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民生導向,更加關註民生服務,關註弱勢群體,關註基層社區;堅持社會化導向,更加註重培育和支持公益性社會組織特別是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推進專業社工隊伍建設,促進“三社聯動”;堅持創新導向,創新創業投資理念,創新公益項目遴選機制、實施機制和評估機制;堅持效益導向,發揮政府資金作為種子基金的引導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社會公益服務。
二、活動目標
1.培育公益項目,拓展社區服務內涵。通過風險投資活動發現,現行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並未得到普遍受益,但廣大公眾迫切需要且普遍歡迎的公益服務項目能夠有效滿足社會服務需求。從根本上解決原有社區組織實施的服務項目管理運營中“閑時做事,忙時停”的問題,真正實現服務的“項目化管理”。逐步擴大公共服務的半徑和內涵,不斷提高廣大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2.支持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服務。通過實施社區服務創投項目,鼓勵更多社區社會組織和基層社會組織主動發現社區居民需求,參與公益服務。從而使社會組織隊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鍛煉,最終達到培養和發展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社會組織,有效滿足和解決社區服務需求的目的。
3.整合服務資源,節約社會成本。通過建立社區服務創投項目平臺,以政府資助資金為引導資金,整合各業務部門和街道資源,鼓勵承擔服務的社會組織充分利用創投項目,積極引入各類社會資源參與。同時,通過實施項目化服務,建立嚴格的績效評價體系,督促接受捐贈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高度重視財政撥款、運營效益和長期公益目標的實現,切實提高慈善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社會效益,有效節約社會成本。
4.搭建實踐平臺,深化“三會”機制。通過社區服務創投項目,將專職社工與承擔創投項目的社會組織有機聯系起來。以服務社區群眾、滿足居民需求為目標,充分發揮社區整合、平臺載體、社工專業服務、助人自助、社會組織專業支持、聯系群眾的作用,進壹步豐富了項目實施過程中“三社聯動”工作機制的內涵。
5.促進公益,激發社會創新。通過有效動員廣大企業、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逐步推進公益事業。同時,將“慈善”與“商業智慧”的理念有效結合,改變傳統被動的慈善理念和模式,創新性地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不斷激發社會創新。
三。活動規則
(1)項目範圍
1,服老。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服務,滿足他們各方面的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包括: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服務,如助殘、保潔、洗浴、行走、醫藥、急救等;獨居和純老家庭的結對照顧和心理護理;老年人健康幹預和健康促進;老年人維權和文化活動,以及滿足社區老年人實際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的其他服務。
2.為殘疾人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各種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包括:殘疾人康復;技能培訓和就業;社會融合;對殘疾人的家庭支持;殘疾人文化娛樂團隊建設等服務。
3.青少年服務。為青少年提供各種有利於其身心健康成長、智力和素質發展的服務。包括照顧孤兒和殘疾兒童;社區青年誌願服務;社區青年援助和教育;課外教育;幫助農民工子女讀書、扶貧等服務。
4.幫助有需要的人。為困難群體提供各種服務,滿足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包括: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慈善救助;對貧困家庭的救助支出;為生活困難家庭提供綜合幫扶和誌願服務。
5.流動人口服務。為流動人口提供各種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他們融入社會。包括:流動人口技能培訓、生活適應、婚戀家庭社會融入項目。
6.其他以“扶老、助殘、救孤、扶貧”為宗旨的服務項目,有利於弘揚誌願者精神,維護社區穩定和社會和諧。
(2)項目要求
創業投資項目應緊緊圍繞“扶老、助殘、救孤、扶貧”的宗旨設計和實施,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社會化運作的原則。同時,我們還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需求廣泛:項目要回答的問題是大部分社區或居民面臨的問題,項目解決的社區問題明顯具有緊迫性,社區內沒有足夠的相關公益服務來滿足這部分需求。
2.體現公益性:項目目標明確,公益特色鮮明,受益群體明確,直接受益者不少於50人,有利於提升“三社聯動”水平,優化社會治理格局。
3.理念創新:針對社會需求,項目設計采用新概念、新運營模式、新解決方案,創新性明顯。
4.方案科學:方案策劃符合政府相關政策,活動設計科學,團隊建設合理,預算準確,日程安排合理,評審標準科學,可行性和可復制性強。
5.運營經濟性:當項目以良好的性價比運營時,項目的示範、拉動和放大效應明顯。
6.成長性: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和活力,具有推廣和復制的價值。
7.項目的推廣性:項目要有壹定的社會影響力,通過項目可以提高公益組織和公益理念的社會影響力,從而進行推廣。
(三)申請人
