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的啟示
當時代的車輪進入新世紀的第六個年頭,無錫不得不面對自身發展的瓶頸。此時的無錫,雖然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和招商引資,人均GDP已經達到9300美元。但是強大的制造能力並沒有帶來明顯的財富效應,大部分企業獲得的利潤微薄,只能維持簡單的再生產。與此同時,土地、資源、生態的“紅燈”越來越刺眼。
無錫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突破發展瓶頸,必須依靠科技作為第壹生產力,變投資驅動為創新驅動。創新的重點在哪裏?加大科技投入,引進科技項目,推動技術改造,這些看起來都是可行的方法,但似乎並不努力。
石於2000年從海外歸國,擁有超過65,438+00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發明專利。在無錫市政府的精心支持下,他從零開始創辦了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為無錫開創了高科技產業,奠定了中國在全球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這不是重點嗎?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楊果斷決定,以人才戰略為突破口,吸引領軍海歸來無錫創業,培育壹大批創新型企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無錫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轉變。
經過反復設計,2006年4月,無錫正式出臺了《關於引進海外歸國領軍企業家的實施意見》,簡稱“530計劃”,即在5年內引進不少於30名海外歸國領軍企業家,重點是環保、新能源、生物三大主導產業,以及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行業的領軍企業家。
三個角色提供服務
引進海歸在無錫不是原創,扶持金額也不是最高的。為什麽無錫的“530”計劃受到海歸歡迎?
無錫新區黨工委書記周倩認為,“關鍵在於服務。我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創業之初做保姆,發展過程中做導師,成功後做保安’,努力讓這些海歸留下來,展示出來,出成果。”為此,無錫把“530計劃”作為“壹把手”工程,納入各級黨政幹部政績考核。專門成立了“530”創業人才服務中心,成立了“530計劃”項目推進中心,在市、區建設了壹批“530”大樓,為“530”企業提供場地、資金、人才、市場和服務。
對於科技創業來說,資金至關重要。無錫市科技局局長吳說,無錫不僅及時兌現了“530”計劃規定的全部扶持資金,而且近三年為“530”企業提供了2億多元的啟動資金,為A類重點項目提供了約7000萬元的市級創業資金。與此同時,無錫還啟動了“後530計劃”,多方面與金融機構協調。近日,12“530”企業與喜洲農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5家銀行簽訂授信協議,金額3400萬元。
對於科技初創企業來說,沒有R&D的設備將是“無米之炊”,但面對其高昂的投資門檻卻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為此,無錫市政府整合全市科技資源,建立7個“530”企業科技服務平臺,為“530”企業研發提供技術支持,降低創業成本,縮短產業化周期。比如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是機電產品科技服務平臺;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無錫市藥品檢驗所為生物醫藥公共科技服務平臺;中電集團第五十八研究所是集成電路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無錫和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和邦生物利用江蘇省血防研究所的儀器設備進行研發。他們根本買不起這裏的設備。僅生物疫苗和動物實驗室的總投入就超過3000萬元,而和邦生物壹年只需要支付20萬元的平臺租金。
企業管理是技術型人才的軟肋,所以無錫專門安排了幾十個本地成功的創業者與“530”人才結對,做他們的創業導師。無錫嘉力神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是無錫健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龍壹手創辦的,他表示,在產品的市場定位和營銷方面,張先生提供的幫助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無錫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局局長戴喜生告訴記者,無錫還聘請了包括中星微電子創始人鄧中翰博士在內的全國18專家,成立了“530”專家咨詢委員會,為“530”工程提供高水平的咨詢和指導。
無錫希泰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總經理鄭舒道出了海歸的真實感受:“雖然我們有技術,有成績,但真正創業並不容易。土地、資本、工廠、人員...您從哪裏來?在無錫,不僅我們要擔心這些問題,在科研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市場運作中遇到困難時,各級政府也會適時給予幫助。”
創新驅動效應初顯
海歸創業的成功,推動了無錫經濟發展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效果初步顯現。
漢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多年前。研制的無人直升機可廣泛應用於航拍、遙感、氣象等領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目前已經小批量生產,將以合適的價格投放市場。預期利潤非常豐厚。
首批“530”企業、邦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功研發出壹種治療ⅱ型糖尿病的新藥,糖尿病患者註射壹針後療效可持續壹周以上。這種新藥符合國家壹類新藥申報要求,壹旦通過三期臨床試驗,市場規模將非常可觀。
如今,落戶無錫的276家“530”企業,都是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軟件開發、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他們的大部分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其中,數十家企業已完成產業化,高科技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預計今年年底15“530”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0。這些企業的聚集也吸引了IBM首個商用“雲計算中心”落戶無錫濱湖科技創業園,為高科技企業提供高效數據處理的最新技術和資源整合服務。
“530”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促進了無錫當地企業的轉型升級。無錫威克集團總經理余原是“530”企業無錫福道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祥光的創業導師。經過兩年多的合作,導師變成了投資人。近日,威克集團向放射性公司的壹個項目投資200萬元,雙方合作開發新產品。當地壹位企業家說,“本地人才和引進人才的結合,既能扶持初創階段的‘530’企業,又能為資金實力雄厚但苦於沒有好項目的傳統企業提供轉型升級的機會,形成雙贏。”
更可喜的是,“530”計劃在無錫產生了人才聚集效應。從2006年開始,申請“530”計劃的海歸創業團隊逐年飆升,總人數超過1200人。已落戶的276家“530”企業吸引了近5000名海內外R&D人才。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楊認為,“530”計劃的這種人才聚集效應,在無錫催生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文化氛圍,這比產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