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讓更多的遊客體驗運河的魅力,運河的美,運河的變化。

讓更多的遊客體驗運河的魅力,運河的美,運河的變化。

作者:首席記者汪洋

“謙謙,妳看,這條河就是妳課本上說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明清時期,這條河上繁忙的“漕運”曾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生命線……”

日前,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開通。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女士,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帶著家人朋友遊覽運河周邊的景點,想著當年大運河的盛景,那是滿帆過江,千船過江。

據了解,北京市通州區依托大運河秀麗的風光和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區)、燈塔景區及周邊古建築群,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旅遊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

深挖文化,註入活力。

運河史和中國文明史。京杭大運河已有25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多、施工難度最大、至今仍在使用的古運河。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壯舉,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象征。2014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水是大運河的血液,文化是它的靈魂。近年來,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體系的正式出臺,悠遊千年的大運河及其燦爛文化,不僅留在了博物館、古跡和人們的記憶中,也更加鮮活地活在了當下,驅動著城市的活力與復興。

大運河北京段是北京第七項世界文化遺產,文物品位高、分布密集、時間跨度長、類型豐富。僅通州區就有236處與大運河相關的不可移動文物。

2018年,依托大運河沿線深厚的文化和豐富的資源,北京市通州區正式啟動大運河5A級景區創建工作,並於2019年通過文化和旅遊部景觀資源評估。2021年底,為確保創建工作的科學高效,通州區出臺了《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記者了解到,景區的打造和推廣融入了多種運河文化元素,燈塔景區的小遊覽線植入了狀元文化展、北運河非遺傳所等沈浸式體驗。運河文化廣場相鄰的小遊覽線,以展現運河文脈為特色。

對此,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魏雲表示:“我們專門請專家對運河文化進行了梳理,建立了文化地圖。最直觀的就是景區會增加文化符號,比如船帆、水車、禦樹等。同時提煉出《通惠河水運圖》等古畫中的運河場景,將各種運河文化元素運用到景點的設計和裝飾中。其中既有官服裝飾的花盆,也有體現通州歷史文化標識的銅地鑲嵌。”

更重要的是修復文物和古景觀。“三廟壹塔景區已經修復,預計未來柴犬碼頭也將修復。在文創方面,開發整體文創IP,打造主題文化郵局。”魏巍說。

系列景區豐富的旅遊線路

通州區本著“溝通、交流、融合、發展”的文化理念,全面整合大運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大運河水、岸、船上多層次、多類型的文化旅遊娛樂產品,打造大運河全天候生態文化景觀走廊。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魏雲介紹,根據實施方案,提升區總面積約8.55平方公裏,北至童眼高速,南至甘棠橋,河長12.1公裏,水域面積2.56平方公裏,沿途經過北關水閘橋、何謙斜路橋等橋梁10座。景區升級後,將輻射運河沿線的文化旅遊資源,如綠心森林公園、環球影城度假村、張家灣古鎮等。

“整個景區的旅遊線路按照‘1+1+6’的景區遊覽體系構建,即依托水上1小環線+陸上1大環線+景區內6條小遊覽線,以多種交通方式串聯各景點:遊船+徒步+電瓶車+自行車。”魏巍說。

除了兩條大環線,景區還有六條小遊覽線,各有特色:運河2號碼頭小遊覽線以科技體育為主線;東海岸和西海岸的小型遊覽是親子娛樂的首選;月亮島文英小旅遊線的特點是登高和普及濕地科學。同時,景區還在環線有條件的區域增加了5個休閑健身場所和4個無動力兒童活動設施和遊樂場,滿足周邊群眾的休閑娛樂需求。

"這六個小型旅遊項目,妳可以選擇騎自行車和步行."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管理中心主任於表示:“景區近期將更換新標識、新系統,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各類核心景區也將以全新的名稱呈現在遊客面前。”

另外,水運碼頭是景區的重要節點,會重點突出非遺特色和市場文化。據了解,幾年前在這裏拍攝的壹部電視劇《曹雲碼頭》留下了壹些小店和小商業街,用於景區的改造升級。政府部門還將對水運碼頭的業態進行引導,使其具備交通集散、旅遊咨詢、文化創意等多重功能。

數字電源服務升級

隨著“5A申報創建”的緊鑼密鼓開展,北京通州大運河智慧景區的創建也在加速。“我們希望通過AR、VR、MR等數字技術,打造糧食進京、運河魅力、通州八景等壹系列場景,讓遊客身臨其境地體驗大運河的古今。”魏巍說。

據了解,在智慧景區建設方面,通州區於2019至2021完成了通州區智慧園林系統平臺建設,在大運河森林公園建設了展館和管理平臺,實現了基礎安全管理和數據管理。同時建設專用數據線和政務雲平臺,保證數據傳輸和存儲。

“景區可以為遊客提供虛實結合的景點,並且貫穿於進入景區前、遊覽中、離開景區後的全過程。”魏雲介紹,景區建立了門戶網站、遊客移動終端、微信官方賬號和自助遊系統,可滿足自助遊、景點預訂、購票、全景虛擬園遊、路線推薦等遊客體驗。還開發了遊客安全保障系統,將通過壹鍵報警保障手機端和緊急情況下的線下求助。“景區將對古遺址、民俗生活場景、大運河沿線生態文化等文化遺產進行梳理,借助數字技術手段將其轉化為景區的數字遺產。”

此外,景區引入第三方運營公司,將圍繞遊客的吃、住、行、娛進行項目運營項目。同時將結合自助銷售、智能餐車、運河主題帳篷營地、智能倉儲、運河文創、AR***電瓶車等。,提升整個景區的服務能力和遊客體驗。

“達千裏,運古今。”大運河悠悠流淌了千年,流向遠方。余希望“景區通過智能科技,再現昔日多帆遮天的沈浸式體驗場景,讓更多遊客感受運河的魅力、美麗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