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成立於2007年,由原生物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和土木工程學院整合而成。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6人,占17.65%,副教授24人,占70.59%。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占47.06%,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0人,占29.45438+0%;學院還擁有多名具有“333工程”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築師、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造價工程師等資格的教師。
學院通過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設置、高水平、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實驗儀器的購置和建設、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的建立和豐富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已成為國內高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項目管理等領域的重要研究單位之壹。學院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部、省科研項目4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8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同時完成企業委托的工程項目近50項。學院還與無錫市合作建立了“無錫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心”和“無錫太湖水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中心”,為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搭建了更高更好的平臺。
學院設有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三個本科專業。學院還設有環境工程博士點和碩士點,相關學科帶頭人均為在國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的教授或青年學者。
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問題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問題。早在1983,江南大學就通過科研力量的優化重組,在國內率先成立了環境生物技術實驗室,旨在實現生物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工程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致力於利用生物手段研究和解決區域和國家的環境問題。目前,江南大學環境工程學科是江蘇省特色專業,是江南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其主要研究方向為:(1)水汙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新型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反應器研發、廢水生物處理過程微生物機理研究、膜生物處理技術、難降解廢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等。(2)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主要包括城市汙泥、農業生物質、城市固體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新技術;(3)新能源和節能減排技術。主要包括生物能源和有機廢棄物能源技術、生物制品過程的清潔生產技術;(4)環境友好材料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重要環保酶制劑的生物合成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術;(5)水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主要包括湖泊河流水資源保護與修復技術、湖岸生態與汙染土壤修復技術;(6)典型汙染物和稀土的環境生態效應。主要包括典型汙染的環境生態效應、稀土生態毒理學研究和稀土的環境生態效應。
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1)城市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2)重大工程結構的動力突變機理與控制。(3)復雜環境下巖土工程的防災減災與控制。土木工程專業本著“寬口徑、強基礎、重能力”的原則,培養學生掌握結構、巖土工程、橋梁隧道、市政工程、防災減災、防護工程等基礎理論和知識,培養學生獲得註冊工程師基本培訓,具備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技術管理和研發的能力。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測量學、建築建築學、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特種結構、建築企業管理、工程經濟。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各建築設計研究部門、施工企業、施工管理部門、國外建築工程承包公司、交通工程部門、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從事房屋建築、橋梁、道路、市政工程等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和研究工作。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基礎知識,掌握現代管理學科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夠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主要課程有:管理學、應用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程經濟學、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經濟學、項目管理、項目評估、合同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項目融資、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工程施工等。本專業畢業生可勝任建築企業及其管理部門、工程項目管理部門、工程項目咨詢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的規劃、管理、投資和開發工作。
江南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堅持以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加快學院跨越式發展,樹立和諧校園理念,積極塑造“博學、厚德、明辨、恒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