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22年春節觀影人數下降。

2022年春節觀影人數下降。

2022年春節觀影人數下降。

2022年,觀影人數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65438+10月31-2月6日)票房已突破60.3億元。整個檔期減少了4200多萬人,2022年春節觀影人數下降。

2022春節檔觀影人次下降1。2022春節檔正式收官。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2月7日零點,2022春節檔總票房(1.31-2.6)收於60.25億元。票房前三的電影分別是《長津湖水門大橋》25.27億元,《黑仔不太冷》654.38+0.379億元,《奇跡傻孩子》6.63億元。

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2月7日零點,2022春節檔總票房(1.31-2.6)報收60.25億元。

雖然與去年78億的瘋狂春節檔有較大差距,但今年春節檔票房仍略高於疫情前的2019,位列歷史第二。

此外,今年春節檔整體質量喜人,從主旋律大片到現實主義佳作,從喜劇到家庭動畫,今年的電影幾乎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然而,今年春節也是隱憂重重的壹年。60億的票房雖然不低,但相比2019,在整體數字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票價卻上漲了18%,觀影人數減少了近2000萬。由於平均票價首次超過50元的史上最貴春節檔,今年觀眾進影院意願明顯下降。

《水門大橋》打破多項紀錄,《狙擊手》走紅。

在《紅海行動》之前,誰會想到戰爭片能進春節檔?今年春節,《長津湖水門橋》和《狙擊手》兩部戰爭片聯合上映。壹個是自始至終的大熱門,壹個是成為後起之秀,靠口碑獲得越來越多關註的黑馬選手。

分析認為,兩部電影的題材和類型相似,但表現出不同的特點,自然分化出不同的觀眾群體:《狙擊手》的用戶更傾向於壹線城市;而長津湖水門橋,由於體量和前身的影響,更傾向於市場水位,受眾廣泛。

長津湖水門橋延續了前作的恢弘氣勢,在強大紮實的觀眾基礎上,各方面數據從壹開始就毫無懸念的領先。上映首日514萬元打破了上壹部《長津湖之戰》首映票房紀錄,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的電影。短短兩天,《水門大橋》就打破了紅海行動舉辦的春節戰爭電影654380+0206萬元的票房冠軍紀錄。

左圖為去年國慶檔上映的《長津湖之戰》六天票房海報,右圖為今年春節檔上映的《長津湖水門橋》六天票房海報。

而《狙擊手》則在戰爭電影的範疇裏找到了壹個小切口。以“冷槍冷槍”的動作為背景,描繪了誌願軍運用靈活的戰鬥智慧和頑強的戰鬥精神,“以戰術制勝”,與強敵展開生死決鬥。雖然自上映以來壹直在五部正片中墊底,但隨著後期口碑的逐漸積累,以及冬奧會開幕式後觀眾對張藝謀導演審美的高度認可,《狙擊手》的關註度逐漸上升。

春節最後壹天,《狙擊手》票房正式突破2億,連續三天票房下滑。豆瓣評分7.7,同期排名第壹,貓眼和淘寶電影評分9.5,獲得觀眾的支持,如“真實而震撼,偉大而悲壯”,“像子彈壹樣直擊人心”,“帶好紙巾,值回票價”,“壹部被低估的好電影”。

但是,逆轉並不等同於反擊。電影目前貓眼預測票房5.3億。《狙擊》後期獲得的上升空間,大部分得益於韓寒四海聲望的下降。

在長津湖水門橋的質量和口碑還保持在水平,上座率和場均人數也在春晚片前列的前提下,那麽留給另壹部同類型戰爭片的空間自然不會很大。

從票房的統計和分析來看,除了《水門大橋》也是戰爭類型,其他影片的上座率和平均人數也都領先於《狙擊》。所以這部電影要像前幾年的流浪地球行動紅海那樣實現大反攻和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不大,需要依靠更長時間的放映來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

春節檔還是要“對類型”

與往年相比,今年春節檔的類型構成仍有明顯不同。除了史無前例地迎來兩部戰爭電影,《奇跡傻孩子》作為現實題材,也是春節檔的稀缺類型,而《黑仔》也不算太冷清,是春節檔唯壹的喜劇,也有點落寞。

這部《黑仔不太冷》改編自日本喜劇演員三谷幸喜的高分力作《魔法時刻》,但這部電影壹開始並不被看好。不得不承認,這幾年馬華FunAge的喜劇片水平不如早些年穩定,前期更多的宣傳也投入到了另壹部後來撤回的電影《超級家族》。

殺手不太冷,票房破654.38+0.4億。

燈塔研究院行業分析師張榮迪在談到今天春節檔的表現時表示,今年的喜劇數量變得比往年少。殺手不太冷不愛說話,在上映前處於人氣中遊。上映後,憑借穩定的口碑和密集的段子,喜劇剛需的東風略有回落。由此可以發現,在春節這樣壹個歡樂的家庭節日裏,喜劇是壹種剛需類型。

