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屬於哪個省市?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屬於哪個省市?

隸屬於: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隸屬於貴州中部的安順市,距省會貴陽161km。該縣東接長順、羅甸兩縣,南接望謨縣,西北接鎮寧縣,北接西秀區。它南北長76公裏,東西長52公裏,總面積2280平方公裏。轄5鎮7鄉223個行政村,總人口31.3萬,其中農業人口29.2萬,占93.6%,人口密度為1.37每平方公裏。

目前,縣內主要幹線公路有安順至紫雲、貴陽至紫雲至望謨、紫雲至鎮寧三條。從65438年到0999年,國家提出了“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等壹系列戰略發展規劃,為電站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宏觀政策背景。因此,紫雲縣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盡快脫貧致富,必須加強農業、能源、效益等基礎生產和設施建設,特別是以水電為基礎的能源產業發展,作為區域經濟發展。

自然條件

位於馬山腹地,馬山地區共有6個鄉鎮,占鄉鎮數(24個)的25%,占總面積(2100平方公裏)的56.58%,占總人口(32萬人)的54.63%。全縣面積228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7.06萬畝,其中:水田10.04萬畝;旱地170200畝。境內最高海拔1681m,最低海拔623m,相對高差1058m。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比例較大。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涼意。年平均氣溫15.3℃,無霜期288天,年日照時數1440小時,年降水量1337毫米,雨熱同季,冬春季幹旱嚴重,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

植被種類

紫雲的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帶——貴州高原濕性常綠闊葉林帶——黔南原始常綠櫟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區——紫雲至望謨的原始常綠櫟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和喀斯特植被小區。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現有植被多為次生針闊混交林和灌草坡,以用材林和經濟林為主,全縣森林覆蓋率約為24.2%。我國分布的樹種為暖針葉和常綠或落葉闊葉樹,有69科240種,其中珍稀植物有銀杏、兜蘭、硬兜蘭、櫸樹、香椿、墨旱蓮、鵝掌楸、紅豆杉、黃竹、黃竹等。有草本植物46科77屬151種,中草藥1000余種,藥材更為珍貴。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麥、烤煙、薏苡仁、桐油籽等。

縣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鳥類等。其中獼猴、黑熊、猴面鷹、穿山甲、果子貍、金雉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星火水牛、紫雲牛、紫雲山羊、宗地花豬是我省優良的畜禽品種。

氣象水文學

紫雲自治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是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溫和宜人,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幹濕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3℃,年無霜期約28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5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33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9%。氣候垂直差異大,山區小氣候突出,幹旱、低溫、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但影響不大。

紫雲自治縣河網密度較低,境內有大小河流228條,總長1074公裏。流域面積2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17條,均為山區雨源性河流,具有漲急降急的特點。以貫穿南北的王安公路為分水線,東半部的河流屬於格圖河系,西北部的河流屬於北盤河系,南部的河流屬於桑郎河系。格圖河和桑朗河流入紅水河,都屬於珠江流域。我國水資源分布差異很大,但河谷深切,地下水補給量大,天然落差大,水電資源十分豐富。

地形學

紫雲自治縣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中低山盆谷地帶,山地占總面積的77.8%。境內南北高,中間平緩,東西兩側向外傾斜。西部山地屬烏蒙山系,其余為廟嶺山系。最高點馬鬃嶺海拔1681米,最低點西翁河出口海拔623米,平均海拔1000-1300米。

二疊系和三疊系地層在縣內分布最廣,是我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沈積巖和碳酸鹽巖形成眾多的溶洞,分布廣泛,類型齊全。土壤類型有地帶性黃壤和非地帶性石灰土、水稻土、山地黃棕壤、潮土、紫色土和紅壤土7種,主要礦藏有煤、鐵、汞、大理石和重晶石。

地質和礦產資源

紫雲的地質結構復雜。杜亞-紫雲深大斷裂貫穿全縣,形成兩個地質構造單元;地質構造多為緊密褶皺構造,我國背斜、向斜較多。地層分布窄而密,如火燒曬槽至新民鄉野貓哨附近,水平距離7公裏,有16組地層出露;巖相類型多,地層交叉大。中國有許多典型的地層剖面,包括泥盆系火紅組、二疊系孫窪組、三疊系紫雲組和新源組,以及鈣質-二疊系過渡段和二疊系海綿和水螅礁灰巖有油氣顯示,引起了國際地質學家的關註。碳酸鹽巖在我國分布廣泛,占全縣總面積的565438±0.4%,與非碳酸鹽巖分布在多個域。

