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久沒聯系的朋友小迪給我發來消息說:“我表妹現在大二,但是前幾天她跟家裏人說不想上學了,家裏人也說不出什麽。我該怎麽勸她?”
我和小迪是高中同學。在我們這裏,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輟學的概率很大。但是,大部分輟學的學生並不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無法上學。現在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就算高中要交學費,壹般家庭也負擔得起。
但是為什麽會突然退學呢?
小迪告訴我,當他得知他的表妹打算輟學時,他很快給她打電話,勸阻她不要輕易做出決定。但他表哥滿不在乎地說:“我學習成績不好,不愛學習。看到書就犯困。”另外,我只想做壹個普通人。何必呢?"
我告訴小迪,其實她表姐不想上學也情有可原,高中競爭壓力大。作為壹個壹直被其他同學碾壓的人渣,留下來真的是壹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但另壹方面,她表姐真的錯了。她以為只要做個普通人就可以逃避甚至擺脫現實的殘酷,就不努力了?
第二,
妳覺得做壹個普通人容易嗎?
1.
鄰居大叔,農民;他的兒子是城裏的農民工。可以說他們是中國最普通的人。但是他們的生活壹點也不容易。
叔叔的兒子到了適婚年齡,叔叔阿姨就著手給兒子找對象,前前後後找了七八個媒人。壹張好煙票雙手奉上。“請把我們介紹給華子。如果能做到,我們以後壹定感謝妳。”
於是花子猝不及防地開啟了相親模式。雖然花子不願意通過相親找到人生的另壹半,但又能怎麽辦呢?他知道,如果不想單身,相親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最頻繁的相親是七次以上,從這個家裏出來,被別的媒人帶到另壹個家裏。
盡管如此頻繁,但花子已經很久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了。他們要麽鄙視別人,要麽鄙視自己。當然,所謂不屑,還要看長相和家庭條件。
如果花子的婚事壹天不能解決,她的叔叔阿姨們壹天也不會睜眼說瞎話。有壹天,叔叔阿姨們對華子說:“華子,只要別人願意跟著我們,我們就不選下壹次相親,好嗎?”妳看現在女生少了,以後不要只看二婚。"
妳看,叔叔阿姨花子都是普通人,但是他們的生活容易嗎?後來聽說花子訂婚了,但是女方要了很多彩禮,說是那裏的習俗。叔叔阿姨辛苦了大半輩子,還不夠給兒子娶個媳婦;華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工作了。結婚的時候,她壹點錢都沒剩下,還欠著外債。
2.
14本科畢業後,張誠來到北京,成為千千“北漂”的壹員。
來北京之前,他以為自己會很辛苦,相信自己很快會越來越好。
但現實總是有點殘酷。
期間張成雖然換了幾個出租房,但還是和別人合租了壹個小房子。雖然這兩年工資翻了三倍,但他還是不敢去吃的更好的餐廳,買壹些貴的衣服,按照自己的心意在這個大城市換壹個更好的出租屋。因為他還要送壹部分回老家,父親年紀大了賺錢能力不如以前,弟弟妹妹上學還需要錢。
這兩年,張成不僅工資漲了三倍,余生都在合租房子,擠地鐵公交,找最便宜的小餐館,把大部分錢寄回家...
張誠的父親對他說:“兒子,為了這個家,我委屈妳了。如果妳想回家,就回來。我幫妳蓋房子,求老婆。”
聽完,張誠心裏隱隱作痛。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北京堅持下去,也不知道自己是該回老家還是繼續不確定未來如何留在北京。他總是糾纏不清。
作為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中的壹員,妳覺得張誠的日子容易嗎?
第三,
作為壹個普通人,做壹個普通人不容易。
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也還是需要努力的。
是的,普通人不需要像政治領袖、商業精英、科學家等不尋常的高端人才那樣肩負重大責任,也不需要時刻緊張。
但是,他們之間有壹個共同點,就是都在為自己的角色努力。
叔叔阿姨們努力給兒子找媳婦,花子努力自己賺錢。張成在北京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他們是數百萬普通人、農民、農民工甚至公司白領的縮影。
我對小迪說:“妳告訴妳表妹,不管她以後想做壹個普通人,還是壹個普通人,都要努力。逃離當下,妳可能在短時間內活得很輕松。但上天是公平的,她現在逃避的辛苦,將來會得到全部的回報。做壹個普通人真的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容易。”
妳可能是壹個努力的普通人,但如果妳不努力,妳註定是壹個處處感到不快樂的普通人。
如何選擇,小迪的表哥心中有數。
對我們來說,我們有壹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