《奇跡傻孩子》作為木葉文導演的第二部故事片,延續了現實主義的風格,用非常紮實、發自內心的方式講述了現實主義的故事。該片也從大年初三開始實現單日票房逆勢增長,上座率上升18.6%,票房占比上升2.1%,場均人數上升4.3%。今年春節檔主演的傑克森·易也憑借《水門大橋》和《奇跡傻孩子》兩部電影躋身百億票房演員之列。

《四海為家》是今年春節檔新片豆瓣評分最低的壹部。

在春節檔積累了壹定觀眾的“韓流喜劇”,今年意外來了個大“翻車”。《四海壹家》無論是預售還是年初壹都是亞軍,但影片並沒有像觀眾期待的那樣,講述壹個年輕的摩托版《飛天人生》的故事。導演不停地拆解影片中的類型元素,松散的敘事和悲劇的結局嚴重背離了觀眾對影片的期待。連沈騰都沒把電影拍搞笑。雖然很多觀眾表達了對電影本身的支持和喜愛,但在整個春節的背景下,這部電影顯然是對大部分觀眾情緒的“冒犯”,所以上映第三天票房急轉直下。

《熊出沒》系列第八次上春節檔,創造了這個IP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目前,該系列電影總票房已超過30億元。

據張榮迪分析,今年春節檔動畫電影中,《熊出沒》創下春節檔系列票房新高,首次連續三天票房過億,也創下親子兒童動畫新高。該IP通過多年的春節檔發行,培養了良好的用戶習慣,並不斷創新。今年的表現也印證了團隊多年來在春節檔耕耘土地的成果。

另壹部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可惜了。事實上,電影自上映以來就享有很好的口碑,但與《狙擊》面臨類似的困境。在已經有非常強勁的同類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剩下的突破空間確實非常有限。

此外,另壹部票房僅為17萬元的“炮灰”動畫電影《小虎隊碼頭英雄》,則是來自某短視頻平臺的網絡名人。燈塔分析師張榮迪認為,目前兒童接觸短視頻平臺的機會相對較少,主要是通過電視臺和視頻平臺觀看動畫,對“小虎隊碼頭”還缺乏了解,這也使得這種“網絡名人”形象在大銀幕上遭遇尷尬。

史上最貴春節檔

今年春節檔,雖然影片整體質量很高,但《狙擊手》、《喜羊羊》等影片即使質量過硬,也很難獲得更大的票房增長空間,這直接關系到整個春節檔蛋糕做大的難度。

壹個值得警惕的數據是,2019年春節檔票房59億,觀影人次65438+3200萬,場次292.5萬場,平均票價44.7;2021春節檔票房78億,觀影人數1.6億,演出場次287.53萬場,平均票價48.9;2022年票房60億,上座率只有1.1.4億,演出31.43萬場,均價52.8。演出多了,觀影的人少了,意味著電影院的運營成本更高了,觀眾進電影院的意願大大降低了。

從城市分布來看,今年春節檔票房延續了往年的趨勢。壹線城市票房占比略有下降,三線城市票房占比上升。不過,北京和上海仍然是春節票房的最大票倉。由於疫情,很多影院受到影響,前幾年的票房重鎮深圳、杭州、鄭州的票房產出受到很大影響。

今年北京壹級門票均價已達78元,上海也突破70元大關。與去年相比,北京的平均票價為64元,上海為60元。如果在微博上搜索“春運票價”等關鍵詞,會看到很大壹部分“鄙視電影”的聲音。

春節看電影往往被認為是壹種家庭娛樂活動。壹部電影的成本兩三百元,讓這年頭看電影有些“奢侈”。往年9月9日19.9的票是不可想象的。高昂的票價讓很多觀眾沒有像往年壹樣選擇在小長假反復去電影院,即使他們聽說其他電影都很好。

然而,另壹方面,疫情以來的“艱難歲月”從未過去。絕大多數苦苦掙紮的影院,幾乎都是靠春節這個全年唯壹的收獲季節,來抹平前壹年的虧損或者後壹年的“余糧”。此外,疫情影響了全球電影內容制作的供給,院線在此期間爭取盡可能多的收入實在是無奈之舉。但這種做法顯然進壹步拉近了觀眾與影院的距離,有些得不償失。

