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校園軟暴力的成因

校園軟暴力的成因

校園軟暴力的成因

相信很多人都在新聞裏看到過關於校園軟暴力的報道。校園軟暴力不僅傷害了學生的心理也對學校的形象造成了壹定的影響,所以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麽會出現校園軟暴力。下面分享壹下校園軟暴力的原因。

校園軟暴力成因1校園軟暴力成因

校園安全知識:

青春期兒童身心發育不完全、情緒不穩定、容易失控、自我調節能力差是普遍現象,也是青少年暴力行為頻發的重要原因。除了生理因素,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對暴力的認知出現偏差。偏差的出現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包括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壹項調查顯示,很大程度上,校園欺淩的根源在家庭:“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有暴力傾向的孩子都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者家庭優越,認為無論發生什麽事,父母都能擺平;或者家境不好,有過被父母暴力對待的經歷。孩子的成長是壹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會導致孩子的模仿。”

做事沒有程序規則,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缺乏溝通等社會環境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成為校園欺淩的滋生地。比如電影、電視劇中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情節,網絡遊戲中大量的打架、殺人的情景,都會讓孩子形成壹種“心理免疫力”。換句話說,當孩子接受並習慣了暴力環境,暴力對他們來說就是正常現象。壹旦現實生活中出現矛盾,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將暴力運用到現實中。畢竟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辨別能力不足,容易造成思想混亂。

校園軟暴力的成因2如何有效遏制校園軟暴力?

壹、校園軟暴力及其危害

什麽是教育中的軟暴力?教育中的軟暴力是相對於教育中的硬暴力而言的,即學生不打、不罵、不懲罰學生,而是以寫檢討、罰抄、挖苦等方式進行懲罰,對學生造成極大的身心傷害,甚至付出結束生命的代價。教育中的軟暴力最大的特點就是傷害時間長,軟傷難愈。硬暴力體罰傷身,軟暴力傷心。有些同學即使過了十幾年,還是有受傷的陰影。老師經常批評學生,教育成了教訓,學生看到老師如履薄冰,不寒而栗。更嚴重的是,在批評的時候,他總喜歡帶上從來沒有、每次都有、總是沒有、什麽都沒有之類誇張的字眼。這些行為給學生造成了無形的心理傷害,讓他們覺得自己壹無是處,抑郁,不自信,無望。教育軟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視。經常被老師侮辱和諷刺的學生,會變得不合群,孤僻,沈默寡言,對學習失去興趣,討厭學習,甚至逃避學習。

二、如何有效遏制校園軟暴力

為了有效遏制校園軟暴力,消除校園軟暴力的溫床,防止學生受到軟暴力的傷害,教師不敢越界。我們已經關註了壹個、兩個、三個和四個項目。

(壹)達到壹個* * *知識是前提。

校園軟暴力的發生,說明壹些老師的觀念並沒有真正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以《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標準》(試行)為依據,統壹思想,達成* * *認識:規範辦學行為,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律,規範辦學行為。加強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管理,避免形式主義,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和作業,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發展智力,提高能力,更多地走進生活,開闊視野,張揚個性,發展自我。

(2)始終註重兩個教育是基礎。

壹、師德教育常抓不懈。我校利用每月師德教育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反復學習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標準》(試行)等文件,並組織教師學習後進行討論交流。老師已經明確哪些是違反師德規範的,哪些是違反教育規律的。通過學習內化自己的行為,讓老師尊重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對學生心靈和精神的高度尊重和關愛。老師不要動不動就冷嘲熱諷,損害學生人格。愛學生不僅是教師高尚道德的體現,也是壹種教育手段,在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之間的通道,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照亮學生心靈的希望之光。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願意接受教學,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這樣,從思想上就能有效杜絕教師軟暴力錯誤行為存在的土壤。二是抓法律法規教育。我校利用校本培訓的時間,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法律法規,提高依法教學水平。學習的主要內容有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倡導教師十條、教師行為十條禁令、教師行為規範第二十條。通過學習法律法規,增強了教師的法制意識,使教師依法執政,為人師表。明確自己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讓老師們認識到校園軟暴力是違法行為,是變相體罰。教師真正認識到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強化法治觀念,提高法律意識,轉變教育觀念,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誠信、融洽、愉快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明確自己是愛學生的,真正樹立“為了壹切學生,為了壹切學生”的教育理念,從教學行為上遏制了軟暴力的發生。

