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綠色建築的含義

綠色建築的含義

“綠色建築”的“綠”不是指壹般意義上的立體綠化和屋頂花園,而是代表壹種理念或符號。是指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的建築。也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築、生態建築、回歸自然建築、節能環保建築等。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 *有六種指標,從高到低分為三星、二星、壹星。

綠色建築的室內布局非常合理。盡量減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陽光,節約能源,為居民營造壹種親近自然的感覺。以人、建築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同時,盡可能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對自然的需求和回報之間的平衡。綠色建築之所以強調室內環境,是因為空調領域的主流思想是力求內外環境的平衡關系,但內部環境即健康、舒適和建築使用者的生產效率表現出不同的需求。

1.1散熱問題

首先,熱舒適性明顯影響工作效率。傳統的空調系統可以維持室內溫度,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室內絕對舒適容易導致“空調病”,消耗大量能源,增加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綠色建築不僅要求保證人體的整體熱平衡,還要求關註人體個別部位的特殊要求,如頭和腳,並善於應用自然能量。此外,常用的大玻璃表面建築在夏季會產生溫室效應,而寒冷玻璃表面的低溫輻射效應發生在冬季。因此,除了冬夏季空調的設計條件外,還需要分析當地氣候和建築物內部負荷變化對室內環境舒適性的影響。最好每個月、每個小時更換壹次空調的負荷和舒適度。

1 .2采光和聲音問題(聲音問題)

同樣,室內光環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和室內氛圍。在綠色建築中引入無汙染、明亮的太陽光作為光源,是綠色光環境的壹部分。但舒適健康的光環境還應包括易於觀看、安全美觀的亮度分布、眩光控制、照度均勻控制等,所以強光要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調節,以免影響陽光的高質量。此外,健康舒適的聲學環境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綠色聲環境要求不損傷聽力,盡量減少噪聲源。這樣,產生噪聲的設備通常是與室內分開布置的,室外噪聲水平得到控制。

1.3空氣質量

空氣質量反映了人們對環境要求的滿足程度。通常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包括空氣流動、空氣潔凈度等。如果空氣流量不夠,人會感覺不舒服,如果流量太快,會影響溫度和清潔度。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環境調節合適的新風量,控制空氣的潔凈度和流量,使空氣質量達到較好的狀態。同時,有效控制室內空氣汙染物也是改善室內環境的主要途徑之壹。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汙染物有成千上萬種。綠色建築認為不僅空氣中汙染物的濃度要低於公認的有害濃度指數,而且室內絕大多數人對室內空氣質量指數也要滿意。20世紀60年代,美國建築師保羅·索勒裏提出了生態建築的新概念。

1969年,美國建築師伊恩·馬查爾格撰寫了《與自然壹起設計》壹書,這標誌著生態建築的正式誕生。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使得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各種建築節能技術應運而生,節能建築成為建築發展的先導。

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組織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口號,節能建築體系逐步完善,在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65438-0987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990全球首個綠色建築標準在英國發布。

1992“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推動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綠色建築逐漸成為發展方向;

1993美國成立綠色建築協會;

1996香港出臺自己的標準;

1999臺灣省出臺了自己的標準;

2000年,加拿大引入了綠色建築標準。自巴西裏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992)以來,中國政府陸續頒布了多項相關綱要、導則和法規,大力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

2004年9月建設部頒發的“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標誌著綠色建築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2005年3月,舉辦了首屆智能與綠色建築技術及技術與產品展覽會國際研討會(每年壹次),公布了國家綠色建築創新獎獲獎項目和單位。同年,建設部《關於促進節能省地建築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

200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頒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2006年3月,科技部和建設部簽署了“綠色建築科技行動”合作協議,為綠色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2007年8月,住建部發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技術規則(試行)》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誌管理辦法》,逐步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2008年,住建部組織推廣了綠色建築評價標誌、綠色建築示範工程等壹系列措施。

2008年3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節能與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中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的名義開展工作。

2009年8月27日,中國政府發布了《關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定》,提出要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

2009年11年底,在積極迎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之前,中國市政府作出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40%至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和考核。

2009年,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環境監測與控制優化研究中心成立,協助地方政府和業主申請綠色建築標誌。

2009年和2010年分別啟動了綠色工業建築評價標準和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

2011年,我國綠色建築評價和鑒定項目數量大幅增加,綠色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呈現良性發展態勢。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353個項目,2647棟建築,3488萬平方米,其中設計標識項目330個,建築面積3272萬平方米。運營鑒定項目23個,建築面積21.6萬平方米。2011,項目241,建築1950棟,建築面積2504萬平方米。

隨著我國綠色建築政策的不斷出臺、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綠色建築實施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對綠色建築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幾年我國綠色建築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2012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65438年10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底,城鎮20%的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同時,也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築的方案和政策支持。

