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幫助企業找到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找出原因,制定可行的改進方案;
二是指導改進計劃的實施;
三是傳授管理理論和科學方法,培養企業各級管理幹部,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素質。
由於民族文化、語言文化、管理咨詢發展階段等條件的差異,管理咨詢的概念表達也不盡相同。英國管理咨詢協會的定義是,管理咨詢是“由獨立的合格個人或大多數人在確定和調查政策、機構、程序和方法方面提供的服務,他們提出采取適當行動的建議並協助實施這些建議。”美國《哈佛企業管理百科全書》的定義是:“對當前業務進行明確的診斷,然後針對業務環境的變化,確立當前業務的基本方針和關於未來業務結構的方針,然後根據方針制定計劃並有效執行。”日本著名商業學家朋美·須彌在其《商業研究辭典》中,將管理咨詢定義為:“所謂商業診斷,是指調查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診斷經營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或者在此基礎上對改進建議的實施給予指導。”
管理咨詢業最早是從美國發展起來的。在19年底出現的時候,著重解決生產管理中的壹些基礎問題。德國咨詢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現有各種形式的咨詢機構9680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管理咨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管理咨詢方法和咨詢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管理咨詢師不再僅僅提供咨詢建議,而是經常協助客戶實施咨詢建議。特別是,許多大型咨詢公司積極致力於全球組織建設和新市場開發。20世紀80年代後期,歐美管理咨詢業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到1995,全球管理咨詢業年收入超過500億美元。進入90年代後,戰略咨詢的需求大增,這是由於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普遍由經營管理向戰略管理轉變。制定競爭戰略和實施戰略規劃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最重要內容。
管理咨詢是近年來全球發展迅速的行業,其影響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生活的諸多領域。50%左右的世界500強企業都有自己長期合作的國際知名咨詢公司。At &在美國;t公司擁有超過65,438+0,000家咨詢公司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咨詢服務,每年咨詢費用高達3億多美元。在德國,咨詢業是德國經濟中發展最快、最穩定的現代工業部門,其年增長率遠高於德國國民經濟,已成為德國社會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咨詢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醫療、文化娛樂、教育、求職等需要咨詢的服務。咨詢的內容多而全,有生產管理咨詢、戰略咨詢、管理方法咨詢。
為了滿足21世紀企業對以“客戶、競爭、變化”為特征的外部環境和“電子商務”新運營模式的要求,為企業實現管理理念的革命、管理模式的重組和管理手段的變革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我們致力於發展“現代咨詢業”,即管理咨詢業致力於結合最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現代IT技術手段,為企業提供全面、系統的管理。中國的管理咨詢業是在借鑒日本和歐美企業管理咨詢的理論、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咨詢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應運而生。縱觀中國咨詢業近20年的發展,河南人力資源網認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和80年代的官辦咨詢業
中國咨詢業的發展起源於政府創辦咨詢企業,主要集中在投資、科技、財務咨詢等領域。為了有效地調整國家產業結構,解決瓶頸產業,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原國家計委在全國成立了“投資咨詢”和“工程咨詢”公司,以實現國家投資決策的科學化和工程建設的合理化。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原國家科委、中國科協在全國建立和扶持了壹批“科技咨詢”企業;為推進企業財務會計咨詢社會化和會計、審計、評估的社會中介化,全國金融系統在各地成立了“財務會計咨詢”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
2.90年代上半期的信息咨詢業。
80年代興起的信息咨詢業是非標準、非市場化的,但它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了信息的價值。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進程中開始湧現出壹批國外和國內民營的“信息咨詢”公司和“市場研究”公司,為企業提供標準化的咨詢服務。
3.90年代後半期的管理咨詢業。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信息咨詢業開始進入初步發展階段,但管理咨詢業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最典型的就是早期的“創意公司”和“策劃公司”。約1992,北京楊賀的壹個“點子”賣到了40萬,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此外,“創意公司”緊隨其後,幾本宣傳“創意”的暢銷書讓咨詢這個名字著實火了壹陣子。但把管理咨詢行業和沒落的“點子公司”聯系起來,是壹種誤解。壹個沒文化的人可能會想出幾個“點子”,但管理咨詢是典型的知識行業。
到9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完善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大量國外管理咨詢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管理咨詢行業開始發展。從此,管理咨詢行業告別了“思想”時代,進入了專業化發展階段。到90年代末,市場上開始湧現出壹些國內的管理公司,如漢普頓管理咨詢、上海視野、深遠策略、博峰營銷、派力營銷、博通經緯等。
中國企業管理咨詢業發展迅速。北京、上海等地的優秀管理咨詢企業。
4.21世紀微觀咨詢模式的出現。微咨詢可以幫助客戶高效便捷地獲取商業智慧。它聚集了眾多中國商界精英和專業顧問,為他們搭建了壹個小時咨詢服務平臺,幫助他們以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的方式,快速響應“微客戶”的需求,傳遞智慧,分享見解。
1).易到雲智庫:“微客”可以向全國乃至全球本專業領域、行業領域的頂尖專家咨詢問題。專家和專家憑借其專業深度和行業經驗,給出有見地的分析和可供選擇的行動路徑。微咨詢模式幫助客戶突破人脈關系的限制——微咨詢專家組就像壹個雲智庫,妳可以按需激活;突破地域障礙——視頻電話會議為您實現遠程協作;突破預算限制——按小時付費。2).擺脫單壹的專家結構:微咨詢服務模式使微專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更高效地分享經驗和見解,使微咨詢專家群體形成“資深行業背景+專業深度研究”的矩陣結構。60%的微咨詢專家來自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他們深諳企業實際運作規律,在多年的商業角力中形成了普通顧問無法比擬的商業嗅覺和實戰觸覺,能夠給出源於理念引導、更註重實際操作的建議。例如,聯想、中興、寶潔、711、AVIC等眾多歷任管理者都參與其中。40%來自咨詢行業的專家,既專業又有信譽。他們中的少數人是中國最著名的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和咨詢產品系統的研發負責人;大部分都是單壹領域的深度研究者。他們閱人無數,把握行業大格局,敬業精神值得學習。3).擺脫純粹利益驅動的咨詢行為:咨詢就像老師和醫生,心靈修煉勝於技能。微咨詢專家組成員大多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就。他們參與微咨詢,壹方面是認同微咨詢將成為咨詢服務的壹種趨勢;更多的是被拯救世界的價值觀所驅動;他們願意分享;對中國企業的成熟和成就有切身感受;願意把已知的貢獻給未知的和後繼者,幫助他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他們的善良和大度,讓他們的使命感勝過了他們在微咨詢活動中獲得的有形價值。4)資源密集型最經濟:微咨詢的服務流程力求給“微客戶”和“微專家”最有力、最經濟的支持。微咨詢網絡服務平臺幫助有需求的客戶客觀公開地匹配專家,連接微咨詢服務;同時會成為微專家的助手,幫助專家做專業的售前調研,保證雙方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咨詢效果。這種服務模式是社會分工演進的結果。在保證售前調研的客觀公開性和專業性的基礎上,實現了客戶與專家的最短鏈條匹配對接。資源更密集,獲取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