(3)完善三大體系是保障。

第壹,不斷完善師德考核制度。把教師的教學行為作為師德考核的重要指標。在師德考核中,只要發現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軟暴力行為,就實行壹票否決制,不允許任何人參加年度考核評優。二是修改教師評價制度。我們修訂了教師綜合量化評價方案,將教學成績作為主要因素。在評價方向上,我們改變了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要指標來評判老師的方式,從壹個側面減輕了老師的壓力,讓老師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三是建立健全獎懲制度。逐步完善師德標兵、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德育先進個人等評選制度,十佳優秀班主任評選制度。通過開展師德標兵、百名優秀班主任、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德育先進個人等評選活動,加強師德宣傳,樹立先進典型,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充分發揮榜樣激勵、示範帶動作用。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與年度獎懲、職稱評聘、晉職晉級、評先評優等掛鉤。職業道德考核不優秀的,年終考核不能確定為優秀,不得參加各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等各類評選、表彰和獎勵活動。對於違反教育規律的教育軟暴力,要在學校待崗,並根據情節輕重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處罰、懲戒,絕不姑息。對因道德失範而違法犯罪的,將視情節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送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四)抓好四項活動是關鍵。

首先是理論培訓活動。通過集體教育、典型引導、自我塑造、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節假日和每周三政治學習日的強化訓練,組織教師深入學習三個代表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成長特點,開展有效的教育活動。並收集全縣師德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豐富學習內容。建立健全學習制度,組織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加強交流,引導教師將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與教育改革和科學研究相結合,與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促進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思想和職業觀念,進壹步樹立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識和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識。通過學習,教師可以在教育管理中註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規範教師語言,提高教師的教育藝術性,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是紮實開展師德活動。首先是教師的道德監督活動。建立了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位壹體的師德建設監督網絡,完善了日常監督制度,設立了師德監督信箱和師德舉報(投訴)電話,發放了師德評價反饋卡,積極鼓勵學生、家長和相關社會各方對教師職業道德進行監督和評價,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並聘請社區代表擔任師德檢查員,加強對師德師風建設的監督,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贏得社會廣泛支持。讓教師的道德行為處於社會和家長的監督之下,這樣教師的道德行為不會馬上改變,教育行為不規範也會得到糾正,從而避免教育軟暴力的發生。其次,我們還要進行師德宣誓。每學期利用周壹升國旗儀式,組織全校教師對全體學生進行師德宣誓。讓教師用誓言來證明自己的行動,立足崗位,嚴於律己,做好本職工作,踐行承諾,在本職工作中教書育人,註重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讓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三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活動。如今,隨著信息量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學生不斷接觸社會和各種新鮮事物,會產生很多困惑、迷茫、懷疑、嫉妒、敵視甚至焦慮、不安。為了緩解各種因素帶來的焦慮和困惑,給學生壹個釋放自我的空間,我們開展了心理咨詢活動。每個班級都設立了密語郵箱,讓學生可以通過信件的方式傾訴自己的煩惱、不滿和疑惑,老師也會定期進行指導,幫助解惑答疑。讓學生不穩定的情緒變得穩定、積極,讓他們快樂、樂觀、開朗、滿足。此外,我還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充實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咨詢和指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樹立自信心,坦然面對各種困難,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第四,家校合作活動。我校不斷完善家庭、學校、社區的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把學生教育好。每學期召開1次家長會。通過家長會的雙向互動,可以了解學生在家和在學校的情況,家長和老師可以及時溝通,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重點對有行為偏差的學生進行家訪。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往往會犯錯,但班主任要和家長壹起找出錯誤的原因,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達到教育的目的。老師和家長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放大優點和亮點。人最本質的需求是被肯定。家長和老師在發現學生哪怕是壹點點微不足道的好行為時,也要及時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信,看到自己的優點,增進師生家長之間的信任,使師生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和順暢。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必須堅決摒棄教育的軟暴力,民主、科學、春風的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只要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執行教育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那麽我們的學生就會全面、健康、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