狙擊手率先降低票價。

2月6日,電影《狙擊手》宣布,從2月7日起將最低結算價下調至A類35元,B類30元(每張5元)。這也是今年春節檔八部新片中第壹部降低限價的。

根據2月7日預售票房數據,節後電影平均票價已降至45.6元。

2022年春節觀影人數下降。2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65438+10月31-2月6日)票房已突破60.3億元。相比2021春節檔78.4億元的票房,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與2018和2019同期相比,整個檔期減少了4200多萬人。曾經紅火的春節檔開始出現壹些“漏洞”。壹個響亮的抱怨是門票價格太高,大年初壹平均門票價格達到56.1元,創歷史新高。

《狙擊手》宣布從2月7日起下調結算價格,這是春節檔第壹部率先回應“高票價”的影片。2月3日,有消息稱,國家院線集團收到建議:快速調整,科學定價,讓更多觀眾進入影院,實現行業利益最大化。但事實證明,春運文件相關方面直到最後壹刻仍然堅持高票價。《狙擊》的降價也被認為是檔期結束後,恢復正常票價。

高昂的門票價格背後,是十幾家上市公司的利益,是數百家相關公司的生存,是廣大從業者的利益。作為受疫情重創的行業之壹,電影行業這兩年日子不好過,電影人的困境壹度成為社會話題。很多人表示,電影院正常營業後壹定會買票支持。但矛盾也隨之產生:在觀眾眼中,高昂的門票價格仍不足以幫助整個行業走出困境;如果機票價格保持在低位,壹些公司的生存狀況很可能會變得更糟。

電影業和觀眾的競爭真的是因為票價高嗎?或者說,高票價真的是今年春運最大的問題嗎?不壹定。

2016年以來,春運票價壹路上漲,以每年5-10元的漲價幅度考驗著觀眾的錢包。對此,雖然觀眾頗有微詞,但觀影熱情從未真正受到沖擊。去年疫情下春節票房的爆發就很能說明問題。

今年觀眾表示“看不起電影”。有兩種可能。壹個是錢包真的癟了,應酬開銷要減少。另壹個就是換個說法,不願意為春節檔電影埋單更大。

來自聯網清算平臺的聲明似乎為第二種可能性提供了證據。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天,聯網平臺* * *辦理機構間網上支付交易62.36億筆,金額4.2萬億元,同比增長5.30%和11.58%。也就是說,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的整體消費和漲幅都不低。那為什麽電影的消費不增反降?

這還得回到核心問題。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無論從質量上,還是壹個電影從業者的評價,或者說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和觀影人數雙雙下滑的真相,都是“中等偏上”。

“中等以上”是正面評價。如果放在其他檔期或者平時,如果能得到這個評價,獲得理想票房並不難。但這四個字放在春節檔,似乎有些關鍵。春節檔的觀眾看似寬容,其實是另壹種嚴格的要求。電影既要符合“合家歡”的節日氛圍,又要有故事和內涵,在娛樂和情感兩方面都能帶來滿滿的獲得感。用這個標準去標桿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真的會發現整體質量幾乎沒有意義。

電影好的營銷水平體現在評分平臺和社交媒體上,以及觀眾的“好感度”,這些只是電影評價體系中的壹部分,而不是全部。真正的好是觀眾的口碑,無論是買票還是用腳投票——沒有人能停止走進電影院,觀看和享受電影。如果只是為了打發假期時間,或者是為了滿足社交需求,那麽看電影並不是壹個重要的選擇,更不是唯壹的選擇。

電影行業應該意識到這壹點,並加以重視。它並不滿足於給春節檔提供“中等偏上”的作品,而應該在此基礎上,用真正優秀的、有成為經典潛力的電影來充實春節檔,讓這個檔案真正寫入觀眾的娛樂記憶和文化記憶。這樣,春節檔電影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

2022年春節觀影人次下降3“今年春節觀影人次整體下降,總票房不及預期。”北京某影城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總結道。

北京的觀眾馬軒告訴記者,“我的觀影體驗非常糟糕。燈已經2分鐘沒關了。我找工作人員反映時,發現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兼職,不完全了解流程。整個觀看過程很混亂。”

這是今年春節檔電影的真實寫照。上述影城經理表示,由於電影市場不景氣,大部分影城在2021經歷了多輪裁員,有的影城只留了幾個人,熱門檔期都是兼職,影響了工作效率。

統計顯示,今年春節檔(65438+10月31至2月6日)影院依然成績斐然,總票房收入60億元(含服務費,下同),位列影史第二。但需要強調的是,高票房是高票價造成的。今年春運期間平均票價為52.8元/張,同比上漲8%,與疫情前的2065,438+09相比漲幅為65,438+08%。

悅動文化CEO石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電影院票價高的背後原因是缺乏好電影。如果都是《嗨,媽媽流浪地球》之類的優質電影,觀眾對票價的高低可能就沒那麽敏感了。另外,往年春節檔電影市場變得“火爆”,壹方面是因為票價低,另壹方面是因為娛樂方式少了。最近兩年,網絡短視頻的興起,也在壹定程度上分割了人們對電影社交娛樂的需求。