中國綠色建築已經進入大規模發展時代。“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新建綠色建築6543.8+0億平方米;到2015年底,城鎮20%的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近五年來,我國綠色建築每年都在翻番,2012年綠色建築項目數量和面積相當於2008年到2011的總和。

仇保興說:“城市化向新型城市化的轉變,意味著人類的住房作為城市化最基本的細胞,必須從傳統建築向綠色建築更新。未來,我們必須將經濟、智能、綠色、低碳等生態文明新理念融入城市化進程。”

仇保興表示,盡管中國綠色建築發展迅速,但仍存在壹些問題,如高成本綠色技術實施不理想,綠色物業管理脫節,少數常用綠色建築技術因存在缺陷而無法運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到專家鑒定機構、政府監管、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補貼懲罰機制和綠色物業運維服務“五到位”,嚴把綠色建築質量關。

節能建築配合低碳城市新發展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正在遵循碳循環理念,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推廣低碳生活建築。

青島:推廣綠色建築每年可節約7萬噸標準煤。

青島開發區以建設綠色生態城市為目標,加強建築節能管理,降低建築能耗,大力推進區域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據統計,青島開發區已完成節能建築項目150個,實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項目9個,開工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項目34個。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節約7萬噸標準煤和17.5萬噸二氧化碳。

中國壹星級建築未來有望成為強制性綠色建築。

2012 165438+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住宅新趨勢高峰論壇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研究中心主任李從曉指出,中國發展綠色建築是大勢所趨,壹星級建築未來有望成為強制性綠色建築。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解讀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是壹個廣義的概念,綠色並不意味著高價格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窯洞,冬暖夏涼,改造成中國式綠色建築成本不高;新疆有壹種建築很有地方特色。它的墻體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的稭稈組成,具有很高的隔熱性。再加上非常本土化的屋頂,是典型的農村綠色建築,造價只有800元/平方米,價廉物美。

湖南:2020年新房30%為綠色建築。

2012,12,12 6月3日,在湖南省召開的2012全國小康住宅示範及住宅產業技術創新大會上透露了壹個消息。在第12個五年計劃結束時,中國城鎮20%以上的新建築被要求達到綠色建築標準的要求。

三年後,廈門40%的新房都是環保綠色建築。

到2015年,預計廈門40%的新建建築為綠色建築,太陽能建築應用面積將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2012全國建築領域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福建省通報會在廈門召開。記者了解到,未來幾年,廈門將繼續推進建築領域節能減排,其中將大力推廣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應有10年的逐步回歸期。

綠色商業地產與酒店峰會在上海舉行。多位業內專家探討了商業地產尤其是酒店的建築節能,以及如何推動中國商業建築提高能效,降低運營成本。同濟中歐建築節能培訓與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永明在峰會上透露,12年,上海已出臺相關規定,節能建築占既有建築總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65%。

三星級綠色建築可獎勵80元/平方米。

《順德區加快推進綠色建築的意見》發布,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被納入綠色建築重點實施範圍,未來達到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的,給予80元/平方米獎勵。

向“綠色建築”進軍,回歸自然

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與世界綠色人居環境建設的方向是壹致的,也在回歸其本質內容,即“綠色建築”的方向。推動這壹趨勢的基本動力是生態時代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及中國社會主義房地產市場的成熟。

國內首座智能生態電廠指日可待。

隨著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第二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投產,我國智能生態電廠壹期工程全面投產,年發電量將達到11000億千瓦時,有效填補了我國東部沿海的電力缺口。同時,以此為標誌,華電集團發電裝機容量突破6543.8+0億千瓦。

“升級版零碳館”出現在上海,可以用卡車運到任何地方。

“零碳館2.0版本出來後,妳可以建在海邊,也可以住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感受雪域高原的風光。”零碳中心主席、上海世博會英國零碳館館長陳碩在近日舉行的零碳館2.0發布會上表示。世博零碳館“升級版”,集成多項低碳、智能技術,可自行發電、供水。因為不需要接入電網和自來水管網,所以可以用集裝箱卡車運到任何風景如畫的地方,就地搭建,成為度假酒店或私人別墅。

安徽:2015綠色建築占新建民用建築20%以上。

2013 10起,《安徽省民用建築節能辦法》正式實施,“綠色建築”將越來越多地走進市民生活。根據《安徽省民用建築節能辦法》,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對民用建築節能分項、分部工程進行驗收;對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應當責成整改。

海澱:新樓綠色,舊樓改造成綠色建築。

“所有新建建築都必須是綠色建築,沒有達標的建築也要改造成綠色建築。”日前,海澱北部地區低碳生態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啟動。項目負責人於東偉透露,準入門檻將設在海澱北部新區,該區域所有建築均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北部還將規劃壹個“綠道”系統,以鼓勵人們綠色出行。它將被建成北京最大的低碳生態區。

