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風力發電網:BTM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增加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有望達到32948MW,占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6%。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先天條件優越,經濟發達,常規能源缺乏,環保要求高,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好,工業基礎雄厚,具有開發建設海上風電的良好條件。隨著國家的重視和行業自身的逐漸成熟,我國海上風電將健康、規模化發展,並逐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2月2日,65438中歐海上風電工程與裝備制造技術論壇謝主任介紹了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的進展以及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挑戰。北極星電力網整理的演講主要內容分享給風電行業,以供參考。
海上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
1.風能資源的儲量和分布基本清楚。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夏秋季受熱帶氣旋影響,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水深5-25m、高度50m的海上風電發展潛力約為2億千瓦。水深5-50米、高70米的海上風電發展潛力約為5億千瓦;此外,還有壹些潮間帶和潮下帶的灘塗資源,深海風能資源也很豐富。
2.海上風電建設已經啟動。從2007年中海油渤海鉆井平臺1.5mw試驗機組開始,中國海上風電場已投產約38.9萬千瓦,居英國、丹麥、比利時、德國之後,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包括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示範工程102mw、江蘇如東32.5mw潮間帶試驗風電場和江蘇如東200mw潮間帶示範風電場。
3.海上風力渦輪機的R&D能力已經顯著增強。目前國內已能制造5mw、6mw等大容量風電機組,金風、楊明、華銳、上海電氣、船用安裝、三壹電氣、聯合動力、湘電、袁晶能源等企業已取得海上風電安裝業績。
4、專業團隊逐漸形成。建設方面,CCCC第三航務局、南通遠洋水建、龍源、振華港機聯合承擔海上風電建設;中交壹航二航四局有重大裝備參與海上風電建設的經驗;中海油、江蘇電建、天津港航、上海電建、上海港、水電八局、中鐵大橋、三壹、葛洲壩、道達重工等單位在海上施工、大型海上施工裝備研制、海上施工技術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
勘察設計方面,華東院、中南院、西北院、上海院、廣東院從規劃到前期、施工,均配備了專業隊伍,加強了科技投入研究,參與了標準技術的制定,具備海上風電專業勘察設計能力。
在開發建設方面,中廣核、國華、三峽、河北建、魯能、粵電等五大電力公司和能源投資企業已經開發或正在開發我國部分海上風電項目,積極推進壹批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前期工作。
5.海上風電標準體系的初步建立。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海上風電還有13技術標準,涵蓋海上風電規劃、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風能資源測量和海洋水文觀測、地質調查、施工組織設計、鋼結構防腐、概算定額、概算編制規定、轉換器等。
6.海上風電臨時電價放開。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海上風電臨時電價,有利於投資者評估項目風險,實質性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二。規劃工作的進展
2009年6月5438+10月,海上風電規劃啟動。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廣東、遼寧(大連)海上風電規劃已獲國家批準;海南海上風電規劃處於審批階段;福建和浙江的海上風力發電計劃已經過審查,正在進行改進;廣西規劃正在編制中。
截至2013年底,國家或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批準推進前期工作的項目有17個,主要分布在江蘇、河北、福建、廣東、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區,總裝機容量465438+萬千瓦。此外,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約11萬千瓦,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階段前期工作,其中完成海上風電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700萬千瓦以上。規劃中重點布局區域為江蘇南通、鹽城南北、連雲港。山東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海、半島南海;廣東粵東、粵西、珠三角;上海東海大橋、南匯、奉賢;河北唐山、滄州;浙江杭州灣、舟山東部、象山、臺州、溫州;遼寧瓦房店、花園口、莊河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