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妳的情況沒有任何問題。比如妳會想到壹些開心的事,笑出聲來。這是壹種自我調節和回憶有意義的快樂的事情。
問問妳自己為什麽?我們做什麽呢這是壹個自己思考和自省的過程。是不是因為內心的善良,才在問自己是不是對的?對自己的壹種鞭策。至於壹個人的時候想事情,大部分人都會這麽做。如果妳整天什麽都不想,妳應該緊張。
如果我們稍微註意壹下,就會發現身邊經常有個人坐在某個地方,或者邊走邊自言自語,人們會覺得他“瘋了”。其實這些人只是在自言自語。自言自語可以有效地發泄不滿、抑郁、憤怒和悲傷,有助於消除緊張,恢復平衡,但同時自言自語也是精神疾病患者的表現,所以人們有這樣的疑問:自言自語真的有病嗎?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沒有人可以交流,習慣了自言自語。
“前陣子在網上看新聞,說有個男的因為落榜不愛和人交流。他經常自言自語,有壹天他用刀殺了他的父母。後來我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把我嚇壞了。”在QQ上,壹位正在德國留學的網友發來消息,“我有時候喜歡自言自語,喜歡和自己討論事情。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地平線上的人”說他在國外讀書,認識的人很少。他被說外語的外國人包圍著。他沒有好朋友,也不關心自己的親人,遇到煩心事也沒人傾訴,所以有時候會自言自語,自言自語之後感覺舒服多了。有時候,有了煩惱就沒人商量,很多事情都是矛盾的,就在心裏糾結該怎麽辦,壹不小心就說出來了。
“不久前的壹天,我走在路上想,要不要回家過年。我想的時候大聲說出來的。被路過的同學抓住,用奇怪的語氣問我為什麽小聲說話。我當時很苦惱。我怕別人覺得我有問題,擔心我是不是真的心理有問題。”“人在天邊”的語氣裏有擔憂。
分析,自言自語,是壹種心理放松的方式。
心理學家認為,自言自語是消除緊張的有效方法,自言自語有益於身心健康。
“因為自言自語經常表現在精神病人身上,所以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為那些自言自語的人是不正常的。其實每個人都可能自言自語。現代心理學認為,自言自語是解決精神壓力最健康的方式,是壹種有效的精神放松技巧。”鄭州福斯特咨詢公司首席顧問彭懿說。
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當人遇到棘手的問題和內心的矛盾時,會有不同人格之間的鬥爭,這是人的思維過程。有些人的奮鬥是在心裏進行的,有些人會不自覺的說給自己聽。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自言自語。另外,當壹個人全神貫註於壹件事,完全沈浸於思考這件事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也要區分正常的自言自語和精神疾病。正常人自言自語是因為思考問題,而抑郁或長期抑郁的人在恍惚中產生幻覺,在幻聽中與實際不存在的人交流。
專家認為,只要與幻覺無關,自言自語是正常的。良好的自言自語能有效發泄不滿、抑郁、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有助於消除緊張情緒,恢復心理平衡。人在思緒萬千的時候,如果有機會聽聽自己的對話,問自己壹些問題,那麽從壹個角度看問題或者走進死胡同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適當發泄,放松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自言自語有以下作用:完全放松的講話可以調整頭腦中紊亂的思緒,特別是在緊張和疲勞的時候,有“讓頭腦從胸口上解脫出來”的效果。妳自己的語氣有安撫作用,有安全感;自言自語可以輕松解決壹些個人問題,會讓妳睡得更安穩,少做噩夢。
所以心理專家建議,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不妨用自言自語的方法,從心理上給自己減壓。
但是,人們要註意,自言自語只是眾多發泄不良情緒方式中的壹種,只能偶爾為之。如果長期靠自言自語解決心理壓力,而不與人交流,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
病態,整天自言自語的人應該去看醫生。
另外,生活中也要正確對待自言自語的人。
首先,不要輕易給自言自語的人貼上“神經病”的標簽。壹般的自言自語是普遍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其次,對於最近幾天經常自言自語的人,家人朋友也要註意壹下,看看他們最近是否有壹些心理上的困擾,盡量抽出時間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