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法是教師通過簡潔生動的口頭語言來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壹種方式。它是通過敘述、描述、解釋、推理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規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問題。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學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又要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認知基礎。
②教學中應註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教學要有啟發性。
④教學中註意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有感染力、清晰、準確、簡潔、明了、易懂。音量和語速盡量適中,語調要有節奏,以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座法的優點是教師可以很容易地控制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用得不好,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不容易發揮出來,就會出現老師滿嘴灌,學生聽的局面。
2.討論方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發表意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取或鞏固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
好處是因為所有學生都參與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壹般用於高年級學生或成人的教學。使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要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問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和閱讀相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撰寫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和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3)在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總結和歸納,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練習方法
實踐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應用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在教學中,實踐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壹般來說,練習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壹,語言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語言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二,答題的練習。包括回答問題的口頭和書面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實操的練習。它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4、閱讀指導法
閱讀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或參考書來獲取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5.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梳理知識體系,然後選擇代表進行講解,最後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進行,要求教師分配具體任務,其他學生提問,以達到* * *共同學習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探索和合作精神。
6、自然教學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英語課堂環境創造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環境。在介紹新單詞和新知識時,教師應該盡力在實際環境中掌握英語,就像掌握漢語壹樣。
7.聯想教學法,根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延伸、拓展、推理、想象,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完成大腦中知識網絡的建立,從而將新知識從短時記憶快速轉化為永久記憶。
8.遊戲互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壹些英語遊戲互動過程,模擬生活中的各種真實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反復練習新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英語教學體現在“說、唱、玩、娛、角色扮演”英語中。
9.口語直接表達教學法,創造說英語的環境,直接用英語思考,掌握英語發音習慣和語感,最實用最直接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基礎發音,有效調動視覺、聽覺、言語能力和肢體動作,鞏固知識,培養各種學習技能。
擴展數據:
1,巴班斯基的教學方法分類
基於對人類活動的理解,認為教學活動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知識和信息活動的組織、個人活動的調節和活動過程的隨機檢查。將教學分為三類;
第壹類:“組織和自組織學習活動的方法”;
第二類:“激發學習、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
第三類:“檢查和自檢教學效果的方法”;
2.拉斯卡教學方法的分類;
分類的依據是新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刺激-反應聯結理論。
(教學方法-學習激勵-預期學習結果)
根據其在實現預期學習結果中的作用,學習激勵可以分為四種類型:A、B、C和D,並相應地可以分為四種基本或普通的教學方法。
第壹種方法:呈現法。
第二種方法:實用方法。
第三種方法:發現法。
第四種方法:強化法。
3.韋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
根據師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教學方法分為四類:
以教師為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提問和論證。
互動方式,包括課堂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
個別化方法,如程序教學、單元教學、自主設計、計算機教學等;
實踐方法包括現場和臨床教學、實驗室學習、角色扮演、模擬和遊戲、練習等方法。
百度百科-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