“十二五”期間,城鎮20%的新建建築需要達到綠色建築標準。

《綠色建築行動計劃》對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其中,城鎮新建建築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築6543.8+0億平方米;到2015年底,城鎮20%的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

重慶:首個綠色建築示範項目通過住建部驗收。

首批國家綠色建築示範項目——物流工程學院綠色建築示範樓項目通過住建部驗收。該建築采用了自然通風、智能遮陽、墻體自保溫、太陽能發電、地源熱泵、中水回用、光纖照明、建築自動化控制、廢棄物循環利用等20多項綠色建築技術措施。2013年,重慶新建公共建築將在全國率先實施壹星級綠色建築標準,同時出臺建築領域碳排放計算方法,開展建築領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公共建築占重慶主城區新建建築的20%左右。國家發改委要求2015年城市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比例達到20%。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提出,主城區新建公共建築要率先執行壹星級綠色標準,鼓勵其他區縣的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提前執行壹星級綠色建築標準;同時,完成公共建築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重慶將在中國率先實施壹星級綠色建築標準。

湖南:綠色建築標準將在政策上實施和推廣。

2013湖南省建築節能與科技工作會議提出,湖南省將開展綠色建築行動,推進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其中,從2014開始,長沙市各級政府投資的所有公益性建築和保障性住房都要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到2015,長株潭三市以及有條件的地區、非政府投資的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比例超過20%。2014起,對必須嚴格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在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時,應當執行綠色建築的相關內容。

南京:政府投資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2003年6月1日起,新建建築、新建保障性住房、新建單體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築、8個新城(區)和4個國家級開發區新建民用建築以及省級以上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示範區全面實施綠色建築標準。

2014青奧會前,全市新建綠色建築10萬平方米,城鎮新建民用建築30%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建綠色建築15萬平方米,2015年底城鎮新建民用建築40%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

深圳:綠色建築成為建設綠色建築之都的新主力

2013深圳正在全力打造綠色建築之都。各種節能低碳的綠色建築成為建設的主力軍,從山地花園的屋頂綠化,到園博園的太陽能發電,再到集人工濕地、水循環利用、太陽能等低碳技術於壹體的廉租房項目龍悅居。這些都深刻地表明,深圳已經開始向“綠色革命”的道路邁出了大膽的壹步。

據了解,截至目前,深圳已有13萬平方米建築采用綠色環保技術。按照每年增加654.38+00多萬平方米計算,預計2065.438+05年深圳綠色住宅項目將超過4000萬平方米。

在城市規劃上,早在2005年,深圳就劃定了全國第壹條生態控制線。2013年,深圳974平方公裏土地正式納入基本生態控制線,約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全市建成綠道2209.67公裏,實現了每平方公裏土地擁有綠道1公裏的目標。

深圳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深圳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工作起步早,創下多項“第壹”:率先探索建立建築節能減排體系,率先全面推進綠色節能建築建設,率先重點開展綠色節能建築試點示範,率先培育發展綠色節能建築相關產業。“深圳的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規模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壹。如今,深圳已經成為全國唯壹壹個新建建築節能達標率達到100%的城市。”該負責人表示。

銅陵: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開工建設。

2065438+2005年7月,安徽銅陵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工程——銅陵壹中西湖校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既是2015城鄉建設規劃的內容,也是銅陵市節能減排建築綠化工程之壹,年度計劃投資約2.6億元。截至7月14日,壹期土方及教學樓A地塊樁基已完成,正在進行宿舍基槽開挖及地下停車場土方開挖。

據悉,安徽省銅陵市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已於2015成功列為安徽省綠色建築示範項目。下壹步,銅陵市住建委將嚴格按照“推進公益性建築和政府投資大型公共建築建設綠色建築行動”的規定,嚴格開展工程質量監督和安全檢查,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

陜西:126項目獲得綠色建築標誌。

2015上半年,陜西省* * *申報綠色建築評價鑒定項目51個,總面積731萬平方米,申報項目數同比增長183%。Xi安泰華金匯時代申報的51綠色建築評價標誌中,壹星級項目45個,二星級項目6個,均為設計標誌。其中Xi安39個,西鹹新區5個,鹹陽3個,渭南2個,延安和榆林分別為1。其中36個項目通過專家評審,25個項目上報住建部評審。

貴州:開發“綠色建築”的企業可享受減稅等多項優惠。

2065438+2005年8月30日貴州省近日頒布了《貴州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出臺了多項鼓勵企業發展民用綠色建築的激勵措施。

開發“綠色建築”的企業可獲得稅收減免或費用減免優惠,包括為民用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購買和使用《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中節能節水設備的投資額,可依法在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中扣除;以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資源為主要原料,生產國家未限制和禁止的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產品的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享受稅收優惠。

此外,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供熱供冷,取水井、回灌井安裝合格計量裝置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後,按照取水量與回灌水量的差額征收水資源費。2016年,河北省將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全面實施75%節能住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