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和環節積極推廣應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利用內外部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生產經營管理的效率、水平和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實施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我國中小企業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關系到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只有加強管理創新,提高業務管理和行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為目標,確保管理流程規範化,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1轉變觀念,建立信息化人才隊伍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在起步階段采用的是原始的家族管理。由於缺乏現代管理思想和長遠發展目標,對市場全球化、商業模式更新和互聯網應用的認識不足,我國中小企業在面對企業信息化趨勢時會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因此,我國中小企業必須從轉變管理理念入手,學習和引進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加強信息化建設,及時抓住發展機遇,擴大企業的市場經營和發展範圍,與大企業同臺競爭,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實現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基礎和根本途徑是建立壹支高水平、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隊伍。由於我國中小企業規模有限,對人才吸引力不大。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有步驟地逐步建立自己的信息團隊,這是我國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出路,具有現實可行性。
1.1團隊訓練
團隊培訓可以結合在職培訓和脫產培訓,加快自身信息團隊的培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相關人員進行在職崗前培訓,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輪流選派員工到大專院校深造或到信息化成功的企業,提高員工對信息化理念的理解,優化員工的知識結構。
1.2人才引進
我國中小企業的人才來源主要是應屆畢業生和低層員工。他們的特點是實踐經驗比較少,所以訓練起來會比較容易。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制度(如員工持股、競聘上崗等。)將員工發展與企業發展聯系起來,讓他們更好地服務企業,促進企業信息化的創新發展。此外,我國中小企業應建立穩定的人才引進渠道,通過員工推薦、獵頭介紹、高薪招聘等多種方式吸引信息化人才。
2 .根據企業特點,科學規劃,合理配置資金
(1)中國的中小企業涉及很多行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個性化的需求。市場上的大多數信息管理系統只能提供標準化的模塊,不能準確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因此,中小企業在實施信息系統的過程中,首先要對自身的現狀和實際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通過與企業各相關部門的充分溝通,明確企業的實際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可行的信息化方案。對於標準化的信息產品,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技術要求進行整合、刪減或增加,使其更適合自身特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嚴格控制信息化項目資金預算。受企業規模的限制,中小企業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信息軟件的開發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他們應借助外部市場或其他社會力量制定開發計劃,並委托軟件開發商根據企業的需要定制開發,這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和縮短開發時間,而且可以借鑒委托方的各種經驗和技術,培養自己的信息人才隊伍。需要註意的是,在實施信息化方案之前,壹定要做好項目建設的預算,做好詳細的論證,這樣才能保證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資金短缺和延誤的情況,也不會造成資金的浪費,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
(3)建立信息化資金使用的監督機制,確保實施過程中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項目的正常建設。中小企業在人員和資金上都會有局限性,這就決定了不可能真正在信息化建設上投入太多的資金,甚至不可能壹次性到位,所以信息化工程不可能壹步到位。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科學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金來完成任務。
3 .改變企業管理模式以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
實施信息化的目的之壹是實現內部管理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中小企業要想使自己的企業信息系統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和運行,就必須改變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以適應這壹點。實施信息化,簡單的理解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處理系統將所有的財務和業務信息輸入系統,通過系統控制各種流程來工作。
因此,通過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可以使企業內部管理規範化、合理化,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客戶關系、供應鏈連接等各個方面的科學管理。具體做法是:建立健全實物管理相關制度,規範定額、計量、統計、材料和產品編碼及名稱管理;建立即時賬單錄入系統,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建立嚴格的內部審計制度,保證數據錄入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確保整個體系規範透明運行。
4依靠信息系統,規範內部流程
目前中小企業管理不規範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享受不到及時,關鍵控制點沒有得到有效管理。然後通過實施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規範企業內部管理流程,使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相互配合,相互牽制,最終最大程度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
根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企業信息化和組織創新不僅相互促進,而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單純的信息化建設對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作用有限,必須組織創新相應的配套建設,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展信息化。因此,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問題是以管理變革和業務流程再造為手段,將企業信息化和管理流程變革有機結合、綜合利用,從而推動企業管理的改革和創新。中小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前做好總體規劃是根本;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嚴格的論證,確定量化指標,建立壹體化的管理、研發、制造模式和業務流程體系。在信息化過程中,要進行管理創新,調整組織結構,改變管理方式和模式,通過信息化建設及時抓住發展機遇,擴大企業的市場範圍,努力與大企業同臺競爭。積極努力整合本企業的管理技術、研發技術、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中小企業發展中,要優化管理流程,推進企業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創新、產品研發和設計理念創新、產品制造創新,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總的來說,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並嚴格論證,建立穩定的信息化團隊,改革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規範和理順企業的管理流程,擴大企業的市場範圍,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效率,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