景點/旅遊景點

黃鶴營旅遊區位於巴陽鄉和茅穎鎮,距安順僅50公裏,距桂陽150公裏。黃鶴營鄉村旅遊區位於紫雲自治縣北部,距紫雲縣城30公裏,中心旅遊區12平方公裏,屬茅穎鎮與八陽鄉交界處。北起紮營關,南至大巴山,南北長6公裏,東西寬2公裏。從貴陽,妳可以通過安順和茅穎進入。可以通過廣順壩羊進入;可通過惠水、長順、板當、巴陽通達,基本交通網絡已經形成。這個五彩洞的大殿初步探測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30000多人。溶解的巖石有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藍色和紫色。洞穴漂流在全國都很少見。據說山東洞穴最長漂流只有1000米,而且是人工洞。黃平董燁被譽為“中國溶洞漂流風景區”。大小蟹洞分別只有100米,而黃河營長達2000米,適中,洞內景觀奇特。洞內平均高度為40-50米。該系統為南北向,水流順暢,無虹吸現象,無大型水墊塘,洪水流動初期有巨大天窗,空氣清新。

大川洞(燕子洞)

位於下格井村東南約1公裏處,是格圖河的入口,海拔930米,劃船洞為270米長的彎道。大穿洞高116米,寬約25米,呈拱形。洞的兩側是白色的懸崖,洞壁陡峭。從農歷清明節到九月重陽,有數十萬只燕子在洞中飛來飛去築巢棲息,故俗稱“燕宮”。還有當地的藝術家可以沿著陡峭的洞壁攀爬去取燕窩,十分神奇驚險。穿洞而過的山上耳桐山的懸崖上有碑文,洞頂的燕子洞的懸崖上有碑文。這些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和諧。

王田東

在大川洞內彎的末端,有壹個穿過碳酸鹽巖的大井,深370米,寬200米,也被稱為“田童洞”。仰望天空,仿佛打開了壹扇天窗,縷縷陽光傾瀉而下,與洞頂滴落的熔融巖漿交織在壹起,形成壹道彩虹,紅橙黃綠藍紫,妙不可言。天窗落下的巨石堆積成壹座天然大壩,擋住了河道,鎖住了巨龍。大壩出現缺口,流水咆哮著沖下大壩。穿越源於天光的混沌後,水流過12 km長的地下河和大大小小的洞穴。

在上面打個洞

妳可以從大洞外的陡峭小路穿過這個洞,或者從田童洞穴的壁上爬上去。洞穴高50米,寬70米,長137米。它像壹座天橋,洞內頂壁有奇特的景觀。洞穴外的山谷覆蓋著亞熱帶植物,包括壹種野生香蕉和壹片竹林。洞的壹側是壹個巨大的洞穴,通向山頂。

盲谷

從洞口走500米左右,眼前是壹片槽形凹地,四周是崩塌的懸崖和陡峭的巖石。盲谷由古地下河遺址演變而來,可通過高約20米的豎井孔進入,長約1.8公裏,分為三段,寬30-150米,巖壁高200-400米。盲谷森林茂密,有多種喬木、灌木、藤本等植物,是壹處不可多得的生態、生物多樣性和環境區位。

響水洞

位於大隧道和小隧道之間,是格圖河地下水流系統的樞紐,又稱“水墜隧道”。入口位於格圖河頂部巖溶窪地中心,為橢圓形豎井天坑,直徑約200米,深216米。這是世界上最深的豎井。在洞穴上,妳可以聽到地下河露頭的重疊聲,如雷鳴般回蕩。順著東邊頂端的巖壁往下走,就到了暗河。河水在井底巖石中開出壹條通道後,在洞穴中咆哮旋轉,形成壹個巨大的地下循環景觀,消失在水倉中。

行政區劃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轄5鎮7鄉:松山鎮、水塘鎮、猴場鎮、茅穎鎮、板當鎮、白石巖鄉、包裹鄉、大營鄉、四大寨鄉、八陽鄉、星火鄉、大榜鄉。

歷史的發展

紫雲縣城設置於1914,縣城西部紫雲苑景區名稱。1965變更為自治縣。

2000年,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轄5鎮7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為297348人。各鄉鎮人口(人):松山鎮49313水塘鎮20031猴場鎮31380茅穎鎮36892板當鎮37128白石巖鄉13464宗地鄉26156大營鄉265438+。

2003年,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轄5個鎮,7個鄉,223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4.0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331.00人,非農業人口1.85萬人。

2020年6月165438+10月12日,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紫雲縣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2020年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紫雲縣入選。

2019年3月5日,紫雲縣被列入2018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18年9月,2018年度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紫雲縣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