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觀的主要景點有禦碑亭、嚴殿、大王殿、公誼亭、亭等冗余景觀,分為南、北兩個院落和東、西兩個院落。這是阿清王朝的建築群,有三個主體的官員,寺廟和官員建於模仿紫禁城。
嘉應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中文名:嘉應觀地理位置:中國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占地面積:9.3平方公裏開放時間:08: 30-19: 30景點級別:國家AAAA旅遊景點門票價格:55元著名景點:豫北亭、煙店、大王殿、鞏義亭、汪順亭、適合遊玩的季節:出發前必讀四季、景點動態、景點介紹、重點信息、歷史沿革、建築 山門、禦碑亭、煙殿、大王殿、公祠、道臺衙門、河道衙門、治黃指揮部舊址、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文化活動。 歷史沿革從清康熙六十年(1721)到雍正元年(1723),武陟黃河五次決口,康熙派雍正親自堵口。* * *雍正元年視察黃河酒廊(1723)。雍正即位後,命兵部侍郎、河副都督紀增雲加固大壩,並為大壩題寫碑文為“禦壩”;為了祭祀河神,獎勵歷代治理河道的功臣,雍正專門下了壹道聖旨,開始建立賞河觀。雍正五年(1727),嘉應觀落成。1950嘉應關西院成立傅和前蘇聯專家指揮部,治理黃河,開發黃河水資源,修建人民勝利渠。1951年3月,人民勝利渠開工建設。1952年4月,人民勝利渠舉行開閘放水儀式。同年6月,灌溉農田;65438+10月31,* * *親自拜訪。嘉應觀,建築格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面積9.3平方公裏,分南北宅、東西宅。北院是祭祀河神和巡河的建築群。中軸線南北依次為山門、豫北亭、煙殿、大王殿、公誼亭、汪順亭;兩側有門、馬亭、鐘、鼓樓、更衣殿、龍王殿、風暴殿。東西跨庭為和臺、道臺衙門;南院原有戲樓、牌樓;西觀原陳公廟;嘉應館每個中殿的天花板上有65幅圓形彩繪龍鳳畫,是清朝前期滿族的藝術風格(故宮的龍鳳畫是滿漢結合,嘉應館的龍鳳畫都是滿族文化風格)。天花板材質為檀香木,無蛛網、無灰塵、無鳥蟲,故又稱“無塵堂”。中殿是壹座重檐回廊式建築。嘉應觀的主要景點是山門山門,位於嘉應觀南端。它是壹座單檐山頂,頂上覆青釉瓦,檐下有五階拱門,檐外木材上繪有圖案。門前門牌上寫著“建嘉應觀”,是雍正題寫的。禦碑亭,位於嘉應關南面,形似清朝皇冠,有雍正題寫的大型青銅碑,高4.3米,鐵胎銅面,四周24條龍,底座為蛟形。閻殿閻殿,位於嘉應關南面,是王公大臣祭祀河神的儀殿。嘉應觀的牌匾是雍正題寫的。國王殿,又稱中殿,位於嘉應寺中部。是回廊式建築,重檐。大廳裏,正在豎起“欽慈潤玉”的金牌。“潤玉”是雍正給予的武陟黃河欽差大臣塔拉牛牛的稱號(牛牛是皇帝的姑父,嘉應殿首任主持)。在大殿前,有壹座水清紀念碑。公益館公益館位於嘉應觀北面,是王公大臣祭祀錢並整理衣冠的場所。鞏義閣道臺廳道臺廳,位於嘉應關西院,是清代河北道臺處理河道整治和治蝗的辦公室,有秦煌廳、兩河軍械庫和兩間廂房。辦公室北端的院子是傅舊址和前蘇聯治理黃河專家指揮部。道臺衙門河衙門河衙門,位於嘉應觀東院,是雍正治理黃河的辦公衙門。它有壹個議會大廳,兩個執事室和馬廄。河衙門黃河治理指揮部舊址位於嘉應關西北端。這裏是傅和前蘇聯黃河治理指揮部舊址。首任水利部長傅曾在此辦公,與首任黃委會主任王華雲、旅居中國的蘇聯首席水利專家布科夫、清華大學教授張光鬥、地質學家馮景蘭等在此居住。治理黃河指揮部舊址開發建設基礎設施2017嘉應關啟動智慧景區建設,建設光纜、室外發射機等設備,實現景區Wi-Fi覆蓋;安裝了智能檢票口,升級了景區官網,完善了3D虛擬景區、在線預訂、信息咨詢、中英文對照等功能,構建了景區智能化管理和服務體系。品牌建設1963年4月,嘉應觀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6月25日,嘉應觀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6月20日,1999,* * *視察嘉應觀批示:“很珍貴,但要好好保管。”並為賈題詞。2001年6月,嘉應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文化活動的歷史傳說,武陟治河的欽差大臣名叫牛牛,官職為左都副禦史,但清史並無牛牛的記載。《雨荷誌》中有壹部《牛牛傳》,但很簡略。沒有說他的來歷和下落,只說他奉命統治這條河。但在其他主管河道管理的大臣的傳記中,牛牛卻多次被提及,牛牛在武陟河道管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清朝忌諱,妞妞應該是雍正的舅舅。活動舉辦2017,嘉應館推出“雍正帝開館儀式”、“拜見王大殿”和“宮龍舞”等演藝活動。旅遊信息門票嘉應觀門票55元/人;身高1.3米以下兒童、持身份證66周歲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證件現役軍人、持殘疾證殘疾人免費;持學生證的學生和持身份證的60歲至65歲老人到景區購買半價票。開放時間:08: 30-19: 30。交通信息從鄭州到焦作乘坐客運班車,在嘉應關縣城下車,步行到嘉應關。在武陟下車,然後坐城鄉公交到嘉應關鄉,步行到嘉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