威海特色海鮮和漁具。
2、劉公島魚線
位於劉公島世博園出口南側,由劉公島旅遊商品銷售中心經營。主要經營魚蝦等各類幹鮮海鮮,以及海參、鮑魚等海鮮,現場烤制魷魚絲、魚片等美味。是入島遊客購買海洋特產、品嘗漁家小吃的首選。1.劉公島景區門票價格確定為138元/人,索道60元/人,環島60元/人,遊覽車20元/人;劉公島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不再收費。
2.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免費。
3.整合後劉公島景區和劉公島世博園門票價格為138元/人。
4.其他優惠政策
(1)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全免門票;
(2)殘疾軍人免景點門票,船票半價15元/人;
(3)身高1.2-1.4米的兒童允許入島和進入景點半價,每人69元;
(4)景區門票對60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免費,31元/人;
(5)現役軍人、本市低保對象、1.4以上未成年人(含18周歲)、全日制本科生及以下學生,景點門票半價,85元/人[31元+(69+38)元/2。
劉公島輪渡遊船時間:旺季7:00-16:30 8分鐘10:00-17:30;
淡季7:30-15:00 15分鐘10: 00-15: 30(具體時間會因天氣變化)。
劉公島世博園:含門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含門票。
甲午海戰館:含門票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含門票。
森林公園索道:60元
遊覽車:20元。
海上環島遊:60元臺胞贈送大陸的珍貴動物梅花鹿“喜洋洋”“樂洋洋”“星星”“點點”於4月6日抵達山東威海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2011。威海市政府當天舉行了隆重的入住儀式。
臺灣省同胞贈送給大陸同胞的長毛羊和梅花鹿於6月16日上午8點離開臺北,定居山東劉公島,臺北動物園於6月15日為兩對動物寶貝舉行了告別儀式。中國大陸的“喜宴團”有10人,其中包括威海市常務副市長趙喜典。臺北和威海交換紀念品。
據中新。2008年6月3日,海峽兩岸“兩會”(海協會和臺灣省SEF)領導人完成了歷史上首次臺北會談,並簽署了協議,使兩岸“三通”成為現實,從而邁出了兩岸關系的歷史性壹步。在會談中,“兩會”宣布了雙方交換大熊貓、珙桐樹、長毛羊和梅花鹿。
“兩會”達成交換珍貴動植物的意向後,雙方著手準備。
2008年2月23日,臺灣省長榮航空公司的“熊貓專機”載著大陸捐贈的享有“綠色熊貓”美譽的大熊貓團團、圓圓和17珙桐幼苗啟程赴臺。“團團”和“袁媛”當晚抵達臺灣,住在他們的新家,臺北動物園。珙桐幼苗被送往依蘭福山植物園。
大陸向臺灣捐贈動植物工作順利完成後,臺灣向大陸捐贈珍貴動物的進展備受關註。2010,10 4月9日,經過嚴格的選拔程序,臺北動物園正式選出壹對長毛羊和梅花鹿回饋大陸,並為這兩對“小寶貝”舉行了簽名活動。經過大眾投票,公母長毛羊和梅花鹿被命名為“喜羊羊”、“喜羊羊”、“星星”和“點點”。
15年4月5日,臺北動物園為兩對小動物舉行了告別儀式,有來自大陸的10人參加,其中包括威海市常務副市長趙錫典。動物園特別為它們準備了12件“嫁妝”,包括它們喜歡吃的樹葉、飼料、器皿和響板,象征“早生貴子”的傳統嫁妝花生和龍眼,以及臺灣省特產茶葉和鳳梨酥。
現在雄性長毛羊“喜羊羊”馬上就要6歲了,經過訓練,它早就怕生了。3歲的母山羊樂洋洋,鬃毛很長,體型嬌小,喜歡躲在安全的角落裏玩耍。公鹿“星星”已經五歲半了,還挺壯的。不到3歲的母鹿“點點”,生性害羞,稍有風吹草動就躲在草叢裏。
