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許部長、鹿心社副部長、王民副部長關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重要指示,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題研究工作,我部儲量司於2009年9月6日組織召開了7個相關司局和5個直屬單位參加的辦公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各類機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題研究》子課題的研究大綱。 現將《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項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其子課題研究大綱印發給妳們,請遵照執行。請各單位加強領導,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組織開展工作,確保各單位承擔的任務按時保質完成,為明年全國工作部署提供依據。工作中如有問題,請及時與我部儲備司聯系。
附:1。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產業化專項研究工作方案
2.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基礎調查研究綱要(略)
3.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內涵與外延研究論綱(略)
4.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標準規範研究綱要(略)
5.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的發展模式、方法和平臺建設以及如何對現有電子信息和各類地質資料數據庫進行集群的研究綱要(略)
6.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模式及促進地質產業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途徑和措施研究論綱(略)
7.國外市場經濟國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方式方法研究概述(略)
8.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政策研究綱要(略)
9 .全國地質資料信息網絡服務系統建設研究大綱(略)
2009年9月29日
附錄1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產業化專項研究工作計劃
為落實許、鹿心社部長、王民副部長關於推進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指示,做好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題研究工作。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土資源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53號)要求,儲備處組織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部油氣中心”),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以下簡稱“部信息中心”)、國家地質檔案館(以下簡稱“國家館”)、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經濟研究所”)、國土資源實物地質數據中心(以下簡稱“實物中心”)以及各試點單位。
壹.目的和意義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就是將不同的地質資料信息收集起來,按照壹定的標準進行整理和整合,使反映客觀規律的信息不斷更新,更加符合實際,實現地質資料的充分有效利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是地質資料信息的產品化,通過集群化生產多種系列信息產品,為不同行業提供技術支持、決策咨詢等服務。同時,要探索建立制度,根據用戶需求定制不同的信息產品,推進地質信息產品的深加工,以地質信息服務產品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提供差異化、多樣化服務,拓展服務領域,逐步形成地質信息服務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壹)開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目的
把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核心,充分發揮地質數據和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通過集群產業化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1)提高服務能力,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數據信息的需求。
2)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聚類形成高質量、多類型的地質數據信息產品。
3)規範地質資料管理,全面提高地質資料管理水平。
4)逐步形成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二)開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意義。
1)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礦業管理的重大改革。礦政管理強調管理與服務的高度統壹。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是解決地質資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根本措施。是傳統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能力的重大變革。
3)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有利於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使地質工作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提高地質工作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有利於轉變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有利於避免地質工作的重復投資,減少投資浪費;有利於推進地質資料采集機構建設,改善采集機構人員薄弱、經費保障不足的現狀。
二、工作目標和任務
(1)工作目標
基於理論研究和試點經驗,提出了《全國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發展工作方案》和《中國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發展技術指南》,為明年中國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據,為將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納入國土資源“十二五”規劃提供了基礎支撐。
(二)工作任務
1)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基礎調查。主要是摸清過去各省(區、市)地質資料匯交機構開展地質資料集成開發和服務的情況,特別是摸清以前各地地質資料集成研究的內容、範圍、使用的軟件和采用的技術標準。
2)研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內涵和外延。本文圍繞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3)研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標準和規範,提出地質資料信息分類、收集、整理和集成的標準和規範。
4)研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發展模式、方法和平臺建設以及如何整合現有電子信息和各類地質資料數據庫。
5)分析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類型,探索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模式和促進地質產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途徑和措施。
6)研究國外市場經濟國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方式方法。
7)研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政策體系,提出推進全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政策體系。
8)研究國家地質資料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建設,提出進壹步完善國家地質資料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的政策措施。
9)開展試點,為全面部署地質數據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提供示範和積累經驗。
10)綜合分析以上主要研究內容,編寫專題研究總報告,提出國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產業化全面部署的工作方案、平臺建設和標準規範技術指南。
第三,組織分工
成立專項研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壹)專項研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部成立專項研究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組成及職責分工如下:
1)領導小組
組長:王民副部長
副組長:賈啟海
成員:劉、董作基、韓和平、彭、、關、、、韓、姚華軍、趙先良、鄧祁智、顧曉華。主要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組織協調。
2)辦公室
導演:賈啟海
副主任:徐大椿、趙賢亮
成員:由省廳相關司(局)及相關機構相關處室(處)人員組成。主要負責落實領導小組的決定和項目的組織實施。
(二)專項研究的組織、牽頭和子項目承擔單位。
儲備部組織了專項研究。專項下有總課題和子課題。部油氣中心負責總體項目,子項目由國家館、經濟研究所、部信息中心、實物中心、上海、湖南、山東、青海、湖北等5省(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承擔。具體分工如下:
1)“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基礎調查”課題由國家館負責,油氣部中心、物理中心參與。
2)“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內涵與外延研究”課題由部油氣中心負責,上海局、經濟研究所、國家館參與。
3)國家館負責“地質信息服務集群產業化標準規範研究”課題,上海局、部信息中心、部油氣中心、物理中心參與。
4)課題“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發展模式、方法和平臺建設及如何對現有各類地質資料電子信息和數據庫進行集群化研究”由部信息中心負責,上海局和部油氣中心參與。
5)“地質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模式及促進地質產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途徑和措施研究”課題由經濟研究所負責,國家油氣中心、山東省辦參與。
6)“國外市場經濟國家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方式方法研究”課題由部信息中心負責,國家館和油氣中心參與。
7)“地質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政策研究”課題由經濟研究所負責,國家館參與。
8)“全國地質資料信息網絡服務系統建設研究”課題由部信息中心負責,部油氣中心和國家館參與。
9)上海、山東、湖南、青海、湖北試點單位,自行確定責任單位。
10)“專題研究總報告編寫”課題由部油氣中心負責,中國黃金總公司等項目承擔單位參與。
11)《全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方案》和《全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技術指南》由部油氣中心編制,其他專項研究單位和試點省(市)參與。
第四,時間表
1)2009年8月25日前,審核牽頭及子項目承擔單位提交的設計文件。
2)2009年10結束前,牽頭人和子項目承擔人應提交階段性研究成果。儲備處組織專家對各單位上報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證和討論。
3)2009年6月底前,11,完成對牽頭和子項目承擔單位提交成果的評審和驗收。
動詞 (verb的縮寫)預期結果
1)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項研究總研究報告。
2)全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工作方案。
3)中國地質信息服務集群產業化發展技術指南。
4)《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專題研究》子課題研究報告。