票房收入60億元。

觀影人數創五年新低。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20: 00,春節檔總票房收入已達60億元,觀影總人數為1.1.3億,共計31.43.2萬。

相比之下,2019年和2021年春節檔(2020年春節檔因疫情取消)總票房收入分別為59.05億元和78.43億元;觀影總人數分別為654.38+0.3.2億和654.38+0.6億。總播放次數分別為292.5萬、287.53萬。

由此可見,今年春節檔雖然上映的影院多了,但票房收入並沒有明顯增長,觀影人數明顯下降。以春運為例。今年第壹天,2592萬人進入電影院,比去年減少854萬人,下降約33%。與2019相比,人數減少637萬,下降20%左右。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雖然春節檔放映場次創近五年新高,但觀影人次創近五年新低。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2022年春節初壹至初四的電影播放量分別為56.4萬、56.5438+0.8萬、49.8萬、46.5萬,均為近五年來的新高;但觀影人數分別為2592萬、654.38+09.26萬、654.38+08.93萬、654.38+06.58萬,均為近五年來最低,計算出的平均觀影人數也為近五年來最低。

2022年春節檔,8部電影上映,票房前五的電影分別是《長津湖水門橋》(以下簡稱《水門橋》)、《黑仔不太冷》、《奇跡傻孩子》、《熊出沒之四海》。其中,《水門大橋》票房收入24.48億元,占總票房的40%以上;《這個殺手不太冷》大年初二開始逆襲,上座率登頂。

燈塔研究院行業分析師張榮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追平疫情前的2019春節檔,位列影史第二。市場格局方面,今年春節檔延續了去年和2016的“超級頭”陣型。《這個黑仔不太冷》上映前正處於熱播期。上映後憑借穩定的口碑和密集的笑點以及喜劇剛需的東風逆襲,已攀升至票房第二。可見,歡樂春節期間,喜劇依然是剛需類型。

“和去年相比,今年喜劇少了,只有壹個強喜劇類型”,這個殺手不太感冒。“歷史戰爭題材很多,不僅有人頭水門橋,還有口碑不錯的狙擊手,延續了去年主旋律電影的優勢和特點。”張進壹步表示。

“最貴”春節檔

電影票均價達到52.8元。

“春節看電影壹年比壹年貴。”馬軒告訴記者,如果壹個五口之家看壹場電影,買壹些飲料和爆米花就要花近1000元。

2月1大年初壹,記者在海澱區買票,連100元以下的電影票都找不到。春節期間,通常在50元左右的2D電影院價格普遍上漲到119元以上,黃金時段高達169元。想看壹場100左右的電影,只有早上8點多。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7、2018、2019、2020、2021年平均電影票分別為34.4元/張、35.3元/張、37.1元/張。2017、2018、2019、2021的春運門票平均價格分別為:37.8元/張、39.7元/張、44.7元/張、48.9元/張。

相比之下,2022年春節檔電影平均票價為52.8元/張,壹線城市平均票價高達66.4元/張,因此被業界稱為“最貴春節檔”。

“今年票價太高,確實讓壹些觀眾望而卻步。”上述影城經理表示,從大年初三開始,大部分影城都開始下調票價,但上座率並沒有明顯變化。“今年的發行價格比往年高,整個電影行業都嚴重參與其中。作為終端,影院的壓力太大了。”

影城經理告訴記者,電影發行價格決定了電影院的價格,發行價格越高,電影院的票價也越高。“發行價格相當於產品的購買價格。如果票價低於發行價,影院會自己補貼。”

根據春節檔幾大電影發行計劃,今年春節檔的單張電影票發行價高於5元至10元。以韓寒導演的《四海為家》為例,電影發行團隊向影院下發的通知要求,A級城市(京滬廣深)數字2D銀幕每人次票價為40元/張,B級城市(除上述四個城市外的其他城市)為35元/張;如果是中國巨幕2D、中國巨幕ATMOS_2D等特價屏,A、B類城市票價均為45元/張。發行方強調“妳要按照不低於影片的票房結算標準與我公司結算。實際終端電影銷售票價高於票房結算標準的,以實際終端電影銷售票價結算為準。”

壹位專門研究TMT的券商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春節期間,很多影院的票價都有明顯上漲。壹方面是過去壹年線下影院的巨大壓力造成的,很多小影院春節期間的收入占全年收入的70%以上;另壹方面,消毒工作增加了影院的成本,疫情下零食銷量銳減也導致影院收入減少。

“高票價肯定會打擊觀眾的觀影熱情。”該分析師也對此表示擔憂。“如果電影票價格再漲,觀眾就會跑了。所以相關利益方不能飲鴆止渴,耗盡熱情,還是要考慮到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