經市、區民政部門登記或備案的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優先。獲得備案項目資格的社會組織,應在獲得第壹批資助前完成登記手續,否則取消項目資格。
(4)申請條件
1,社會組織應依法登記,上壹年度年檢合格或新成立,單位、法定代表人、項目負責人無不良記錄;備案機構無不良記錄;
2.具備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設施和條件;
3.社會組織具有項目所需的社會工作者或助理社會工作者或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優勢;
4.有自籌資金的項目優先;
5.評級在3A以上的社會組織優先。
(五)服務範圍
公益性項目主要在* *市主城區實施。
(6)具體要求
1.參與公益創投征集申報活動的項目必須符合公益創投規定的項目內容和政府相關政策導向;
2.在同壹年度的項目征集活動中,壹個社會組織最多只能入選兩個項目。
第四,支持方法
1.資金支持:市民政局對最終確定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具體資助金額根據項目申報的公共服務支出預算,經評估督導小組評估後確定,不超過65438+萬元;
2.能力建設服務:為選定項目的公共服務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能力建設服務,以提高資助項目的實施效果。
動詞 (verb的縮寫)運行機制和機制
大眾創投活動主辦單位為市民政局,承辦單位為市民政局委托的* *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協辦單位為區民政局。他們的職責如下:
主辦方主要職責:制定公益創投活動總體規劃和工作進度;協調政府相關部門,保障公益性創業投資活動的開展;組織主要媒體進行宣傳;政府將為選定的項目購買服務資金和工作資金。
主辦方主要職責:承擔公益創投活動的規劃設計、方案實施、資金監管、項目績效評估,為入選項目的公益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和能力建設培訓。
協辦單位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動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益性服務機構參與公益性創業投資活動;協調街道、社區居委會落實具體公益創投項目;監督公共服務機構選定項目的實施。
不及物動詞實現進程
公共服務風險投資的實施步驟包括四個階段:
(1)項目征集階段(20**年* *月* *日至* *日)。
1,公告。市民政局發布社區公益創投項目通知和計劃,通過網站、媒體向社會發布公告,征集公益創投項目。
2.項目設計。相關社會組織在當地街道、社區的幫助和指導下,對具體項目進行創意設計,形成項目申請並上報。
3.項目的初步審查。各區民政局匯總材料後,對創業投資項目內容和申請資格進行初審,通過項目提交給主辦單位,市級社會組織直接將申請材料提交給主辦單位。提交的材料包括:項目申報書、社會組織登記(或備案)證書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對初審不符合條件的,向其說明原因。對於符合總體要求但設計不完善的項目,承擔單位可負責指導申報單位在申報截止日期前修改完善並重新申報。
(2)項目評審階段(20**年* *月* *日至* *日)。
1,組織審查。初審後符合要求的項目,由專家評審組根據申請材料、社會救助和組織能力、團隊建設等情況進行評審。,並應確定選定的項目。
2.提交以供審批。確定備選項目,報組織者批準。
3.社會宣傳。評價結果將向社會公示7個工作日。
4.項目確定。根據公示情況,確定入選項目。
5.項目優化。主辦方根據風險投資的要求和評審組的意見,對通過評審的項目進行優化,使項目方案更加合理嚴謹,項目預算更加科學準確。
(3)項目實施階段(20**年**月至20**年* *月)
1.組織合同的簽署。市民政局、* *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與選定的風險投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三方合同,明確項目實施時間、範圍、內容、服務要求、資金支付方式及違約責任。
2.分配資金。民政局根據簽訂的合同確定經費。資金根據項目的分階段實施進行分配。
3.監督項目的實施。市民政局與承辦單位* * *成立督導小組,圍繞項目實施理念、專業技能、資源拓展等提供咨詢、培訓等服務,提升項目質量。
4.組織督導評估。主辦方督促入選項目組按月提交項目實施情況,並定期派員對項目進行監督評估。主辦單位應每季度以書面形式向主辦單位提交項目實施進展、資金監管等信息和階段評估報告,並負責以適當方式向定向捐贈團體和個人及公眾披露相關信息。
(4)項目總結階段(當月20** *)
1.獲選的項目小組須在項目完成後,以書面形式向主辦機構提交總結報告。
2、組織者負責對創業投資活動進行績效評價,並形成評價報告提交給組織者。主辦單位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創投活動進行全面總結。
結論,認真總結成功經驗,深刻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七。工程監督
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其他非法方式挪用、擠占或不當使用項目配套資金和社會定向捐贈資金,違者依法追究相應責任。組織者和入選項目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主動接受財政、審計和民政部門的指導、檢查和監督。
2.被選定的項目組因不可抗力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約定的服務事項時,應及時向組織者提出;未經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同意,不得擅自將服務項目轉讓給其他組織或個人。
3.入選項目組未能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認真實施服務項目的,承辦單位將不再申請服務項目後續資金的撥付,同時收回已撥付但未使用的資金,並取消下壹年度申請項目資助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