臺北動物園的研究員趙明階說,如果這兩對小動物搬到劉公島,明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能會有壹只小動物出生。
在臺灣省準備的同時,大陸也在為這兩對來自包道的珍貴動物選擇最合適的“新家”。經過調研論證,山東威海最終從湖南長沙、湖北荊門、福建福州等多個城市勝出。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劉公島森林公園準備了梅花鹿、長毛羊的圈舍,以及配套的動物醫療室、監控室、地暖等設施,並根據臺省專家的意見進行了完善。
為了保證這兩對“寶寶”能在大陸更好地生活,劉公島森林公園和臺北動物園壹直在派相關人員就新家的環境、食物配方、管理方法、飼養、動物訓練、醫療等方面進行交流,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島嶼的得失,可以關系到壹個千年國家的現代命運。所謂的“黃皮膚黑頭發兄弟會”在“狩獵場”掙紮了半個世紀,余波至今。這個小島是劉公島。
如果世界是壹盤棋,島嶼就像壹顆棋子。雖小,事關全局。3.15平方公裏的劉公島,老照片和新照片——對比並系住現在的妳我。劉公島要塞演變的史料。劉公島炮臺的存在和名稱按照史料記載的順序列出:戰前清官奏折、戰時官員書信電報、戰後日軍統計和現代人著述。
農歷1889年11月20日,壹位名叫撒承裕的候補知府從臺灣省基隆出發,視察中國的海防炮臺。農歷1890年7月20日,撒到達威海。以下是他關於劉公島堡情況的報告”...劉公島在北入口建造了壹個隱藏的碉堡,桌面系統挖到了地基深處,認為碉堡的形狀像壹輪滿月,在西藏人民中間有兩門新的帶馬褲的鋼炮。島北有黃島巖,山下築土堤,陸路可達;島南有太陽島,四面環海,山勢突兀。現在,地下坑建好了,炮位兩個。”該調查報告於次年12月以《南北海炮臺壹書》的名義完成,是中國近代第壹部海防資料匯編。薩以黃島為“北”,指北入口建有兩座地下陷阱炮,顯然指的是辦公室後面的炮臺。可以看到只有辦公室後面的電池是1890劉公島造的。
壹年後的1891年,北洋水師舉行了三年壹次的演練,這也是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後的第壹次大檢閱。當年農歷四月二十五日,李鴻章乘船來到阿哈瓦視察。之後,在五月初五播放的《海上軍事巡遊》中,北洋大臣提到了他的旁系親家,劉公島基地的警衛軍歸張文軒管。“劉公島的情況很簡單,張文軒中尉的警衛軍在島的北部建造了壹個新的坑堡,鑿了山和隧道,並在後來安裝了24歲(cm)。它還連接到劉公島西部的黃島,並設置了壹個電池。跨海通道特別難。”前後對比可以看出,黃島炮臺建於1891。
三年後,1894又被海軍讀了。李鴻章於農歷四月十五日抵魏,十七日動員北洋水師艦艇檢閱。值得壹提的是,日本軍艦前來“訪問”,稱贊北洋水師“嚴明嚴明”。這壹次,李鴻章在農歷四月二十五日播放的《海軍事務回顧》中說,連長張文軒在劉公島南嘴建炮臺...在劉公島山頂修建了長約10英裏的防護墻,在南嘴修建了土墻,在黃島修建了地面陷阱炮。第壹次出現了所謂的“南嘴電池”。農歷6月23日豐田海戰爆發後,張文軒於10月8日致信李鴻章,稱高長營堡已於7月完工,大頂子堡已搶築平臺。至此,在戰前的中國資料中,劉公島有CCBA侯、日島、黃島、南嘴、高長營、大頂子等六座炮臺。
劉公島基地淪陷後,歷史話語權轉移到了日本占領軍手中。2月1895,17日,日本艦隊入港。2月21日,日本土地測量部的人上島,沿黃島、內務府後面、七頂山壹線,由西向東拍攝成果,重點是鐵墩東西兩側的建築、港內船只、黃島炮臺、信號臺、電燈臺。
在此基礎上,日本總參謀本部編輯出版了《明治278年日清戰爭史》。這本書第34章的題目是“ahava軍港炮臺準備和埋設的水雷數量(明治28年1月中旬)”,劉公島的炮臺以表格形式登記。
堡壘的舊影子和新照片之間有些奇怪
與今天相比,當年日軍對劉公島電池集團的登記存在諸多問題,耐人尋味。
3月5日,2011,記者從黃島出發,沿著山脊對劉公島進行了實地探訪。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所謂的七頂山炮臺,向東望去。這兩座山分布在南北,高度大致相同。與它的位置和高度相比,它是日本土地測量部門拍攝的“阿哈瓦港劉公島信號站和電燈站”。
從丁琪向東約200米是壹座平坦的小山,山上有壹座紅色琉璃瓦亭,有三層六邊形尖頂。這是劉公島森林公園的觀景臺,當年是劉公島基地的信號平臺。由此向東北方向100多米,是壹座落基山。這是劉公島電燈站,也就是探照燈站,用來監視威海灣狹窄的北入口。看老照片,信號站和電燈站所在的兩座山好像是南北並列,在壹條直線上,其實是東西交錯的。
從電燈燈臺望向東南,視線穿過松林,右邊有壹座小山,大紅島在遠處的海裏。該布局與日本土地測量部門於2月21,1895日拍攝的“位於威海港劉公島電燈站東南的東南尖角炮臺的遠景照片”壹致。老照片上有壹張小紙條:“凸起的右邊,有壹門九炮,下面是壹棟房子和壹個營房。”該炮位於山頂壹座半地下堡壘內,炮口朝向威海灣北入口。如今,這座山上有壹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迎門洞炮臺。
但與如今的迎門洞炮臺圓形下沈炮位不同,老照片中的炮位是豎壁下沈。考慮到英國人租借的1898至1904地段遏制俄國的戰略需要,不難理解劉公島最初被英國殖民當局定位為遠東軍事要塞,但壹炮的配置原則卻是壹脈相承的。
“營門洞炮臺”在《日本戰史》的附錄中沒有記載,日軍“土地測量署”也沒有專門拍下它的照片。這種遺漏和他們拍攝阿哈瓦南北堡時的認真程度是不壹樣的。拍攝南北炮臺時,日軍甚至在阿哈瓦的後路九峰炮臺拍了壹張,那裏沒有戰鬥。
更大的謎團出現在“七頂山炮臺”,這是今天劉公島的標誌性建築之壹。在這個位置,土地測量部門拍攝了“阿哈瓦港劉公島信號站和電燈站”,但沒有拍攝山上的堡壘。要知道,在1949之後的現代人的著述中,記載著這裏有4門240 mm大口徑炮。這種省略似乎不是日式風格。
鐵碼頭的那片海更安靜。
除了炮臺、鐵墩和周圍的海軍辦公室,的公寓也是丁土地調查部門的重點目標。那時候還沒有廣角鏡頭。他們記錄了21日日軍聯合艦隊靠泊鐵墩港區的情況,透露了豐富的信息。
老照片《阿哈瓦港劉公島街與同港船只組裝圖(第四部分)》中,畫面右中央兩根傾斜的桅桿之間有壹座短T型引橋。斜海中的兩根桅桿是北洋水師訓練艦“威遠”號,在2月6日淩晨日軍魚雷艇隊第二次進攻入口時被魚雷擊沈。
在海面附近,有三艘船型略大、幹舷較高的北洋水師蚊艦。其中兩艘船是雙桅單煙囪,另壹艘船沒有桅桿,應該是“在鎮上”或者“在鎮附近”。鐵碼頭附近的三艘蚊炮艇,壹邊是幹舷較低的兩艘魚雷艇,另壹邊是四艘日軍魚雷艇。魚雷艇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聯合艦隊取得勝利的決定性裝備。在劉公島,是他們重創定遠,擊沈淶源、寶發、威遠。諷刺的是,他們離威遠這麽近。
沿著鐵碼頭延長線往南,在兩艘高倩側運輸艦之間,是“廣兵”號,是現存的三艘北洋主力艦之壹(另外兩艘分別是濟源號和平原號)。四艘魚雷艇正南方,還有壹艘兩桅單煙囪的小軍艦,明顯比日本聯合艦隊四艘赤城級炮艇之壹的光兵要小。
在岸邊建築群的西面,有壹個兩領的屋頂,與眾不同,顏色更深。這就是丁現在的公寓。島上郁郁蔥蔥的松林遮擋了照片世界。記者只找了壹個角度,以鐵墩南端為參照物,拍下了現在的場景。拍攝點在老照片的西邊,丁的公寓被擋在新景攝影世界的東邊。對比新舊,我們找不到任何相同的屋頂。北洋水師時期的中國傳統小青瓦屋頂不見了,變成了高高的煙囪和大跨度的房子。
其他相關性
景區級別:AAAAA
門票價格:套餐138元/人。
自然景觀:沼澤、濕地、河谷、鄉村、海濱、海域和島嶼。
適合人群:家庭、個人、情侶、公司、朋友、孩子、老人。
最佳時間: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壹月。
旅行方式:跟團自駕遊。
景點類型:休閑度假、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